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秦始皇的敵人 第五章 將情感放在理智之上的結果

秦始皇的敵人

第五章 將情感放在理智之上的結果

在夏扶質疑攻擊荊軻時,太子丹卻始終沒有講話。夏扶是太子丹的門客,太子丹如果真的相信荊軻,又為什麼讓他的門客這樣無禮盤問荊軻?很簡單,因為他並不真正相信荊軻啊!太子丹表面上要維持自己禮賢下士的形象,對荊軻客客氣氣。但是他對田光先生的話並不真的相信,所以讓門客來考驗荊軻。大庭廣眾之下,如果荊軻鬥不過原來的門客,就會感到羞恥自己走掉;如果荊軻斗贏了原來的門客,就能證明他真是個能力出眾的人。

在漢代,流傳著許多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版本,其中為今日所知的至少有三個版本。哪三個版本呢?第一個版本叫《燕丹子》,是西漢的野史,也有人把它當作小說家寫的。不過各位要注意,漢代所謂的小說家和現代不同,並不是指從事純粹虛構的文學創作的人,而是指收集民間野史和逸聞的人,如《漢書·藝文志》所說的:「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第二個版本是《三秦記》,《三秦記》也是一部記載地方傳聞的書,還是一部野史。成書年代和作者並不很清楚,只知道它可能是漢代的作品。第三個版本就是各位所熟知的《史記·刺客列傳》,這也是被後人公認為正史的作品。

鞠武聽見太子的話,他回答說:「臣已為太子反覆分析過了,對付秦國,快不如慢,奔跑(古代的「走」指的是跑的意思)不如坐下。現在聯合楚、趙、韓、魏等國家,雖然時間漫長,但這是萬全的做法,臣以為是良策。」
荊軻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我翻譯一下,就是:
為機發之橋,欲陷丹。丹過之,橋為不發。
鞠武的回信開頭就說:「行事只求一時稱心快意的人,最後必然對他自己是有所損傷的。」所以《孫子兵法》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孫子認為發動一場戰爭的原因,絕對不可以因為情緒,絕對不可以因為理想,絕對不可以因為正義,絕對不可以因為和平;發動一場戰爭永遠只能因為一個原因,就是「我會打贏」!這也就是所謂的「事必成然後舉」。
太子丹寫了一封書信給他的老師鞠武,信中先說:「現在秦王違背天地間的常理,行為猶如虎狼。」秦王做了什麼事情,讓太子丹如此憤慨?不是殘民以逞,不是欺男霸女,而是「遇丹無禮,為諸侯最」。秦國有來自各國的使者和人質,而秦王唯獨對太子丹最為無禮,無禮到了讓太子丹每每想到就「痛入骨髓」的程度。各位看看,太子丹對秦王的恨到了什麼地步!






太子丹命令左右退下,然後問田光:「三個月已經過了,先生您應該有打算了吧?」太子丹這樣一問,田光就什麼都明白了。
請問,如果你是太子丹的老師,看到這樣的書信內容,你贊成還是不贊成?
請問:從太子丹的話來看,各位認為他是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還是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他安排這樣的刺殺,是有必勝的把握,還是為了圖一時的快意?
荊軻之燕,太子自御,虛左,軻援綏不讓。

你夏扶是個什麼東西?你看不出我比你們強,是因為你沒長眼睛!如果你是周文王與伯樂,不就能看出我是姜太公和千里馬了嗎?
各位不妨注意一下,前面太子丹找的全是勇武之士,現在鞠武介紹的卻是智謀之士。因為成就大事,光是有勇不夠,必要有謀才成。鞠武啊,你明明反對這件事,但知道無可挽回之後,還是要幫學生增加成功的機會。問題是,太子丹能體會你的苦心嗎?


