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 二 影像項羽敗亡的因素還有哪些

附錄

二 影像項羽敗亡的因素還有哪些

這是史書記載中可以稱之為「匹夫之勇」的一段文字。細讀此段文字,人們仍然可以發現,項羽要和劉邦決鬥,親自披甲上陣,瞪眼大吼,主要是政治幼稚,其次是急躁易怒。項羽並沒有因此獨闖漢軍大營,也沒有不顧個人安危,瞎闖一陣。
項羽雖然在與劉邦的現實鬥爭中失敗了,但是,項羽寧死不願東渡烏江以圖東山再起的精神感動了無數後人。如果說劉邦是時勢英雄,項羽則是本色英雄,是豪氣干雲的英雄,是表裡如一的英雄。
「匹夫之勇」一詞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歷史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真理並不是萬能的,真理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解讀歷史現象的最好方法是具體分析。
項羽在軍事上缺乏戰略眼光,對項羽的最終失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不認同這麼一種推理!
即使在烏江自刎之前,他的那種寶馬贈亭長、頭顱送故人的悲壯也讓後人欷戱感嘆。正因為如此,項羽在身後成了一個不朽的藝術典型。
此時章邯對外面臨項羽軍團的巨大軍事壓力,對內備受趙高的猜忌,內外交困的章那請降。
這場大戰兵力懸殊非常大,劉邦有五十六萬大軍,項羽只帶了三萬騎兵。
丁公是季布的舅舅,季布是楚漢戰爭時期最守信用的人,人們常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也是項羽手下的名將,也曾多次搞得劉邦非常狼狽,但是,季布始終忠於項羽。丁公作為季布的舅舅,私下放了劉邦,實屬大錯。劉邦也真是命大,一次彭城之戰,先遇上一場沙塵暴,又遇上一個敢於徇私情放他一條生路的丁公。
項羽的敗亡宣告了劉邦稱帝的開始,面對這麼一個新時代,在輿論宣傳上提倡什麼,是劉邦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劉邦經過慎重思考,深知自己必須提倡忠誠,只有忠誠才能使剛剛建立的大漢王朝不再遭遇諸侯割據、天下分崩的慘禍。要提倡忠誠,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項羽最初被義帝封為魯公,攀地百姓為項羽堅守城池,正是忠誠于魯公的表現。劉邦不能讓自己一時的衝動,破壞了即將到來的新時代的主流輿論;楚地皆降、唯魯不降引發的怒氣,不能不服從於倡導忠誠的輿論主旋律。
劉邦必須來鴻門赴宴,以便給項羽一個說法、解釋,這使劉邦面臨兩難的處境:不來解釋,會招致毀滅性的軍事打擊;來解釋,有可能遇害。二害相衡取其輕,劉邦必來!
無論項羽打得順手還是不順手,項羽都沒有逞匹夫之勇。最終一奪成皋也是點准了劉邦的死穴——後勤生命線,而不是項羽手持利刃突人劉邦大營,殺得劉邦潰不成軍。如果項羽真是遙一人之勇,一人沖人劉邦大營,大展拳腳,那我們倒真要對項羽刮目相看了。斷了軍糧的劉邦最後讓紀信裝扮成自己,吸引楚軍的注意力,自己則從另一城門逃了出來。
劉邦雖然被一場沙塵暴救了下來,逃出了重圍,可是他卻無法擺脫後面的追兵,最終被項羽的追兵追了上來。劉邦之所以逃出重圍,又被楚兵追上,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劉邦逃亡途中,巧遇其子——後來的惠帝劉盈與女兒——後來的魯元公主;二是項羽剽悍的騎兵到底比劉邦的「板的」跑得快。劉邦路遇其兒子、女兒,自然不得不收留在車上,但是,這樣一來,車速肯定降低了。劉邦為了活命,三番五次將兒子、女兒踹下車來。雖然劉邦如此「果敢」,但是,趕車的夏侯嬰(滕公)還是堅持把劉邦的兒子、女兒救了出來,同時,項羽的追兵也追上來了。
被重重包圍的劉邦正處在危難關頭,突然來了一場沙塵暴,而且是正衝著楚軍刮過來,楚軍陣營立即大亂,劉邦趁此機會帶了幾十位貼身騎兵突圍而去(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在一個盛行「勝者王侯敗者寇」的觀念的國度里,竟然還有一個失敗的項羽受到後人如此的禮讚,反覆的評述。他讓人嘆息,讓人感慨,讓人傷感,讓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讓人揮之不去,詠之不足。他雖然像一顆流星,在歷史的長河中一閃而過;但他卻成了一個文化符號,被人們無數次read.99csw.com地品評著。這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匹夫之勇的最大特點是憑一人之力,逞一人之強,《孟子》對「匹夫之勇」所下的定義即是此義。

二、殘暴導致了項羽的敗亡嗎

本書選取了部分歌詠項羽的詩篇,加以簡注、述評,作為全書的第三個附錄。
劉邦不僅在反秦之戰中有屠城的記錄,而且在誅殺項羽之後也曾經想屠城以泄憤。
偶然,純屬偶然!
