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分與情義(1)

名分與情義(1)

在12世紀,源氏將軍要求一位大名引渡他的朋友,因為他是個敵對的領主。那位大名寫
的回信至今在流傳。他表示強烈憤慨,拒絕以忠的名義背叛情義。他寫道:「對於公務,余個人無能為力,但武士重名譽,武士之間的情義乃永恆之真理。」也就是說,它超越將軍的權力。他拒絕對「所尊敬者背信棄義」。古代日本崇拜這種超越一切的武士德行,在歷史故事中比比皆是,流傳很廣,而且經過潤色,改編為能樂、歌舞伎及神樂舞蹈。
日本人的「情義」和「義務」完全不同。「義務」無止境,不論如何做也不可能完全報答。「情義」則不是無止境的。譬如,每年兩度,每個家庭都要包裝一些禮品作為6個月以來所受饋贈的答禮;女佣人家裡年年寄東西來作為感謝僱用的謝禮。但是,日本人忌諱比所受饋贈更重的回禮。「賺禮」,是不名譽的事情。說送禮者是「用小蝦釣大read.99csw.com魚」,很不好聽。報答「情義」時務必要考慮周到。
美國人對付欠債不還的傢伙就是宣布他人格破產,這是十分嚴厲的懲罰。日本人則把不能報答情義視為人格破產,而生活中的每一接觸都涉及某種「情義」。這就意味著,美國人毫不介意、根本想不到會涉及義務的那些細小言行,日本人都要一一慎重對待;意味著終年在複雜環境中謹小慎微,惟恐有失體面。
關於「情義」最著名的故事是一位大力神般的浪人、12世紀豪傑弁慶的事故。浪人指的是沒有主君,靠自己謀生的武士。這個弁慶除了一身神奇的力氣之外,並不算什麼特異之士。他寄身僧院,使僧侶驚恐。他斬殺過往武士,收集刀劍,只為了讓自己有一套體面的打扮。有一次,他向一位貌似武藝平常的年輕領主挑戰,結果發現那是個強大的對手。這位青年是源氏後裔,正謀划著九九藏書為其家族恢復將軍地位。他就是日本人極端崇拜的英雄源義經。弁慶向義經表示熱誠的「情義」,為義經立下無數功勛。但在最後一次敵眾我寡的戰鬥中,他們被迫率領家臣逃跑。他們化裝成為建立寺院而化緣的僧侶,走遍日本全國。為了避人耳目,弁慶裝扮成領隊,義經則身著同樣服裝混在一行人之中。沿途每遇敵方布置的哨卡,弁慶就拿出編造的一卷寺院募捐簿來念誦以求矇混過關。但在最後時刻,儘管義經衣著卑微,卻無法掩飾高貴的氣質,引起對方的懷疑。他們把一行人叫回來。弁慶心念電轉,突然借口一點小事打義經的耳光。敵方誤信為真,不再懷疑他們。因為如果這位和尚真是義經,家臣是絕不敢動手打他的。如此違背「忠」是不可想像的。弁慶的不敬行為挽救了這一行人的性命。到達安全處所之後,弁慶立即跪在義經腳下,請義經賜死。主君仁慈地赦免了他九*九*藏*書
這些古老故事講的「情義」發自內心,為近代日本人遙想「黃金時代」提供了素材。這些故事告訴他們,在那個時代,「情義」沒有絲毫「不願意」做的因素。如果「情義」與「忠」相衝突,人們可以堂堂正正地堅持「情義」。當時,「情義」是一種人們珍視的直接人際關係,而又具有封建性裝飾。「懂情義」的含義就是終身忠於主君而主君也以誠報答。「報答情義」,就是把精力和生命獻給恩情深重的主君。
「情義」是日本人的偉大傳統,是武士與主君、武士與其他武士之間的關係。這種感情超過了「忠」,超過了義務。在某些層次上與「恩」重疊,但又不完全等同於「恩」。因為「情義」的產生可能完全沒有施與;而且「情義」必然發生在彼此熟悉的人之間,與陌生人無關。
只要做得到,人們都把相互之間的來往記錄在案,不論是勞務還是物品。在農村,https://read.99csw.com這些記錄有些由村長保管,有些由組內一個人保管,有些則由家庭或個人保管。人們參加葬禮時習慣帶「奠儀」。除此之外,親戚還要送各種顏色的布匹來製作送葬的幡。近鄰們都來幫忙,女的下廚房,男的打棺材,挖墓穴。村長有一本賬簿記錄這些事情。賬簿對死者家庭十分珍貴,它記錄了鄰居們送了什麼禮,幫了什麼忙,上面名單也是這一家在別家死人時,必須還禮的依據。以上是長期的相互禮尚往來。此外,還有短期的禮尚往來。和一些慶宴一樣,喪主對幫忙製作棺材的人要用飯款待,而幫忙者也要給喪主送些大米來做飯。這些大米也載入村長記錄。舉行慶祝宴會時,客人們也大都要帶來一些米酒,作為宴會飲料。無論出生或死亡,還是插秧,蓋房,聯歡會,「情義」的交換都要仔細記錄下來,以備日後回報。
這當然是一種幻想。日本封建時代的歷史表明,有許多武士暗中背https://read.99csw.com叛,或被敵方大名所收買。而且,如果主君對家臣有所侮辱,家臣當然可以棄職而去,甚至與敵人勾搭上。古代關於忠誠的故事,對今日日本人只是美好的夢想。因為,現在「報答情義」,已經不是對自己合法主君的忠誠,而是對各類人履行各種義務。今日涉及情義的語言充滿了歧視感,常常強調是輿論壓力迫使人們違背心意而不得不履行情義。他們說:「這門親事完全是出於情義」,「我錄用那個人完全是出於情義」,「我會見他完全出於情義」,如此等等。在農村,在小商店的交易中,在上層財閥社會裡,在日本內閣,人們都「受情義的強迫」,「為情義所迫」。一個求婚者可以憑藉兩家關係深厚而強求某人做自己的岳父;還有的人也會用同樣的手段取得農民的土地。迫於「情義」的人也覺得不能不答應。他說:「如果不幫助恩人,世人會說我不懂情義。」這些說法都有「不願意」、「只是為了情面」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