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況鍾和周忱

況鍾和周忱

江南其他各府縣,也和蘇州一樣,欠了很多稅糧。周忱首先找老年農民研究,問是什麼緣故。農民們說,交糧食照規矩得加「耗」(附加稅),因為倉庫存的糧食日子久了分量就減少了,加上麻雀老鼠都要吃糧食,這樣,就會有耗損。官府把預計必有的耗損分量在完糧時附加交納,叫作「耗」。但是,地主們都不肯交納,光勒掯農民負擔全部耗損,農民交納不起,只好逃亡,稅糧越欠越多了。
他是進士出身,在刑部(管司法、審判的部)做了二十多年的員外郎(官名,專員),不為人所知。直到大學士(宰相)楊榮推薦為江南巡撫、總督稅糧,才出了名。
明成祖死後,三楊當國,三楊就是原來七人內閣中的三個,是楊士奇、楊溥和楊榮。這三人都是有能力的政治家,在他們當國時期,政治是比較清明的。
也正由於封建時代的青天極少,所以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青天,也就成為箭垛式的人物,許多人民理想中的好事都被堆砌到他們身上了。像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況鍾和海瑞,都是著名的例子。
蘇州地方殷富,人口稠密,土地集中,人民貧困,階級關係比較緊張。在況鍾以前,做知府的不要說久任,連稱職能夠做滿任期的也沒有一個。況鍾以後,也還出過幾個好官,不過都比不上他這樣有名,為人民所愛戴歌頌。
佔全國稅糧近十分之一的蘇州,欠糧這樣多,人口大量外流,是不能不嚴重地影響到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的。首相楊士奇提出補救方案:蠲免欠糧,官田減租,清理冤獄,懲辦貪官,安撫逃民,特派知府等六項措施。況鍾就是在這樣情況下,被特派到蘇州執行這些措施的。
第二是清理冤獄。蘇州有七個縣,況鍾每天問一個縣的案,排好日程,周而復始,不到一年工夫,清理了一千五百多件案子,該辦的辦,該放的放,做得百姓不叫冤枉,豪強不敢為非,老百姓都叫他是包龍圖再世。現在舞台上演唱的《十五貫》,雖然事實上和況鍾無關,但確也反映了他在這一方面的工作作風,取得的成績和威信,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由於封建統治階級一貫剝削、虐待人民,和人民對立,老百姓在平常時候,是怕官的。老百姓和官的關係是,一要完糧,二要當差,三呢,遭到冤枉要打官司。這三件事都使老百姓怕官,一有差錯,就得挨板子、上夾板,受到種種非刑,關進班房,以至充軍、殺頭等,老百姓怎能不怕?
就東南一帶而說,農民負擔之重居全國第一。這時全國的實物收入,夏稅秋糧總數約三千萬石,其中浙江一省佔二百七十五萬多石,約佔全國收入十分之一弱。蘇州一府七個縣卻佔二百八十一萬石,比浙江一省交的糧還多。松江府一百二十一萬石,也很重。以蘇州而論,墾田數只有九萬六千五百零六頃,佔全國墾田數百分之一點一,交納稅糧呢,卻佔全國稅收的百分之九點五。
況鍾(1383—1442),江西靖安人。從1430年起任蘇州知府,一直到1442年死在任上,連任蘇州知府十三年。
第一是懲辦貪吏。況鍾是從吏出身的,精於吏事。在上任以後,卻假裝不懂公事,許多吏拿著案卷請批,況鍾問他們該怎麼辦,都一一照批。吏們喜歡極了,以為這知府真好對付,以後的事好辦了。況鍾在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弄清情況以後,過了一個多月,突然叫官員和吏們都來開會,當場宣讀「敕書」,其中有「屬員人等作奸害民,爾即提問解京」的話,就問這些吏,那一天你辦了什麼事,受了多少賄賂,對不對?一一問過,立時殺了六個。官員中有十二個不認真辦事,疲沓庸懦的,都革了職。另外有幾個貪贓枉法的,拿到京師法辦。這一來,官吏們都害怕了,守法了,老百姓也少吃苦頭了。人們叫他做青天。read.99csw.com
況鍾在人民中間的威信日益提高,主要的是他還辦了以下這幾件事:
官田減租是得到明宣宗的同意,用詔書(皇帝的命令)下達全國的。但是,有人認為,減掉了租,就減少了王朝的收入,遭到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反對,沒有能夠貫徹;蠲免欠糧,也同樣行不通。隔了兩年,還是沒有解決。儘管明宣宗和楊士奇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統治基礎,下了極大決心要辦,並且嚴厲申斥戶部官員,不奉行減租免糧命令的就要辦罪,還是辦不了,辦不好。
但是,《十五貫》這個故事,其實和況鍾並不相干。
《十五貫》成功地塑造了況鍾這個歷史人物,刻畫了他的性格、思想感情。他通過具體分析,進行現場調查研究,得出正確結論,終於糾正了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的錯誤判斷,平反了冤獄,為人民辦了好事。這個戲形象地突出了反對主觀主義、反對官僚主義這個主題,是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的,是個好戲。
