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改變,從何開始?

第七章 改變,從何開始?

外交困境還不算最糟,最糟的是秦國的鄰國正是戰國初期的天下第一強國魏國,魏國此時對秦國一步步地鯨吞蠶食,想要兼并秦國而後快。
從厲共公到齣子,秦國一共七位國君,都在大臣們的操縱和玩弄之中。各位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前面會說,權臣廢立君王在秦國是老戲碼,屢見不鮮。
哀公的太子夷公早死,因此繼位者是孫子惠公,而後則是惠公的兒子悼公,悼公的兒子厲共公(有的記載寫作剌龔公或厲公)。在他們的時代,天下大勢的變化主要有兩方面:
嗯,有這樣的自信是好事。如果真的懂了,那我想請教各位,如果你想要自強,想要真正改變自己,第一步應該從何開始?
可是即使魏王沒有拿他怎麼樣,衛鞅也知道,他在魏國已經很難有大的發展了,最後只好離開魏國。因為魏王既然認定宰相的話錯了,以後就不可能再給衛鞅出頭的機會,他也就無法在魏國發揮所長。君王永遠是正確的,錯的只能是宰相和衛鞅,不是嗎?
本來按這樣發展下去,秦國終究不會是晉國的對手,但為何最後居然是秦國統一天下呢?因為晉國分裂了,而且這一次是永久地分裂。

桓公生景公(有的記載寫作僖公),此時晉國又生弒君內亂,於是秦國得以短暫擊敗晉國。但等晉國恢復穩定后,又數次率領諸國進攻秦國,秦國都是大敗。此時基本上都是晉國進攻秦國,秦國卻沒有能力進攻晉國。秦國的國勢日漸衰微,穆公的遺業已經快被秦國人吃老本吃光了。
三十一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伐楚,……吳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來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於是秦乃發五百乘救楚,敗吳師。
一九七七年在陝西省鳳翔縣發掘了秦公一號大墓,學者普遍認為是秦景公的墓葬。這個墓葬是迄今所發掘的中國規模最大的墓葬,葬具的等級亦為同時代之最;墓內的人殉多達一百八十六人,是自西周以來所發現人殉最多的墓葬。從這裏來看,秦國在外患頻仍的同時,國君仍然不改窮奢極欲,人殉的習俗更是變本加厲。
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梁……
內亂還不算糟,秦國當時處在中國最偏僻的西邊角落,所有的國際會議和國際盟約都一概不能參加,根本得不到任何國際上的援助。為什麼呢?因為所有的諸侯都把秦國當成夷狄來看待,認為他們只是蠻族,沒有資格跟這些中原文明國家一起會盟。
我想大部分的朋友都應該會回答:東進!立刻東進!不管是聯合他國還是秦國自己來,絕不能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事實上,厲共公時代也頻繁地對外用兵,可惜的是秦國終究沒有完成東進中原的心愿。為什麼呢?因為後來的秦國自己也爆發了長達七世的內亂。

合上書,不要偷看我的答案,否則不過就只是自欺而已。請認真地想,等確定想出或想不出答案后,再往下讀。

那麼秦孝公會怎麼選擇呢?他選擇了一個最笨的也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自強」!秦人始終相信,只有自強才是拯救自己最好的方法!