鞠武所提出的辦法,正是秦國最恐懼的事情,各位還記得前面李斯初見秦王時所說的話嗎?「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用這個辦法最大的好處是,就算沒有辦法立刻打敗秦國,起碼各國也不會滅亡得那麼快。因為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料得到,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等待時機,這也就是孫子所說的:「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若其不然,令丹生無面目于天下,死懷恨於九泉,必令諸侯指以為笑。……謹遣書,願熟之。」
田光自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他義不受辱,各位可能無法理解,但先秦兩漢時的人和今天的人很不一樣,那時的人常常把恥辱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田光覺得太子丹不相信他,這是他的恥辱,他又不能報復太子丹以雪恥,所以只好自殺。第二個原因是,太子丹既然懷疑了你,你又知道他這麼大的秘密,你覺得他可能放你活在世上嗎?你覺得他在圖謀未成之前,不會對付你嗎?田光也明白,只有一死才能讓太子丹真正放心。
但問題是燕國的軍隊打不過秦國,就算想和秦國長期對峙,恐怕燕國都辦不到。該怎麼辦呢?太子丹想到的辦法,就是聚集天下的勇士英雄,用燕國的財力來奉養他們。同時用重金和甜言蜜語read.99csw•com來逢迎秦國,讓秦國因為貪圖賄賂而相信燕國的話。接下來,就可以實施太子丹真正的計劃。什麼計劃呢?就是刺殺!
「太子貴匹夫之勇,信一劍之任,而慾望功,臣以為疏。」

《三秦記》
秦舞陽,這個人一生氣臉色就發白,從面相可知他是骨勇之人。


各位想想,一個外國人突然出現,被太子如此盛情款待,原來的這些門客會做何感想?不過夏扶第一個就跳出來,這人這麼衝動,田光果然說得沒錯,真是「血勇之人」。夏扶「欲微感之」,希望用隱微的方式讓荊軻自己知道羞愧。請問荊軻該怎麼回答?

請問各位,太子丹要派這些人去做什麼?答案是,做刺客!一個刺客,如果在八百裡外人家就看出你是要來報仇的,誰還敢放你進來?你還能成功嗎?天下真正的第一等人,不是碰到事情就張揚的人,而是不顯山不露水的人,「怒而色不變」的人才能使人沒有防備,才能夠辦成大事。

田光曰:「此國事也,請得思之。」於是舍光上館,太子三時進食,存問不絕,如是三月。
《燕丹子》的作者在這裏並沒有交代為什麼秦王要對燕太子丹無禮,但各位不必擔心,等後面在《史記·刺客列傳》中,就會知道原因了。
置酒請軻,酒酣,太子起為壽。夏扶前曰:「聞事無鄉曲之譽,則未可與論行;馬無服輿之伎,則未可與稱良。今荊君遠至,將何以教太子?」欲微感之。
沒想到太子丹經過的時候,機關竟然全部失效,一個都沒有啟動。在古代,通常就會有人牽強附會地告訴你,這是因為秦始皇倒行逆施,這是因為太子丹有天命保佑,所以上天的意思是讓機關不發。不過那是古人的說法,有些事古人不懂。如果這種事發生在今天,我們就知道那八成是因為低價招標的結果,最後一定是這種品質!
各位看田光這話說得多好,「欲為太子良謀,則太子不能」,我想幫您出計策,可惜您辦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太子丹一心就想報仇,就想圖一時的快意,有再好的良謀他也不能接受。「欲奮筋力,則臣不能」,叫我去刺殺秦始皇,我沒辦法。為什麼呢?因為「太子聞臣時已老矣」,田光現在已經是個老頭子了。

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
至,坐定,賓客滿坐。軻言曰:「田光褒揚太子仁愛之風,說太子不世之器,高行厲天,美聲盈耳。軻出衛都,望燕路,歷險不以為勤,望遠不以為遐。今太子禮之以舊故之恩,接之以新人之敬,所以不復讓者,士信于知己也。」


這個人想要報仇,他也願意付出代價,即使代價是整個燕國也在所不惜。姑且不論犧牲燕國是否就能完成太子丹的心愿,但燕國碰到這樣的領導者,是不是所有百姓的悲劇?作為一個人,可以一時衝動快意,因為那是你的人生,你不後悔也就是了。可是作為國家領導人,你居然還只想求一己的稱心快意,那真是國家的悲哀。
等等,這應該是生物工程學家的專業範疇吧?太子丹想必沒有這方面的教育素養,這不是擺明了要為難人家嗎?
「計燕國之眾不能敵之,曠年相守,力固不足。欲收天下之勇士,集海內之英雄,破國空藏,以奉養之,重幣甘辭以市秦,貪我賂,而信我辭。一劍之任,可當百萬之師;須臾之間,可解丹萬世之恥。」
一個人不信任對方,卻還想依賴對方來成就大事,天下有這種道理嗎?如果你真不信任這個人,你一開始就不該跟他說你的真正圖謀,要知道「縱令燕秦同日而亡」這種話,萬一傳到秦始皇的耳朵里,會給你的國家帶來多大的禍患。如果你真信任這個人,就不該在這麼短的時間里就懷疑他。太子丹表面看來禮賢下士,但實際是個什麼樣的人,各位就懂了。