項羽嗜殺,為人殘暴,尤其是屠城一事最為後人垢病。但是,人們只記住了項羽屠城,似乎忘記了劉邦也有屠城的記錄。《史記·高祖本紀》載:「使沛公項羽別攻城陽屠之。」這條歷史文獻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劉邦和項羽曾經聯手屠城。對於這條文獻記載,人們好像得了集體失憶症一樣,都淡忘了。
如果非要找項羽匹夫之勇的事例,那麼,下面這段文字或許可以做個例子:「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雄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王令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間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
如此層層推理,人們大多認為:項羽的殘暴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是他失敗的唯一原因。所以,講項羽失敗的原因如果不講他的殘暴,那就是放過了最重要的原因。
這裏還是沒有匹夫之勇。二奪成皋靠的也不是項羽的匹夫之勇,而是整個項羽軍團強大的戰鬥力。
這裏哪有「匹夫之勇」呢?
項羽自殺之後,西楚諸地都向劉邦投降了,唯有魯地不降。劉邦聞訊,最初想率天下大軍屠滅魯地(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後來卻又改變了態度。
所以,我在《百家講壇》「漢代風雲人物之項羽」的系列講座中,並沒有把項羽的殘暴作為項羽敗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是把項羽的政治幼稚和軍事被動作為項羽失敗的兩大主要因素進行了重點分析。
項羽的行事與匹夫之勇有著較大的距離。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兩句話並不錯,因為這是歷史的經驗,我們可以找出許許多多的史實,證明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劉邦與項羽之爭中,最富有戲劇性的是彭城之戰。當劉邦佔領了彭城之後,每天飲酒高會,自以為勝券在握,萬萬沒想到項羽突然從他未設防的彭城之西的蕭縣進攻,劉邦措手不及,五十六萬大軍半天就被項羽三萬騎兵擊潰。狼狽不堪的劉邦慌不擇路,匆忙逃生。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余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余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如果《項羽本紀》的這個記載可以相信的話,劉邦在彭城之戰中損失的兵力當有二十余萬人。
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必然的,但是,歷史發展的進程又往往充滿了偶然性。劉邦此次彭城之戰,本來已經是兵敗被圍,無以解脫,偏偏來了場沙塵暴,劉邦得以幸免於難。這種歷史的偶然性真是讓人費解。
劉邦對項羽從來都是一路追殺,絕不留情;即使鴻溝議和項羽釋放了太公與呂雉等人質,劉邦也不顧信義,撕毀協議,追殺項羽。為什麼魯地為項羽堅守,劉邦卻改變屠滅魯地的初衷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重溫韓信批評項羽的一段名言:「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
我們太喜歡重複我們已知的真理(包括民心得失與天下得失的關係),我們太喜歡以我們知道的真理來解釋歷史現象。既然項羽已經失敗了,既然他為人非常殘暴,那麼,殘暴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首選的項羽敗亡之因。
因此,韓信對項羽的評價,切切不可作為今人評價項羽的唯一說辭。
楚漢戰爭中的名將韓信曾以此語批評項羽:項羽這個人大吼一聲,上千人都會嚇得癱倒在地上;但是,他不善於使用屬下的將領,read.99csw.com這隻是匹夫之勇啊(項王唯嗔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
我們在理論上都承認這樣一個真理: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是,我們在楚漢戰爭的現實中卻看到了另一個「真理」:殘暴並非是項羽失敗最重要的原因,至少與政治幼稚、軍事被動二者相比是如此。
這場沙塵暴來得太巧:一是正在劉邦危難之時刮起來了;二是直衝著楚軍刮而不刮漢軍。結果,楚軍被颳得亂了陣腳,劉邦自然溜之大吉。
明擺著是項羽指揮他的三萬騎兵,摧枯拉朽般地收拾了劉邦,徹底打破了劉邦的迅速滅項之夢,也使劉邦第一次領教到項羽的軍事才幹。不僅劉邦對此戰印象極深,劉邦的士兵也領教了楚軍的剽焊。後來漢軍一見楚軍,特別是一見項羽率領的楚軍就心怯膽戰,不能說和彭城之戰沒有關係。
問題在於歷史還有反證:項羽比秦始皇還殘暴嗎?