「不強人,便是恕。不自恕,便是強。」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不自欺不自恕的領導者,才能真正聚集起自強強國的人才。而自欺自恕的領導者,身邊終究只能聚集一群同樣自欺欺人的奴才而已。
衛鞅原本是衛國人,後來他到了天下第一強國魏國,在魏國的宰相身邊做侍從小官,宰相非常欣賞他。後來宰相生了重病,魏王前來探病,問宰相說:「如果你不幸死了,你覺得誰能繼任你做宰相呢?」宰相回答魏王:「我身邊有一個人叫衛鞅,這個人年紀雖輕卻有奇才,讓他來繼任我做宰相,希望王上把全國國政都交給他。」
這一年,靈公的太子獻公從外面回來了。根據《呂氏春秋》記載,本來派去抓獻公的軍隊居然嘩變跟隨他,於是大臣們決定迎回獻公。至於齣子和他的母親,就被大臣們殺了,然後丟到深潭之中。
這位預言秦國不能再東征的君子,相傳是《左傳》的作者左丘明,他是春秋晚期的魯國人。他的預言對不對呢?至少在春秋時代,這個君子的預言沒有說錯。但是他萬萬沒有料想到,戰國時的秦國居然峰迴路轉,又迎來了一番新的天地。
孝公頒布這道「求賢令」,結果是什麼呢?


三十九年,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
「求賢令」的內容是什麼呢?孝公開宗明義先舉出秦穆公的功業來,說他「東平晉亂」「西霸戎翟」「天子致伯,諸侯畢賀」,這正是與秦國目前窘境的強烈對照,也是孝公一心想達成的目標。


《詩經·秦風》收錄的《黃鳥》
結果衛鞅來了。衛鞅是誰?他又叫公孫鞅,另外還有一個後人熟知的姓名叫商鞅。這個人不但改變了秦國的命運,也改變了天下的命運,甚至於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
秦以往者數易君,君臣乖亂,故晉復強,奪秦河西地。
秦孝公接下來追念自己的父親,獻公畢生為了秦國而奮戰,最後的遺願就read.99csw•com是要東伐來恢復穆公的霸業。因此他布告天下,有任何人能夠出「奇計」來使秦國強大,不惜給予他高官厚祿,甚至裂土分封。在古代,裂土分封要比高官厚祿更加難得,因為高官厚祿最多及身而止,但裂土分封卻可以傳之子孫,各位就能想見孝公的賞格有多麼高。君子謝人以質,小人謝人以文,如果只是靠嘴上說說,而不肯拿出實質的東西來,誰會幫你出死力?



《史記·秦本紀》記載的秦孝公「求賢令」
當時的秦人特地為這些殉葬的優秀大臣,作了《黃鳥》這首詩歌,裏面說:「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什麼意思呢?「蒼天啊蒼天,為何讓我們秦國的好人死得一個不剩。如果我們能用自己贖他的命,情願一百條命換他一個!」各位從《黃鳥》就可以看出,當時秦人們的悲痛和不解。
在南方,吳國在打敗了楚國和越國后,很快就向北方發展,中原諸國面對強吳都只能避其鋒芒。但就在新興的吳國與老牌的晉國爭奪中原盟主之際,在吳國背後的越國,那個深受吳王信賴的越國,忽然背叛進攻了吳國。後來的發展就如各位所熟知的,越國滅了強吳,成為新的南方霸主。
東進是秦國長久以來的心愿,此時晉國已被三分,楚國元氣未復,越國鞭長莫及,齊國也被權臣田氏所亂,天下再無人能阻擋秦國。如果你是秦國的國君,面對這樣歷史的良機,請問你會怎麼辦?
而在上面介紹的這些史事中,對秦國的命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三家分晉」。因為當時在北方能維持中原諸國聯盟于不墜的,主要就是晉國的強大實力。晉國不但南邊抵禦楚國北上,西邊更擋住了秦國東進的門戶,讓秦國無法進入中原。如果晉國一直強大下去,秦國是根本沒有機會取得天下的。
厲共公的兒子是躁公,但躁公死後繼承君位的卻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懷公。從前面的秦史來看,秦人是以立子為常態,為什麼此時卻立弟而不立子呢?史書沒有詳細的記載,作為歷史學者也不能瞎掰。但從日後秦孝公所說的「會往者厲、躁、簡公、齣子之不寧,國家內憂」來看,裏面舉例的簡公、齣子都是被權臣廢立,恐怕躁公這次的立弟和後來一樣另有內情。


