0%
05 密切接觸傳染病接觸之後,記得洗手 沙眼:沙眼和沙子無關

05 密切接觸傳染病
接觸之後,記得洗手

沙眼:沙眼和沙子無關

8.沙眼可以治愈嗎?該用什麼葯?
「針眼」是眼瞼內壁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發炎造成的,表現為眼部出現麥粒大小的癤,學名叫「麥粒腫」。而沙眼的臨床表現為眼瞼上出現濾泡增生。
為了找到沙眼的元兇,湯飛凡制訂了一個「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沙眼包涵體研究;第二步,在猴子身上實驗;第三步,病毒分離實驗。
6.眼睛裏面有沙子樣濾泡,就是沙眼嗎?
5.如何區分沙眼和針眼?
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的沙眼會導致失明。事實上,沙眼曾經是世界第一致盲的疾病。
廣東1959年沙眼發病率是40%,1961年降到14%。
分離的基礎是有足夠多的病原體,而要獲得足夠多的病原體就要先解決培養問題。湯飛凡想到的培養基材料是卵黃囊。這裏的卵黃囊是指鳥類胚胎的卵黃囊,裏面貯存了大量卵黃,能為胚胎髮育提供營養,而且不會有什麼抑制病毒的物質,是最好的培養基。
(3)純粹培養的病原菌應該接種至與病株相同品種的健康植株,併產生與病株相同的病徵。
拿定主意后,湯飛凡找到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合作,以便拿到足夠多的樣本。拿到樣本后,湯飛凡和助手們便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終於看清了沙眼包涵體的真相。
湯飛凡這樣描述了沙眼的感染歷程:沙眼病毒分為原體和始體,原體代表靜止,始體代表繁殖。原體侵入人體的上皮細胞后,很快長成始體,繁殖發展成包涵體。包涵體越來越大,最終撐破細胞,大量原體湧出,進而使其他細胞感染。如此周而復始。「包涵體是沙眼病毒的集體生活方式,而原體及病毒是最小的傳染單位。」
(2)沙眼不能像天花一樣,接種一次就能終身免疫,沙眼的免疫期很短。

沙眼知識小科普

湯飛凡是中國微生物學的開創者,其在沙眼病原體領域的研究為國際矚目,而他對於我國醫學科學和公共衛生的貢獻則遠遠不止於沙眼病原體研究。
10.沙眼患者,飲食上需要注意些什麼?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沙眼是世界上致盲的主要傳染性疾病。沙眼在44個國家流行,包括非洲、中東、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島嶼的發展中國家裡資源有限的地區和澳大利亞原住民社區。全世界約有190萬人因患沙眼而失明或視力受損。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來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抑制常見傳染病的流行。到1954年,橫行一時的鼠疫、霍亂已經被制服,政府得以騰出精力,著手治理下一個目標:沙眼。

沙眼的前世今生

細菌還是病毒?