第一,殘暴的滯後作用。
這裏又哪裡有一點「匹夫之勇」呢?
劉邦狼狽到只有一個夏侯嬰(滕公)為他趕車,一路狂奔,後面是幾千名楚兵在追擊。
既然如此,韓信為什麼說項羽是匹夫之勇呢?
項羽的殘暴,最突出也最為人垢病的,是他屠殺秦降卒二十萬,盡失秦民之心,終於導致他功敗垂成。
秦始皇生前的殘暴,並未導致秦朝在秦始皇統治之時崩潰,所以,我們不能以此作為論定秦朝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賈誼《過秦論》中篇專論「二世之過」,賈誼認為,秦二世如果能夠改變秦始皇的暴政,施仁政,完全可以挽狂瀾于既倒,不至於迅速敗亡。可見,秦始皇的殘暴如果能在其繼任人的手上加以改變,也可避免秦朝的敗亡。
每讀《史記》至此,都不禁暗想,天下真有這麼巧的事嗎?司馬遷的《史記》是這樣記載的,又無其他史書可以參考,我們只能相信這是真的。
消滅了長城軍團之後,項羽率軍與被擊潰而尚未被消滅的章邯軍團相峙了半年之久;同時,又採用政治攻勢,瓦解章邯的軍心。
最後,我們看看滎陽會戰。這場持續兩年多的楚漢之戰,是劉、項兩人成敗的關鍵。在滎陽會戰中,滎陽、成皋一直是雙方爭奪的重中之重。項羽雖然是一尊戰神,但是,在成皋之戰中,這位戰神的神勇並沒有發揮出來。一奪成皋打了整整一年,項羽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後來抓住了劉邦的軟肋,集中攻打劉邦的糧草線,這才打得劉邦喘不過氣來,倉皇出逃。
劉邦帶領一百多個隨從來鴻門赴宴,豈不是項羽除掉劉邦的最佳時期?
正如前文所言,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彭城之戰丁公私放劉邦,劉邦是感激不盡;但是,劉邦做了皇帝,他要提倡的主流輿論是忠誠。丁公正是因為不忠誠才使劉邦得以逃命,才使項羽又一次失去除掉劉邦的機會。
如果歷史研究真的如此簡單,那麼歷史研究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價值和魅力。
我們把項羽的政治失誤和軍事失誤與項羽的殘暴相比較,就應當承認,項羽失敗最重要的原因並不是殘暴。
第二,韓信之言即使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今人豈能躺在韓信的評價上不再做出今人的評價?如果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都只停留在古人的結論之上,還要今人幹什麼?重複古人的話不就行了嗎?
這段話表明了項羽以一人獨生為恥,以眾人皆生為榮的榮辱觀,也是他與劉邦的重大區別。當年項羽與劉邦在滎陽對峙之時,「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雄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和民心的滯後作用不同,政治、軍事上的舉措,往往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呈現出巨大的影響力。如果項羽入關以後就集中力量以軍事手段解決劉邦集團,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立斬劉邦,這種舉措片刻之間就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再看彭城之戰。這場大仗是劉邦和項羽的第一次正面對決,因此對雙方都具有決定性意義。劉邦這次是下決心要一舉滅項;項羽則是自分封天下諸侯以來,第一次認識到劉邦是他稱霸天下的最大敵手(項羽政治上多麼幼稚)。
第二,鴻門宴上。
項羽與秦始皇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在四年之中就由人生的巔峰跌至谷底。因此九-九-藏-書,將殘暴列為項羽失敗的重要原因值得斟酌。
項羽為人殘暴是歷史定論,沒有誰否認項羽為人的殘暴。我們這裏要討論的問題是:項羽的殘暴與項羽的敗亡有無關係?