每次我閱讀許多世界領袖的傳記,常覺得很感慨。這些人在他們的一生中都建立了轟轟烈烈的功業,但也常犯下許多巨大的過錯。我往往會想,如果這些領袖在臨終的那一刻,肯在遺囑中誠實地說一句「我錯了」,這可以帶給後來的年輕人多麼大的啟發和警示呀!
「認錯」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歷史上絕大多數的統治者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前面說過,即使一個普通人,要當著所有人的面承認自己的過錯都已經夠難的了,何況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更何況是要寫成文字,對天下人承認自己的過錯。自古以來,能做到這件事情的人實在不多。
惠公卒,齣子立。
認錯是所有道德成立的基礎,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完人,如果死不認錯,那所有的道德都只能淪為自欺。我們從小都讀過一句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下面一句接什麼?「善莫大焉」。善——莫——大——焉!
想要把握住機會,就必須在平時蓄積自己的實力,把一個個條件都準備好。這樣等上天賜予的機會來臨時,才能緊緊地抓住。機會,永遠只屬於有準備的人。
那麼楚國究竟被吳國滅亡了沒有?沒有。因為楚國除了昏君外,還有忠臣。楚國的大夫申包胥前去向秦國告急,於是秦哀公出動了五百輛戰車去救楚國,這才挽救了楚國的命運。
康公 元年,秦師敗。
在先秦時代,中國人把九鼎當成是正統王權的象徵,楚莊王這麼問,恐怕是打算將九鼎運回楚國的都城去。我們今天有一個成語叫「問鼎中原」,就從楚莊王而來。但在周王使者的據理力爭下,庄王知道時機還不成熟,最後退兵回楚。
但秦國經歷了幾世內亂,國家元氣大傷,內政、軍事都已衰落,怎麼和別國爭?

吳國為什麼會發動這場伐楚之役?就是因為伍子胥這個人。伍子胥原本是楚國人,昏君楚平王殺了他全家,所以他就跑到吳國去,想辦法幫助吳國壯大,然後借吳兵報仇。楚國在這之前因為弒君和內亂,早已外強中乾。伍子胥熟悉楚國內情,於是吳兵一路勢如破竹,打下了楚國的首都。連楚王的屍體,都被伍子胥從墓里拖出來鞭屍,眼看楚國已經面臨亡國的危機。
世上沒有比認錯更重要的品德,只有改過才是拯救自己最好的方法。
二年,城櫟陽。
稱霸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前面提過,秦人的性格遇到順境就容易出事,因為他們這時會做出一些愚不可及的事。什麼事呢?穆公死前,居然要求秦國的大臣們為他殉葬!
在北方,晉國的紛亂依舊。六家大夫的混戰愈演愈烈,先是智氏和趙氏聯合打敗了范氏和中行氏,兩家失敗后只好潛逃出國。然後智氏降服了魏氏和韓氏,三家合力準備消滅趙氏。
獻公元年,止從死。九*九*藏*書
因為在太史公看來,孔子不但是足以影響天下的人物,甚至是足以改變中國歷史的人物,所以必須大書特書。其實不僅是《史記·秦本紀》如此,如果各位通讀《史記》全書,就會發現孔子這個人物在《史記》里,只能用「神出鬼沒」四個字來形容。許多和孔子半點關係也沒有的紀傳中,就會突然出現孔子的記事和言語。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太史公心中可謂念念不忘孔子。


秦穆公以西方偏僻的秦國,居然能夠開疆拓土,東邊擊敗超強晉國,西邊吞併西戎諸國,這是多麼偉大的事業!可是君子說:「這樣的人當不上諸侯的盟主,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他「收其良臣而從死」,這不就是遺棄老百姓的作為嗎?穆公的死,已經是秦國的損失了,結果他居然還要秦國優秀的臣子們陪著他一起死,這不更是老百姓的損失嗎?
共公 二年,晉趙穿弒其君靈公。

