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九、冰火人生

十九、冰火人生

劉邦聽朱家的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朱家的這四條啊,講這四條表面上看條條都是為季布開脫,但是暗地裡字字都是為劉邦著想,他話說得非常巧妙,我們可以簡單地分析一下,第一條忠於自己的主人是臣子的職責,這句話劉邦能不同意嗎?劉邦現在當皇帝了,他當皇帝他就希望底下大臣們都忠於他,季布現在是因為忠於項羽而被追殺,你要一定要殺季布,那你不等於提倡臣子可以不忠於自己的主人嗎,這個不是劉邦所提倡的,劉邦做了皇帝以後,一定要提倡他手下的臣子對他忠誠,季布剛好是一個忠誠的榜樣,這怎麼能殺呢?所以這個話一講,劉邦就明白了殺季布不對。第二項羽的部將能殺完嗎?項羽的手下那麼多部將都逃了,你要都殺完是個什麼結果,把人給逼反了。第三個不能夠為自己報私仇去追殺一個人啊,劉邦聽了這個話以後,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胸懷得裝著有胸懷,沒有肚量得裝著有肚量,為什麼?為自己的形象啊,化化妝啊,劉邦五十多歲當了皇帝,他總得給自己打扮打扮,他原來是一介布衣,一身的毛病,你現在當皇上了,你還要保持你那個平民本色,叫人家一看就不像是一個真龍天子了,所以怎麼也得裝一裝,所以人家朱家的話是為劉邦的形象考慮的,劉邦當然聽了,當然劉邦也願意化化妝、整整容,叫人家看起來光鮮一點,所以這個話聽得進去。最後一點不能逼人太甚,伍子胥鞭屍楚平王這個事,古人都知道,你把季布逼急了,跑到匈奴,跑到南越,對劉邦都不利,所以這四點都說到點子上,劉邦當然得聽,劉邦一聽就收回成命,免了季布的死罪了,這就很簡單了。第二個關於季布我們應當怎麼看?季布確實是一個有才之人,他後來在西漢中央政府做到中郎將的職務,他最光鮮的一件事就是阻止呂后對匈奴用兵,我們在《呂后》系列中間講過這個事,也就是呂后執政期間,匈奴的單于曾經給呂后寫了封信,這個信寫得不好,這個信帶有很強烈的性騷擾的味道,所以呂后看了以後就非常惱,要打匈奴,剛好呂后的妹夫,這個時候是大將軍叫樊噲,樊噲又口出狂言,說了兩句話:「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就是我願意得十萬人,我能橫行匈奴,底下的那些將軍們都看著呂后的臉色說話,都主張打,這個時候只有季布站出來說,「噲可斬也」樊噲這個人要殺,當年漢高帝帶了四十萬大軍被困在平城,現在我們有什麼力量跟匈奴去打,國家的創傷還沒有醫治,所以當時整個朝堂之上都被季布的話震驚了,都覺得季布這下闖下大禍了,但是呂后很冷靜,呂后聽了以後不吭了,宣布退朝,從此以後再不提打匈奴的事,季布後來確實是為漢朝立了大功了。這個人據《史記·季布列傳》來記載的話,當時的人們都贊成季布的這個做法,認為季布能夠「摧剛為柔」,他是作為一個將軍能夠打扮成一個奴隸再賣掉,然後得以保全性命為國家效力,還是贊成的。
王立群:
王立群:
畫外音:
項羽手下有一個叫鍾離眜的大將,他最終的命運卻頗為蹊蹺,鍾離眜雖然也是劉邦點名追殺的,但是他既沒有被劉邦殺死也沒有被赦免,而是被他的一個朋友逼迫自殺,那麼鍾離眜的這個朋九-九-藏-書友為什麼會對他如此決絕呢?鍾離眜的悲劇命運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
