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信念 一個人的奧運會

信念

一個人的奧運會

聲明是發了,但接下來該怎麼辦?
在「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第三天,劉長春就從瀋陽回到了大連。當時就有日本當局人士找到劉長春,問他「將來的打算」。劉長春客客氣氣地表示「沒什麼打算」,隨即先去了北平,然後又躲到了旅順。
中國出了這樣一個短跑天才,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消息一出,全國體育界嘩然。沈嗣良儘管接受派遣,但公開向記者宣布:「余之赴美,未受國民政府絲毫津貼,旅費由協進會任之,數約五千。」
消息一出,全國嘩然:劉長春真的要代表日本扶植的「滿洲國」參加奧運會?一時之間,「漢奸」「賣國賊」等罵聲四起。

謹以此文,獻給奧運先驅劉長春先生,以及所有為中國體育事業做出奮鬥和犧牲的人。
無關成績,無關金牌。
也恰恰是在這一年,中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民國的全國體育性組織「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中國的國家委員會。
在男子100米和200米比賽中,劉長春雖然以微弱劣勢輸給德國名將彥魯特拉比爾,獲得了亞軍,但戰勝了當時日本著名的「短跑怪傑」吉岡隆德和「飛毛腿」岡健次郎,還贏了另外一名德國短跑名將。
這時候,站出來的還是張學良:個人出資8000塊大洋,資助中國運動員去參加奧運會。
在「關東州」那次對抗賽上一戰成名后,劉長春進入了中學讀書,但很快因為家境貧寒而輟學,去做了一名學徒工。不過雖然輟學,劉長春卻始終沒有放棄短跑和足球,經常自己一個人跑到體育場去訓練。
7月30日下午2點半,第十屆奧運會在洛杉磯正式開幕。
在那一年「關東州」(今屬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當時屬於日本租借地)的中日小學田徑對抗賽上,出現了一個「短跑神童」。
8.《淺析奧運會傳入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張博,《歷史教學》,2008年第10期)
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一切手續都進行得非常順利,國際奧委會也一路開綠燈,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了來自中國的申請。

1

而劉長春那時面臨的壓力,遠比當時年輕的劉翔還要大得多。

代表東北大學出戰的劉長春
經過日本人的兩次登門拜訪,劉長春又悄悄把全家搬到了河口。
1931年9月18日晚,睡夢中的劉長春被不遠處北大營傳來的爆炸聲驚醒。

3

在那天的賽場看台上,有一個人對劉長春的表現留下了深刻印象。
男子200米預賽結束的那天晚上,劉長春的教練宋君復給組委會打了一個電話,表示中國運動員劉長春因為兩腿酸脹,實在無法比賽,申請男子400米比賽棄權。
奧運會的舞台,就是這樣現實和殘酷。
這樣的生活,直到1949年之後發生了改變。

