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從鮮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馳騁在大西北:西部鮮卑的分佈與政權建設

第六章 從鮮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馳騁在大西北:西部鮮卑的分佈與政權建設

隋朝大業四年(608年),吐谷渾在鐵勒與隋朝軍隊的聯合攻擊下,陷於瓦解,國王伏允遠遁,「部落來降者十余萬口,六畜三十余萬。」「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臨羌城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為隋有。置郡縣鎮戍,發天下輕罪徙居之。」
鮮卑人的分類與地理分佈,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鮮卑人長時間的遷徙運動。西部鮮卑集團的出現,正是長途遷徙的結果。根據周偉洲教授的研究,西部鮮卑種類繁多,分佈廣泛,其影響並不遜色于東部鮮卑。「東起陝西潼關,西至新疆吐魯番,北從河套,南到四川西北,幾乎到處都有」。「在這些鮮卑部落之中,乞伏、禿髮、吐谷渾勢力最強,他們先後在十六國時期征服了原居住于西北的漢、羌、氐、盧水胡、丁零等族,建立了西秦、南涼和吐谷渾三個政權。」
其地四時常有冰雪,唯六七月雨雹甚盛。若晴則風飄沙礫。有麥無谷。其青海周回千余里。海中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冬收之。馬有孕,所生得駒,號曰龍種。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故時稱「青海驄」焉。
南涼國創始人為禿髮烏孤。《晉書·禿髮烏孤載記》稱:「禿髮烏孤,河西鮮卑人也。其先與後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遷於河西,其地東至麥田(城,在今甘肅靖遠縣東北)、牽屯,西至濕羅,南至澆河(今青海貴德縣境內),北接大漠。」這裏所謂「河西」,即今天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禿髮」,與「拓跋」,為同名異譯。南涼國先民與拓跋鮮卑同出於一源。大漠即蒙古高原。應該說,禿髮烏孤的先祖的遷徙路線相當清晰,就是離開蒙古高原,進入河西走廊及青海地區。
——〔唐〕呂溫《蕃中答退渾詞》九-九-藏-書
牧地之爭,實則為經濟利益及政治權力之爭。遊牧部族分部而牧的經濟生活方式,本來就與一統式的集權制度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在利益與權力激烈衝突之際,為避免兩敗俱傷,「走為上策」,遷徙成為重要的生存選擇。
吐谷渾在政治上保持相對獨立性,並得到南北朝政權的承認。如北魏政權先後封吐谷渾酋長西秦王、西平王及吐谷渾王等;劉宋政權也先後封其酋長為隴西王、河南王等。因大部分疆土處於黃河上遊河曲及湟水之南,吐谷渾酋長也自號河南王,故南方政權又常稱吐谷渾國為「河南國」。
熟語云:「入鄉隨俗」。對於從東北遠遷到西北的吐谷渾人來講,欲要永久保持原有的風俗特徵與族群構成,顯然是不現實的。關於吐谷渾國的民族構成,周偉洲教授曾指出:「最初,吐谷渾僅是遼東慕容鮮卑的一支,人數很少,可是自其遷徙,特別是在建立政權之後,統治了許多其他族屬的氏族、部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族屬的人民逐漸成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統以『吐谷渾』為自己的族名。因此,作為中國古代西北民族的吐谷渾,事實上應為原慕容鮮卑的一支與羌、氐、漢、匈奴、西域胡、高車等一些氏族、部落,經過長期歷史發展融合而成。」這種認識無疑是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但是,還須指出的是,在中國西部客觀的自然地理與人文環境之下,吐谷渾國從屬於西部羌族區,其民族融合的主要趨勢應是「羌族化」,在全國所屬各部族人口中,羌族人口應佔到了多數,其風俗特徵也是以羌族風俗為主。
始祖吐谷渾,本為前燕國創始者——慕容廆的庶兄,曾與慕容廆分部而牧。其後兩部因爭奪牧地而發生矛盾,導致分裂,可以說,這種衝突是慕容鮮卑部眾繁盛之後人地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read.99csw.com《十六國春秋·前燕錄八》詳細地記載了兩部爭鬥的故事:
吐谷渾首先率領部落西遷居於陰山地區,在西晉末年又轉移至隴山一帶,即「西附陰山」,種落逐漸繁盛。關於吐谷渾的早期遷徙路線,《宋書·鮮卑吐谷渾傳》載雲:「(吐谷)渾既上隴,出罕(開)、西零。西零,今之西平郡(今青海西寧市),罕開,今枹罕縣(治今甘肅臨夏市)。」
神島龍駒將與誰?