鍾離眜也是項羽手下的一員大將,鍾離眜在項羽陣營中間的地位和權力遠在季布之上,《史記》中間看到有一段記載,講過一段話,就是陳平實行反間計之前,給劉邦講了一番話,陳平說項羽手下最信任的是四個人,第一個亞父就是范增,第二個鍾離眜,第三個是韓信後來殺的龍且,第四個是周殷,是這四個人,范增是第一個,鍾離眜排第二,所以實行反間計的時候,第一個被反間計打中的就是鍾離眜,陳平到處散布謠言說鍾離眜立了很多功,項羽沒有封他,所以鍾離眜現在想跟漢王勾結滅了項羽,然後去分項羽的地,項羽中計了,不信任鍾離眜,從陳平的反間計第一個打擊的對象是鍾離眜來看,鍾離眜在項羽手下是對劉邦威脅最大的軍事將領,所以陳平第一個要打擊他,果然項羽上當了,後來在漢四年,彭越南下佔了內黃等十七座城,斷了項羽糧道的時候,項羽要回兵去打通他的糧道,臨走之前項羽把守衛廣武軍營的這個任務交給了一個人,交給的這個人非常重要,他沒有交給鍾離眜,交給誰了?交給了另外一個人叫曹咎,曹咎這個人為什麼項羽在關鍵時刻敢用他呢?因為這個人曾經在秦朝的時候救過項梁的命,所以他很信任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他,但是曹咎這個人有兩點,第一沒有軍事才能。第二情商太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智商不高、情商又低,項羽偏偏把守大營的任務交給他,而且走之前項羽不放心,千叮嚀、萬囑咐說,你什麼任務都沒有,你就記住一條,別出去打仗,給我守十五天,十五天我一定回來,項羽走了,鍾離眜沒有接受這個任務,他不受信任啊,鍾離眜帶了少部分軍隊在協助曹咎,項羽一走,劉邦就派人去罵陣,罵了前幾天曹咎還忍得住,罵到第五天、第六天曹咎忍不住了,最後就違背項羽的命令,帶領軍隊從廣武大營出來,渡過泗水想和劉邦決戰,結果叫劉邦在渡河中攔腰截斷,曹咎兵敗自殺了,廣武失守,項羽在廣武大營中的輜重全部損失,這一仗項羽損失太大了,項羽在糧道打通以後聽到這個消息,趕快帶兵回來,想解這個圍,結果到了廣武以後大營已經丟了,這個時候劉邦的軍隊都在圍攻一個楚將,這一個楚將帶領少數軍隊在堅守,這個人就是鍾離眜,鍾離是複姓,眜是他的名字。你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第一,鍾離眜忠誠,他沒有投降。第二,鍾離眜驍勇善戰,他能打,主力被打垮了,他帶領偏師,他一個人在那兒堅守,但是項羽的錯誤就是沒有用鍾離眜,用了曹咎,結果導致整個廣武全部丟失,當然項羽一回來,劉邦的軍隊馬上就四散而逃,鍾離眜也解圍了。
王立群:
在項羽自殺了以後,項羽的部下是潰散的,在潰散的項羽部下中間有幾個人,那是劉邦點名要追殺的,其中第一個就是季布,因為季布在劉邦看來是非殺不可,季布曾經作為項羽的部下,多次奉項羽之命追殺劉邦,所以劉邦在和項羽作戰的幾年中間多次吃季布的苦頭,所以項羽死以後,劉邦稱帝以後不但是追殺了田橫,而且要追殺其他的項羽的部將,季布就成為第一個被追殺的人,那麼季布這時候在哪兒呢?項羽死以後季布就潛逃了,他逃到一個周姓九*九*藏*書人家藏起來,但是劉邦的追殺令是一定要查到季布,所以這個追殺令我們可以改一個字,不是追殺而是必殺,一定要殺季布,所以這個周姓人家在掩藏季布的時候,就告訴季布說朝廷追得非常緊,按照這樣一個追查線索很快會追到我們家來,所以你的情況非常急,你要是相信我,我給你獻上一計解救你的危難,你如果不相信我,認為我是想把你趕走的話,那麼我願意先自殺,所以季布聽完以後說我相信你,他說你既然相信我就按我說的辦,這個姓周的人就把季布的頭髮剃掉了,剃光,然後脖子上戴上個鐵鏈子,這在古代有一個專有的詞叫髠鉗,這種打扮就是奴隸,再穿上一個粗布短衣,把項羽手下的一個大將打扮成一個奴隸,然後周姓人家的主人很有智謀,他叫上他家裡的幾十個奴隸跟季布混在一塊兒坐上大貨車,去找到當時國內就是魯地,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大俠叫朱家,找到朱家,到了朱家家裡以後,這個周姓人家就把季布推出來告訴朱家,說我要把這個奴隸賣給你,朱家是個大俠,朱家很聰明,他一聽這個周姓人家說要賣這個奴隸,他看了一眼,他就知道這個人絕不是一般的奴隸,這個人一定是劉邦正在追殺的項羽手下的大將季布,就付了錢買下來了,買過以後這個姓周的就帶著他的奴隸回去了,季布就賣到朱家的家裡了,賣到朱家家裡以後,朱家就把他兒子叫過來,交代了兩句話,這兩句話是:「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這個田事是什麼呢?「田」是田地,「事」是事情,「田事」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莊稼活,地里的莊稼活,「聽此奴」意思就是說這個奴隸賣到咱們家裡來,這個莊稼活他乾和不幹,干多干少,什麼時候干,什麼時候不幹,你不要管,聽他的,這叫「田事聽此奴」。第二句話「必與同食」,一天三餐你要陪著這個奴隸吃飯,交代他兒子,因為他知道這個奴隸不是一般的奴隸,兒子謹遵父命就在家裡招待季布。
