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悲痛的誓言

第六章 悲痛的誓言




當然不會。這隻會讓三人更加羞愧,更要全力以赴來幫助穆公。
繆公怪之,問曰:「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然尚時亂。今戎夷無此,何以為治,不亦難乎?」

這一次,秦穆公終於打敗了晉國,洗雪了當年的恥辱。請問如果你是秦穆公,在成功雪恥之後,第一件事要做什麼?
這段誓言是什麼意思呢?穆公告誡子孫說:「如果有一個臣子,沒有任何特殊的才華,但他的心胸寬大,能夠容人。看到別人有才華,就好像自己有才華一樣高興;看到人家比自己更賢能,心中不但不會嫉妒,還會更欣賞對方。不是只有在嘴巴上稱讚而已,而是真心地能容納別人。這樣的人,才是能保護我子孫和人民之人,才是真正對國家有利之人!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晉人也,亡入戎,能晉言。聞繆公賢,故使由余觀秦。

人才難得,如果正好就是我們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更加難得。戎王想對秦國動手,秦穆公又何嘗不想對西戎動手。如今熟悉西戎內情的由余前來投奔,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都值得!
秦始皇對李斯百般的好,可以說就算他對不起天下人,也絕對沒有對不起李斯。結果等始皇一死,李斯為了自己能長保富貴,立刻聽從趙高的建議,背叛了始皇,害死了扶蘇,於是有了後來的一連串禍亂。可以說大秦不亡于胡亥,不亡于趙高,而正是亡于李斯。
由余曰:「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於是繆公退而問內史廖曰:「孤聞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今由余賢,寡人之害,將奈之何?」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
由余說的這段話,讓穆公聽了十分害怕,因為敵國中竟然有這樣的人才!
「如果有一個人,別人有才華就嫉妒他,千方百計地想要詆毀他;看到人家比自己更賢能,就處處設置障礙阻隔他,不讓主君或上司知道有這樣的人。這種人心中只有自己,無法容下別人比他更傑出。這是會使我子孫和人民不保之人,是對國家有危害之人!」

項羽為何會敗給劉邦?張良也曾經跟隨在項羽身邊,但項羽既不能用張良,又不能殺張良,最後還把他拱手讓給敵人去用。從這裏就可以知道,項羽絕不能成就大業。

東征秦軍全軍覆沒,這是秦國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如果你是秦穆公,面對這樣的慘敗,你該怎麼辦?我們看看接下來的發展。
穆公聽了由余的話,發現此人絕非常人。從穆公前面的話來看,他恐怕還是把戎狄當成蠻族來看待(其實當時的中原諸國,恐怕也覺得秦國和蠻族差不多),以為只要展現先進的文明成果,就能把他們嚇壞。沒想到由余卻不被表面上的物質繁華所迷惑,而是直接看穿了事情的本質,這是一個智者啊!
大約在四百年後穆公的子孫,也就是嬴政,明明知道李斯因為嫉妒而害死了比自己有才華的韓非,卻仍然決定重用李斯。為什麼呢?因為李斯才華出眾,能夠幫助始皇統一天下,所以始皇不在乎他的品德。
在痛加檢討、發憤圖強之後,這一年秦穆公終於完成了他的霸業,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秦國到此也終於成為西方大國,連周天子都要來祝賀。在這裏,我們也鄭重地對秦穆公表達恭賀之意。任好啊,一路走來你真的不容易啊!
擊敗晉國並不是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原因,吞滅西戎才是讓他成為霸主的關鍵。秦和西戎的恩怨糾纏了數百年,當西周滅亡之後,其實不只秦國藉此良機壯大,西戎同時也在壯大,雙方都在找尋機會,想要吞併對方。


時間回溯到《尚書·秦誓》的兩年以前,也就是秦國慘敗於殽阨的第二年,發生了一件足以扭轉雙方命運的大事。
穆公只好問他的臣子內史廖:「我聽說過『鄰國有九-九-藏-書聖人,敵國之憂也』,由余如此賢能,必將成秦國之大害,該怎麼辦?」
隱藏秦國所有的情況,不讓由余知道?或是把由余抓起來殺掉?坦白地說,在秦國現在的情況下,這都不是好主意。