等等,這不就是孟嘗君雞鳴狗盜的故事嗎?怎麼主角又變成太子丹了?其實這就是野史中常出現的情況,往往把許多知名的故事變換主角,讓人不知是張冠李戴,還是事有巧合。
燕太子丹因為這件事深深怨恨秦國。什麼叫作「求欲復之」?就是他想報仇!可是這仇要怎麼報?論國勢,秦國強大;論軍隊,秦軍無敵。太子丹想來想去,想出來的方法就是用刺客!於是他開始招募天下勇士,對他們極盡所能地好。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他要這些勇士為他賣命!
鞠武只好說:「臣不能為太子出謀劃策了。」是啊,這種人,他只想聽順耳的話,怎麼可能聽得進不符合他心意的話?但是鞠武是他的老師,https://read.99csw.com面對這樣沒有理智的學生,他還是得盡他的責任,他向太子丹推薦了一個叫田光的人。這個人心思深沉,頗有計謀,鞠武將會把他引薦給太子。


《燕丹子》
田光並不是信口開河,他舉出一個個實證,全是太子丹最看重的門客。
到了宴會場所后兩人坐定,太子為了表達對荊軻的重視,請來了滿座的賓客。荊軻說:「田光褒揚太子您仁愛的風範,稱揚太子是不世出的大器,說您的行為與天同高,我聽到的都是頌揚的聲音。所以我從衛都而來,望著通往燕國的道路,歷經險阻而不自以為勤,路途漫長而不自以為遠。現在太子因為田光先生的舊恩而禮遇我,又加上了對初來新人的敬重。我之所以沒有一再謙讓,就是要表明賢士終於遇上得以讓他施展的知己。」
軻曰:「士有超世之行者,不必合於鄉曲;馬有千里之相者,何必出於服輿。昔呂望當屠釣之時,天下之賤丈夫也;其遇文王,則為周師。騏驥之在鹽車,駑之下也;及遇伯樂,則有千里之功。如此在鄉曲而後發善,服輿而後別良哉?……」




太子得書,不說,召鞠武而問之……曰:「此引日縵縵,心不能須也!」

請問,從這句話來看,各位認為太子丹真的信任田光嗎?

那田光這三個月都在幹嗎呢?就在享受太子丹的招待嗎?不是的,他在觀人。他不能去,就一定會找尋能完成任務的人。但他私下觀察太子所養的這些門客,沒有一個人是可用的。各位就可以看出,太子丹看人的眼光究竟是怎樣的了。


我前面說過《燕丹子》是野史,野史中難免會出現許多民間的傳聞和逸事。在田光看來,這三個人都只是表面上的勇敢,不能派他們去做大事,所以他才說「然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做大事需要什麼樣的人呢?需要神勇之人。什麼叫作神勇?神勇是「怒而色不變」,田光推薦了荊軻,為什麼要這樣的人呢?
涕淚橫流曰:「丹嘗質于秦,秦遇丹無禮,日夜焦心,思欲復之。論眾則秦多,計強則燕弱。欲曰合從,心復不能。常食不識位,寢不安席。」
「臣願合從於楚,並勢于趙,連衡于韓、魏,然後圖秦,秦可破也。……太子慮之。」
秦王為了阻止太子丹回國,在他必會經過的橋上設置了重重機關(真是卑鄙)。只要太子丹走過這座橋,機關就會啟動,把太子丹殺死。
太子丹想要回國,但秦王不肯讓他回去,還跟他說:「如果你能讓烏鴉白頭,讓馬生出角來,我就放你回國。」