當時的湯飛凡,還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在未來起了多麼關鍵的作用。
沙眼衣原體具有高度傳染性,SAFE策略,即手術(surgery)治療倒睫,抗生素(antibiotics)治療沙眼衣原體感染,面部(face)清潔,以及改善環境(environment)九九藏書,是消滅沙眼的關鍵。世界衛生組織指南推薦:1~9歲兒童活動期沙眼患病率高於10%,這時可進行集體抗生素治療。隨後連續三年每年進行一次治療,三年後對患病率進行再次評估。每年一次的治療應持續到患病率降至低於5%時,此後可停止集體抗生素治療。重要的是,在持續監測的同時,應持續進行面部清潔和環境改善。
(4)從接種的病株上以相同的分離方法應能再分離出病原,且其特徵與原病株應完全相同。
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環節:動物實驗。
2.沙眼是風沙引起的嗎?
科赫法則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1)沙眼是局部疾病,病毒只侵襲上皮細胞,而疫苗是作用於全身的。
沙眼知識卡片
感染途徑沙眼衣原體具有局度傳染性,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可快速在人群中傳播。主要通過手指沾染的眼鼻分泌物和使用被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生殖器部位的感染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
潛伏期通常為7~14天。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是偏遠貧窮地區的人易被感染。活動期沙眼在兒章中最常見,在成人中相對少見。
感染者癥狀•活動期(結膜炎):主要見於兒童。部分患者無癥狀,部分表現為眼部發紅、不適、對光敏感和產生黏膿性分泌物。
•瘢痕期(結膜瘢痕形成):主要見於成人。反覆感染髮作可引起明顯的結膜炎症,導致眼瞼瘢痕、眼瞼內翻、倒睫,甚全最終導致失明。
•生殖器感染在女性中最常見的是宮頸炎,表現為異常陰|道分泌物和出血,以及膿性宮頸分泌物;在男性中,以非淋菌性尿道炎最為常見。
如何診斷•在流行地區,沙眼通常根據臨床表現即可診斷。
•在非流行地區,推薦病原體核酸擴增試驗。
如何治療•沙眼衣原體具有高度傳染性,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可快速傳播、反覆感染,治療單個病人意義不大,需進行集體抗生素治療。
•首選阿奇黴素(單劑口服,20mg/kg),次選眼用四環素(1%眼膏,一日2次,使用6周)。
如何預防做好面部清潔,改善環境,可降低沙眼的傳播率。
是的。沙眼衣原體可以直接傳播,比如用了沙眼患者用過的、沒有清洗消毒的毛巾。同時,沙眼衣原體還有其他血清型,可以通過性接觸傳播。
有科赫和野口英世兩位大人物坐鎮,「細菌病原說」似乎就此成為定論。但是科赫發現的桿菌,後來被證明不是沙眼的病原體,而是眼結膜炎的病原體;野口英世分離出的顆粒桿菌,也不會引發沙眼。為了驗證野口英世的結論,中國微生物學家湯飛凡甚至把顆粒桿菌毒株滴入了自己的眼睛。其中一株還是野口英世親手分https://read.99csw.com離的,結果證明它不會引發沙眼,這就證明野口英世是錯的。
沙眼衣原體是一種非常脆弱的微生物,毛巾、被褥上的沙眼衣原體經陽光曝晒就能被殺滅;大面積沙眼疫情,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目前市場上已有特效藥,及時看醫生是最好的選擇。
2012年11月,非洲烏干達的卡拉莫賈地區(Karamoja)暴發了嚴重的沙眼疫情,至少有5萬人亟須做眼科手術以防止失明。該地區莫洛托鎮的初級衛生保健部部長薩拉·奧潘迪(Sarah Opendi)向媒體披露了該消息,並宣布要正式在卡拉莫賈和布索加(Busoga)推行沙眼消除計劃。