他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每天都記日記,除記重要的事項以外,也記下這一天的氣候,陰、晴、風、雨。有一回,有人謊說,某天長江大風,把米船打翻了。周忱說不對,這一天沒有風,一句話把這案子破了。又有一回,一個壞人故意把舊案卷弄亂,想翻案。周忱立刻指出,你在某天告的狀,我是怎麼判決的。好大胆子,敢來糊弄人!這個壞人只好服罪。江南錢糧的數目上千上萬,都記得很清楚,隨時算出,誰也欺騙不了他。
蘇州人民好容易有了一個青天,鬆了一口氣。第二年,況鍾的繼母死了,按封建禮制辭官回家守孝。這一來,蘇州的天又黑了,風氣又變了,官們吏們又重新做壞事了,百姓又吃苦頭了。他們想了又想,都是況鍾不在的緣故,三萬七千多人便聯名請求況鍾回來。隔了十個多月,況鍾又被特派回到蘇州,這一回用不著調查了,立刻把做壞事的官吏們都法辦了,天又變好了,況鍾更加得到人民的支持。
周忱遇事留心研究,找出關鍵問題,提出解決辦法,隨時改革不適用的舊辦法,適應新的情況。他有便宜行事的職權,地方性和局部性的問題,可以全權管理,以此,他在江南多年,先後辦了不少好事。
第三是抑制豪強。明朝制度,軍民籍貫是分開的,軍戶絕了,要勾追原籍本家男丁補缺。封建王朝派的清軍御史蠻橫不講道理,強迫平民充軍,弄得老百姓無處訴冤,況鍾據理力爭,免掉一百六十個平民的軍役,免掉一千四百多平民的世役,只是本身當軍,不累及子孫。七縣的圩田設有圩長圩老九千多人,大部分都是積年退役(在衙門做過事)的惡霸,這制度和這些人得到大官的支持,為非作惡,況鍾不管上官的反對,也把它一起革除了。沿海沿江有些地方的軍官,借名巡察河道,劫掠商船,為害商旅,況鍾都一一拿辦。
他從不擺大官架子,有時候有工夫,騎匹馬沿江到處走,見到的人不知道他是巡撫。在江南年代久了,和百姓熟了,像一家人一樣,時常到農村去訪問,不帶隨從,在院子里,在田野里,和農夫農婦面對面說家常話,談談心,問問有什麼困難,什麼問題,幫著出主意。
眾人齊說使君賢,只剪輕蒲為作鞭,
兵仗不煩森畫戟,歌謠曾唱是青天九九藏書
況鍾剛正廉潔,極重視細小事件,設想周密,不怕是小事,只要有利於百姓就做,對百姓有害的就加以改革。興利除害,反對豪強,扶持良善,百姓敬他愛他,把他看作天神一樣。第一次回家守孝,百姓想念他,作歌說:
生性儉樸,住的房子沒有什麼陳設,吃飯也只用一葷一素。做官多年,沒有添置過田產,死後歸葬,船上只有書籍和日用器物,蘇州人民看了,十分感動。做官辦事,不用秘書,一切報告文件都親自動手,文字質直簡勁,不作長篇大論,說清楚了就算。在請求官田減租的報告上,直率批評皇帝失信,毫不隱諱。
況鍾做了十三年知府,死的時候,老百姓傷心痛哭,連做生意的也罷市了。送喪的沿路沿江不絕。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畫像祭祀,有的人家甚至把他的畫像供在家裡。
由於宋元以來的歷史發展,東南地區的農業經濟大大發展了,顯出一片繁榮氣象。況鍾所處的十五世紀前期,正是明王朝的全盛時期。但是,這個地區的繁榮,這個時期的全盛都只是表面上的,內部卻包含著嚴重的危機。
周忱還善於和下屬商量辦事,即使對小官小吏,也虛心訪問,徵求意見。對有能力的好官,如蘇州知府況鍾、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同知趙泰等,則更是推心置腹,遇事反覆商量,極力支持,使他們能夠各盡所長,辦好了事。正因為他有這樣好的作風,他出的主意,想的辦法,也都能通過這些好官,貫徹執行下去。
周忱最後還是被地主階級攻擊,罷官離開江南。他剛離開,戶部立刻把他積儲的余米收為官有,儲備沒有了,一遇到災荒、意外,又到處餓死人了。農民完不起糧,又大量欠糧了,逃亡了。百姓越發想念他,到處建立生祠,紀念這個愛民的好官。
周忱(1381—1453)從1430年任江南巡撫,一直到1451年,前後共21年,是明朝任期最長的封疆大員,最會理財最能幹的好官。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農民負擔特別重呢?這是因為從南宋以來,由於這一帶土地肥沃,經濟發展,貴族、官僚用種種方法兼并土地,到了政治局面發生變化,舊的貴族、官僚被推翻了,他們所佔有的土地就被沒收為官田,經過多次變化,官田就越來越多,民田就越來越少了。到明太祖取得這帶地方以後,又把原來的豪族地主的田地沒收為官田,並且按私租收稅,這樣,這帶地方的官田租稅就特別重了。
民田的租稅雖然也很重,但是農民向地主交租,多在本地,當天或者幾天就可以來回,一改為官田,不但田租特別重,而且收的糧食要交官了,得由農民運送到指定的倉庫交納。在交通不便的情勢下,陸運、水運,要用幾個月以至更多時間,不但佔用了大量勞動力,不能投入生產,而且交納一石官糧,往往要用兩三石以至四五石的運費,有時候遭風翻船了,或者被人搶劫,都得重新補交,所有這些巨大的運費和意外的賠墊,都要由農民負擔,農民怎麼負擔得起?蘇州農民因為官田特別多,負擔就特別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十五貫》既然是宋朝的故事,況鍾卻是明朝人,從宋末到明前期,相差有一百幾十年,為什麼戲劇家一定要把這故事算在況鍾名下呢?