賽場上的劉長春
「我是中國人,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我絕不代表偽滿洲國出席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雖然劉長春在比賽中表現出的鬥志得到了包括裁判員在內的很多人的認可,但對他自己來說,兩場預賽被淘汰,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劉長春和于希渭作為運動員,宋君復作為教練員,將代表中國參加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在這漫長的行程中,不發生點小插曲是不可能的。
那次比賽,他跑了13秒87,排在第四名,沒登上領獎台。
當晚,劉長春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他在1933年的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以10秒7的成績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全國紀錄(這個紀錄直到1958年才被解放軍選手梁啟勛打破),還在1936年再次代表中國去參加了柏林奧運會(那屆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處境更加尷尬),但是,此時的他已經飽受傷病困擾。https://read.99csw.com
後來人們得知,劉長春的名字,其實當初已被列入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代表團觀摩團的名單。
讓劉長春代表中國,去參加1932年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屆奧運會。
7月3日,劉長春和宋君復離開北京抵達上海,準備從上海出發去美國參加奧運會。整個上海為之轟動。7月4日,劉長春在中華體育場訓練,看台上擠滿了慕名來圍觀的上海市民。7月7日,上海體育界和新聞界為劉長春踐行,東亞飯店居然湧進了2000多人,水泄不通。
「威爾遜總統號」開到日本神戶靠港之後,有日本記者登船採訪劉長春,問了他一個問題:
接下來,就只有一個問題了:路費從哪來?
1932年7月1日,已經遷校至北平的東北大學舉行畢業典禮,張學良在典禮上親自宣布:
「第一名為星卜森,勝余有4碼,成績10秒9,余居第5,當在11秒左右。起碼時頭五六十米在先,約至80米后,被後來者超過,原因畢業考試一個月,航行勞頓,缺少練習所致。」
這個消息瞬間轟動大江南北。
那真的是一個很小的隊伍,小到只有6個人:教練員宋君復,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總理事長沈嗣良,留美學生代表劉雪松,旅美教授申國權,上海西青體育主任托平(美國人),而劉長春走在最前面,是旗手。
最後衝刺時,劉長春在所有六名選手中名列第五。
劉長春,1909年出生於大連,從小就跑得飛快,在同學里是有名的「兔子腿」。
這讓那次對抗賽的日方組織者多少感到有些尷尬:按照他們宣揚的理論,大和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尤其是在體育方面,是不可能輸給同為黃種人的中國人的。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王正廷親自到場,為劉長春授旗壯行:「我國此次派君參加奧運會,為開國以來第一次,實含有無窮之意義。余今以至誠之心,代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授旗與君,願君用其奮鬥精神,發揚于洛杉磯市奧林匹克運動場之中,使我之國旗,飄舞於世界各國之前,是乃無上光榮也。」
中國代表團入場了。
他希望能將自己在奧運會上得到的寶貴經驗教訓帶回國,讓中國運動員在下次有更好的表現機會。
可以容納10萬人的體育場座無虛席。在運動員入場式上,當第八個入場代表團進入運動場的時候,全場所有的華僑都站了起來,脫帽,揮手,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至少在體育訓練方面,張學良當時的思想還是很先進的:多辦比賽,多讓中國的運動員感受世界最高水平,這樣就會進步更快。本著這樣的想法,1929年10月,張學良又將德國田徑隊和日本田徑隊都邀請到了東北,搞了一場「中德日三國田徑對抗賽」。
劉長春穿著白上衣、黑短褲出現在了跑道上——他把這套衣服命名為「白山黑水」,藉此提醒大家淪陷的東北。
很有可能,他什麼都不會想。

7

而在劉長春那個時代,不僅僅是田徑,對整個奧運會乃至世界舞台而言,中國都是一個渺小乃至陌生的角色,不僅僅是體育,還有體育背後代表的各種東西。
退役后的劉長春,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生活陷入了貧困。他輾轉于北平和南京兩地,靠打工養家糊口,還曾因「反滿抗日」被日本憲兵隊抓去坐過牢。而他當年參加奧運會的證件、照片等所有紀念品,都在抗戰期間的長沙大火中被燒得一乾二淨,潦倒的生活讓劉長春一度沉迷煙酒不能自拔。後來在北京和瀋陽的大學里謀得一份教職,劉長春的窘迫生活才好轉一些。
這個人,名叫張學良。
1932年7月31日下午3點,洛杉磯奧運會男子100米預賽,第二組。
中國居然要派出自己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了!
很快,洛杉磯奧組委就給中國發來https://read.99csw•com了參加奧運會的邀請。
「文革」結束后,劉長春先後擔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常委、中國奧委會和中國田徑協會的副主席。
張學良立刻就做出決定:重點培養劉長春。
「『滿洲國』已經決定派劉長春參加世界運動會,並已通過國際奧委會認可,並按要求準備遞交『滿洲國』國旗與國歌,以備屆時應用。」
現場的華僑觀眾全都起立歡呼,準備見證一個奇迹的誕生。
「看到全場那麼多觀眾,一方面感到很自豪,但另一方面卻又很緊張。」他對我說,「站到起跑線上,看到旁邊的外國運動員都那麼壯,我明顯感覺自己的腿肚子都在抖。」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不去,自然很簡單。但如果中國沒有運動員去參加洛杉磯奧運會,那就等於把舞台讓給了「滿洲國」。
每次看劉長春的故事,我都會莫名想到劉翔的這段往事。那時候劉翔出國比賽,就他和教練孫海平師徒兩個人,就像68年前的劉長春和宋君復。
1932年5月,已經被日本人控制的大連《泰東日報》登出了一條引人注目的消息:
在張學良的力邀之下,來訪的德國田徑隊隊長步起(當時的男子50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留下來做了東北大學田徑隊的主教練。張學良為步起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每月800塊大洋(當時東北大學一名教授的月薪是360塊大洋左右,已是全國罕見),配兩匹馬、一輛小轎車。
當天,上海的一家報紙刊登了這樣一幅漫畫:
然而,他還是想得簡單了。
而那場比賽后,很多在現場觀看比賽的中國觀眾都興奮異常,到處打聽那個孩子是誰。有知道情況的人告訴大家,那個孩子在沙河口公學堂讀書,名字叫劉長春。
那是個中國小學生,他在那一年的田徑比賽上,100米居然跑出了11秒8(已經接近目前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400米跑出了59秒,以巨大的優勢奪冠。
事實上,劉雪松、申國權、托平三人是被拉來撐場面的,不然中國代表團的人實在太少了。
而當時中國已經決定參加1984年在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那是新中國重返國際奧委會後,第一次派團參加奧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作為「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的名字重新被人提起,他很快被聘為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的田徑教練、教授,並出現在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酒宴上,作為中國體育界代表向黨和國家領導人敬酒。
1927年的大連中華青年春季運動會上,劉長春在男子100米比賽中跑出了11秒。那一年,他18歲。
孤帆遠影,單刀赴會。
不少有識之士其實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憧憬:
劉長春的最終成績是11秒1。雖然和小組第一相差不多,但這是電光石火間就是一個身位的男子100米比賽——劉長春在小組賽被淘汰。
但各方真的立刻行動了起來:東北大學體育系主任郝更生開始牽頭聯繫國內各方面的資源;時任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開始與國際奧委會聯繫,希望能夠破例為中國運動員報名;整個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都開始施展出全部能量,為參賽報名運作。
彼時的張學良,兼任東北大學校長,青春年少,興趣廣泛,其中一個愛好,就是體育。
9.《回顧1932奧運男子100米:劉長春參賽》(騰訊體育,2017年12月17日)
隨後又通過《大公報》做出了更明確的表態:
那天晚上,劉長春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那麼,有沒有可能讓劉長春真的代表中國去參加奧運會?