他「日夜焦心」,就是想要報仇!問題是論兵眾則秦國多,秦國實力強而燕國弱,燕國不可能打贏秦國。一國之力不足,那就聯合其他國家抗秦吧?問題是太子丹又等不及。為了這件事,他常常不斷苦思,吃飯時連座位在哪裡都不知道,睡覺時在床席上都躺不安穩。
他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講不過他的老師,他又堅持要做他想做的事情,他聽不進老師說的任何逆耳之言,只想聽順他心意的話。這個人根本就是感情用事,對這樣的人,你跟他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
於是田光來見太子,太子站在階梯的側邊來迎接他。古代主人迎接客人,如果客人和自己的地位相當,主人會站在階梯的中間。如果主人站在階梯的側邊,則代表客人的地位比主人高,這和「迎而再拜」一樣,這都是太子丹禮賢下士的做法。(要是客人的地位比主人低呢?很簡單,主人就不可能出來迎接了)等坐定之後,各位看,太子一直不敢站起來,最後還「膝行而前」,靠近田光身邊。太子為什麼這樣禮敬田光?因為太子需要他。
結果太子丹仰天一嘆,烏鴉立刻白頭,馬也生出角來,秦王只好心有不甘地放他回去。啊,怎麼會有這種事?太不可思議了!這……真是生命的奇迹啊!

丹仰天嘆,果烏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荊軻回答:「有超乎常世才能的賢士,他家鄉的人未必能夠看得出來;一匹有千里之相的好馬,也不是靠著拉車來決定是否合乎資格。」他又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是姜太公的故事,當年姜太公默默無聞時,沒有人看得起他,最後周文王卻看中了他,尊之為師;第二個是伯樂遇到千里馬的故事,伯樂有一次看到一匹千里馬在拉一輛鹽車,到了山坡拉不上去,最後伯樂抱住千里馬,為它竟然落到這樣的境地失聲痛哭!最後荊軻說:「從這兩個例子來看,你怎麼能靠鄉人的評價來論斷一個人良善與否?又怎麼能靠拉車來鑒定一匹馬的好壞?read.99csw.com
荊軻到了燕國后,太子親自為他駕車,還把左邊比較尊貴的位置讓給了荊軻,荊軻抓住了車上的繩子(這就是「綏」,用來幫助人上車)立刻上車,完全沒有謙讓的意思。
夏扶,這個人一生氣臉色就發紅,從面相可知他是血勇之人。




田光見太子,太子側階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膝行而前。

《燕丹子》這本書,在太史公之前便已廣為流傳。接下來,我將引領各位一同經歷從野史到正史的過程,讓大家看看歷史是如何寫成的。從《燕丹子》的書名,有些朋友就可以猜到書中的主角是燕太子丹,全書一開始是這樣的:
軻曰:「光臨送軻之時,言太子戒以國事,恥丈夫而不見信,向軻吞舌而死矣。」太子驚愕失色,噓唏飲淚曰:「丹所以戒先生,豈疑先生哉?今先生自殺,亦令丹自棄於世矣!」茫然良久,不怡……
宋意,這個人一生氣臉色就發青,從面相可知他是脈勇之人。



太子丹涕淚橫流地說:「丹曾經在秦國做人質,秦國對丹極為蠻橫無禮。」各位看太子丹是不是碰到人就要說這兩句?可見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太子置辦酒宴招待荊軻,等到酒酣耳熱時,太子起來敬酒。這時候有個叫夏扶(血勇之人)的門客突然站出來說:「我聽說一個士人如果在家鄉沒有聲譽的話,這種人就沒有值得稱道的言行(說誰呢);一匹馬如果連拉車都拉不好,就沒有資格被稱為好馬。荊君遠道而來,請問要拿什麼來教太子?」
燕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秦王嬴政對他極其無禮,他在秦國十分失意,因此想請求回燕國,但秦王沒同意。
既要貿然託付大事,又不能真的相信對方,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太子丹不過是個凡夫,這個人成不了大事。


