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大亂爆發 戰法的變化

第三章 大亂爆發

戰法的變化

應仁之亂中還使用了攻城兵器。應仁二年正月,東軍從大和國召集工匠,製作「發石木」。(《碧山日錄》)這就是投石機。
應仁之亂前後的侍所所司(長官)是京極持清,這其實算是個名譽職位,所以由京極持清的重臣多賀高忠擔任所司代,全權負責實際工作。根據二木謙一的研究,多賀高忠未從主君京極持清那裡獲得一兵一卒,為維持治安,他僱用了牢人、惡黨等。其中一人便是骨皮道賢,道賢協助東軍,應該也是因為與多賀高忠的關係。道賢以伏見稻荷神社為據點,集結了三百名足輕,斷了西軍的糧道。(《碧山日錄》)
井樓與箭樓的使用並非從應仁之亂開始。應永六年(1399)的應永之亂中,固守和泉國堺(現大阪府堺市)的大內義弘,為防備幕府軍攻擊,構築「井樓四十八、箭樓一千七百」。(《應永記》)幕府進攻乏術,足足花了三周來攻克堺。
隨著戰事的發展,京都各處築起「構」,即要塞。東西兩軍幫助公家築造了壕溝。公家們出於自衛的目的,有的也自發地在宅邸周圍挖掘了壕溝。為對付土一揆的來襲與盜賊,防備惡化的京都治安,在大亂以前,公家們已經在宅邸四圍挖掘了壕溝,大亂爆發以後可以說實施的是擴建工程。高橋康夫從各種史料中發現了京都「構」的存在,據他的研究,主戰場上京(京都二條通以北)就有武衛構(斯波義廉宅邸周圍)、實相院構、白雲構、田中構、柳原構、贊州構(細川成之宅邸周圍)、御所東構、山名構、伏見殿構、北小路構、御靈構等。