如果當初文公夫人對襄公說,秦穆公非常重視這三個人,這是秦國難得的將才,請饒了他們三個吧!那麼襄公就一定會殺了他們。為什麼?因為這樣的人才,怎麼能留在已經結下死仇的敵國手中?所以文公夫人才故意那麼說,這一招不是跟當年穆公用五羖羊皮贖回百里奚的計策一樣嗎?可見計策不在新舊,有用就好,只要對手夠笨,一樣還是會上當的。
於是穆公又問由余:「中原各國有詩書禮樂和法律制度,結果用來處理政事,還不時出現禍亂。而野蠻的戎夷連這些都沒有,靠什麼來治國?這豈不是更困難嗎?」各位看,這不就是一個自認高等文明的人向蠻族說話的口吻嗎?結果由余的回答,再度出乎穆公的意料。
由余笑曰:「此乃中國所以亂也。夫自上聖黃帝作為禮樂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驕淫。阻法度之威,以責督于下,下罷極則以仁義怨望于上,上下交爭怨而相篡弒,至於滅宗,皆以此類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
穆公反其道而行,帶著由余去看秦國壯麗的建築和堆積如山的物資,以顯示其國力的強大,希望讓戎王不敢輕舉妄動。結果由余的評論,卻出乎穆公的意料。
當年魯國用孔子而國勢大興,齊國便感到恐懼,為什麼呢?原因就是「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齊魯兩國相鄰,齊國過去又不斷侵犯魯國,因此害怕魯國報復。
在這裏,我不準備討論太史公究竟傾向哪一家,這個問題已經吵了兩千多年,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完的。何況分類只是為了後人的研究方便,任何人都有他獨特的思想,不是某個思想宗派的奴隸,不應該就此認為所有的古人都可以簡單地歸為某一類。

在歷史上,其實並不是只有秦穆公如此,我再給各位舉一個例子。在四百多年前日本的戰國時代,有一個人叫德川家康,他原本是日本中部三河國的小諸侯。當時在三河國的東邊,有一個極為強大的諸侯叫武田信玄,帶領了大軍要西上京都奪取天下,因此要攻打擋路的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年輕氣盛,決定率領軍隊迎擊信玄,兩軍在三方原會戰。最後德川家康慘敗,狼狽逃回城中,幸好武田信玄因為病倒撤軍,德川家康這才逃過了一劫。
祖先當年發下如此沉痛的誓言,而子孫卻根本沒有放在心上,穆公在地下若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在打敗晉國后的第二年,穆公就去征討西戎,而為秦國擬訂全盤伐戎計劃的正是由余。自古以來,再強大的組織都怕熟悉情況的內鬼。在由余的幫忙下,秦國一舉滅掉了十二個國家,擴展了上千里的土地,秦國於是稱霸西戎。連周天子都派大臣召公專門贈送金、鼓——古代軍隊「擊鼓而進、鳴金而退」,這也就是軍中所用的銅樂器與戰鼓——作為給穆公的賀禮。
內史廖曰:「戎王處辟匿,未聞中國之聲,君試遺其女樂,以奪其志,為由余請,以疏其間;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間,乃可虜也。且戎王好樂,必怠於政。」繆公曰:「善。」
因與由余曲席而坐,傳器而食,問其地形與其兵勢盡察,而後令內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戎王受而說之,終年不還。於是秦乃歸由余。由余數諫不聽,繆公又數使人間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
這句話指的是百里奚。
齊國如何對付魯君?送女樂。秦國如何對付戎王?送女樂。難道戎王不知道沉迷女色會影響國政嗎?他當然知道,只是忍不住而已。難道他不知道由余說得對嗎?他當然知道,但他不願拒絕這樣的享受啊!請再跟著我默念一次:「一個人會上當,往往不是因為他笨,而是因為他貪。https://read•99csw•com」因為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所以計策不在新舊,有用就好。什麼樣的計策最有用?能夠抓住人性弱點的計策,永遠都是最有用的。
穆公心中怎麼可能不怪罪這三個將軍?歸罪於他人,找尋替罪羔羊,這是人之常情,特別是上位者的常情。但穆公知道沒有這三個人,他不可能復讎。當秦國敗落到了這一刻,穆公的神志忽然又恢復了清明。前面說過,秦人的性格非常特別,當處於逆境的時候就會智勇兼備,可是一到順境就立刻得意忘形。而現在秦國正是逆境之時,秦穆公終於用理智蓋過了他的感情。
繆公以客禮禮之,問伐戎之形。
於是繆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屍,為發喪,哭之三日。