王立群:
那麼項羽在自殺以後鍾離眜就潛逃了,鍾離眜逃到哪兒去了,我們知道季布是逃到一個周姓人家藏起來了,丁公是沒有逃直接去見劉邦了,那鍾離眜找到哪兒去了?鍾離眜去找韓信了,韓信這個時候是楚王,鍾離眜年輕的時候跟韓信是好朋友,兩個人都是著名的軍事家、好朋友,雖然兩個人在敵對陣營,鍾離眜找到韓信,韓信把他收下來了,但是有人惦記著鍾離眜,惦記鍾離眜的人就是漢高祖劉邦,劉邦沒有忘記鍾離眜,鍾離眜太能打了,所以當項羽自殺以後,劉邦就點名追殺鍾離眜,劉邦查了半天,最後查出來說鍾離眜在楚地,所以劉邦就給楚王韓信下了個詔書,捉拿鍾離眜,韓信就把這個詔書壓下來了,但是不久就出了個事兒,因為出事兒有人告韓信謀反,以後我們還會講到,所以劉邦就借口游雲夢,要在陳地大會天下諸侯,陳地離韓信的楚地非常近,就在楚地的西邊,所以韓信當時非常猶豫,去吧,他害怕,不去吧,覺得不合適,為什麼害怕呢?因為韓信已經吃過兩次虧了,第一次他滅了趙國,早上沒起床,劉邦帶著一個隨從滕公到韓信的兵營中把大印一奪,把韓信的二十萬軍權奪了。第二次是滅了項羽以後,劉邦回到定陶,直接奔到韓信的大營把三十萬齊軍的軍權給奪了,兩次奪他軍權。一個是二十九_九_藏_書萬趙軍,一個是三十萬齊軍,已經吃過兩次虧了,現在劉邦到那兒去遊玩兒召他去見面,他害怕,但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這時候有人給他獻了個計,殺了鍾離眜,帶著鍾離眜的頭去見劉邦,劉邦一定會高興,你可以免除災難,韓信竟然採納了,這件事情我們將來再分析,在這一集中間我們來不及分析它,韓信聽了這個話就直接找鍾離眜談,鍾離眜被迫自殺,這就是鍾離眜之死。這一集中間我們講到了三個項羽的部將被劉邦追殺,因為他這些年打仗一直很不順,老是被人家打得狼狽不堪,所以最後他要出氣,所以劉邦對不是他這個集團的人,可以說是毫不手軟,那麼劉邦對自己本集團的人會怎麼樣呢?會不會好一點呢?請看下集,一升一降,謝謝大家。
我們講丁公的時候,我們常常一定會想到另一個人,那個人就是鴻門宴中間,曾經救過劉邦的項伯,如果說丁公不忠於自己的主人項羽被殺了,那麼項伯呢?項伯是多次救劉邦啊,鴻門宴前,鴻門宴中,他還替劉邦求情多分了一個漢中郡,最後在劉邦的父親即將被烹的時候,他又勸項羽,又救了劉邦的父親,你說那項伯豈不是也是為人臣者不忠嗎?為什麼最後項羽一死,他被封侯而且賜姓劉,丁公也是恩人,也沒有封侯,也沒有賜姓,殺了,所以我認為劉邦說:「為人臣者無效丁公」,這句話是對的,但是要是我們認為劉邦說丁公不忠於自己的主人,使項羽失敗的是丁公,所以要殺他,這個話不可信,所以書上有些話我們全信,我覺得這個話不可信,不可信的原因就是拿項伯對比一下,你就明白,兩個同樣不忠於項羽的人,一個被殺,一個封侯,這怎麼能說得通呢?所以殺丁公另有其因,當然這個原因司馬遷沒寫,那麼我讀《史記》的時候,我覺得是不是有這麼一層意思在裏面,項伯跟丁公兩個人都救過劉邦,但是兩個人救劉邦情況不一樣,項伯比較糊塗,經過張良一引見,特別是劉邦的那一通忽悠,馬上兩個人結為兒女親家,他就沒有為難劉邦,馬上幫助劉邦出主意說:「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當天晚上就回去對項羽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第二天「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所以項伯幫劉邦啊,沒有讓劉邦很難堪,他是在劉邦不失體面的情況下幫了劉邦度過難關,丁公怎麼樣?