西秦疆域示意圖
比較而言,在西部鮮卑創立的民族政權中,疆域最廣、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無疑要屬吐谷(音玉)渾了。吐谷渾(又稱為退渾)國的出現,正是鮮卑人大分化與大遷徙的結果。吐谷渾人的西遷,本身就是整個鮮卑族西遷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至拾寅即位酋長時,始定居於伏羅川。至伏連籌及誇呂在位時,吐谷渾國的發展已至於鼎盛,疆域空前廣袤。「伏連籌內修職貢,外並戎狄,塞表之中,號為強富。準擬天朝,樹置官司,稱制諸國,以自誇大……伏連籌死,子誇呂立,始自號可汗。居伏俟城(在今青海青海湖西岸布哈河口附近),在青海西十五里。雖有城郭而不居,恆處穹廬,隨水草畜牧。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
明堂天子朝萬國,
吐谷渾者,本遼東鮮卑慕容廆之庶兄,因氏其字,以為首類之種號也,故謂之野虜父。徒河涉歸有二子,長曰吐谷渾,少曰若洛廆。廆代統部落,為慕容氏,渾庶長,廆正嫡,父在時,分戶一千七百與渾以隸之。渾與廆二部俱牧馬,馬斗相傷,廆怒,徑遣使讓渾曰:「先公處分,與兄弟異部牧馬,奈何不相遠異,而令馬有斗傷!」渾怒曰:「馬是六畜,食草飲水,春氣動發,所以致斗。斗在於馬,何至怒及於人?若欲遠別甚易,恐後會為難耳!今當去汝萬里之外矣。」遂擁馬西行。https://read•99csw.com
冰銷青海草如絲。
吐谷渾國內最重要的自然景觀為「青海」,即今天青海省境內的青海湖,出產日行千里的寶馬——「青海驄」。唐代學者杜佑所撰《通典》卷一九〇載雲:
前秦強盛之時,首領乞伏司繁率部歸附於苻堅,后奉命鎮守勇士川。「淝水之戰」后,乞伏國仁乘機獨立,于東晉太元十年(385年)自封為大單于,史稱「西秦」。「置武城、武陽、安固、武始、漢陽、天水、略陽、漒川、甘松、匡朋、白馬、苑川十二郡,築勇士城以居之。」勇士城在今天甘肅榆中縣北。西秦國一度相當強大,如乞伏乾歸在位期間,攻殺氐王楊定,「於是盡有隴西、巴西之地。」乞伏熾磐在位期間,攻滅南涼國,「兵強地廣」。可以想見,隨著西秦國疆域的擴大,雖然不少鮮卑部落被兼并在內,而國內民族構成已相當複雜,鮮卑人所佔比例是有限的。西秦國後為赫連勃勃夏國所攻滅。
西秦國的創始人為乞伏國仁。《晉書·乞伏國仁載記》稱:「乞伏國仁,隴西鮮卑人也。在昔有如弗斯、出連、叱盧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陰山……」隴西郡的治所在今甘肅臨洮南,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乞伏鮮卑部原由如弗斯、出連、叱盧等三部鮮卑人所組成,遊牧于漠北地區,后越過陰山,進入今天隴山以西地區。至乞伏祐鄰為酋長時,攻並鮮卑鹿結部七萬余落,遷居於高平川。這七萬余落鮮卑人正是日後西秦立國的基礎力量。高平川又名葫蘆川、苦水,即今天寧夏境內黃河支流清水河。至乞伏述延為首領時,又破降鮮卑莫read.99csw.com侯部于苑川,收並其眾二萬余落,乞伏部落的聚居中心地也從高平川移至苑川。苑川,又名子城川、勇士川,就是指今天甘肅榆中縣境內宛川河流域。