而中國傳統中,特別是儒家,把人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對於獻公「止從死」的命令,史家才會在此大書特書,用來褒揚他的仁德之舉。
惠公  元年,孔子行魯相事。
你可以選擇繼續醉生夢死下去,反正你秦國「僻在雍州」,誰會管你?只要六國忙著自己「爭相併」,你秦國大可繼續苟安下去,專心追求自己小小的幸福就好。後來秦的子孫二世皇帝胡亥,就選擇了這樣的道路,直到敵人殺到門口才驚慌失措,請問你願不願意?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人懷抱的究竟是理想還是妄想,從他的第一步怎麼做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國家連年內亂,內政軍事貧弱,外交孤立無援,強鄰虎視眈眈,在天下的幾個大國之中,秦國可以說是一個最窮最弱、處境最糟的國家。在這一刻,如果你是秦孝公,請問你該怎麼辦?
為什麼宰相要建議魏王殺了衛鞅?因為這樣的奇才一旦為敵國所用,就會是魏國的災難。他既然要殺衛鞅,為何又勸衛鞅逃走?現代人可能不明白,這是古代的文化傳統。宰相前面對魏王講的話是為國家盡公心,後面對衛鞅講的話是對個人盡私義。如果他不對魏王提出建議,就是對國家不忠;可是如果他不勸衛鞅逃走,那就是出賣信任他的衛鞅,就是不義。身為君子,公私必須分明;身為宰相,必須先公后私,所以他先勸魏王殺,再勸衛鞅逃。忠義不能兩全,這是他不得已的做法,至於衛鞅能不能逃生,那是天意。
但無論左丘明的預言是否準確,他給秦穆公的歷史評價卻留了下來。什麼是歷史評價?這世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不平等,但只有一件事是平等的,那就是所有人都會死亡。不論你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不論你是聖賢英雄還是大奸巨惡,終究有一天要死,沒有人逃得過。到了那一天,你什麼也帶不走,可是留下的就永遠留下了。你的歷史評價,就是看你到底留下了什麼樣的東西給後人。

秦人如此,那外國人又如何評價這件事呢?太史公特地轉引了一段《左傳》的評語:
十八年,晉悼公強,數會諸侯,率以伐秦,敗秦軍。
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下令國中曰:「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齣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秦哀公啊,你為楚國忠心的臣子而感動。你可想過,如果有一天秦國要滅亡了,也能有這麼忠心的臣子嗎?答案是「沒有」。因為忠心的臣子,早已被你的子孫自己殺了個精光。不過,這是後來的故事了。
本來按這種智氏一家獨大的局面發展下去,晉國應該最後會變成智國。但歷史的發展出人意料,就在智伯快要成功滅趙時,趙氏秘密派出使者,聯絡了不甘心屈居智氏之下的韓、魏,三家聯合偷襲了智伯。智伯就這樣被消滅掉了,成為千古笑話。於是最後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宰相看到魏王的反應,知道他心中的想法。於是宰相立刻屏退左右,然後對魏王說:「如果你不能用衛鞅,那就馬上殺了他,絕不能讓他離開魏國。」魏王聽了之後滿口答應,轉頭就走。宰相立刻把衛鞅找過來,對他說:「我建議魏王用你做宰相,魏王不聽,我接著建議魏王殺了你,他答應了,你趕快逃走吧,不然就要被抓住了。」
而這段話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奇計」二字。各位可能會想,為什麼非要「奇計」不可?難道正常的辦法就不能強秦嗎?正常的辦法,當然也可以強秦。問題是正常的辦法你會用,別人也會用,你的國家在進步,別人的國家也在進步。如果你的國家已經是窮國、弱國,用正常的辦法如何趕上別人?沒有「奇計」如何超越別人?

