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情的世界(3)

人情的世界(3)

日本人始終不正面承認美德也應包括同惡的勢力作鬥爭。正如日本的哲學家和宗教家們幾百年來一直闡述的那樣,這種道德規範對日本是不適用的,並且他們還很引以為豪地聲稱這就是日本人道德的優越性所在。他們說,中國的道德規範就是將「仁」,「公正」、「博愛」上升到一種絕對的高度,按照這個標準,凡是人都會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十八世紀偉大神道家本居宣長曾說,「當然,這種道德規範對中國人來說是好的,因為中國人的劣根性需要這種人為的約束手段。」近代的佛教家及民族主義者們也就這個同樣的話題著書立說,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人們認為,日本人天生性善,值得信賴,因而沒有必要再與自己性惡的一半進行鬥爭。人們只需要擦凈心靈的窗口,在合適的場合做合適的事就好了。如果不小心心靈染上了污點,日本人也會儘快地將污穢清除,這樣人性中善的光輝定會再放光芒。日本的佛教哲學比其他任何國家的佛教都更加主張凡人皆可成佛,道德律不在佛經之中,而在於打開自己的悟性和清凈無塵的心靈之扉。那末,何必自我懷疑心靈中的發現呢?惡不是人生而具有的。基督教聖經《詩篇》中說:「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日本人則沒有這種想法,他們的思想中也沒有關於人的墮落的說教。「人情世故」都是上天賜予的,不論是哲學家還是農民都不應該對它進行譴責。
傳統的日本人還嚴格區別飲酒和吃飯。在農村的宴會上,如果誰開始吃飯,就意味著他不再喝酒了。他已涉足於另一個「圈子」了,對飲酒和吃飯這兩個「圈子」日本人是區別得很清楚的。在自己家中的時候,人們有時也在飯後飲酒,但絕不九*九*藏*書會一邊飲酒一邊吃飯,而是先享受一種,再享受另一種。
同性戀是日本傳統「人情世故」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在日本古代,同性戀是武士、僧侶等上層人物公認的一種娛樂方式。明治時期,為了贏得西洋人的讚許,日本政府宣布同性戀也屬於應被廢除的舊習陋習之列,違反者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至今這種習慣卻仍被認為是「人情世故」之一,人們的道德標準也對這種現象比較包容,只要是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不妨礙家庭關係就行了。日本人覺得雖然有的日本男人自願當職業男妓,但不必過於擔心日本會出現大量的如西方人所說的那種男、女同性戀數量膨脹的情況。當得知在美國居然有人強迫成年男子扮演同性戀的角色時,日本社會一片嘩然。在日本,男人只可能選擇未成年的少年作為同性戀的對象。因為強迫成人扮演同性戀的角色是非常有損人格的。在日本社會中也有他們自己的界線(什麼事可以做而不傷害自尊),只不過這種界線與美國人的界限不同罷了。
自淫在日本也不被認為是什麼道德問題。在世界上恐怕再找不到其他民族能像日本那麼多的自淫工具了。在這方面,鑒於西方的輿論壓力,日本人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大肆宣揚,但骨子裡頭,日本人從來沒有認為這些工具是什麼壞東西。西方人強烈反對手|淫,大部分的歐洲國家在這方面的態度比美國甚至還要強烈,很多美國人都在未成年之前就對這點印象很深了。大人總是悄悄地告訴小男孩,手|淫會得神經病,頭髮會禿掉等等。母親們更是從孩提時代就對小孩的行為,非常警覺,如果發現這種事,就會非常嚴厲地施以體罰,甚至把雙手縛住,或者家長會https://read•99csw•com非常嚴厲地說上帝會懲罰他的。日本的幼兒和少年則沒有這種體驗,因而也不可能指望他們長大后能和美國人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一樣。日本人從來不覺得自淫是一件罪惡的事情,相反,他們認為那是一種享樂。日本人認為只要在文明的生活中把它放在一種無足輕重的位置,一切還是處於可控之中的。
甚至日本的神也顯現出這樣善惡的兩面性。在日本最著名的神是素盞鳴尊,他是天照大神(女神)之弟,是「迅猛的男神」。西方神話中都把他視為魔鬼,因為他對自己的姐姐行為極其粗暴。天照大神懷疑素盞鳴尊到自己住房來的動機不良,想把他趕到屋外。於是,他放肆地胡鬧,在天照大神的大飯廳里亂拉大便,而當時大神與侍者正在飯廳里舉行嘗新儀式。他甚至還犯下了毀壞稻田的田埂這樣的滔天大罪。但最糟的,也是西方人最不可理解的是,他居然在他姐姐的卧室的上端挖個窟窿,把剝了皮的斑駒的生殖器從這裏投了進去。由於素盞鳴尊罪不可赦,受到了諸神的審判,被處以重刑,趕出了天國,放逐到「黑暗之國」。可是,他仍然是日本眾神中一位比較招人喜愛的神,人們還是對他比較尊敬。雖然在世界神話中這樣的神並不少見,但在高級的倫理性宗教中,這種神則是被排除在外的。因為只有把超自然的東西劃成善惡兩個對立的集團,明辨是非,才能更符合宇宙鬥爭的哲學。
礪才藝成為優秀演員,而在丈夫成名前夕,妻子卻隱身市井,讓丈夫自由享受新的生活,丈夫成名之日,妻子卻貧病交迫,無怨無悔地死去,等等。總之,結局不需要美滿,只求喚起對男女主角自我犧牲精神的珍惜和同情。主角的苦難並不是由上帝裁判,而是九-九-藏-書表明:主角為履行義務忍受了一切,但任何不幸、遺棄、疾病或死亡,都沒有使他們偏離正道。