丁公追得劉邦十分難堪,你看丁公追劉邦,追得劉邦沒有辦法,一腳把自己的兒子、女兒踹下車去,劉邦這個人當然也是要,他作為一個領導人,他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的,他叫丁公追得不得不露出原形來,他光踹他兒女踹了十幾次,後來他要拔出劍殺那個趕車的滕公,因為滕公老停車去救他的兒女,說劉邦是極其難堪,在那種情況下丁公最後算是發了慈悲放了他一馬,但是在這之前給劉邦搞得極其難堪,應當說在丁公放劉邦的時候,其實劉邦對丁公那個恨已經恨到肺裡頭了,恨到骨子裡去了,你放了我,我感謝你,但是你前面做的這些太讓我難堪了,讓我出盡了丑、丟盡了人,這事總會傳出來吧,雖然沒有別的人,劉邦不斷踹他的兒女,如果傳不出來司馬遷怎麼能知道,把它寫上去啊,肯定是傳得沸沸揚揚,劉邦為此丟了大人啊,所以劉邦對丁公的態度是個什麼態度呢?丁公應當知道,當劉邦下通緝令,通緝他的外甥季https://read•99csw.com布的時候沒有通緝他,他就應當知道感恩啊,劉邦不殺你,你就隱姓埋名活下來得了,你還要跑到朝堂上去,再去要點什麼,多了,所以劉邦不能放過他,借口不忠殺了他,這就是劉邦殺丁公的原因,有沒有道理,我不知道,這事按說真正知道劉邦為什麼殺丁公的就劉邦自己知道,我們講的都是推測。
然後朱家就坐了個輕便的小車直接,因為季布從山東他要跑到洛陽,因為當時劉邦在洛陽建都的,跑到洛陽去找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我們多次提到過的劉邦的一個親信滕公,這個人的職務是太僕,就是專門給劉邦開車的,太僕是九卿之一也是劉邦最信任的人,其實這個人的原名叫夏侯嬰,但是史書一般稱他為滕公,他在楚地的滕縣,劉邦封過他做縣令所以叫滕公,找到夏侯嬰,朱家就自報家門說我是魯地朱家,夏侯嬰這個人當然早就聽說過朱家在江湖上的大名,朱家是大俠,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所以夏侯嬰就知道朱家一定有事相求,就留朱家在自己家裡,好酒好肉款待了好幾天,幾天以後朱家也就不再轉彎子,單刀直入就問了一句話說:「季布犯了什麼大罪?皇上一定要抓住他,非要殺了他不行?」直接問滕公,滕公說這個事是因為季布在做項羽手下的將軍的時候,多次搞得皇上十分狼狽,所以「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所以皇上對季布是恨之入骨,所以項羽死了非要抓住他,這是朱家問的第一問,朱家緊跟著問滕公第二問,那麼您看季布是個什麼人?滕公說是個賢人、是個賢者,然後朱家就一口氣給季布講了四條:第一,忠於自己的主人是臣子的職責,季布作為項羽的部將,他忠實于項羽的命令打得劉邦狼狽不堪,那是他應該完成的職責,你作為一個臣子,你不執行你的主公的命令,那行嗎,季布執行項羽的命令不是他的錯,是他忠於職守的表現,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項羽的部將你劉邦能夠殺得完嗎?第三,不能夠為報私仇去一定要追殺一個人,你皇上劉邦你恨季布,不就是因為季布多次打敗你,打得你狼狽不堪,你想報你的私仇,出一出你心中的窩囊氣,為了個人的私怨去追殺一個人,這不損害皇上的形象嗎,你剛當上皇上顯得你的胸懷非常狹隘。第四,不能夠逼人太甚,你想想現在漢朝建立了,北邊有匈奴,南面有南越,像季布這樣的人,你給他逼急了,他不北走匈奴,就南下南越,萬一逃到北邊、南邊,都是你的大敵。你想想歷史上,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楚平王,他追殺伍子胥,追得太急了把伍子胥家人殺了,然後追殺伍子胥,伍子胥後來逃到吳國,逼得太急了伍子胥逃到吳國去了,伍子胥到了吳國以後取得信任,帶著吳國的軍隊又來打楚國,攻陷楚國的都城,楚平王已經死了伍子胥為了報心中的怨憤,掘墳、鞭屍,把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打了三百鞭子,掘墳、鞭屍,楚平王遭此大辱就是因為他逼人太甚,一口氣朱家給滕公講了四條。