文公夫人,秦女也,為秦三囚將請曰:「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願令此三人歸,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晉君許之,歸秦三將。
穆公的復讎計劃成功了沒有?他苦苦忍耐了三年,重新訓練出一批精銳軍隊,讓三位將領再次率軍進攻晉國。三人在這三年中備受穆公的厚待,他們能沒有自愧之心嗎?所以這次他們在渡河之後,便將所有船隻焚燒殆盡。什麼意思呢?就是下定決心,如果這次不能戰勝晉國,他們便不打算再活著回秦國了。
穆公對待由余如此親厚,相處時間一久,自然能從由余口中得到許多西戎的地理和軍事情報。而贈送戎王的十六名歌舞|女郎,戎王也立刻高興地收下了。內史廖的計策如此順利,一年之後,秦國才讓由余回去。而由余回國后,發現戎王沉迷女色因而荒廢國政,果然好幾次提出諫勸,戎王對他更加厭惡,君臣的裂痕更深。
怎麼辦呢?於是齊國決定送魯國美麗的歌舞|女郎八十人(秦國後來才送了十六人,你看齊國比秦國大方多了),而且先在魯城城門外舉行公演。結果魯國大夫季桓子偷偷跑去看了好幾次,喜歡得不得了,回來連忙向魯定公推薦。魯定公也跑去看,果然不愧是國君,他只去了一次,就乾脆整天不回來了。孔子看到君臣都沉迷女樂,不理國事,只好傷心地離開了魯國。
三十六年,繆公復益厚孟明等,使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以報殽之役,晉人皆城守不敢出。
各位年輕的朋友們,讀這段話可能沒有感覺。等你們長大進入社會就會知道,要讓高高在上的上位者願意主動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世間絕大部分的上位者都不會公開承認自己有錯,他們所有的錯誤都是別人造成的。


所以《尚書·秦誓》的目的,不是要向將士們宣傳秦軍多麼厲害,不是要炫耀穆公多麼偉大,而是要在所有人面前,再一次沉痛地認錯。穆公不但要當眾認錯,還要特地作一篇誓言,讓後來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記得他曾經犯下了什麼樣的大錯。
喪禮之後,秦穆公召集了戰勝的秦軍將士們,當著所有人的面宣誓。這一篇誓言就是鼎鼎大名的《尚書·秦誓》,也是後來《尚書》的最後一篇。秦穆公要告訴所有將士什麼呢?

不過按照前面總結的定律,秦人「越艱困越奮鬥,越順利越荒唐」,現在是穆公一生最順利的時候,各位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這句話說得實在太好了!國家的興亡往往決定於人才,能知人用人者興,不能知人用人者亡,歷史上已有無數的例子。
只有真正有自信、有擔當的人,才能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才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樣的人才是真正足以擔當大任的領導者。

視、觀、察有何不同?其實「視」是一般地看,「觀」是全面地看,「察」是從細部仔細地看,三個字的功夫和層次不同。《易經》說「觀國之光」,就是指到外國要全面地看人家有哪些長處。我們現在常說的「觀光」一詞,正是由《易經》而來,只不過它原來的含義絕不只是出國遊玩而已。


穆公https://read.99csw.com從秦國渡河到了晉國,不是到佔領的城池中巡視,而是專程到當年秦軍戰敗的殽阨去。去那裡做什麼呢?因為當年秦軍在殽阨戰敗,全軍覆沒,那些秦國的將士到現在都還暴屍荒野,無人埋葬(那當然,晉國人怎麼可能幫忙埋葬)。秦穆公特意去這一趟,就為了給當年秦軍陣亡的將士們舉行喪禮,為他們痛哭三日。