71歲的劉長春
1932年8月2日,男子200米預賽,劉長春再一次站到了跑道上。
5.《劉長春:一個人的奧運會》(劉鴻圖口述,江菲記錄,《先鋒國家歷史》九*九*藏*書,2007年第20期)
所以可想而知,劉長春面臨的壓力——他一個人,肩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期望。
做關雲長打扮的劉長春手握青龍偃月刀,立於一小舟上,望向遠方。

劉長春在奧運會上參加200米預賽時的情景,賽道上跑在第四位的即是劉長春
不過,日本人很快得到了劉長春的回應——同樣是1932年5月,劉長春先是通過北平的《體育周報》發表了自己的聲明:
發令槍響,劉長春又一次佔到了領先位置,並且在前170米都保持在第二名。然而,在最後30米,依舊因體力出現了問題,被另一個對手超過,最終排在第四。

中國代表團入場時的情景
也就是在那一年,因為在一場足球比賽中展現出了驚人的速度和靈活的協調能力,劉長春被當時的東北大學足球隊領隊看中,推薦他進入東北大學體育系預科班,專攻田徑。
在1932年的春天,日本人再次找到了劉長春,索性直接攤牌:請他代表「滿洲國」去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只要他肯去,回來就在「滿洲國」的體育部或教育部給他安排一個高官位置。當時被日本方面要求一起去參加奧運會的,還有馮庸大學的中長跑名將於希渭。
回到國內的劉長春,命運坎坷。
然而,個人的命運,很多時候和國家的命運是分不開的。
劉長春200米的成績是22秒1,雖然基本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但因為是在全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比賽,他再次遭到淘汰。
然而,國民政府不久就以「時間倉促,準備不足」為由,宣布中國不會參加本屆奧運會,只會派遣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總幹事沈嗣良前往觀禮。
而且,他已經耗盡了幾乎所有的體力。
到第60米的時候,開始有第一個選手超過了劉長春,然後是第二個、第三個,到第80米的時候,劉長春已經落到了第五位。
一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卻只派出了人數如此之少的一個代表團。
小時侯看奧運會開幕式直播,最喜歡看運動員入場式。有時候看到一些來自小國的運動員代表團,會覺得很新奇:這個國家是哪裡的?他們為什麼只派這幾個運動員來?他們國家是不是很小?而就在80多年前,我們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被別人這樣打量的。
到了7月8日,劉長春要出發的日子,他們卻沒能等來於希渭——由於日本方面的監視,于希渭最終沒能來成上海。但他表示自己「身體有病」,拒絕代表「滿洲國」參加奧運會。
3.《劉長春:奧運賽場的中國第一人》(鮑京北,《文史博覽》,2008年第2期)
一年零四個月後,中國代表團重返奧運會。

