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書店:台北的旅遊地標

書店:台北的旅遊地標

無論網路世界再無遠弗屆,大型連鎖書店再方便,我們還是需要街角的那家書店,在這個快速、冷漠、冰冷的現代化城堡中,守望著一方詩意。
這些獨立書店,大部分都在文學與人文類書籍之外,關注另類與邊緣的文化和社會議題。他們成為台灣當前反文化(counter-culture)的思想基地。
在全台灣,這些書店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台大、師大一帶。屹立最久的是在溫州街的唐山書店。唐山書店成立於1980年代後期,從彼時至今都是台灣最重要的學術書店,一如萬聖書園之於北京。這也是餵養我最重要的知識庫。

但在大型連鎖書店與網路書店的擠壓之下,這些獨立書店,以及傳統小區型書店的空間都越來越小。根據調查,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市中,至少有一百二十個已經沒有書店。
進入1980年代,台北真正進入現代性的想象。1982年,羅大佑唱著「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1984年,台北民生東路出現第一家麥當勞,薯條與漢堡攻佔年輕人與兒童的胃。1983年,金石堂書店出現,窗明几淨的碩大空間很快吸引了都會中產階級。金石堂成為台灣首家大型連鎖書店,創立排行榜,主導了台灣出版文化。
張鐵志
到了2000年前後,誠品書店和金石堂並駕齊驅。
每一本書都像是這個宮殿中的一扇魅惑的門,通往不同的知識秘境。誠品的矛盾正在於它雖然有一種高傲名貴的外貌,但卻販賣起許多左翼的、批判的知識。
我個人的逛書店歷史,也與台灣書店形態發九-九-藏-書展的歷史緊密交織著。

金石堂是台灣首家大型連鎖書店,創立排行榜,主導了台灣出版文化。
獨立書店雖然有許多文藝青年支持,但經營一樣辛苦。尤其是在書市日益激烈的折扣戰爭下,這些原本利潤就低的小書店難以招架。去年,「集書人文化—獨立書店聯盟」就發起「反圖書折扣戰」,但未見成效。小小書房的經營者劉虹風就指出,小小書房為了維持營運,已經轉型為NGO式的書店,成立協會向政府申請補助,做一些小區文化工作。她說,這一年是她最難熬的一年。
1989年3月,誠品書店在台北市東區的仁愛路圓環(是台北的CBD區)誕生了。
更重要的是,誠品確實衝擊了台灣的出版品位。例如在人文社科之外,他們很重視「生活風格」類書籍,生活風格這個概念逐漸成為台灣的文化關鍵詞。又或者如現在縱橫兩岸三地的插畫天王,也表示他是受到當年誠品力推的法國插畫家桑貝(Sampe)的影響。
但其實,在明亮的書店燈光外,戰火正在遠方喧囂著:在1980年代的台灣,各種社會運動猛烈爆發,反對運動勢力日益壯大,公民意識不斷高漲,統治政權危機四伏。「黨外雜誌」在街邊的書報攤熱賣,政治批判的書籍在選舉場合迅速出清,而龍應台的《野火集》則在金石堂及各家書店燒起大火。
金石堂成立時,我差不多剛進初中,然後高中。彼時我九-九-藏-書的確是金石堂的常客,不論是買書或買文具,並且常常站在那個現代化的溫暖空間,望著窗外街道上遊行抗爭的標語與人群。
誠品書店的出現正填補了那個時代的思想饑渴。但它不是以一個反叛哲學家的姿態(如台大附近書店),而是一種布爾喬亞的從容與博學;簡單地說,文化精英的姿態。
台灣的書店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台灣政治經濟轉型的歷史:1980年代經濟現代化催生了首家大型連鎖店;在1980年代後期,一方面更多人開始追求更精緻的文化藝術,且民主化的開啟使得人們渴求更多批判知識,因此有了誠品。在新的世紀,全球都進入網路時代,網路書店開始空襲台灣。這些在不同階段的主導性書店,又進一步影響了台灣讀者的品位與創作者的方向。
念大學的我們雖然未必喜歡那種不可親的姿態,卻經常去游晃,當然總是買的少看的多。不過,翻閱那些精美厚重的攝影圖冊、瀏覽那些思潮性英文書的目錄,就彷彿得到一場盛大的知識洗禮。
1970年代是我的童年,父母經常帶我去重慶南路的東方出版社買童書,不論是中國、西洋古典小說的兒童版,或者偉人傳記。在那時,台灣各地的書店主要集中在各縣市火車站前的商圈,或者大學附近。當然,重慶南路是最著名的書店街,不遠處的牯嶺街則是最著名的舊書街——不過後來這條街可能更以發生了「少年殺人事件」,進入了人們的記憶。