後來,等到劉邦滅了項羽,季布逃亡為奴,丁公自以為有恩于劉邦,竟然去面見劉邦。劉邦見到丁公,立即將丁公抓起來,在軍中遊行示眾,並告誡軍中:丁公為項羽之臣,卻對項羽不忠,使項羽失去天下的正是丁公。最終殺了丁公,讓人們永遠記著不要做丁公那樣的人臣(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曰: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先看巨鹿之戰。這場戰役是反秦武裝和秦朝主力的生死決戰,也是項羽登上政治舞台的關鍵一步。這場戰役,項羽在殺宋義、奪軍權之後,先派勇將黯布率兩萬軍隊渡黃河,取得小勝;然後,沉了船,砸了釜甑,燒了廬舍,每人只帶三天的糧食,以表示此次出戰必死的決心。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破釜沉舟」。
這似乎不太合適!
第一,韓信一家之言,未必合乎事實,豈能成為千古定案?
為什麼我們承認的真理在楚漢戰爭中就不靈了呢?
我們不得不承認歷史確實存在著某種不可知的偶然性。
自韓信說項羽是「匹夫之勇」后,以此評價項羽者代不乏人。項羽真是因為「匹夫之勇」而敗亡嗎?
據此而言,項羽不識韓信,劉邦也不識韓信。大概是韓信推銷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所以,項羽、劉邦都不能認識他的真正價值。其實,夏侯嬰、蕭何,也只是在和韓信交談后才認識韓信的價值的。為什麼項羽、劉邦不能和這位軍事奇才談上一番話呢?
這三次機會,項羽如果能把握住其中的任何一次,劉邦、項羽的歷史都可以重寫。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的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民心發揮作用得有一個過程。換句話說,一個統治者的殘暴為天下蒼生所認識,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項羽的殘暴表現得最集中的是兩種情況,一是坑滅秦朝降軍,二是對久攻不克之地的屠城。前者雖然引發了關中父老的仇恨,但對於天下蒼生來說,屠殺秦軍畢竟是讓他們感到快慰的事;後者雖然令人髮指,但這並不是項羽的常態。畢竟,激怒項羽,使他以屠城的方式來發泄內心怨恨的情況,並不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大多數天下蒼生認識到項羽的殘暴,必然會有一個過程。像殘暴一類喪失民心的因素髮揮決定性作用是要有一個過程的,它不可能那麼快地發揮作用。
項羽之所以提出與劉邦單挑獨斗,目的也是為了避免因為你我爭奪天下而讓百姓受苦。這說明項羽以讓百姓受苦為恥。劉邦為了得到皇帝之位,全然不顧百姓死活。二人相比較,項羽更具有以百姓受苦為恥的榮辱觀。
二奪成皋是項羽強攻滎陽,劉邦不敵項羽軍團的勇猛,只好與夏侯嬰兩個人逃出了滎陽。
既然如此,今人為什麼還要反覆引用韓信這一併不十分準確的評價呢?韓信當年向劉邦提出對項羽的評價,意在說明自己為什麼要拋棄項羽而投奔劉邦;今人引用韓信對項羽的評價,意在說明項羽的為人,特別是說明項羽為什麼會失敗。
劉邦原來是速勝論者,滿心想的是一舉滅項,統一中國;彭城之戰使他清醒了。可見,彭城之戰多麼重要!項羽傑出的軍事指揮藝術,使彭城之戰成為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第一,項羽入關。
如果韓信批評項羽的「匹夫之勇」主要是指責項羽不能重用自己,那麼,韓信有關項羽「匹夫之勇」的評價就要大打折扣了。
第二個問題是:項羽的敗亡是因為他的殘暴嗎?