2

劉長春像離弦之箭一般沖了出去。
隨後,船上又送來了一封日本當地體育組織發來的電報,信封上寫的是「致奧林匹克選手劉長春」,劉長春簽收后拆開一看,電報中寫的是「祝『滿洲國』奧林匹克選手劉長春創造佳績」云云。劉長春當即將電報退回,表示「船上並無『滿洲國』奧林匹克選手」。
東北大學由當時的「東北王」張作霖在1923年10月24日正式建立,投入巨大,是當時全國範圍內最好的大學之一,全校共有3000多名學生,當時北大也只有2000多名學生。
那一夜,槍聲大作,爆炸連連,很多東北大學的學生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第二天看到街上出現了很多日本巡邏兵,才知道一夜之間,瀋陽已經淪陷。
如今,國人看待奧運會的視角已經多元化,在金牌和冠軍之外,我們還可以欣賞很多其他的東西。我個人當然很讚賞這種轉變,因為這代表了一種自信,一種已經不需要用奧運金牌去證明什麼的自信https://read.99csw.com
7月29日,就是當年劉長春乘坐的「威爾遜總統號」到達洛杉磯港口的日子,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在洛杉磯摘得了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歷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而對於劉長春,張學良專門關照要給他開運動員小灶,另外每月發30塊大洋的特別補助(作為參照,毛澤東1918年在北大做圖書館管理員時月薪是8塊大洋)
1937年,劉長春的大腿又一次拉傷,由於當時的中國幾乎沒有任何保健和康復的概念,這次受傷讓他徹底告別了運動生涯。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於1924年8月正式成立,名譽會長為張伯苓,名譽副會長為被稱為「中國奧運之父」的王正廷。這張照片為部分董事合影。前排左起:馮少山、盧煒昌、沈嗣良;後排左起:陳時、張伯苓、王正廷

5

然而,事態卻發生了出人意料的變化。
記得劉翔曾經和我說過一個故事。
那是2000年,那年他才17歲,去智利參加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他第一次出國去參加如此高規格的賽事。
4.《孤帆遠影——劉長春參加第十屆奧運會寫照》(李潤波,《北京檔案》,2007第11期)

4

在劉翔剛出道的時候,雖然黃種人在講究爆發力的田徑直道項目上總是最默默無聞的角色,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無論是國家整體實力還是體育綜合實力,都已經崛起。
於是,在劉長春和于希渭並沒有答應的情況下,日本人單方面通過媒體宣布了這件事,希望直接將「生米煮成熟飯」。
1.《劉長春參加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始末》(朱元寶,《大連近代史研究》,2018年12月31日)
在步起的專業指導下,劉長春的競技水平進一步提高,從起跑姿勢到擺臂方式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1930年杭州舉行的全國運動會上,劉長春一人輕鬆包攬男子100米、200米、400米三項冠軍,創造三項全國紀錄,名震大江南北——杭州市政府當時甚至把一條路專門命名為「長春路」。
隨後他忍不住又加了一句:「其實堂堂中國政府,豈有不早知此次世界運動大會在美舉行,恐不過亦有惜于拿出錢耳!」
張學良不僅僅是自己喜歡,而且確實為中國體育的發展做了些事。比如在1928年,他專門邀請法國田徑隊(后因故未來)和日本田徑隊,在當時瀋陽的小河沿運動場舉行一場對抗賽,並且讓攝影師將日本撐竿跳運動員以及其他項目運動員的一些比賽動作全部都拍下來,供中國的運動員學習。對於張家一手建立的東北大學的學生,張學良更是特別重視。
然而,奇迹卻沒有發生。
可惜,1983年3月25日,劉長春因病去世,享年74歲。
但同時我又非常理解之前我們對一塊奧運金牌的那種渴望。因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除去競技運動本身,我們是多麼想摘掉「積貧積弱」的帽子,想向世界展現我們自強的形象,想看到我們的國旗在頒獎儀式上最高的位置飄揚。
6.《「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奧運參賽始末》(高永健,《北京日報》,2008年8月2日)
10米,20米,30米,40米,50米……劉長春一馬當先。
從上海到洛杉磯,「威爾遜總統號」郵輪足足開了22天。
這也就意味著,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只剩下劉長春一人了。
7月29日,「威爾遜總統號」終於在洛杉磯緩緩靠港。
國破山河在,奧運赤子心。
那個少年,那年13歲。
而海上航行22天,從上岸到比賽一共只隔了40多個小時,劉長春的體力也實在支撐不住了。
劉長春當即回答:「我二人只代表中華民國!」
「苟余良心尚在,熱血尚流,又豈能忘掉祖國,而為傀儡偽國做馬牛!」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九*九*藏*書這次比賽上,劉長春再一次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隨後,日本《朝日新聞》立刻轉載了這條消息。
7月8日上午9點半,在上海的新關碼頭,數千名各界人士到場,為劉長春和宋君復送行——他們將搭乘「威爾遜總統號」郵輪,橫跨太平洋去美國參加奧運會。
劉長春之前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長途的遠洋航行,好在他的暈船反應並不明顯。但奧運賽前的20多天備戰訓練的黃金時間,劉長春卻只能在郵輪上度過。
事實卻並非如此。
當全場安靜下來,劉長春站在起跑線前等待發令槍響的那幾秒,他的心裏在想什麼?
9月1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大學遷校到北平。
劉長春肅立接旗,回答:「我此次出席奧運會,受全國同胞之囑託,深知責任重大,當盡我本能在大會中努力奮鬥!」
7.《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搜狐網,2008年7月14日)
那確實是一幅讓人五味雜陳的畫面:
「啪!」發令槍響。
這個故事,可以從1922年說起。
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上,男子100米的奪冠成績,也就是10秒8。
當地數百名華僑早就等在港口迎接劉長春一行,然後直接把他們接去了唐人街。在那裡,更多早已翹首以盼的華僑像迎來大明星一樣圍住劉長春,簽名合影者絡繹不絕。
日本人的意圖是很明顯的:借奧運會的舞台,宣揚「滿洲國」的形象,進而將「滿洲國」建國一事坐實。