9.得了沙眼,不治療的話會失明嗎?
野口英世絕非等閑之輩。他一生成就頗豐:研究過蛇毒,成功培養了梅毒螺旋菌,找到脊髓灰質炎和狂犬病特定病原體,寫過200多篇醫學論文,成為繼巴斯德、科赫之後的又一位醫學名人,號稱「病原體獵手」。他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1928年,他為了研究黃熱病,親自趕赴非洲迦納考察,不幸染上黃熱病病毒去世。野口英世在日本獲得了極大的尊重,他的頭像被印在1000日元的紙幣上,供人紀念。
誰也沒想到這次實驗會這麼順利,1955年8月10日,實驗小組第8次分離實驗,就分離出一株沙眼病原體TE8。T代表沙眼,E代表雞蛋,8代表第8次實驗。
7.沙眼有哪些併發症?
19世紀末,微生物學創始人科赫曾分離出一種桿菌,認為它就是導致沙眼的病原體,由此提出了「細菌病原說」。在此後的幾十年裡,有不少細菌曾被認為是沙眼的致病菌,但之後都被一一否定。1928年,日本人野口英世聲稱,他從一個患沙眼的小孩的樣本中分離出了顆粒桿菌,將其接種到了猴子眼中,引起了類似沙眼的濾泡。
「病毒病原說」起源於20世紀初。之後學界相繼有人聲稱分離出了沙眼病毒,但是直到1954年,也沒人能拿出切實有力的證據——分離出對應的病毒。
但是,人們對沙眼的研究始終沒能找到這樣的證據。當時各國科學家既不能分離出沙眼的病原體,也不能解釋其包涵體的形成。所以湯飛凡第一步要攻克的,就是包涵體。
兩者致病的病原體不一樣。沙眼致病的病原體是沙眼衣原體;結膜炎是由於不注重個人衛生,感染了環境中的致病菌。兩者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沙眼更為嚴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導致失明,結膜炎則不會。
謹慎起見,團隊測試了各種動物:猴子、兔子、老鼠,甚至連刺蝟都上了,這些動物體都出現了典型的沙眼癥狀。等到做人體實驗時,湯飛凡又拿出了不要命的架勢,要求在自己身上做實驗。不允許就自己偷著上,出現癥狀也不讓治療,一定要等到典型癥狀出現了才肯接受治療。
後來的事實也證實了湯飛凡的判斷:
沙眼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成書于公元前1553—前1500年的埃及草紙書中就有關於沙眼的記載。但是直到近代,人們仍沒有找到罹患沙眼的原因,更別說怎麼治療了。
沙眼病毒非常脆弱,經50℃的熱水燙30~50分鐘就能被殺滅:許多普通的消毒藥物都能在10分鐘內殺滅沙眼病毒,比如常見的福爾馬林、酒https://read.99csw.com精等;一些常見的抗生素對沙眼病毒也有很好的殺滅效果,比如青霉素、土霉素、磺胺等。
可以初步判斷是沙眼,但需要到正規醫院的眼科就診以確診。
認真解讀不難明白,這四條法則其實是建立了一個前後呼應、相互印證的證據鏈,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這種微生物就是某種疾病的致病原因。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957年以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患沙眼病,在高發區因患沙眼致命的人達1%,視力受到損害的達10%以上。中國的情況也不樂觀,沙眼發病率平均為55%,偏遠農村患病率高達80%~90%,致盲率達5%。
接手這項任務的是時任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的湯飛凡。
上海1959年沙眼發病率為84%,1961年降到5.4%。
不是,它是一種有傳染性的由病原體引起的疾病,由沙眼衣原體感染造成。