景公
穆公死後,太子康公繼位,此時秦晉雙方連年相伐,還算互有勝負。但事實上,因為沒有良臣的九九藏書輔佐,秦康公奢侈無度而又好大喜功。除了和晉國不斷開戰外,根據《韓非子》的記載,他還「築台三年」,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興土木。可以看出此時晉國國力已經恢復,而秦國國勢卻日漸衰微。
當時天下除了秦國之外,還有齊國、楚國、魏國、燕國、韓國、趙國六大強國,這七個國家也就是後來的戰國七雄。而此時在淮河和泗水之間,還有十幾個小國分佈在那裡。
二十一年,與晉戰于石門。
自己沒有力量,一心只想依賴別人,該做的事情不做,該解決的問題不解決,局勢就能轉危為安嗎?不想辦法讓自己更加強大,而天天想著只要和哪個強國關係好,靠它保護我們,我們就可以安然無恙,天下有這麼好的事情嗎?強國出賣弱國,強國欺騙弱國,這種事在歷史上還少見嗎?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不論要和別人競爭還是合作,沒有實力都不可能。要別人平等看待你,就看你能不能自強。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夢想有理想跟妄想之分,它們的差別在哪裡呢?如果你不但有一個目標,而且你還知道該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完成那個目標,知道第一步該怎麼做,下一步又該怎麼做,有步驟有計劃地離目標越來越近,這就叫作理想。如果你只有目標,可是完全不知道第一步該怎麼做,也不知道要如何一步步達到這個目標,就只是每天坐著空想如果那個東西給我該有多好,那就叫作妄想。
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國六,與齊威、楚宣、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並,淮泗之間小國十余。……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
哀公

正視自己的缺點,矯正自己的毛病,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曾子每日三省吾身一輩子,到臨死前才說了真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但沒有這樣的苦,成就不了曾子這個人。
那麼秦孝公是怎麼選擇的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段記載。
不過各位讀到現在,應該已經很熟悉秦國和晉國間的恩怨情仇了,也不難看出來兩國的勝負規律。晉強秦弱,當晉國內亂時,秦國就會佔據優勢;但如果晉國統一穩定,基本上就是晉國壓倒秦國的局面。
穆公開出的殉葬名單多達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就包括好幾位優秀的大臣。到今天我們也不知道,秦穆公為什麼會做出這樣一個昏庸的決定。因為這個決定,帶來了秦國國勢巨大的中衰。
可是秦國的天運來了,晉國居然被三家大夫瓜分了。晉國一分為三之後,秦國最大的威脅自此不復存在,這不是上天賜給秦國的最佳良機嗎?
在秦國稱霸兩年之後,穆公過世了,葬在雍城。

衛鞅為什麼要去秦國?用現代人的觀念來比喻,如果你是舉世最好的國際法和政治學專家,就算美國不用你,你也可以去歐洲、去中國、去日本、去澳大利亞,一樣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又何必要往非洲跑呢?
厲共公

康公的兒子共公在位時,晉的大夫趙穿弒殺了晉君,強敵晉國又爆發內亂,秦國暫時得以喘息。但國際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晉國衰弱,就再也沒有國家能抑制南方超強大國——楚國。於是楚國大舉北進,直逼周都洛陽,楚莊王志得意滿,對周天子派來的使者詢問九鼎之輕重。
靈公卒,子獻公不得立,立靈公季父悼子,是為簡公。