日本現代戰爭電影也體現著這種傳統。看過這些電影的美國人會以為,這是最好的反戰宣傳———這是典型的美國式反應。這些電影通篇都只講犧牲和苦難,看不到閱兵式、軍樂隊、艦隊演習和巨炮等鼓舞人心的場面,看不到勝利的鏡頭,看不到高喊「萬歲」的衝鋒,看不到英美騎兵那種壯觀、激動人心的場景。不論是描寫日俄戰爭還是描寫中國事變,都是一個格調:在泥濘中行軍,凄慘沉悶的苦戰,勝負未卜的煎熬,等等。他們或描寫泥濘深陷,夜宿中國小鎮;或是描寫一家三代、歷經三次戰爭而倖存的代表,成了殘廢、瘸子、盲人;或是描寫士兵死後,家人集聚在一起悲悼丈夫、父親,失去了生計維持者,仍然鼓起勇氣活下去。傷殘軍人的恢復健康也很少被寫成劇本。這些影視作品甚至不涉及戰爭的目的。對日本觀眾來說,只要銀幕上的人物時時刻刻處處都在「盡一切努力報恩」,這就足夠了。所以,這些電影事實上是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宣傳工具。電影的製作者知道,這些電影是不會在日本觀眾中激起嚮往和平的反戰情緒的。
酗酒是日本「人情世故」的另一種表現。當聽到美國人豪言壯志地說要禁酒時,日本人覺得這簡直就是西方國家的奇思怪想。同樣,對於美國地方上舉行投票要求頒布禁酒法令的運動,日本人也是這樣看待的。在日本人看來,飲酒是一種樂趣,只要正常的人都不會拒絕。而且它只是一種小的消遣,因此正常的人也絕不會為它所困。按照日本人的看法,就如不必擔心人們會成為同性戀者一樣,人們也不必擔心人人都會成為醉鬼。事實上酗酒問題九九藏書也確實沒有成為日本的社會問題。喝酒是一種愉快的消遣,因此,家庭,以至社會都並不厭惡醉酒的人。喝醉酒的人不會胡來,也不會打自己的孩子。通常的表現就是縱情歌舞,不拘任何禮節。在城市的酒宴上,人們則喜歡相互坐在對方的膝蓋上。
當美國人聽到這些后不免會想,這勢必將導致一種完全自我放縱的哲學。但是如前所述,日本人把履行義務規定為人生的最高任務。他們完全承認,報恩就是意味著犧牲個人慾望和享樂。他們認為,把追求幸福當作人生重大目標的思想是令人吃驚的、不道德的。當能夠沉溺其中時,幸福只是一種消遣,如果鄭重對待,以幸福與否作為判斷國家和家庭的標準,那是不可思議的。人們履行「忠」、「孝」及「情義」的義務,要常常經受苦難,這是他們早已想到的。這樣雖然會給以後的生活帶來很多障礙,但日本人早已有了充分的準備。他們放棄了一些自己覺得並不是什麼邪惡的享樂,當然,這需要有堅強的意志,而這種意志正是日本人最值得稱頌的美德。
日本的男人在挑定一位妓|女后就與妓院簽訂契約,此後這個男人就是這個妓|女唯一的客人,而這個妓|女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這個男人的情婦。這種婦女是受合同保護的。然而,有的時候也有一些男人在不簽定合約的情況下將女招待或女店員擅自變為自己的「情婦」,往往這樣的女性是最沒有法律保障的。因為從分工的角度來說,女招待或女店員是屬於跟別人談戀愛然後與男對象結合的那種,可是現在她們的做法使他們不能被納入「家庭義務」的考慮範圍之內了。當日本人讀到美國關於年輕婦女被情人拋棄,「嬰兒繞膝」,悲痛欲絕的故事或詩歌時,他們會把這些私生子的母親與日本的「自願https://read.99csw•com情婦」聯繫起來。
與日本人這種見解相一致,日本小說和戲劇中也很少見到「大團圓」的結局。美國觀眾通常都渴望看到圓滿的結局,希望劇中人今後永遠幸福,希望美德能夠受到回報。如果美國人不得不為劇中人流淚,那必定是因為主角的性格有缺陷,或者因為主角成了不良社會秩序的犧牲品。日本觀眾則喜歡含淚欣賞男主角如何走向悲劇的命運,或美麗的女主角遭到殺害。這種情節才是他們期待的高潮。日本的現代電影也總以男女主角的苦難為主題:兩個人互相愛慕卻又不得不放棄相愛;或者他們雖然幸福地結婚了,但其中一方卻不得不自殺以履行義務;或者妻子獻出一切以挽救丈夫的職業生涯,比如勉勵丈夫磨
上述的這些日本人關於「人情世故」的觀點產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後果。它從根本上否定了西方人那種身體和精神兩種力量在人的一生中一定要一決雌雄的思想。在日本人的哲學中,肉體本身不是罪惡,儘可能地享受肉體上的快|感並不是犯罪,精神與肉體不是宇宙中對立的兩大勢力。按照這條邏輯走下去人們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正如喬治·桑塞姆爵士寫的那樣:「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日本人似乎都缺乏這種認識惡的能力,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不願意抓住這些惡的問題。」⑥事實上,日本人始終拒絕把惡的東西也看作是人生的一部分。他們相信人有兩種靈魂,但卻不是善的衝動與惡的衝動之間的較量,而是「溫和的」靈魂和「粗暴的」靈魂之間的鬥爭。每個人、每個民族的生涯中都既有「溫和」的時候,也有必須「粗暴」的時候。並沒有註定哪個靈魂就一定要進地獄,而哪個則定要上天堂。這兩個靈魂都是必需的,並且在不同場合下都可能是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