經過半年修整的項羽派蒲將軍率領部分楚軍渡過漳水,日夜兼程,截斷秦軍的歸路。自己親率大軍北渡漳水,再次大敗秦軍。
項羽這場大戰打得非常精彩,絲毫沒有匹夫之勇的味道!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我們不知道項羽是如何指揮這場戰鬥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彭城大戰是項羽軍事指揮藝術的天才顯現。這種軍事指揮藝術,一是表現在攻擊方向的選擇(選擇了劉邦意想不到的西方),二是表現在戰爭的突發性,三是表現在充分發揮騎兵作九-九-藏-書戰的優勢。
這場著名的巨鹿之戰,項羽指揮若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表現了一位軍事家的天才。在現存的文獻記載上,我們絲毫看不到項羽僅憑一人之力的匹夫之勇。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天才軍事家的指揮藝術。
第二,項羽一生領導的最著名的三大戰役(巨鹿之戰、彭城之戰、滎陽會戰),項羽都沒有逞一人之勇。
項羽是楚漢戰爭時期最出色的兩大軍事家(項羽、韓信)之一,但是,項羽在楚漢戰爭中最大的敗筆,恰恰是軍事上太缺乏戰略眼光。如果項羽在劉邦派韓信經營北方戰線之前,及早開闢北方戰場;如果項羽在韓信開闢北方戰場之初,就精心應對北方戰場,那麼,劉邦就不可能最終在戰略上形成對項羽的包圍,項羽最終也不會因為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項羽的人格魅力。項羽烏江自刎之前,曾經講過一段非常感人的話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而且,項羽率先攻擊的是章邯帶領的二十萬秦軍主力軍團,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打敗了章邯軍團,斷了長城軍團的糧道。然後,集中力量攻打圍攻巨鹿的長城軍團,並徹底消滅了長城軍團。
從秦始皇的殘暴到秦朝的滅亡,中間經歷了十五年的時間;而且,在始皇死後,二世仍然繼續施行暴政。這樣,民心的向背才起了作用。
漢元年八月,劉邦在接受項羽分封后回到漢中僅僅三個月,就出兵關中,三秦王中除了雍王章邯還堅守在廢丘外,司馬欣、董翳都投降劉邦。章邯堅守廢丘,整整堅持了十個月。章邯這十個月在等什麼?他時時刻刻在等項羽!如果此時項羽出兵關中,與章邯裡應外合,趁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至少可以將劉邦逐出關中,趕回漢中,甚至有可能一舉消滅劉邦集團。但是,項羽此時仍然沒有認清劉邦是他稱霸天下的最大敵手,置劉邦于不顧,而出兵齊地,深陷齊地不可自拔,給劉邦以可乘之機,使其鞏固了關中之地,舉兵東進,佔領彭城,引發了彭城之戰。
項羽率領四十萬大軍,挾巨鹿之戰勝利之威,進兵函谷關,卻遭到劉邦兵團的阻擊——不準入關。如果此時項羽認識到秦朝的滅亡是劉邦、項羽相互關係的歷史拐點,那麼,項羽就有了一個消滅劉邦集團的最佳借口——不準入關。以項羽此時的軍力和威望,可一鼓作氣徹底解決劉邦集團。
但是,項羽的決策非常正確。項羽避開了劉邦正面布防的彭城之東和彭城之北,將兵力布置在彭城之西的蕭縣,戰鬥也是從蕭縣打響的。由於攻其不備,加上騎兵打步兵的優勢,項羽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將劉邦五十六萬大軍的建制完全打亂,劉邦幾十萬大軍潰不成軍,完全成為敗兵(兵敗如山倒)。
如果從探討項羽失敗的原因角度引用韓信當年的評價,這種不合理就更明顯了。
劉邦也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慾,因此,他憤怒之時也想屠城。劉邦的高明,在於他懂得用理智約束感情。相比之下,項羽就顯得非常不理智了。項羽只圖一時之快,一泄了之。
造成這一現象的另一原因是:他既叱吒風雲又柔情百轉,既神勇無比又重情重義。
因為,即使我們承認項羽有「匹夫之勇」的一面,也不能將這一點作為項羽失敗的一個主因。項羽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政治原因、軍事原因和性格原因三個方面,所謂的「匹夫之勇」不在這三大原因之中。
這兩場偶然性確實出乎意料,讓人大跌眼鏡。
戰況如此兇險,劉邦如何脫險的呢?
因此,韓信以項羽「不能任屬賢將」為由,指責項羽是「匹夫之勇」,已經偏離了《孟子》中有關「匹夫之勇」的原始意義,也和今人理解的「匹夫之勇」有區別。因此,韓信批評項羽「匹夫之勇」有兩個問題:
第二,政治、軍事的直接作用。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劉邦滅項之後,清醒地知道自己已經大功告成,就要成為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了。此時的劉邦已經在考慮「後項羽時代」的輿論主旋律了。
秦始皇以武力并吞六國,殺人無數,終成帝業;但是,從來沒有人認為秦始皇殺人無數導致了秦始皇的敗亡。我們至多能說,秦始皇的九*九*藏*書成功中已經蘊含著二世亡國的因素,但是,這類話太具有普遍性了。哪個開國皇帝不是在建國的成功中包蘊著日後數世、數十世敗亡的因素呢?如果以此作為普遍真理,那麼真理也太普遍了。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我們作一點假設,探討一下項羽失敗的原因,就會發現,政治幼稚。軍事被動對項羽的失敗造成的影響,比項羽的殘暴更為重要。
但是,提到項羽的失敗,為什麼總會讓人想到項羽的殘暴呢?