晉國雖強,但實際上已是智、范、中行、韓、趙、魏六家大夫架空了晉君,掌握了國政。而這六家大夫為了決定誰才是晉國真正的主人,展開了激烈而殘酷的內鬥。正因如此,晉國無暇對外發動戰爭。
衛鞅聞是令下,西入秦。
你想要自強,讓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加強大,當然就得改變你自己。想要改變自己,就必須先正視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在哪裡,缺點和短處在哪裡。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發展才能事半功倍,自己又有哪些毛病非得改變不可。
如果不這麼做,你永遠改變不了你自己。人最可怕的事就是自欺,秦始皇就是被自欺害了一輩子,秦二世也被自欺害了一輩子。孔子說:「困而不學,斯為下矣。」一個人如果到了困窘的時候,還不願意認真學習來改變自己,這種人是最下等的,因為他永遠沒有希望。
那麼南方的超強楚國呢?就在秦哀公三十一年,發生了出乎天下人意料的一件大事。天下最強的國家楚國,居然被它旁邊新崛起的吳國給打敗,連國都郢城都被吳國攻破了。
(簡公)卒,子惠公立。
   二年,秦伐晉,取武城。
君子又說:「過去有德的先王過世,不是留下了恩惠和貢獻,就是留下了足以垂法後世的制度給百姓。結果穆公居然把善人良臣們奪走,讓百姓深深為之感到悲哀。從這一點就可以知道,秦國不可能再次東征了。」


以前在課本中讀到商鞅入秦變法,大家都熟知這個故事,似乎一切都理所當然。在這裏,我要再請各位思考一個問題。
十五年,晉公室卑而六卿強,欲內相攻,是以久秦晉不相攻。
   四年,晉伐秦,取少梁。read.99csw.com
二十四年,晉亂,殺智伯,分其國與趙、韓、魏。
齣子二年,庶長改迎靈公之子獻公于河西而立之。殺齣子及其母,沈之淵旁。
你可以選擇像鄭國一樣,自以為可以利用外交機巧,玩弄幾大強國於股掌之上。但強國不是白痴,在人類歷史上,弱國玩弄強國,最終必將引火自焚,請問你願不願意?
其實從歷史來看,辦法有很多種,只看你願不願意選擇。
厲共公卒,子躁公立。
    十三年,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

各位可能會問,秦哀公有沒有因為幫助楚國復國,而重振秦國的聲威呢?史書上對此缺乏詳細的記載,但從他的謚號「哀」來看,恐怕情況好不到哪裡去。謚號是中國古代對人一生所做的最後評斷,通常有美謚的,未必是真的很好(人死為大嘛,後人總得幫他說點好話);但有惡謚的,基本上情況都是真的很糟,不是國家動亂就是準備亡國。
悼公  九年,吳強,陵中國。
原因有很多,每個人都有智慧,都不難想出好的答案。在這裏,我只提供太史公的答案給各位做個參考,那就是「衛鞅聞是令下,西入秦」。真正打動衛鞅之心讓他決定入秦的,正是孝公這道「求賢令」!
只有真正想要自強的國君,才能重用一個外國來的年輕人,才能重用一個沒有關係、沒有背景,可是能幫助他的國家真正變強大的人。但我們要如何判斷哪個領導者是真心想要自強的呢?你去問哪個領導者,他都會告訴你,他真的想自強。難道會有領導者跟你說,他不想自強,只想混日子,國家一天天衰落也沒關係嗎?但是「自強」二字,說起來很容易,做到卻很難。
這時候周王室早已衰微,諸侯「以力為政」。什麼叫「以力為政」?也就是治政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追求國際的和平,不是追求百姓的富裕,而是追求讓自己的軍事力量更加強大。為什麼要追求力量強大?就為了接下來這三個字,「爭相併」。這是一個所有的強國都在虎視眈眈,希望吞併其他國家的時代。要在這個時代活下來,只有讓自己不斷強大下去,直到成為天下最強的國家。
魏王聽了以後,一句話也不說。為什麼呢?因為他心中很不以為然。他希望宰相推薦的是一個德高望重、資歷深厚的人,不然至少要有具體的政績和事業,是能夠讓大家滿意的人。結果宰相竟然推薦他自己身邊一個根本還沒有什麼成就的年輕人,叫魏王怎麼用?
二十四年,獻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歲矣。
《史記·秦本紀》除了記載秦之大事,還記載天下大事,相信各位都已熟悉這樣的體例。但《史記》在秦惠公時忽然記載了一條「元年,孔子行魯相事」,在悼公時又忽然記了一條「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但孔子一輩子根本沒去過秦國,他當官或逝世又關秦國什麼事?《史記·秦本紀》為什麼要記孔子?
「會往者厲、躁、簡公、齣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孝公這段話談的全是秦國最丟臉的事。為什麼會丟掉領土?為什麼諸侯都看不起你秦國?這全都是秦國自找的,是秦國的先君把國家搞得內憂外患又不圖自強。常人掩過尚且不及,哪有可能把自己祖先的醜事公告天下。而秦孝公居然原原本本地寫在「求賢令」之中,讓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
共公生桓公,此時的天下大勢已由晉楚爭霸逐漸轉變為楚國獨強,楚莊王成為天下霸主,打敗了晉國。但秦國這時連被楚國打敗的晉國都抵擋不了,相較於康公時期的秦晉互有勝負,秦軍面對率領諸侯聯軍伐秦的晉國,只能敗走。