張爸敲黑板

4.沙眼和結膜炎的區別是什麼?
在這三步中,包涵體研究是關鍵。
如果說前文提到的研究HPV疫苗的周健博士,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后出國深造、為人類健康做出傑出貢獻代表的話,以湯飛凡為代表的科學家,則是中國自己培養的最早的現代醫學人才。湯飛凡1921年畢業於長沙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立志成為東方的巴斯德。1925年赴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專攻細菌學,回國后他帶動了我國最早的微生物學研究。他曾經擔任民國政府的中央防疫處處長,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和中國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衛生部原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
1907年,科學家普洛瓦發現了沙眼包涵體,並證明包涵體是寄生物在細胞內寄生產生的結果。業界針對這一成果的評價,一直有兩種聲音:一派認為,包涵體長時間寄生在細胞內,細胞會產生耐受性,不會受到嚴重影響;另一派則認為,包涵體會嚴重影響細胞代謝,導致病變。

湯氏病毒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來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抑制常見傳染病的流行。到1954年,橫行一時的鼠疫、霍亂已經被制服,政府得以騰出精力,著手治理下一個目標:沙眼。
手術治療倒睫,抗生素治療沙眼衣原體感染,面部清潔,以及改善環境,是消滅沙眼的關鍵。
最主要的併發症就是眼瞼內翻,導致睫毛刺向眼球,致使角膜渾濁,最嚴重時會導致潰瘍。其他還有實質性結膜乾燥症、慢性淚囊炎等。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湯飛凡團隊夜以繼日地做實驗,但是再也沒有分離出病原體。大家懷疑是不是青霉素把沙眼病原體殺死了。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團隊中的王克乾根據「病原體一旦進入細胞內,藥物將對其失效」的特性,提議減少青霉素,加大鏈黴素,直到徹底取消青霉素,只用鏈黴素,才終於可以穩定分離出沙眼病原體。
奧潘迪發現,「廁所的低覆蓋率,導致人們肆意處理排泄物,加劇了蒼蠅的繁殖」。同時,家庭居住條件的擁擠,導致人群接觸密切,感染的風險由此加劇。此外,還有一種生活習慣加劇了感染風險:共享衣物、床上用品、手帕、毛巾等生活用品。
培養基找好了,接下來要考慮分離的問read.99csw.com題了。分離的關鍵因素有兩個:一是合格的病理材料。這點沒有問題:合作方是同仁醫院眼科,材料不難找。二是控制細菌生長,這點比較麻煩。從沙眼病人眼裡採集來的樣本,什麼雜質都有,就像長著雜草的田地一樣。而抑制細菌生長的目標,在於只殺滅雜質,獨留下沙眼病原體。按照成熟的方法,用乙醚、硫酸汞……統統不行。最後,他們想起了抗生素。什麼抗生素合適呢?同仁醫院的眼科醫生們經驗豐富,醫生們告訴湯飛凡:臨床經驗表明,鏈黴素對沙眼無效,青霉素是否有效還未可知。於是,湯飛凡決定同時使用青霉素和鏈黴素,一起作為細菌抑製劑。
所以,沙眼是一種提高公共衛生、注重個人衛生就能解決的問題,沒有必要耗時耗力研發疫苗。