井樓的使用

足輕的誕生

原因出在這時擔任上久世庄公文(莊園當地的管理人員)的寒川氏身上,寒川氏出自贊岐國,在細川氏的支持下得以就任公文一職。十月九日,西軍「足輕眾」攻入上久世庄,放火燒了各家,而後割了田裡的稻子。寒川氏自己放火燒了宅邸逃走,二十二日奪回上久世庄。(《鎮守八幡宮供僧評定引付》)
斯波義廉知道這一情況之後大怒,招來東寺雜掌(負責涉外事務),對其表示鄭重抗議,要求「命令上久世、下久世庄的農民不得向東軍陣營運送糧食」。(《鎮守八幡宮供僧評定引付》)
骨皮道賢在應仁之亂前被室町幕府侍所(維持京都治安的警察組織)僱用,稱為「目付」。之所以他會被幕府任用,是因為他非常了解盜賊的動向。(《碧山日錄》)可能是因為他自己本來就是盜賊出身吧。總之,這是與江戶時代「目明」(岡引)類似的群體。九*九*藏*書
眾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儘管兩大陣營的首腦和國民都相信戰爭能很快結束,但因為戰壕的使用,戰爭陷入長期化。應仁之亂也因為防禦方處於優勢地位,戰況日趨膠著。
筆者在前著《日本中世戰爭史》中也提到,本來巷戰大多數是短時間決勝的。鎌倉時代在鎌倉都市區的戰鬥一天到兩天就結束了。新田義貞滅亡鎌倉幕府時,攻入鎌倉之前奮力苦戰,但攻入街區之後僅一日就將鎌倉幕府軍擊破。南北朝內亂中時不時出現的京都爭奪戰中,最長的也無非半個月左右就能決出勝負。
位於山城國中西部的乙訓郡(現京都府向日市與長岡京市全境、乙訓郡大山崎町、京都市南區及西京區、伏見區一部分)與葛野郡(現京都市右京區及西京區一部分)組成的一大片地區,在中世被叫作「西岡」。西岡分佈著眾多領主不同的莊園和村落,對桂川水資源的利用使得各村之間的聯繫加深了。這裏的武士(當時稱之為「侍」)非常團結,被稱作「西岡眾」。
在這樣的狀況下,為打破僵局,新的戰鬥力量登上了舞台,這就是足輕。足輕指不著甲胄的輕裝步兵。應仁二年(1468)三月中旬,東軍動員足輕火燒下京(京都二條通以南)。這次作戰的目的是對西軍駐屯地及物資存放地予以打擊,阻斷其兵力和軍糧補給。(《后法興院記》《後知足院記》)指揮此次作戰的足輕大將,就是在《日本中世戰爭史》中也介紹過的那位著名的骨皮道賢。(《碧山日錄》)
截至應仁二年(1468)前半年,戰鬥在京都的街區進行,進入後半年,主戰場轉移到東山、山科、鳥羽等京都周邊地區。這是為了確保本方補給線的同時,切斷敵軍補給線。
但到了應仁之亂中,兩軍修築壕溝與井樓等防禦陣地,京都的巷戰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攻城戰」。兩軍不得不放棄了突擊敵陣(敵城),一舉攻克敵人據點的念頭。陣地越成為要塞,雙方就越read.99csw.com傾向於使用弓箭或投石機等進行遠距離作戰。
夾在東西兩軍之間左右為難的東寺試圖單單取消西岡各莊園中上久世和下久世庄的半濟徵收,於是賄賂幕府的官僚,獲得了免除徵收的許可。然而西岡眾無視免除命令,仍欲實施半濟徵收。經上久世、下久世庄代表五人與西岡眾交涉后雙方達成妥協,兩庄向西岡眾支付五千匹(五十貫文錢),西岡眾遂承認了半濟的免除。東寺在向莊園運送五千匹的同時,也給五名交涉代表支付了報酬。(《鎮守八幡宮供僧評定引付》)
另一方面,一些人則作為討伐土一揆的力量被多賀高忠與浦上則宗(赤松政則的重臣)僱用。隨著應仁之亂爆發,他們也成為足輕,被組織起來。土一揆與足輕,名稱雖不同,但參加者的行動(掠奪、放火)卻是一樣的,兩者是相近的群體。
八月末,東西兩軍都盯上了這年新收穫的稻米,於是紛紛出動。山名宗全向東寺要求「將上久世、下久世今年的田租收入作為軍糧借用」。雖說是借用,但並沒有要歸還的意思,事實上就是徵收。東寺向山名宗全送去禮物,得以免除徵收軍糧。(《鎮守八幡宮供僧評定引付》)
道賢死後,東軍繼續使用足輕。六月八日夜,東軍足輕火燒宗全宅邸的高樓,據說因此受到了細川勝元的獎賞。當然,西軍也僱用了足輕。西軍足輕大將中有位知名人物叫御廚子某,他本是東福寺門前町的居民,好勇鬥狠,不繼承家業,而是追隨畠山義就。他糾集足輕,神出鬼沒,通過游擊戰讓東軍吃了苦頭。(《碧山日錄》)
足輕最被期待的功能是切斷敵軍補給、破壞補給設施。足輕發揮其機動性,掠奪、放火,疲敝敵軍。但是,被掠奪和縱火的不僅是敵軍,居住在京都的公家、寺院、神社和平民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害。足輕的大量動員進一步導致了京都的荒廢。
當時的京都是一個特別的大都市,為了養活龐大的人口,必須依靠從外部輸送的物資。嘉吉元年(1441)發生嘉吉土一揆時,土一揆軍封鎖了京都的七個出入口(七口),陷入「京都之飢荒令人不能容忍」 (《公名公記》)的慘狀,這也成為幕府屈服於土一揆,聽從他們的要求頒布德政令的原因之一。從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知道,如果運輸線被敵軍佔據,駐守京都的軍隊勢必陷入飢餓之中。隨著應仁之read.99csw.com亂的長期化,掌握京都近郊地區,便足以左右戰況局勢。
雖然如此,西岡等京都近郊追隨山名宗全或畠山義就的勢力仍為數不少。於是,野田泰忠等就擔負了在東軍上京時,阻擋西軍的干擾,確保去京都的交通線暢通的任務。這一任務在當時的史料中被叫作「嚮導」。(《野田泰忠軍忠狀》)
然而,經細川勝元申請,幕府認可勝元對西岡實施「半濟徵收」。所謂半濟,就是在戰時將莊園田租的一半充作軍費。也就是說,將原本需要交納給寺社或公家等莊園領主的稻米的一半,交到細川勝元的手上。西岡的農民在受到幕府命令之後,開始將田租稻米搬運到細川陣營里去。在西岡的細川一方陣營中等待著的,當然是野田泰忠等西岡眾。所以,這次半濟徵收,直接得利的並不是細川勝元,而是勝元麾下的西岡眾。可以說這是對他們的獎賞。

