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籌碼的較量 再聚德黑蘭:「三巨頭」的台前與幕後

籌碼的較量

再聚德黑蘭:「三巨頭」的台前與幕後

羅斯福同意斯大林的意見。美國的首要訴求是儘快結束這場人類浩劫,如果在巴爾幹半島登陸,對希特勒而言不痛不癢,根本無助於戰局向對盟國有利的方向發展。而美國其實也不願意看到英國的勢力再次染指巴爾幹半島。對於丘吉爾的用意,羅斯福心知肚明:
1939年9月,在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的同時,蘇聯也從另一邊發起了對波蘭的進攻,基本上奪取了1795年俄普奧三國第三次瓜分波蘭時沙俄政府獲取的版圖,還附加了東加利西亞和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區。
至於後來能否完全做到,這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羅斯福第二天就搬到了蘇聯駐德黑蘭大使館。

5

比如,當外星人來的時候?
堂堂美國總統去開會,住進了蘇聯大使館,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有美國記者當場就提問:「總統先生,這件事聽上去就像斯大林和蘇聯國家安全部門劫持了您。」

斯大林接受贈劍的場面
斯大林當然同意這個方案,關鍵還是要看羅斯福。
而流言也開始風傳:根本就沒有什麼刺殺威脅,斯大林是想藉此恐嚇羅斯福住進蘇聯大使館,達到把他和丘吉爾隔離的目的。
下午4點,第一次會議正式開始,羅斯福是主持人。他在致辭中表示:「俄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第一次作為家庭的成員相聚一堂。我們所抱的唯一目標,是贏得戰爭的勝利。希望大家自由討論,暢所欲言。」
最終,從法國南部登陸的計劃被敲定。雖然因為英國阻撓等各種原因,此計劃被推遲,但在1944年6月6日盟軍還是從法國北部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登陸行動——諾曼底登陸。
外力在,大家合,外力無,大家分,誰也別和誰客氣。
登陸問題爭完了,接下來是爭領土問題。
蔣介石則啟程回國——沒辦法,斯大林不希望中國派代表參加德黑蘭會議。
還有中國。
羅斯福剛抵達德黑蘭時,入住的是美國大使館,房間狹窄,臨近馬路,安保係數很低。沒多久,羅斯福就接到了斯大林的口信:蘇聯特工獲悉,德國已派人準備在會議期間刺殺三國首腦。斯大林邀請羅斯福來安保係數最高的蘇聯大使館暫住。
如果蘇聯出兵對日作戰,將大大減輕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所以羅斯福也認為斯大林的要求「合情合理」。事實上,將大連港拿出來還九-九-藏-書是羅斯福的建議,不過他的說法是將大連設為自由港。為此,他也安慰有些擔心的斯大林:「中國人會喜歡在國際保證之下的自由港主張。」
所以,丘吉爾提議波蘭的東部邊界向西移動到「寇松線」(即基本承認1939年蘇聯進攻波蘭時獲得的領土),然後再從德國那裡挖一塊補償給波蘭——不管這個交易是否公平,波蘭根本是不在場的。
按照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想法,在1939年9月之後的波蘭領土變更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斯大林的堅持是,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之前的蘇聯領土,他不會吐出一平方米。
儘管美蘇兩國首腦都反對「巴爾幹方案」,但丘吉爾還是努力在為早已失去相應實力的大英帝國做最後掙扎——遲遲不肯確定「霸王行動」的最終實施日期。
德黑蘭這個開會地點的確定,其實也費了很大一番周折。
丘吉爾最初提議的會議地點,是英國奧克尼群島的斯卡帕灣,但斯大林沒有立刻給出回復。相比之下,羅斯福的心思就更細緻些,他提議的會議地點是阿斯特拉罕或阿爾漢格爾斯克——這兩座城市都是蘇聯的地盤。不過斯大林還是不置可否。
(2)重新確定波蘭邊界;