誠品成為全台最主要的連鎖書店、最強勢的通路,甚至台灣的文化象徵、台北的旅遊地標。
九*九*藏*書
一開始他們只在地下室賣藝術和建築類的書,後來把一樓和二樓也租下來,一樓開了餐廳,二樓書店的範圍擴大了,書種也增加了:藝術之外,還有各種人文新思潮,尤其是外文書,而且就放在明顯位置。這大大打開了台灣文化界和學生們的視野。
也在附近的女書店、晶晶書店則是取向鮮明的書店,前者具女性主義精神,後者則是同志書店。
誠品的出現,是老闆吳清友先認識了在雄獅藝術任職的廖美立。後來他在仁愛路圓環租下一個空間,希望經營畫廊和一個藝術書店,因此找了廖美立來經營書店。
廖美立認為,誠品讓台灣出版業變得更國際化:他們同步引進外文書,影響了編輯和出版人的思考。
但台北租金畢竟很高,尤其是在這個台北南區。另外兩家在市中心以外的獨立書店也在台北文化地圖上扮演重要角色:永和小巷中的小小書房,以及淡水河邊的有河Book。老闆本身都是寫作者,他們開獨立書店就是與自己喜歡的書一起生活,並且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好書。這兩家書店也都具有小區書店的功能。
除了賣新書的書店,這附近一帶也出現許多「新」二手書店:茉莉書店、舊香居、青康藏、布拉格書店。這些書店不論販賣的書種或內部裝潢,都各具特色。后三者經常舉辦各種藝文講座,老闆也特別熱情,不但不少台灣作家經常在這些店泡茶聊天,香港大陸作家也必定拜訪。
1995年成立的博客來網路書店是華人第一家網路書店公司。2000年開始,人們在博客來買書可以九_九_藏_書在每個街角都有的7-11統一超商「到店取書」,大大增加了其便利性。次年,統一集團取得博客來百分之五十點零二五的股份。2003年,SARS暴發,又為網路書店帶來發展契機;博客來在這一年開始獲利,此後每年營收大幅增長,在幾年內成為台灣出版業最大通路。金石堂和誠品等傳統書店雖然都設置網路書店,但影響力遠不如博客來。
那個年頭,台灣正處於后解嚴期的劇烈躁動。1987年7月解嚴,1988年1月蔣經國過世,李登輝上台。舊的秩序瓦解了,新的可能正在出現。街頭總是有各種抗議噪音,思想與知識界則處於火山爆發的熾熱狀態,尋求各種反抗思想:后殖民、後現代、女性主義、新馬克思主義,老馬克思也在長期的壓抑下終於得以光明正大地現身。
大台北地區之外也有不少態度強烈的獨立書店,如嘉義的「洪雅書房」非常關注社會運動,是南台灣的文化社運中心。台南則是有台北以外最多優雅舊書店的城市。東部花蓮的「舊書鋪子」(以前是詩人楊牧家的印刷廠)、「時光」舊書店,都是具有迷人味道的建築。
進入1990年代,政治逐漸民主化,市場消費主義更進一步吞噬了1980年代燃起的理想主義。布爾喬亞誠品逐漸放下身段,轉身為小資文藝誠品,原來的仁愛路圓環誠品也搬到敦化南路。他們舉辦更多藝文活動,開設更多分店——每一家誠品的室內設計幾乎都不同。他們不但試圖成為台灣的文化中心,甚至連室內設計或包裝紙都影響了1990年代至今的台灣美學風格。
網路消弭城鄉差距,讓偏遠地區讀者也可以買到和台北人一樣的書,對知識普及有重大貢獻。read.99csw.com但是不論是人文型獨立書店或是傳統小區書店都有其他許多功能角色,如讓小區內的愛書人有機會相遇,維持社會連帶;尤其每家書店可以發展各種在地特色,店主可以為讀者介紹他們喜歡的書,讓這個世界更多元。
過去各地書店是各自獨立,每家店或許還是主打容易暢銷的書,但到了金石堂時代,由於分店眾多,所以有能力決定什麼書得以成為暢銷書。而這正是台灣開始進入消費時代的熱潮,「台灣錢淹腳目」,所以理財與勵志的書在金石堂的推波助瀾下成為時代的標誌。
逐漸地,誠品越開越多家,人潮逐漸洶湧,並從藝文精英的秘密基地成為全台最主要的連鎖書店、最強勢的通路,甚至台灣的文化象徵、台北的旅遊地標(周末總是會聽到來自香港的廣東話)。但,誠品也成為被不少人批判的書店巨獸。
刊於2011年5月29日
書店是時代的創造者,也是承載者。
在誠品一樓的高級餐廳之外,還有一間店鋪賣著誠品代理的著名英國瓷器品牌Wedgewood(這個品牌後來在台灣一度成為名貴的象徵);二樓書店則宛如一座雍容古典的迷你宮殿。人們不曾見過書籍被如此優雅安靜地置放著,耳邊流過的是有品位的古典室內樂(而不是那種俗氣的輕音樂),腳下踩的則是高級木頭地板。
網路時代之下,是這十年台灣出現了更多有特色的獨立書店。當然,在大型連鎖書店出現之前,或者一直到現在,都有許多獨立存在的書店。但是我們標舉的獨立書店,並不是賣實用性、大眾性書籍的一般小區型書店,而是強調「有態度」或者以人文性圖書為主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