6

在那一刻,他來了,他站到了跑道上,他起跑,他衝刺,這本身就是一種足以載入史冊的成功。
當時才21歲的劉長春,100米成績已經可以達到10秒6,不僅在亞洲位列第一,在世界範圍內看,也具有進入前十名的實力。
在之後沒有比賽的日子里,劉長春天天去比賽現場看外國高水平運動員的比賽,並寫下了很多心得,包括外國運動員的熱身方式、熱身時間等,並認識到「最難者,指導、管理、運動常識是否合理化、組織化」。
有些事情可以避免,有些事情卻無法避免,比如暈船,比如無法訓練。
所以可以想象,張學良在看到劉長春的表現后那種興奮之情。
當時劉長春的100米成績是10秒8,200米成績是21秒6,不僅是全國第一,而且是當時的遠東第一。
劉長春不知道的是,他的命運因這場比賽而開始改變。
「二位這次去參加奧運會,代表的是中國,還是『滿洲國』?」
那一年,劉長春只有28歲。

饅頭說

這是自奧運會誕生以來,中國運動員第一次正式出現在奧運賽場上。
宋君復打電話的時候,劉長春就在旁邊,一言不發。
掌聲雷動中,「威爾遜總統號」緩緩離港。
就在劉長春進入東北大學練田徑的第三年,學校在校運動場承辦了第十四屆華北運動會。在那次北方八省100多所學校共2000多名運動員參加的比賽中,劉長春再次讓所有人見識到了「兔腿子」的威力——在男子100米決賽中,他輕鬆拿到冠軍,成績是10秒8。
儘管華僑們對劉長春過去的經歷知道得並不多,但他們只知道一點:中國這次派選手來參加奧運會了!
為此,劉長春只能趁人少時,在甲板上做一些簡單的訓練。郵輪上有很多娛樂設施,但劉長春除了用一日三餐外,從來不進這些場所,除了做簡單訓練,就待在自己的房間。
2.《我國首次正式參加奧運會始末》(劉長春,《文史資料精選集》第十七輯,1980年7月)
所以,每次想象那一刻,我都有點好奇:
大家萌發這個念頭的時候,離奧運會開幕也就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那時候,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已確定在上海舉辦。而在他的兒子劉鴻圖看來,父親想去上海,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當年去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劉長春就是從上海出發的。
那是他們兩個一起商量下來的決定,劉長春深知自己的體能儲備已經完全耗盡,如果真的再去比400米,很可能場面會非常難看。
但另一方面,在很多現場熱淚盈眶的華僑眼裡——畢竟是來了!
1983年,已經74歲的劉長春一直和家人念叨要去上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