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我修養(2)

自我修養(2)

當然,這種訓練不僅對僧侶有益處,對武士也有益。事實上,正是武士把禪宗奉為自己的信仰。日本用神秘主義修行來訓練武士單獨作戰,從禪宗剛開始影響之時起就一直如此。12世紀,日本禪宗開山鼻祖榮西的巨著就取名為《興禪護國論》。禪宗訓練了武士、政治家、劍術家和大學生,以求達到相當世俗的目標。正如查爾斯·埃利奧特爵士所說,沒人能從中國禪宗史上看出任何禪宗傳到日本會成為軍事訓練手段的跡象。「禪宗和茶道、音樂一樣,徹底變成了日式文化。我們可以理解,這種主張不從經驗中尋求而是從內心直接體驗真理的冥想的神秘主義教條,會在12、13世紀的動亂年代中那些逃避世俗災難的寺院中流行。但我們卻想像不到,日本武士階級竟然會把它作為喜愛的生活準則。」
他們把瑜伽修行方法理解為「自我修養以求完善自身」https://read.99csw.com的方法,理解為「使人和其行為毫無間隔」,達到「圓熟」境界的方法。這是一種自力更生的訓練。它的回報就在眼前,它使人們能夠有效應付任何局面,用力適中,恰如其分。它使人能夠控制姿意妄為的自我,鎮定自若,無論遇到外來的人身危險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激蕩,都不會失去鎮靜。
日本人不僅能把基督教和飛機相聯繫起來,也把「鎮靜、遇事沉著」跟應付考試、講演、政治生涯都統統聯繫起來。在他們眼中,培養「一點」(集中、專註)對做任何事都有著無可非議的好處。
日本雖然作為佛教大國,輪迴和涅槃的思想卻從沒成為日本佛教信仰的一部分。雖然有少數僧侶接受這種教義,但從沒影響過民間思想和習俗。在日本,沒有把鳥獸蟲魚看成是人的轉世而不準殺生的現象,葬儀九_九_藏_書和慶生也沒有受到輪迴思想的影響。輪迴不是日本的思想模式,涅槃也不是,僧侶們對此進行了加工使其消失了。有學問的僧侶們斷言,頓「悟」之人即已達到涅槃,即在此時此地,松樹和野鳥中都能「見涅槃」。日本人對關於死後世界的空想從來不感興趣。他們的神話都是講關於神的故事,而不談逝世的人。他們甚至拒絕佛教關於死後因果報應的思想。他們認為,不管什麼人,即使是低賤的農民,死後都能成佛。日本人供在佛壇上的家屬靈位就稱作「佛」。這樣的用語在佛教國家中是獨一無二的。對普通的死者都能使用如此大胆的尊稱,就可以理解,這樣的民族當然不會去追求「涅槃」那種艱難目標。既然一個人怎麼都能成佛,也就不必再終生苦苦追尋這種可以輕易到手的目標。
同樣,日本也沒有肉體和精神不相容的教義。瑜伽修行是消除寄生於肉九九藏書體之中的慾望的方法。日本人沒這種看法。他們認為「人情」(煩惱)並非惡魔,感官享受是生活智慧的一部分,惟一條件是感官享樂必須為人生重大義務作出犧牲。這一信條在日本人對待瑜伽修行的方法上,從邏輯擴展到極端:不僅排除一切自虐性苦行,而且這個教派在日本甚至不是禁欲主義教派。他們的「悟者」過著隱遁生活,雖然稱為「隱士」,卻通常仍和妻子安逸舒適地生活在風光秀麗的地方。娶妻生子和超凡入聖之間完全沒有矛盾。在佛教的最通俗的教派(即凈土真言宗)中,僧侶完全可以娶妻生子。日本從不輕易接受靈肉不相容的說教。頓「悟」入聖是因為自我冥想修行和生活質樸,並不在於非得要破衣敝服,棄絕聲色娛樂。日本的聖者整天吟詩品茗,賞花弄月。如今的禪宗甚至告誡其信徒,要避免「三不足」,即衣不足、食不足和睡不足。
注、駕read•99csw.com馭五官的技巧體現出了與印度修行方式的親緣關係。日本同樣重視「虛靈」(心中不想)、「體靜」(身體不動),會千萬遍反覆誦念同一句話,或全神貫注于某一選定的象徵,甚至採用印度的術語。但除了這些表面的共同點之外,日本版的修養術跟印度幾乎沒有相同之處。
很多種文明都有發展這種訓練技巧,但日本人的訓練技巧和目標顯然具有完全獨特的特徵。日本的修養術很多來自印度瑜伽派,這更令人感到饒有興味。日本的自我催眠、全神貫
日本的許多教派,包括佛教和道教都特彆強調冥想、自我催眠和入定。有些教派把這種訓練的成果看成上帝的恩寵,其哲學基礎建立在「他力」上,指靠他人的幫助,即仁慈的上帝的幫助。而有些教派,以禪宗為最,則主張依靠「自力」,靠自己幫助自己。他們教導說,潛力只存在於自己內部,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增強九-九-藏-書。日本武士們發現這種教義符合他們的性格。他們無論作為一個僧侶還是一個政治家、教育家———他們都從事類似的工作———都以禪宗修行方式來加強一種素樸的個人主義。禪宗的教義非常明確:「禪所求者,惟在己身可發現的光明,不容許任何阻礙。除去途中一切孽障……遇佛殺佛,逢祖滅祖,遇聖剿聖。惟此一途,可以得救。」
探索真理的人,不接受任何二手貨。不管是佛陀教導、祖宗經典還是神學,「三乘十二因緣教都是一堆廢紙」。研究這些雖然並非毫無益處,但這不能讓其心中靈光一閃,只有這靈光一閃才能使人頓悟。有一本禪語對答的書中記載道,弟子求禪僧講《法華經》。禪僧講得很不錯,弟子卻感到失望:「怎麼,我還以為禪僧蔑視經典、理論和邏輯體系哩!」禪僧回答說:「禪並非一無所知,只是相信真知在一切經典、文獻之外。汝非來求知,僅來問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