講完朱家給滕公提了個建議,說看您方便的時候能不能把我說這幾點原原本本地給皇上說一下,我夠不著,嘴短,你的嘴夠得著,你替我把這個話傳達一下,這滕公一聽就明白了,朱家的家裡面一定藏有季布,否則朱家從山東跑到洛陽來,幹嘛在家住了幾天講這番話,滕公就滿口答應,朱家就走了,剛好過了不久,有一個合適的機會,然後滕公就把朱家講的這四條原原本本地全九九藏書部告訴了劉邦,劉邦一聽打了個激靈,然後立即下令赦免季布,不追殺了,然後親自召見季布,封季布為郎,後來季布一直做到中郎將,做了西漢的很高的一個將軍啊。
項羽死後他的部下們也是樹倒猢猻散,各奔東西,項羽的這些部下個個能征慣戰,當年都有把劉邦追得四處逃竄的戰果,此時的劉邦已經擁有了生殺大權,不管是為了政權的穩定還是為了出出氣,他都毫不手軟地向項羽曾經的部下發出了追殺令,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曾經把劉邦逼得節節敗退的季布卻被劉邦赦免了,曾經放過劉邦一馬的丁公卻成為了劉邦的刀下之鬼,那麼項羽部下的命運為什麼會如此不同呢?究竟是什麼決定著他們的生與死呢?
項羽的部下季布,本來是劉邦的必殺之人,但是因為朱家的相救,和滕公的傳話,最終幸運地得救了,那麼劉邦為什麼能夠放過曾經讓自己吃盡苦頭的季布呢?劉邦究竟是如何考慮的呢?
丁公是季布的親舅舅也是項羽手下的大將,這個人跟劉邦有什麼仇呢?這個人是在彭城大戰之中,劉邦不是逃嗎,車上拉著兩個人,一個是他兒子,一個是他女兒逃,後面追殺他的人就是丁公,一直在追殺劉邦,最後追上去了,劉邦眼看著逃不脫了,劉邦就因為一句話得救了,劉邦說了個什麼,劉邦說兩個好漢非要這樣互相不放過嗎,丁公聽了這個話放了劉邦一馬,這樣劉邦他的兒子漢惠帝劉盈,還有他的女兒魯元公主,三個人得救,所以項羽死了以後,項羽手下所有的將領都是地上、地下,轉入地下了,只有丁公不但不轉入地下,他反而挺著胸脯跑到洛陽去找劉邦了,當然我們可以理解丁公為什麼敢去找劉邦,他救過劉邦一家三口的命,劉邦、他兒子、女兒都是丁公放的,丁公想我救了你劉邦一家三口的命,我怎麼地也是你們家的大恩人啊,項羽死了,你怎麼的你也得給我官做做吧,結果一見劉邦,劉邦就指著丁公說了一番話:「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把丁公給殺了,殺了以後劉邦還說了一句話:「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後來做臣子的不要去效仿丁公,每個做臣子的都要忠於自己的主人,不能學習丁公背叛自己的主人,丁公被殺了,丁公跟季布兩個人,一個是親舅舅,一個是親外甥,他(們)兩個人,一個是劉邦的仇人,一個是劉邦的恩人,仇人還下了個必殺令,最後被赦免了,恩人沒有下必殺令,最後被殺了。所以他們兩個的人生對比太鮮明了,我們這一集的名字叫《冰火人生》,就是寫兩個人的命運,一個像冰,一個像火,完全相反,丁公是恩人被殺,季布是仇人被免,當然季布被免我們講過了,是因為朱家相救,丁公被殺為什麼?丁公為什麼被殺?當然按劉邦的話,丁公被殺因為他不忠於自己的主人,所以要殺他,這個理由說得通嗎?
畫外音:
季布開始面臨劉邦的追殺令採取的是迂迴路線,先逃到安全的對方然後再等待時機,最終依靠高人指點逃脫了被殺的命運,與此相反的是,項羽的一個部下丁公既沒跑也沒藏徑直去找劉邦了,他原想自己曾經有恩于劉邦換個一官半職應該沒有問題,沒有料到劉邦卻把他送上了黃泉路,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畫外音:
畫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