《尚書·秦誓》是穆公血淋淋的教訓,所以他諄諄告誡子孫,不要再犯他的錯誤。問題是,子孫會記得這樣的誓言嗎?
內史廖提出了一個計策,他說:「戎王生活在偏僻蠻荒的地方,沒有聽過中原文明世界的美妙音樂。我們可以針對這一點想辦法,送他極為美麗的歌舞|女郎,讓他沉迷享樂,玩物喪志。」

戎王派遣一位叫由余的大臣,出使秦國。這位由余的祖先原本是晉國人,後來逃亡到西戎去,因此他能說中原的語言。為什麼戎王要派由余來呢?因為他聽說穆公賢能,所以派由余來「觀秦」。
在秦晉殽之戰後的三年裡,晉襄公終日沉湎於酒色,而秦人卻日夜切齒等待復讎,各位覺得誰會贏?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秦軍殺得晉軍抱頭鼠竄,在晉國縱橫馳騁,晉軍只能躲在城池裡不敢出來。
試問,如果穆公堅持自己沒錯,把過錯全部賴在三人頭上,這三人心中做何感想?他們難免會覺得不平,這是人之常情。而如今穆公主動認錯,難道這三人會因此真的覺得自己沒有錯嗎?
《史記》中只引用了此篇的大意,意思是古人曾有言,遇事有必要先問問多歷世事的老人,這樣才不會有過錯。為什麼穆公要說這段話?因為他深深追悔當年沒有聽百里奚和蹇叔的話,才會鑄成大錯。
遂復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秦穆公穿著喪服,親自到城外來迎接他們,哭著對三人說:「當時百里奚和蹇叔勸我不要東征,是我沒有聽二老的話,才會有這樣的大敗,才害得你們受這樣的侮辱。這是我的錯,你們哪有什麼錯?拜託你們幫我盡心洗雪這個恥辱,千萬不要懈怠。」


德川家康「顰像」
殺了他?這真是最蠢的做法。不要忘了,由余不是個普通人,他是代表戎王前來訪問的使者。如果殺了他,接下來就會是兩國的大戰,不論是勝還是負,強敵環伺的秦國絕對不會有好結果。那麼內史廖建議秦穆公的辦法,會是什麼呢?

《尚書·秦誓》

沒錯,各位都學會了。接下來秦穆公就會做出他一生最荒唐的決定,讓秦國因此面臨長達十幾世的衰微和內亂。
袁紹為何會敗給曹操?其中可能有無數的原因,但中國人看事情有著獨特的角度。曹操的兩大軍師荀彧和郭嘉,原本投奔的都是袁紹,袁紹卻根本留不住人才。最後兩人轉投曹操,幫助他以弱勝強,反過來打敗了強大的袁紹。
接著內史廖還有第二步,他說:「我們一方面派使者向戎王請命,表示由余想在秦國多留一些日子;一方面再將由余強留在秦國,讓他不能在指定的期限回去。這樣一來,戎王想不通由余為何不回來,必然會懷疑他有二心。一旦戎王對由余生出疑心,君臣間便有了裂痕,這樣才可能讓由余為我國所用。而且戎王沉迷女樂,就會怠惰于政事。」
為什麼這個辦法好呢?因為內史廖看出了由余最大的弱點。他有智慧,有才華,但他終究不是戎人。不論由余再怎麼努力,只要他沒有戎人的血統,戎人就永遠不會真正相信他。如果由余真的想在西戎發展,就必須認清擺正自己的位置。如果他不明白這一點,而把自己當成真正的戎人大臣,回去后阻止戎王的享樂,那麼由余的悲劇就會來臨。
這時穆公便乘虛而read.99csw•com入,派人不斷地暗中邀請由余,由余眼見戎王已經不再相信他,又不願悲劇收場,只能投奔秦國。秦穆公知道由余前來投奔,真是大喜過望,待他猶如上賓。他為何如此重視由余?真正的目的,就在下面這一句話:


如果你是晉襄公,秦軍已經慘敗,計策大獲成功。請問此時此刻,你會答應嫡母的請求嗎?
各位可能會想,「認錯」有這麼重要嗎?是的,非常重要。從歷史上來看,任何一個人或團體都不是完美的,難免都有決策錯誤的時候。有錯不怕,怕的是礙於上位者的面子或責任而不敢改正錯誤,甚至千方百計地去遮掩錯誤,於是一步錯步步錯,直到局面難以收拾。
由余說:「這些宮室、積聚,如果是讓鬼神來營造,鬼神就會勞累不堪;如果是讓百姓來營造,也會使百姓受苦受難。」觀察一個國家的國力,最重要的是看國民是否富足,國民富足才能使國力生生不息。如果只是橫徵暴斂,那不過是一時的強大,終究持久不了。
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假如秦國還夠強,或許能夠藉此誘敵深入,一舉聚而殲之,但現在的秦國實在不堪一戰。所以,秦穆公會怎麼做呢?
請問各位,秦穆公話中所說的「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究竟指誰而言?
但德川家康並沒因此而欣喜,反而專門命畫師畫一幅他因戰敗而愁眉苦臉的畫像,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也讓後世子孫世世代代記得他今天犯下的過錯。這幅畫像後世稱為「顰像」,一直保存到了今天。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氣度,怪不得他最後能取得天下,建立將近三百年的德川幕府。
如今穆公不但沒有怪罪三人,還恢復了他們原有的官爵和俸祿。注意這四個字「愈益厚之」,不是「厚之」,不是「益厚之」,而是「愈益厚之」。對他們比犯錯之前還要親厚,待遇還要更好。這不是人之常情,這是天下霸主的胸襟。
穆公聽了之後十分高興,因為這真是一個好辦法!
各位還記得那位再嫁重耳的秦國公主嗎?她是晉文公的夫人,晉襄公名義上的嫡母,這時她出來為那三位害得秦國大敗的將軍說話了。說什麼呢?她說:「穆公對這三個人恨入骨髓,希望你把三個人送回去,讓秦君親手烹殺了他們。」


更糟的是,上位者將錯誤推給下面的人,以為暫時如此便可解決問題,卻不知上行下效,人人有樣學樣,於是推諉成風。有過者無罰,無辜者受罪,人心就此離散,敗壞團體士氣沒有比這更厲害的。
常人之情,掩過尚且不及,何況是要上位者公開向大家認錯!更何況他不只是要現在的人記得他的過錯,還要後世的人都記得他的過錯。秦穆公這個人,實在太了不起!
想要雪恥,就必須先強國;想要強國,就必須先找回人才!這三個人都是將才,將才難得,秦國不能沒有他們。所以穆公才一定要女兒幫忙,把他們救回來。《左傳》記載晉國大臣先軫在聽到襄公放回三將后,氣憤地唾罵晉襄公說:「亡無日矣。」從這個反應就可以知道,這場戰役的勝利絕非晉襄公之功。然後先軫立刻去追,可惜最後沒追上,可知在他的心中,這三人確實是足以威脅晉國的難得將才。
秦穆公為什麼這麼做?因為今天晉國給了他人生最大的恥辱,他要雪恥!
舉國狂歡三日來慶祝?向晉國勒索更多的財富和土地?乘勝追擊并吞晉國?都不是。
秦繆公示以宮室、積聚。
三將至,繆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恥,毋怠。」
由余這段話,到底想表達什麼呢?其實他只是點出一個最根本的道理,無論法律有多麼齊全繁多,制度有多麼冠冕堂皇,只要主政者沒有德,什麼都是假的九_九_藏_書。如果不能從良知出發,所謂的法度,只不過就是懂法律的人欺騙不懂法律的人,決定製度的人去剝削不能決定製度的人罷了。其實法度只是一種工具,而且永遠都有漏洞,其結果好壞往往要看使用它的人是誰。《易經》說「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正是這個道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尚書·秦誓》最後還有一段話,值得我們好好看一看:
請問,如果你是秦穆公,現在你的敵國擁有由余這樣的人才,你該怎麼辦?
由余接著說:「可是戎夷不是這樣。正因君王不懂任何機巧,所以懷著淳樸的仁德來對待臣民。因為臣民也不懂任何機巧,所以懷著忠信來侍奉君王。管理一個國家,就像一個人管理自己的身體一樣自然,無須明白道理就能大治,這才是真正的聖人之治!」
由余說的這段話,和記載這段話的太史公,都被後世許多儒家學者嚴厲批評。因為它所傳達的思想更近於道家,和儒家的主張背道而馳。也有現代學者根據這段話,主張太史公其實更傾向道家。
戎王為何在這個時候派由余來?正是因為秦國前一年慘敗在晉國手上,戎王要一探秦國虛實,才能決定是否進攻。如果穆公隱藏秦國的情況,豈不讓戎王覺得欲蓋彌彰。如果把由余抓起來或殺掉,更是給了戎王進攻的最好借口。當年成吉思汗原本想與中亞大國花剌子模友好通商,結果花剌子模殺掉了他派去的使臣,於是成吉思汗盛怒之下發動戰爭,花剌子模便因此而亡國。