其他文獻對吐谷渾早期遷徙記載也大致相同。《北史·吐谷渾傳》也載雲:「吐谷渾遂從上隴,止於枹罕。」如《梁書·西北諸戎傳》又載雲:吐谷渾「因遂西上隴,度枹罕,出涼州西南,至赤水(今青海興海縣)而居之。」比較而言,《晉書·西戎傳》關於吐谷渾遷徙路線的記述最為明晰:「屬永嘉之亂,始度隴(山)而西,其後子孫據有西零已西甘松之界,極乎白蘭數千里。」即吐谷渾在橫渡漠南及陰山之後,又向西穿過隴山,途經枹罕,最後進入青海地區。
退渾兒,退渾兒,
到隋唐之際,中原大亂,吐谷渾又乘機復國,一度成為唐朝西部強敵。「大業末,天下大亂,(吐谷渾酋長)伏允及順復其故地。大唐貞觀中,李靖、侯君集破滅之,伏允遠遁,為左右所殺,其子大寧王順歸降,於是重建其國,封順為西平郡王。」然至唐期中期,吐蕃逐漸強盛,開疆拓土,吐谷渾為吐蕃所攻滅,其疆域併入吐蕃國。吐谷渾酋長諾曷缽率其殘部不得不向唐朝內地遷徙。《舊唐書·西戎吐谷渾傳》載雲:「諾曷缽以親信數千帳來內屬,詔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置大使,始徙其部眾于靈州之地,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刺史,欲其安而且樂也……及吐蕃陷我安樂州,其部眾又東徙,散在朔方、河東之境,今俗多謂之『退渾』,蓋語急而然。」進入唐朝境內的吐谷渾部族先是被安置於安樂州,安樂州在今寧夏同心縣東北韋州。但隨著吐蕃人的內侵,吐谷渾部眾再一次東遷,進入朔方及河東地區,即今天內蒙古南部、陝西北部及山西西南部地區。而民間習慣促讀,而稱之為「退渾」。當然,應該說還有相當數量的吐谷渾人依然留在故地九_九_藏_書,為吐蕃國所役屬。

鮮卑遷移示意圖
至西晉初年,禿髮鮮卑部開始崛起,樹機能率部攻殺西晉秦州刺史,「盡有涼州之地」。至禿髮烏孤繼位之後,因實力有限,先是投靠前秦大將呂光所創立的後涼政權,被授予「河西鮮卑大都統」之職。其後,烏孤率部大破乙弗、折掘二部,築廉川堡(在今青海民和縣西北),並以之為都。隨著實力的增長,其部將石亦乾等人極力勸其自立稱王:「今我以士馬之盛,保據大川,乃可以一擊百,光何足懼也?」西晉隆安元年(397年),禿髮烏孤自稱西平王,擺脫後涼而獨立,史稱「南涼」。南涼建國后,禿髮烏孤率軍先後攻破金城、樂都、湟河、澆河等郡,「嶺南羌、胡數萬落皆附之。」其後,禿髮烏孤遷都樂都((今青海樂都縣)。「署弟利鹿孤為驃騎大將軍、西平公,鎮安夷(在今青海樂都縣西);傉(音怒)檀為車騎大將軍、廣武公,鎮西平(今青海西寧市)。」我們從上述記載可以推知,在南涼國內的民族構成中,西部羌人與胡人佔了很大的比重,並不是單純的鮮卑族人。南涼國後為西秦所攻滅。
至東晉義熙初年(405年),酋長樹洛干即位后,吐谷渾部始有雄視西垂之勢。他「年十六嗣立,率所部數千家奔歸莫何川,自稱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吐谷渾王。化行所部,眾庶樂業,號為戊寅可汗,沙漒雜種莫不歸附。」后其弟阿豺自號沙州刺史、驃騎將軍。阿豺及慕璝在位時,吐谷渾勢力迅速擴張,「阿豺兼并羌、氐,地方數千里,號為強國。」阿豺死後,慕璝即位,「慕璝招集秦、涼亡業之人及羌戎雜夷,眾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漢,北交涼州、赫連,部眾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