掠奪真如堂的足輕,《真如堂緣起》局部。真正極樂寺(京都府)藏
西軍對此感到擔憂,於是在三月二十一日,派遣大軍包圍了稻荷山。(《碧山日錄》《后法興院記》《後知足院記》)西軍本來的目的是處置協助骨皮道賢的稻荷社神官,結果很偶然地,道賢也在場。道賢正欲逃走,被畠山義就家臣所擒、斬殺。神官們的住宅也被放火,稻荷神社因此燒毀。偏袒西軍的經覺評論道賢的結局為自作自受,尋尊卻批判了畠山義就火燒稻荷社的行為。(《經覺私要鈔》《大乘院日記目錄》)
根據經覺的記載,山名宗全在井樓上準備了石頭和火箭。更有趣的是,經覺還記述說該設施是為「進攻細川城」而建造的。(《經覺私要鈔》)也就是說,經覺認為這並不是防禦設施,而是攻城設施。

補給線爭奪

然而應仁之亂中修建的井樓規模更大。據禪僧太極的日記記載,應仁二年(1468)四月十四日,西軍山名宗全修築的井樓高達七丈(約二十二米)多。(《碧山日錄》)但是經覺則記錄說,這個井樓的高度是一丈二尺(約三點六米)。(《經覺私要鈔》)現在的兩層樓住宅,從地面到屋頂橫樑的高度超過六米。一丈二尺有read.99csw.com些低,但七丈又太高了,經覺的記錄應該更接近真實情況。四月二十五日,大內政弘在相國寺鹿苑院東南修築「大西(井)樓」。(《碧山日錄》)五月二十七日,東軍也修建了大井樓。據說登上井樓便可以眺望「各軍營」。(《碧山日錄》)
細想的話,井樓是在攻擊敵城時也能派上用場的建築物。為從與城牆同高或比其更高的位置發動進攻而修造的攻城塔,無論古今東西,都被廣泛使用。在前面提到的應永之亂中,幕府軍在強攻失敗后,就修造了「井樓、箭樓」來攻擊堺城。(《應永記》)此外結城之戰(第二章開始處有介紹)中,攻擊結城城的幕府軍也修造了「十余丈井樓」。(《鎌倉持氏記》)「十余丈」應該是帶有文學性的誇張,但攻城之際使用井樓卻是事實。應仁之亂的巷戰之中攻方也使用井樓,這一點歷來並未引起關注,卻是非常有意思的。
到了應仁二年的收穫時節,圍繞田租稻米的爭奪,雙方展開了更為激烈的鬥爭。八月末,根據西軍準備進攻西岡的軍報,東軍派遣援軍,西岡眾也與之會合。(《野田泰忠軍忠狀》)東軍準備戰鬥,並開始在西岡徵收軍糧。因此,上久世、下久世庄取消向東寺交納田租一事,令東寺十分為難。(《鎮守八幡宮供僧評定引付》)