6

這次輪到羅斯福不同意了。他反對在伊朗開會,要求去位於東非的城市阿斯馬拉,甚至提議可以在一艘停泊在港口的軍艦上會晤,但斯大林堅持要去伊朗。直到10月底的時候,羅斯福還在要求,請斯大林選擇阿斯馬拉、安卡拉、巴士拉之中的任意一個城市會晤,但不去伊朗。
德黑蘭會議的另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商量蘇聯何時出兵對日作戰。對於這個問題,斯大林答應得很爽快:沒問題。
1945年8月23日,蘇軍從日軍手裡接管了大連港。大連港名義上是「自由港」,但其實由蘇軍控制,被無償租用,進出口貨物免稅。直到1951年,處於中蘇關係「蜜月期」的蘇聯將大連港還給了中國。
見兩位盟友態度如此堅決,丘吉爾最終只能放棄自己的主張。
被分配了權益的不在場當事國,其實並不止波蘭一個。
斯大林立刻強烈反對這個方案,理由也正當:巴爾幹半島山區眾多,一旦登陸很快會和軸心國部隊陷入拉鋸戰。且巴爾幹遠離德國心臟地區,不如從法國南部地區登陸直切德國要害,這樣才能達到讓希特勒崩盤的目的。
曾有人憧憬,世界會進入沒有國家劃分的時代嗎?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是不可能的。但這是不是永遠也不會發生呢?我覺得倒也還是有可能的:
斯大林附和:「美英蘇三九_九_藏_書大國的友誼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
但事實上,刺殺行動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希特勒派出的負責人,就是那個曾經神話般解救了被囚禁的墨索里尼、被稱為「歐洲最可怕的男人」的奧拓·斯科爾茲內。
在德國人掀桌之前,蘇聯曾多次低聲下氣地希望和英國、法國簽訂攻守同盟,但英國和法國都翹著二郎腿,喝著茶、嗑著瓜子用各種理由拒絕了斯大林的提議,最終相當程度上逼著蘇聯轉身去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結果法國被德國打得跪著叫「爸爸」,英國被打得叫「美哥你去哪兒了」。
到了1943年8月,丘吉爾和羅斯福經過商議,共同提出了一個新的選擇:到阿拉斯加去開。斯大林這次給出了明確的回復:不行。因為蘇聯紅軍正在與「希特勒主力展開極為緊張的戰鬥」,他不能去阿拉斯加那麼遠的地方。羅斯福於是又提議:要麼還是接著開羅會議,在北非開算了?斯大林還是不同意,但這次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地點:在三個國家都設有代表處的伊朗德黑蘭開會。
按照計劃,斯科爾茲內先派出一個先遣小隊去德黑蘭做刺殺的準備工作。該小隊由6名間諜組成,其中兩人為無線電報務員。這6名間諜通過跳傘的方式降落到了距德黑蘭70公里的庫姆地區,結果一落地,就被守候多時的蘇聯特工全部抓獲。
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德黑蘭會議上的意見就是:對不起,那是你們非正當所得,請吐出來。

1

儘管三國首腦在台上有一些意見分歧,在台下也有一些掰手腕的動作,但總的來說,這是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三強第一次拋開不同的意識形態坐到一起,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

奧拓·斯科爾茲內
當然,一個大連港是不能滿足斯大林的胃口的,他順帶還要了庫頁島的全部。
開羅會議結束后,羅斯福和丘吉爾馬不停蹄,啟程前往德黑蘭。
當天下午3點,斯大林穿著蘇聯大元帥服,專程前來拜訪羅斯福。做出這個舉動倒未必是因為斯大林要顯得多謙卑,而是因為羅斯福得過小兒麻痹症,由於日夜操勞,已經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
於是,不管中國人是不是喜歡,反正三巨頭是喜歡的,事情也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5)拆分德國(有方案,未達成一致)。
3.《「德黑蘭會議」期九*九*藏*書間,希特勒曾擬暗殺蘇美英三巨頭》(張克俊,《環球時報》,2011年11月7日)

7

當然,蘇聯也有搭架子的時候。在太平洋和日本血拚的時候,美國也賠著笑臉求蘇聯快點出兵,但斯大林總是不緊不慢,遮遮掩掩。等到美國完全包圍日本本土,在廣島將原子彈一扔,150萬蘇聯紅軍立刻一個鯉魚打挺就撲向中國東北,滿臉寫著「對不起,我們來晚了」。
2.《論德黑蘭會議對中國國際地位的影響》(李懷順,《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從這次會議地點的選擇過程,就可以看出當時三個國家誰說話的底氣比較硬了。
斯大林非常給英國面子,他將寶劍舉到唇邊,並輕吻劍鞘,隨後把寶劍交給身邊的伏羅希洛夫元帥,再由伏羅希洛夫交給蘇聯的儀仗隊,一路護送出去。
斯大林搖搖頭:我就不!
丘吉爾這次倒是立場堅定:「重要的是俄國的合理要求得到滿足。……應當使戰後管理世界的國家和戰後受託指導世界的國家得到滿足,使它們沒有領土和別的野心。」

饅頭說

斯大林此時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必須立刻確定登陸時間,並且確定負責的指揮官。他承諾,一旦登陸戰役發動,蘇聯紅軍將立刻在東線發動進攻配合。而羅斯福也堅持必須放棄所謂的「巴爾幹方案」。