尋找沙眼元兇

她還補充說,這個數字使得卡拉莫賈成為世界第二大沙眼流行區,僅次於南蘇丹的上尼羅州。

衣原體之父

「細菌病原說」就此終結。
(1)在病株罹病部位能發現病原體,但不能在健康個體中找到。
到這時,對於沙眼的研究終於滿足了科赫法則的四個條件。1957年,湯飛凡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國的成果。論文發表后,在世界引起轟動。許多科研機構重複湯飛凡的實驗,證實了他的成果。因此當時沙眼病原體在國際上被稱之為「湯氏病毒」。
確認原因后,有人鼓動湯飛凡做沙眼疫苗。按常理,分離出病毒就是為了研製疫苗,有疫苗就可以杜絕此類疾病。可是湯飛凡認為沒必要:
國外同行拓展了湯飛凡的成果。1958年,美國科學家瓊斯用湯飛凡的辦法從生殖系統里分離出了沙眼病毒,並從中發現,原來沙眼病毒還分為A—K共11個血清型,A—C主要引起眼部感染,被稱為「眼型」;D—K主要引起生殖道感染,被稱為「生殖道型」。由此找到了治療沙眼的辦法。
早在20世紀30年代,湯飛凡在研究微生物學的時候,就逐漸形成了一種想法:微生物在自然界是一個由小到大的長長的序列。在巨大的細菌和微小的病毒之間,還有許多中間大小的微生物。因此他特別留心觀察到,國際上關於沙眼的研究,除了「細菌病原說」和「病毒病原說」,還有新興的「沙眼立克次體說」。因此在接下來的研究中,他計劃把研究立克次體的實驗方法一併納入。
國際上原本冷場的沙眼研究一下子火熱了起來。
實驗過程中,湯飛凡小組順手把如何治療沙眼的實驗也做了。
奧潘迪部長認為,沙眼疫情應該歸咎於疫區缺乏正規廁所。她還稱,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擁有排泄物的處理設備。
「卡拉莫賈地區每6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沙眼。」奧潘迪說。
三步計劃已經完成了兩步,科赫法則也已經滿足了第一條,就剩病原體的分離了。由於之前有人發表論文,聲稱成功分離過沙眼病毒,所以湯飛凡先從印證前人的研究成果入手。沒想到無論他多麼仔細認真,用了所有成熟的辦法,就是得不出想要的結果。終於,在失敗了201次、消耗了2500多隻白鼠、耗費了整整一年之後,湯飛凡決定:不再沿襲別人的做法,要「運用自己的獨立思考」。
在微生物學界,要想證明某種微生物體是一種疾病的病原體,一般要遵循「科赫法則」。這條法則由微生物學之父羅伯特·科赫制定,用於建立疾病與微生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到今天,這個法則仍然是確定病原體的重要參考依據。九*九*藏*書
必須等到治愈后才能佩戴。
(3)沙眼極其脆弱,毛巾上的病毒經日光曝晒就能被殺滅。就算眼睛染上病毒,使用一些常規的抗生素就能治愈。
現在,他們已經達成科赫法則的第二步。接下來的第三步,他們要把毒株注入健康動物體內,看動物身體會不會出現典型癥狀,並且觀察動物體內是否會出現對應的病原體。換言之,實驗成果要能讓健康動物體患指定的病,還要能從動物患病部位採集的樣本中分離出指定的病原體。
(2)病原菌可被分離並在培養基中進行培養。
1.沙眼衣原體是性傳播疾病嗎?
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比如魚肝油,奶類,蛋類,植物類的如胡蘿蔔、莧菜、青椒等。
「沙眼」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陌生,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沙眼是致盲的主要感染性原因。全世界有超過100萬人因為罹患沙眼而失明。60多年前,中國醫學專家湯飛凡發現了沙眼衣原體,被國際上公認為「衣原體之父」,他曾是中國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在世界上所有重要病原體的發現者中,他是第一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中國人。
在原本的計劃中,湯飛凡還打算繼續研究沙眼病原體,同時研究病原體分類。因為他早已注意到,沙眼病原體和鸚鵡熱、鼠蹊部淋巴肉芽腫病毒有許多相似特性。他原本在分離出沙眼病原體后就想做這類研究,但由於國內突發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疫情而不得不放下。國際上其他科學家幫他完成了這一心愿。到1970年,國際微生物學界一致確認,這三種微生物都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更接近立克次體。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這些微生物為「衣原體」。微生物分類由此又多出一個類目:衣原體目。「沙眼病毒」也正式改名為「沙眼衣原體」。而湯飛凡則被學術界公認為「衣原體之父」。
黑龍江1958年沙眼發病率為75%,1960年銳減到40%。
理論模型成功建立,接下來湯飛凡小組開始在猴子身上做實驗。可是該過程隨即令人失望——不是完全沒有感染現象發生,就是感染現象無法持續。他們就這樣反覆實驗了一年左右,終於在一隻猴子的組織塗片里發現了包涵體。但是,當時的國際文獻都顯示,猴子的眼裡是沒有沙眼包涵體的,湯飛凡小組的這個實驗推翻了這個結論,足夠轟動世界了。為了保險起見,大家又做了更多更細緻的實驗,終於認定:實驗塗片上的正是包涵體。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一種小型革蘭陰性細胞內微生物)反覆感染造成的慢性角膜和結膜炎,沙眼衣原體只會使人類感染,不會使動物感染。沙眼衣原體分為多種類型,沙眼只由沙眼衣原體A、B、Ba和C血清型引起,而D—K血清型則會引起生殖器部位的感染。
有的病毒感染,比如雞痘、皰疹等,都能從包涵體中分離出叫作「原體」的病毒最小單位,證明包涵體是病毒在細胞內繁殖形成的「部落」。
3.得了沙眼后,還能戴隱形眼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