三年任滿,到京師朝見,百姓怕他陞官,很擔心,到回來複任,百姓又唱道:

危機是農民負擔過重。
也有全局觀點,對鄰近地區遇事支援。有一年江北鬧大飢荒,向江南借米三萬石,周忱算了一下賬,到明年麥子熟的時候,這點糧食是不夠吃的,借給了十萬石。
https://read.99csw.com這十五年中,況鍾和當時許多有名的政治家來往,成為朋友,交換了對政治上的許多看法。其中主要的是江西同鄉的京官。在封建時代,交通很不方便,官僚們對同鄉是很看重的,來往較多,政治上也互相影響,這種關係稱為鄉誼,是一種封建關係。況鍾的同鄉中有許多是當權的大官,有聲名的政治家,況鍾深受他們的影響,在況鍾以後的政治活動中,也得到他們的支持。
原載《人民文學》
1960年9月號
折獄明斷,民有奇冤,無不昭雪。有熊友蘭、友惠兄弟冤獄,公為雪之,闔郡有包龍圖之頌,為作傳奇,以演其事。惜一切讞斷,不能盡傳於世。
從唐宋以來,封建王朝任命官僚,主要是用科舉出身的人,上過學,會寫一定格式的詩、文,通過考試,成為叫作進士或者舉人的知識分子。一般在衙門裡辦事的吏(科員),地位很低,只能一輩子做吏,是做不了官的。明朝初期,科舉出身的人還不夠多,官和吏的區別還不十分嚴格,以後就不同了。況鍾的父親是一家地主的養子。況鍾從小也念過一點書,但沒有考上學校。到成年以後,1406年被選作靖安縣的禮曹(管禮儀、祭祀一類事務),一直做了九年的吏。他為人幹練精明,通達事務,廉介無私,為縣官所重視。也正因為他做了多年的吏,直接和人民打交道,不但了解民間痛苦,也深知吏的貪污害民行徑,到後來做了官,便有辦法來制裁這些惡吏了。
我國在過去漫長時期是農業國,封建王朝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王朝的全部收入百分之九十以上出自農民交納的糧食,服兵役和無償勞役的也主要是農民。要是農民交不起糧或者少交糧了,農民大量逃亡外地,不當差役了,便會發生嚴重的政治危機,危害封建王朝的統治地位。