伍子胥像


各位看到這裏可能會說,說了半天不就是自強嗎?這樣的道理很簡單,我早就懂了,真是老生常談。

遇到環境的不如意,你可以選擇不自欺,這種選擇的過程十分痛苦,但結局充滿希望。你也可以選擇自欺,這種選擇的過程十分快樂,但結局沒有希望。請問,你該如何選擇?
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你可以選擇託庇其他的強國,讓秦國變成強國的附庸,讓它來保護你的同時,也讓它來主宰你的命運,這是過去陳國、蔡國等所選擇的道路。這樣的道路固然可以一時苟安,但國家的命運就只能看強國的臉色,你的資源將任由強國壓榨,你的人民將被強國送上戰場當作炮灰,請問你願不願意?
秦國為什麼要救楚國?其實秦哀公原本不想救楚,但傳說申包胥在秦國的宮殿旁哭了七天七夜,眼睛中連血都哭出來了。秦哀公嘆了口氣,他說:「楚國雖然無道,竟然能夠有這樣忠心的臣子,又怎麼能讓它滅亡呢?」他終於被申包胥感動,決定發兵救楚。
自強的第一步是什麼呢?從歷史來看,自強的第一步read.99csw.com就是「不自欺」。
獻公奮戰了一生,雖然保住秦國不亡,但卻無法從魏國手上取回河西之地。等他死後,秦國迎來了一位足以扭轉秦國命運的偉大君王,他就是秦孝公。秦孝公繼位時才二十一歲,和今天的許多大學生差不多年紀,而他面臨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呢?
衛鞅決定離開天下第一強國魏國,是因為魏國不能用他。但此時天下還有很多國家可以去,以衛鞅的才華,就算在齊國、楚國受到重用都不難。為什麼他那些國家都不去,卻決定到西邊那個最窮、最弱、最沒有希望的秦國去呢?
自強的第一步就是「不自欺」,當時天下的國君中,只有秦孝公能做到不自欺。何以見得?從這道不怕自揭秦國醜事的「求賢令」,就可以知道他的求變之心。所以衛鞅才覺得秦國有希望,秦國是真心想要自強。
真正的人才,其實想要的只是一個出頭的機會,一個能夠讓他發揮所長的舞台而已。但這樣的舞台,只有一個真心想用人才的領導者才能給他。
秦穆公為秦國帶來了霸業,也為秦國帶來了長期的衰弱和禍亂。在史家看來,這和他「死而棄民」的作為是脫不了關係的。下面我將節選一些史事,幫助各位了解接下來秦國國勢的變化。
   六年,秦伐晉,取羈馬。戰于河曲,大敗晉軍。
   二十六年,晉率諸侯伐秦,秦軍敗走。
   三年,楚莊王強,北兵至洛,問周鼎。

