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下建築何相似

天下建築何相似

2001.7
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應該清醒起來,不要匆匆忙忙搞建設,給後人留下一個單一風格的城市。應當從立法、執法、規劃、設計、投資、融資、施工、建設,到行政管理手段等諸多方面,與時俱進,協調發展,著手遏止、解決眼下四處蔓延開來的建築風格雷同化的癥結所在。
對於昨天還住著茅屋的農民來說,能住進用鋼筋水泥構造的小樓,是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化。較之昨天,當然是一種飛躍。的確,中國農民告別了千百年來的貧窮,告別了茅草房,住上了小樓,過上了曾經夢寐以求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日子,更何況一應俱全的現代家用電器已經步入眼前這些農民的家舍,正在改read.99csw.com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提高著他們的生活質量。
是的,這些毫無個性的民居,只能代表著今天的特點,一旦這些農民的第二代、第三代成為有文化、有知識的新一代,就會追求屬於自己個性的居室,於是,就像父輩們告別昨日的茅草屋一樣,將告別今日雷同的小樓,重新建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將為中國的建築、設計、建材市場打開一個潛在的新一輪發展的廣闊天地。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建築發展更新的勢頭十分迅猛。同時帶來一個十分凸顯的問題,大江南北,神州大地,建築風格呈現驚人的雷同化趨勢。加之在這個旅遊成為時尚的年代,偽文化正在借勢悄悄興起,風靡於世。於是,只要你去過一村一鎮,細細地走過一九九藏書個城市,便覺足矣。飛速發展的經濟浪潮,早已使許多老城蕩然無存。也許這是另一種意義的「海嘯」。但我以為對於這種「海嘯」之後的「緊急救助」也應迅即啟動,否則晚矣。
北京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高層建築,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築開始的。那十大建築倒是風格迥異,迄今成為北京的標誌之一,凝固和濃縮了那個時代的特徵。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從前三門一帶的高層民居、賓館,翻開了建設新的一頁。坦率地說,正是從這批建築開始了所謂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式」模式。之後,成片的居民小區、見縫插針般建起的住宅塔樓、林立的寫字樓、賓館飯店,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使原本開闊的北京的天空變得低矮狹窄,人們的視線頻頻受九-九-藏-書阻。及至目前,成片開發金融街、商務區、高新技術區、別墅區等,建築風格大同小異。一方面,我們可以為這種建築雷同現象的出現予以開脫——那是時代的局限,無人能夠超越。但從另一方面,又應感到緊迫,時不我待。因為,城市建設速度太快,以至於這種建築風格的雷同化現象體現得過於集中,將會留下無可彌補的歷史遺憾。
這幾年,我走過長江沿線各省市。長江兩岸富庶的水鄉,風光旖旎。在高速公路兩旁,建起一棟棟的農家小樓綿延千里,替代了昔日低矮的農舍茅屋,令人欣慰。沿途的城鎮,也清一色地拓寬了馬路,蓋起了新樓。只是那些新樓風格、格局竟驚人的相似,甚至連牆體建築材料都是一致的,或為馬賽克貼面,或為玻璃體牆幕,透著一種幾https://read.99csw.com近單一的韻味。
不過,當我看到綿延成百上千公里的廣袤大地上,坐落著幾乎是一樣的朝向、一樣的高低、一樣的門窗結構、一樣的材質建造的格局相同而又遠離傳統的房屋時,不免又生出幾許愁緒來。眼前的建築群落正在無聲地印證著他們作為缺少文化的一代,難以逾越自身障礙的缺憾。看來單純富裕並不意味著擁有文化。財富的積累方式和文化的積累方式往往不成正比,財富有時可以靠一代人一時一世奇迹般積累起來,文化卻不是可以靠一代人就能積累起來的。突然聚積起來的財富有時可以讓一個人變得盲從、任性,卻不能讓一個人具有個性。真正的個性,蘊含於一個人所具有的文化修養中。
在北京,幾天不到一個地方,那裡就要變樣。故宮的輝煌早已被周圍林九九藏書立的高層建築所包圍,形成一個鍋底狀。那些把老城區肢解得支離破碎的現代建築群落,無不顯示著它的雷同性。而這種雷同性,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也在迅速蔓延。
我有幸走過東北、江浙,遠至兩廣、閩地、川渝、雲貴高原,所到之處,滿目皆是風格同一的建築。甚至走到青藏高原,走到新疆,那些城市的道路是一樣的布局,建築風格也是一樣的,而馬賽克貼面和玻璃體牆幕連色彩都是一樣的。
城市建設的速度當然不能放慢,但是,對於建築設計者和建設者們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請拿出你富於個性的設計來,請建起你獨具風格的建築來。建築設計和建設應當對一個時代、一個國度、一個民族負起歷史責任來。通過建築藝術,濃縮歷史和今天、傳統與未來,共同創造多姿多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