沒有,他只是想要利用田光而已。信任與利用不同,利用是有期限的,太子丹的耐性也就短短三個月,過了三個月後還沒聽到田光的回答,他就覺得田光有問題了。
夜到關,關門未開。丹為雞鳴,眾雞皆鳴,遂得逃歸。
太子聽了田光的話后,「下席再拜」,多麼恭敬!他對田光說,如果田光能介紹荊軻給他認識,燕國國祚就可以保全長久了,希望田光一定要幫他。田光立刻離開去請荊軻,太子親自送他出府。但就在分開的時候,太子丹抓著他的手,忽然說了一句話:「此國事,願勿泄之。」這是國家大事,請田光不要泄露。田光聽了這句話,笑著答應了。
我們看看鞠武如何回信:
鞠武曰:「臣不能為太子計。臣所知田光,其人深中有謀,願令見太子。」太子曰:「敬諾!」
太子得到了鞠武的回信,不悅,於是把他叫來當面詢問。太子為什麼不悅呢?因為鞠武的辦法是「拖」,這太慢了!太子丹希望越快看到秦王死越好,所以他說:「此引日縵縵,心不能須也!」「須」就是等待的意思,太子丹不說鞠武這個計策好不好,只說這種拖延時日的辦法太緩慢,他實在不能等待!
太子怪其無說,就光辟左右,問曰:「……三月於斯,先生豈有意歟?」

《燕太子丹像》

那該怎麼辦呢?就算不派刺客,秦國最後還不是要滅了六國?
因此我從不認為有哪一本書是絕對可信的,具體事件得具體論證,這才是比較科學的態度。



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天下無難事,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想做成一件事,就必然考慮你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但是太子丹真的不願意付出代價嗎?其實他是願意的,因為接下來他說:

是啊,對一顆充滿仇恨的心來說,時時刻刻都在恥辱和痛苦中煎熬,又怎能再等待呢?現在支撐太子丹的,大概只有幻想著秦王被刺殺的那一刻,自己該有多麼開心快意。
等等,太子丹現在做的,不又是用的和接待田光同一類辦法嗎?這個人在需要用人的時候極盡禮賢下士,如今也是。但從田光的遭遇來看,太子丹不會真的相信任何人,不信各位等著看。
過去有人常說,正史往往是官方的說法,是為政治宣傳服務的,因此野史比較可信。但各位讀到這裏應該可以發現,古代的野史裏面往往混雜了大量的民間傳說,甚至神仙故事,實在讓人很難相信。
試問:如果你是滿懷仇恨的太子丹,聽到鞠武的計策,你會接受嗎?如果不接受,你要如何說服鞠武?
田光曰:「……太子聞臣時已老矣。欲為太子良謀,則太子不能;欲奮筋力,則臣不能。然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read.99csw.com
秦舞陽是不是勇士?當然是。但他的「勇」是建立在他覺得殺了對方還可以活下來的前提下。但刺殺秦始皇,秦舞陽你以為你還能活著回來嗎?什麼叫作「神勇」?就是你明知此去必死無疑,但即使如此還是視死如歸。九死一生,還敢前去,不過骨勇而已;十死無生,還敢前去,連臉色都不改,這才叫作「神勇」!色厲者內必荏,要刺殺秦始皇,一定要是荊軻這樣的人才可以!
太子丹啊,你永遠回不去嘍!
而從後來秦舞陽的表現來看,果然給田光說對了。


鞠武勸太子丹的,完全是理智的做法。做事想成功,絕不能憑一時的感情和衝動,就如同我在《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中說過的,如果想要成功,你就必須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鞠武曰:「臣為太子計熟矣。夫有秦,疾不如徐,走不如坐。今合楚、趙,並韓、魏,雖引歲月,其事必成。臣以為良。」
荊軻說:「田光送我離開之時,對我說太子請他不要泄露國家大事,他覺得大丈夫不能被人信任是一件羞恥的事,因此咬舌自盡了。」太子大驚失色,涕淚俱下地說:「丹所以戒先生,豈疑先生哉?」意思是,我只是想提醒先生,哪裡是要懷疑他呢?
荊軻這段話說得多好,他這段話中還表露了一個訊息,原來田光先生邀請荊軻時,他還在衛國,是應其邀請才來燕國的,這一點和《史記》記載的完全不同。
太子睡卧不聽。