國際社會是最現實的,永遠是被強國所操縱的。小國再多,也不可能違逆大國的意志。你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人家為什麼要正視你?你沒有利用的價值,別的國家為什麼要幫你?難道有一天魏國大軍兵臨城下時,淮泗的十幾個小國能來救你嗎?沒有強大的實力,所有的機巧都終將歸於泡影。


懷公四年,庶長晁與大臣圍懷公,懷公自殺。懷公太子曰昭子,早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是為靈公。
什麼是人生最大的遺憾?那就是有一天當你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出現在你的眼前,似乎伸手就可觸及,但你就是得不到它。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準備好,你的條件不夠。

獻公是位極為勇武的君主,他面對強大的魏國,直接將國都遷到東方前線的櫟陽(位於今天陝西省東部),選擇直接面對強敵血戰。
國家內亂不絕,就必然會招來外患。於是繼承晉國精華部分的強鄰魏國,又把黃河以西的地區給奪了回去(但有的學者認為這發生在簡公時期)。三家分晉,原本是歷史賜給秦國的大好良機,結果秦國自己內亂,讓魏國有時間重新強大起來,白白錯失了這個機會。
等等,一個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姓?其實衛、公孫和商都不是他的姓,而是他的氏。先秦時代,姓是代表你的血緣從何而來,祖先和血緣不變,姓就不變。但同一個姓下會分為很多的氏,氏則隨著環境而分化、變動。商鞅原本是衛國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衛鞅、公孫鞅,後來他在秦國功勞很大,秦國把商這個地方封給他,他就以封地為氏,所以改叫商鞅。其實衛國公室姓姬,所以商鞅當然姓姬,衛、公孫和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桓公 十年,楚莊王服鄭,北敗晉兵于河上。
秦獻公在外流浪多年,而他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決定廢止以人殉葬的制度,再也不要讓人殉葬了。為什麼獻公會做出這個決定呢?我想這應該和穆公有關吧!秦穆公臨死前,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了秦國十幾世的衰微和內亂,如今獻公終於決定,要改正這個天大的錯誤。
躁公卒,立其弟懷公。
還有一個方法,秦國不是處於外交困境嗎?那你可以花大價錢去收買那十幾個小國,讓它們和你建立邦交,這樣國際能見度不就提高了嗎?秦國不就突破外交困境了嗎?你覺得這個方法怎麼樣?請問你願不願意?
衛鞅聽到宰相這麼說,他逃了沒有呢?他沒有逃。衛鞅說:「不必擔心,魏王既然沒有聽你的話用我,那就不會聽你的話殺我。」衛鞅的預測果然正確,魏王沒有拿他怎麼樣。因為魏王出門后就對左右說:「宰相病成這樣,真令人悲哀啊!居然要我把全國國政都交給公孫鞅,實在是太荒謬了!」言下之意,就是宰相病糊塗了,說的都是糊塗話!
「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都是做實事,也是對國內施予恩德,用來凝聚人心,但這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秦孝公下了一道命令,後來的人稱它為「求賢令」。
懷公即位才四年,就被庶長晁聯合大臣們逼迫圍困,庶長是秦國掌握軍政大權的大臣,懷公因此而自殺,大臣們又立懷公的孫子靈公為君。等靈公死後,大臣們又趕走靈公的太子,改立靈公的叔父簡公為君。簡公之後傳給惠公,惠公死後,大臣們立他一歲的兒子齣子為君(有的記載寫作秦少主或秦小主)。結果在兩年之後,齣子就被殺了。
事實上,秦國的前幾任國君都曾對魏國開戰,但都無法奪回河西。尤其是秦惠公時代,根據《吳子》的記載,秦國曾發動數十萬大軍,企圖一口氣奪回河西,結果卻被吳起以士兵五萬、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擊敗。因此獻公在位期間,雖然屢次取得勝利,但秦國元氣未復,魏國國力遠在秦國之上。因此魏國越戰越強,秦國卻是越戰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