第三,出兵關中。
第一,《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述項羽少年時之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就是他要學「萬人敵」,而不願學一對一的擊劍。不學一對一的單打獨鬥,說明項羽自年輕時就不喜歡憑一人之力,而要學習指揮千軍萬馬的「萬人敵」。「萬人敵」就是統率千軍萬馬,憑藉全軍的力量打敗敵人。
第一,韓信所說的「匹夫之勇」已不是孟子所說的「匹夫之勇」;
孟子認為:手握利劍,口中大喊著「誰敢擋我」,這就是匹夫之勇。匹夫之勇的特點是「敵一人」,就是一個人與敵決鬥。
這番話是韓信從項羽手下跳槽到劉邦帳下后所說的。韓信所說的「不能任屬賢將」應當主要指他本人。項羽不能慧眼識英雄,特別是不能識別韓信是這一時期一流的軍事家,的確是項羽的一大失誤;但是,我們不能忘了,劉邦也沒有看出韓信是人傑啊!韓信在劉邦手下先是差一點被殺,后經夏侯嬰救下,並推薦給劉邦,劉邦也沒有任用他。即使蕭何推薦了韓信,劉邦也只是看著蕭何的面子,打算給韓信升陞官。但是,這種陞官並不是劉邦重用韓信,而是為了不駁蕭何的面子,以免蕭何走人。
在這段名言中,支持韓信評價項羽「匹夫之勇」的有兩個理由:一是項羽奪人心魄的吼聲;二是不能任用賢將。項羽叱吒疆場的勇氣無人可比,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項羽就是逞「匹夫之勇」。細讀這段名言,其實,韓信主要是認為項羽「不能任屬賢將」。
在現實中國這塊大地上,人們都認同魚么一個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項羽坑殺秦降卒二十萬,如此殘暴,怎麼可能得到天下的民心呢?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民心,他怎麼可能成功呢?
如果項羽政治上成熟一些(當然,一個政治成熟的人不會像項羽一樣殘暴),他至少有三次可以消滅劉邦的機會:
正是基於這種深謀遠慮,劉邦放棄屠城泄憤的想法,而以項羽的人頭昭示魯城父兄。魯地百姓確信項羽已經死亡,才放棄抵抗,投降劉邦。
項羽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傳統詩歌、繪畫、戲劇、散文等領域中,這位失敗的西楚霸王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所以,在中國古代詠史詩中,詠嘆項羽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系列,產生了像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詩人的詠史詩名作。詩人或悲嘆,或批評,或讚美,或感喟,在一篇篇詩歌中寄託著詩人的沉思。這是一筆寶貴的文學遺產。
屠城是一種發泄,更是一種威懾;但是,屠城的殘酷歷來受到人們的嚴厲譴責。
項羽的失敗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應當說,項羽政治上幼稚,軍事上被動,性格上剛愎自用,他的失敗是必然的。但是,我們在看到歷史的必然性時,也不能忘掉歷史的偶然性。一個偶然性的細節,可能使成功者功敗垂成,使失敗者死裡逃生。
第二,韓信批評項羽「匹夫之勇」主要指項羽不能重用自己。

一、別忘了偶然性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三、「匹夫之勇」是項羽敗亡的原因嗎

韓信的這番話只是他一個人對項羽的評價,至多是個一家之言。但是,這一家之言卻成了今人批評項羽的一個重要理由。
被追上的劉邦怎麼逃出來的呢?《史記·高祖本紀》沒有寫,但是,《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記述了這一過程。原來,丁公帶兵在彭城之西追上劉邦之後,兩軍已經短兵相接了,情急之中,劉邦回過頭來對丁公說:咱們兩個英雄還要相互為難嗎?丁公聽后,放了劉邦,帶兵回去(季布母弟丁公為楚將,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
如果項羽憑藉的是「匹夫之勇」,那麼,他需要「破釜沉舟」調動全軍將士的積極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