鞠武接著說:「如今太子重視匹夫的勇武,相信刺客會拚命,而想要獲得成功,臣以為這種想法實在是未經深思熟慮的。」從這段話來看,鞠武顯然是反對刺客的。為什麼呢?因為派刺客去刺殺秦王,即便獲得成功,秦國難道就會滅亡嗎?秦國倘若不亡,新王勢必立刻進攻燕國以報國讎。假如失敗了,那燕國如何面對秦王的怒火?各國又會因此而援助燕國嗎?
太子下席再拜曰:「若因先生之靈,得交於荊君,則燕國社稷長為不滅,唯先生成之。」田光遂行。太子自送,執光手曰:「此國事,願勿泄之!」光笑曰:「諾。」

太子丹後來逃到秦國國境的關卡時,已是晚上。古代的關門都是白天開晚上閉,因此關門不開,太子丹就不能過去。試想,秦王隨時可能反悔,過關分秒必爭,太子丹該怎麼辦?結果太子丹當場學雞叫(原來他還是口技高手),所有的雞聽到都跟著叫,於是守關士兵以為天亮了,就把關門打開,太子丹才逃離了秦國。

太子這時候不是已經「睡卧不聽」了嗎?結果聽到老師願意介紹田光,他立刻就醒過來說:「敬諾。」也就是我恭敬地答應您了!燕太子丹這個人,在六國的領袖之中已經算是以賢能出名的人物。各位不妨看看,他和秦始皇相比如何,為什麼一個人會成功而另一個人會失敗?
試問:從此事前後的經過來看,為什麼田光要這麼做?

前面談了秦始皇的臣子們,現在我要帶各位去看秦始皇的敵人們了。秦始皇要消滅六國,他的敵人自然不會少,但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燕國的太子丹,因為太子丹派來的刺客荊軻,差一點兒要了他的命。

鞠武提出個辦法,就是與楚、趙、韓、魏各國聯合,一起對抗秦國,這是唯一能戰勝秦國的方法,希望太子丹能好好考慮。各位或許注意到,這份合縱名單中少了一個國家。對的,就是齊國。這一點,要等到後面《史記·刺客列傳》再補充說明。


田光先生拿命去推薦荊軻,太子丹就這樣的胸襟,田光真是白死了。
荊軻答應了田光,田光總算完成了任務。但接下來的發展卻出人意料,田光說:「蓋聞士不為人所疑。」一個人既以賢士自許,就不應該有被人懷疑之處。然而「太子送光之時,言此國事,願勿泄」,這就是太子丹懷疑田光可能會泄露此事,因此才要如此交代。田光既然被太子丹懷疑,就代表在太子心中,他不是真正的賢士,否則又何必交代這句話?這無疑是一種侮辱,田光不願忍辱偷生,所以就咬舌自盡了。
遂見荊軻,曰:「……夫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傾心於足下,願足下勿疑焉。」荊軻曰:「有鄙志,常謂心合意等,沒身不顧,情有乖異,一毛不拔。今先生令交於太子,敬諾不違。」田光謂軻曰:「蓋聞士不為人所疑。太子送光之時,言此國事,願勿泄,此疑光也。是疑而生於世,光所羞也。」向軻吞舌而死。
這不是假話嗎?你不懷疑他,問那一句幹嗎?如果這是真話,那麼你問那一句,不就是因為你克制不了自己的擔心嗎?要記住,沒事多講話的人,通常都是不能克制心中衝動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成就大事。
夏扶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我翻譯一下,就是:

各位注意看,三個月之後,「太子怪其無說」。
《老子》說「寵辱若驚九九藏書」,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可是有時過分的寵或辱,還是要驚的。年輕的朋友,如果遇見有人對你好得超乎常理,一定要小心,人家可能想買的是你的命!