一 從《十五貫》說起

這是因為況鍾的確是歷史上的好官,也的確替當時負屈的老百姓申過冤,救活了不少人命,在當時人民中威信很高。其次,朱素臣是蘇州人,對《十五貫》的故事和況鍾這個人物的傳說都比較熟悉。戲劇家為了集中地突出故事情節,集中地突出歷史人物,把民間流傳已久的《十五貫》故事,和當時民間極有威望的好官況鍾結合起來,一方面符合人民對於清官好官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也反映了一定時期的歷史情況,是完全可以允許的藝術處理。
況太守,民父母,眾懷思,因去后,願復來,養田叟。

封建時代的官僚,被人民表揚為青天,是很不容易的事。
周忱弄清原因,就創立平米法,把完糧附加的耗米,合理安排,不管是地主是農民,都一律負擔,又進一步由工部(管工程的部)制定鐵斛,地方準式製造,凡是收放糧食都用同一的標準量器,革除了過去大斗進小斗出的弊病。農民交糧,一向由糧長(地主)經手存放運輸,制度紊亂,糧長巧立名目,從中取利,農民負擔便越發重了。周忱經過細心研究,制定一套辦法,大大減少了糧長做壞事的機會,也減少了耗損。又精打細算,改進了糧食由水路運到北京的辦法,節省了人力和糧食。把這些節約的糧食和多出的附加耗米單獨設倉貯存,叫作余米,逐年積累,作為機動用費。又和況鍾舉辦了濟農倉,減免了蘇州和其他各府的官田租糧。經過親自考察,發現松江、嘉定、上海一帶的河流淤塞,就用余米動工疏浚,興辦了許多水利工程。通過九九藏書這些措施,人民負擔減輕了,加上遇有天災,可以得到及時的救濟,不但荒年不必逃荒,連稅糧也不欠了,倉庫富足了,民生也安定了。
但是,一到了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老百姓忍無可忍,團結起來暴動的時候,情況就完全改變了。人民自己已有了武裝,也有了班房,那時候,老百姓就不再怕官了,害怕發抖的是官。以此,歷史上每次農民起義,矛頭總是首先針對著本地的官員,口號總有殺盡貪官污吏這一條。
太守朝京,我民不寧,
太守歸來,我民忻哉!
蘇州七個縣完納的二百八十一萬石稅糧中,民糧只有十五萬石,官田田租最重的每畝要交三石糧。官糧中有一百零六萬石要遠運到山東臨清交納,有七十萬石要運到南京交納,運到臨清的每一石要用運費四石,運到南京的也要六斗。這樣殘酷的剝削使人民無法負擔,在況鍾到蘇州以前,四年的欠糧數就達到七百六十多萬石。老百姓完不了糧是要挨板子,坐班房的,農民要活下去,就只好全家逃亡,流離外地了。