各位或許會覺得奇怪,音樂歌舞有這麼大的作用嗎?在古代,確實是有的。現代由於錄音和數字技術的發達,使音樂的取得非常容易,成本也極為低廉。但在上古絕非如此,美好的音樂除非靠自彈自唱,否則就只能養專門的樂團來為主人和賓客演奏,這隻有文明世界的貴族才辦得到。
秦穆公為了籠絡由余,做到什麼地步呢?他和由余兩人「曲席而坐,傳器而食」。什麼叫「曲席而坐,傳器而食」?在先秦時代,中國人還是分食制,也就是一人或兩人一席,每席都有單獨的一份食物,而不是像現在共圍著一張桌子吃飯。而各席的位置和距離,往往就代表彼此的地位和關係。秦穆公與由余雖然分坐兩席,卻彼此相連猶如曲尺狀,因此能將盛著食物的器具直接傳給對方,這就可以看出兩人關係之親近。

由余前來,正是為了全面地看秦國有哪些長處和弱點,好替西戎提供情報。名為使者,其實就是間諜。試問,如果你是秦穆公,你會如何對待由余?
由余笑著說:「這不正是中原各國大亂的原因嗎?從上古時代,聖人黃帝創設了禮樂和法制,為了讓大家願意遵守,就必須以身作則,結果也只達到小治的局面。到了後世的君王們,一天比一天驕奢淫逸,卻仍然仗恃著法律制度的權威,不斷剝削逼迫臣民。臣民困苦到了極點,就會怨恨統治者的不仁不義,於是上下彼此產生怨恨,進而相互爭奪廝殺,甚至最後到了非要消滅對方全族不可的地步,原因都在此啊!」
乃誓于軍曰:「嗟士卒!聽無嘩,余誓告汝。古之人謀黃髮番番,則無所過。」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奚之謀,故作此誓,令後世以記余過。君子聞之,皆為垂涕……
晉襄公當然答應,因為他認為秦國已經不足為慮,何不做個人情?他把這三位將軍送了回去,滿心以為他們回去必死無疑。這三位將軍也以為自己死定了,但他們被送回秦國后,看到的卻是一幕意外的情景。
什麼叫「觀」?讀中國書,關鍵詞一個都不能放過。《論語》中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一般的白話翻譯大致都譯為「看他目前所做的事,看他所經歷過的事,看他事後的心情變化。人的真面目,哪裡藏得住啊!哪裡藏得住啊!」但試問,如果視、觀、察都是「看」的意思,那又何必用三個不同的字?

如果各位還記憶猶新的話,就會知道穆公是有感而發,他說的正是那位推薦蹇叔的百里奚。百里奚能夠容賢進賢,於是才有秦國的興盛;穆公不聽百里奚的苦勸,於是才有殽阨的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