御構的出現

禪僧太極在聽說此事後說:「李密(隋末戰爭中的起兵者之一)曾製作攻城武器『機發石』。」介紹了中國的類似事例。太極甚至拿出自己的學識,繼續追溯更早時代的例子:「曹操也曾制發石車破袁紹,因其威力,被稱作霹靂車。」(《碧山日錄》)這說的是《三國志》裏面的插曲,說曹操軍使用發石車(霹靂車)擊毀了袁紹軍的望樓。太極似乎想說,投石機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兵器,沒什麼特別需要驚奇的。但反過來想,這卻是被當時的日本認為稀罕的「新兵器」。應仁之亂促進了戰術層面的革新,這是毫無疑問的。
前一節已有提到,在有關應仁之亂的日記資料中出現了「城」這一詞彙,譬如「細川城」「宗全之城」(《碧山日錄》)等。這個「城」是什麼呢?既然事實上已有攻城兵器的使用,這個「城」就不僅僅是一種文學性的修辭。
十月,戰鬥終於爆發。西軍自京都而下,攻擊西岡、鳥羽、下桂等。(《碧山日錄》《后法興院記》)西岡之中,上久世庄是特read•99csw.com別的攻擊對象。
西岡也是從西日本經西國街道或丹波道進入京都的必經之地。因為東西兩軍都要通過西岡,所以無論西岡的武士們願不願意,他們都被捲入了戰亂之中。
筆者在前著中介紹過,近年的研究將足輕的活躍看成一種大都市問題。也就是說,在慢性飢荒的過程中,大量人口從周邊村落流入都市,形成了都市下層居民,人口逐步增加的都市下層居民就是足輕的最大來源。此外不容忽視的是,足利義教時期以後,因為將軍肆意裁決,許多大名家反覆起起落落。隨著大名家的沒落,失去職務的牢人等武士階層也參加進來,下層居民和饑民們作為土一揆被組織起來,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量。
對於西軍的布陣,尋尊記錄道:「掘開大路、小路,以為城郭。」(《大乘院日記目錄》)也就是挖開道路築成的壕溝。東軍也在以將軍御所為中心的諸陣營外圍挖掘了壕溝,築成要塞。當時的史料稱之為「御構」「東構」「東城」等。這種「御構」將公家、武士的宅邸乃至數百平民的居住區包圍了起來。
西岡眾在戰亂前多數追隨細川氏,大亂爆發后從屬東軍。應仁元年六月,西軍畠山政國為救援畠山義就,率河內和紀伊武裝向京都進軍時,野田泰忠等西岡眾試圖阻止,遂率兵迎戰。(《鎮守八幡宮供僧評定引付》《野田泰忠軍忠狀》)西岡有東寺領屬莊園上久世庄、下久世庄,這些莊園的百姓也相助武士們,與畠山政國軍交戰。因此,西軍的斯波義廉利用自己身為管領的身份向東寺施加壓力,要求他們不得協助東軍。(《東寺百合文書》)應仁元年八月,大內政弘從兵庫向京都進發時,西岡眾進軍攝津的神南山(今大阪府高槻市神內山)、芥川、入江,與西軍交戰。(《野田泰忠軍忠狀》)
與兩軍最初的設想相反,戰事陷入長期化的背景是戰法的變化。首先是防禦設施的進步,其中的代表就是井樓。所謂井樓,就是為在戰場上偵察敵情,用木材堆成井字形而建造的瞭望台。但井樓不只是瞭望台,後面將提到,井樓上也備有武器,可以擊退接近的敵軍,也就是所謂的箭樓。本章第一節開頭講過的畠山政長的箭樓就是這樣一個東西。
另一方面,下久世庄的公文們則在東寺與西軍私自交涉,承諾交納半濟,於是免於遭受西軍的攻擊。(《鎮守八幡宮供僧評定引付》)戰亂中的人們如此頑強、堅強地生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