「每當首相為穿越巴爾幹攻入歐洲的戰略辯護時,房間里每個人都非常清楚他的真實意圖。大家都明白,他是想切入中歐,使紅軍不能進入奧地利和羅馬尼亞,如有可能,甚至不讓紅軍進入匈牙利。」
(3)蘇聯在歐戰結束后對日本出兵,但有相應條件;
於是,關於波蘭領土的處置,就在波蘭人完全沒參与的情況下被愉快地決定了。
原來,斯科爾茲內的全盤計劃早已被蘇聯情報人員截獲,他們的地面接應人員也早就被發現了。作為蘇聯當時駐外的主要情報站,德黑蘭情報站實力非常強,擁有100多名訓練有素的特工。
丘吉爾思考的出發點還是基於蘇聯紅軍的進攻路線——既然蘇聯人已經打出了國境線,向西挺進勢如破竹,那麼佔領波蘭全境其實是早晚的事。讓蘇聯人把到手的東西讓出來難上加難,倒不如趁他們還沒把波蘭都吞下去,先給他們劃一道分水嶺。
不過,這次刺殺計劃最終失敗了,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開始——斯科爾茲內碰上了嚴陣以待的蘇聯特工。
整個德黑蘭會議似乎將在這種友好信任的氣氛中進行下去。
三國剛剛開始商量聯合反攻,內部陣營就已經有人打起了小九九。
https://read.99csw.com場內「三巨頭」爭得熱火朝天,場外其實也不太平。
丘吉爾和羅斯福面面相覷,放棄抵抗——那就德黑蘭吧。
三國領導人發布的聲明中專門提到了「力求所有大小國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著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壓制的真忱」這些話。
羅斯福考慮再三,決定同意這個方案,但只提出一個條件:在美國大選前不能泄露這個消息——一旦泄露,在美國的六七百萬美籍波蘭人就肯定不會再投票給他了。
(1)1944年5月在法國南部開闢第二戰場;
在得知先遣小隊全軍覆沒之後,斯科爾茲內意識到行動計劃已經敗露,經驗老到的他隨即再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德黑蘭會議還是一場很有意義的會議。

3

4.《德黑蘭會議:斯大林為何撿丘吉爾丟的紙團?》(新華網,2013年10月17日)
有點擔心的倒是斯大林:「我不認為中國人會喜歡這樣的計劃。」
那麼羅斯福的意見呢?
這時斯大林甩出了底牌:我只去德黑蘭,其他地方我就派代表來參加吧。
美國人不打小算盤嗎?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美國一會兒「嚴重關切」,一會兒「強烈譴責」,但轉身還是把石油和軍火賣給日本。直到自己在珍珠港被打疼了,才把中國看作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一眨眼就能把中國捧到「世界四強」之一的位置。
其實早在1941年,正在遭受德國猛烈打擊的斯大林就提出過希望英國開闢歐洲的第二戰場,但遭到了丘吉爾的拒絕,直到羅斯福後來也希望開闢第二戰場,丘吉爾才認真起來。但是,丘吉爾拋出的卻是「巴爾幹方案」——由地中海從義大利南部登陸,在巴爾幹半島對德國發起進攻。
這是兩國元首的第一次見面。兩人寒暄,互相表示:很早就想見到您了!
1943年11月28日,德黑蘭會議正式開始。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德黑蘭會議上的三巨頭
丘吉爾也表態:「這次會議也許象徵著人類有史以來,整個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會,人類的幸福及命運已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
算上可以公開的和必須保密的,三國領導人主要達成了以下幾點共識:
1.《德黑蘭風雲錄》(孫越,財新網,2017年5月5日)
丘吉爾的目的很明顯:蘇聯紅軍現在是由東往西在反攻,一旦打到德國,那麼https://read.99csw•com所經的東歐諸國將全部落入蘇聯的勢力範圍,而那本來是大英帝國的勢力所在。如果盟軍從巴爾幹半島切入,就可以把蘇聯紅軍阻隔在外。

2


德黑蘭會議期間手寫的開展「霸王行動」的協議
5.《德黑蘭會議的經過》(歷史趣聞網,2017年1月29日)
(4)用聯合國取代國際聯盟;
當然,也真是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它們才不得不抱團。
對於斯大林的這一訴求,羅斯福完全同意,但持不同意見的是丘吉爾。
納粹德國的黨衛隊旅隊長兼警察少將舒倫堡,當時是納粹德國保安局第六處國外政治情報處處長。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希特勒不僅當時下令批准了在德黑蘭會議期間刺殺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的計劃,還親自給計劃起名為「遠跳」。這次行動不僅有斯科爾茲內的特種部隊參加,還有德國空降兵部隊配合。
在第一次會議結束、第二次會議開始之前,丘吉爾向斯大林轉贈了一把寶劍——那是他奉英國國王喬治六世之命贈予斯大林的,為的是向蘇聯軍民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光榮戰鬥表示敬意。
當然,三國領導人按照慣例還是發布了《德黑蘭宣言》。
領土問題其實主要集中在一個國家——波蘭。
德黑蘭會議有驚無險地在1943年12月1日閉幕了。
所以,在世界這個大舞台上,誰也別和誰客氣。

4

有時候,團結一致並不是因為大家都心往一處使,而是有強大的外力,讓大家意識到必須抱團而已。
但事實上,所有的相互點贊行為,只會發生在探討實質問題之前。
丘吉爾明確領會斯大林的意思——想要中國的大連港。對於中國的利益,丘吉爾基本視若無睹,所以他立刻表示贊成:「將來應該在世界上一切海域看到俄國的艦隊和商船隊。」
但是,蘇聯也提出了條件:在遠東能夠為蘇聯做些什麼?……蘇聯在遠東沒有一個完全不凍的港口。
德黑蘭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就讓三巨頭爭論起來。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討論如何儘快打敗三個國家面臨的共同敵人——納粹德國。對於斯大林來說,他希望美國能夠儘早實施「霸王行動」——在法國南部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這樣能夠大大減輕蘇聯紅軍在蘇德戰場上的壓力。
在這場爭論中,態度堅決的是羅斯福,立場動搖的倒是丘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