太子聽荊軻提起了田光,馬上致以問候,但荊軻給了他一個令人震驚的答案。
太子曰:「田先生無恙乎?」

「縱令燕秦同日而亡,則為死灰復燃,白骨更生。願先生圖之。」

「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太子欲圖事,非此人莫可。」
而一個智者考量事情,向來是「未慮勝,先慮敗」。也就是在做事之前,先要考慮萬一事情失敗了以後,能不能承受這個代價?如果能承受才去做,如果不能承受就不要去做。這也就是所謂的「身必安而後行」。
秦國想滅六國,天下皆知。鞠武的辦法看起來沒有新意,但其實是當時六國唯一可行的辦法,也就是「拖」!不要忘了,秦滅六國是各個擊破,當一國滅亡時,其他各國都在袖手旁觀或各自為戰。如果當時各國能聯合抵抗,秦國絕對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輕易統一天下,這樣還能等待日後的變化,替燕國找到一條生路。

為書與其傅鞠武曰:「……今秦王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無禮,為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
太子丹又說:「現在先生自殺了,也讓我無顏面對世間了。」他茫然許久,好多天都不開心。
荊軻辯才無雙,大家都覺得他說得好。這裏的「竟」是動詞,當「終」字解,就是酒席一直喝到最後,沒有人能在言辭上壓倒荊軻。太子也非常高興,他覺得荊軻才華出眾,有了他就不必擔心秦國了。跟各位講這一段,不是為了講荊軻有多了不起,事實上野史的描述難免有誇張之處。但我要各位特別注意酒宴中的一個人,一個本來應該講話卻不講話的人。是誰呢?那就是燕太子丹。
而且荊軻不只是色不變,他還是「神勇」。在太子丹的門客中,最厲害的是秦舞陽(也有的書寫作秦武陽)。秦舞陽是什麼樣的人?他是燕國名將之後,十三歲時當街殺人,沒有人敢正眼看他,所以太子丹覺得他是燕國最厲害的勇士。
田光見了荊軻,對他說:「燕國的太子真是天下之志士,他對您十分看重,希望您對他不要有所懷疑。」荊軻回答說:「我有著粗鄙的志願,常對自己說,如果遇上心意相合的人,就算為了他去死也不回頭;如果遇上性情不合的人,就算是一根毫毛也不願拔給他。現在先生命我結交太子,我將恭敬地承諾此事,絕不違背。」
田光說,這是國家大事,他要好好想一想。於是太子丹安排田光住在最好的館舍,每天親自送三頓飯來給田光(古代平民通常一天吃兩頓飯,早上叫「朝食」,下午叫「飧」。可能有人會問,那晚上呢?晚上平民當然早早上床睡覺,誰有多餘的燈燭錢啊),對他噓寒問暖,如此過了三個月。
燕丹子質于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歸。
如果辦不到呢?太子丹說,他覺得自己無顏見天下,死了也會懷恨于地下,因為這必然會讓諸侯們指著他恥笑。於是太子丹寫了這封信,希望老師幫他好好想個辦法,來達到這個目的。

深怨于秦,求欲復之。奉養勇士,無所不至。

坐皆稱善。竟酒,無能屈。太子甚喜,自以得軻,永無秦憂。
太子丹認為,拿著一把劍去刺殺秦始皇,比帶一百萬軍隊去攻打秦國更有用;劍刺進去的一瞬間,就可以解除太子丹萬世的恥辱。太子丹真正想要的目標只有一個,他要秦王死!
太子丹居然躺下來裝睡,轉頭不聽鞠武說話!姬丹,你是得不到玩具就發脾氣的小孩嗎?
鞠武報書曰:「臣聞快于意者虧於行,甘於心者傷于性。……事必成然後舉,身必安而後行。……」
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剛好相反,他是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一個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的人,他想的不是成功,而是為了求一時之快意而孤注一擲。這樣做或許一時會很爽,但也必須承擔嚴重的後果。他從頭到尾想的都是心中的感受,而不是計劃的可行性。

燕太子丹的反應,保證出乎各位意料。

你荊軻是個什麼東西?我從來沒有聽過你這個人,你真有那麼了不起嗎?你在家鄉沒有聲譽,也沒有足以讓人稱道的才能,憑什麼位居我們這些門客之上?又有什麼資格坐在這裏讓太子為你敬酒?
就算讓燕國跟秦國同歸於盡,他也願意。因為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稱心快意之事,他就算成了死灰也會因此而復燃,就算成了白骨也會因此而重生。希望田光幫他想出辦法,完成他的心愿。
從這一點來看,燕太子丹不是個智者,他是個賭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