二 況青天

也還必須指出,儘管歷史上出現了幾個青天,是當時人民給的稱號。但是,也絕不可以由此得出結論,以為青天就是站在人民立場的政治家。不是的,恰恰相反,他們都是為封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官僚,在這一點上,也和當時其他封建官僚一樣,是和人民對立的。不過,由於他們的出身和其他關係,比較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的痛苦,比較正直,有遠見,為了維持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緩和階級矛盾,在不損害封建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前提下,有意識地辦了一些好事。這些好事是和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一致的,也是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當前利益一致的,對當時的生產發展,對歷史的進展有好處的。因此,他們在當時被人民叫作青天,在歷史上也就應該是被肯定的,值得紀念的,在某些方面,還是值得今天學習的人物。
第四是為民興利。蘇州河道,淤塞成災,況鍾把它疏浚了,成為水利。人民因糧重貧困,向地主借高利貸,弄得賣兒賣女,況鍾想法籌劃了幾十萬石糧食,建立濟農倉,每到農民耕作青黃不接的時候,便開倉借貸,每人二石,到秋收時如數償還,遇有災荒,也用這糧食賑濟。又推廣義役倉制度,用公共積累的糧食,供應上官採辦物料的賠墊消費,免去中間地主們的剝削和貪污,從而減輕人民的負擔。
1449年10月瓦剌也先敗明軍于土木(今河北懷來縣),明英宗被俘,北京震動。當國的大臣怕瓦剌進攻,打算把通州存的幾百萬石糧食燒掉,堅壁清野。這時恰好周忱在北京,他極力主張通州存糧可以支給北京駐軍一年的軍餉,何不就命令軍隊自己去運,預支一筆軍餉呢?這樣,糧食保全住了,駐軍的糧餉也解決了。
1956年浙江崑蘇劇團上演了改編的崑曲《十五貫》之後,各地其他劇種也紛紛改編上演,況鍾這個封建時代的好官,逐漸為成千上萬的觀眾所熟識了。這戲中另一個好官周忱,是況鍾的上司和同鄉,也被賦予和況鍾不同的性格,成為舞台上的人物。
周忱不擺官僚架子,接近人民,傾聽群眾意見,心思周密,精打細算,會出主意,極會辦事,人民很喜歡他。
1430年,明封建王朝經過討論,為了進一步加強統治,增加財政收入,認為全國有九個大府,人眾事多,沒有管好,其中特別是蘇州府,交的稅糧比任何一省都多,政治情況卻十分不好,官吏奸貪,人民困苦,欠糧最多,百姓逃亡。要百官保舉京官中有能力而又廉https://read.99csw.com潔的外任做知府,來加強控制。禮部和吏部都推薦況鍾,首相楊士奇也特薦況鍾做蘇州知府。為了加重況鍾的權力,明宣宗還特別給以「敕書」(書面命令),許以便宜行事,並特許他可以直接向皇帝寫報告,提建議。

又有歌說:
《十五貫》的故事出自《宋元話本》的《錯斬崔寧》,大概是宋朝的故事。明朝末年,有人把這故事編在一部書里,題名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清初的戲劇家朱素臣又把它改編為《十五貫傳奇》。現在上演的本子,是根據朱素臣的本子改編的。從故事改編的發展來說,一次比一次好,迷信成分去掉了,複雜的頭緒減少了,人物的形象更典型了,深刻了,也就更生動了;藝術感染力量更強烈了;教育主觀主義、官僚主義者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到九年任滿,又照例到吏部候升,吏部已經委派了新的蘇州知府了,蘇州人民不答應,有一萬八千多人聯名保留況鍾,結果,況鍾雖然升了官,又回到蘇州管知府的事。
過了兩年,周忱鬱郁地死去。
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基礎是建立在對廣大農民的剝削、掠奪上面的,封建官僚是為了地主階級利益服務的;一切政治設施的最後目的,都是為了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封建官僚的壓迫、奴役下,廣大人民對於比較清明、寬大、廉潔政治的嚮往,對於能夠採取一些措施,減輕人民負擔,申雪人民冤枉的好官的擁護了。對於這樣的好官,人民作了鑒定,叫作青天。

和巡撫周忱志同道合,他每次有事到南京,上岸時雖然天黑了,周忱也立刻接見,談到深夜。況鍾在蘇州辦的許多好事是和周忱的支持分不開的,周忱在巡撫任上辦的許多好事,也有況鍾的貢獻在內。

三 周忱

正因為如此,這故事不但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連況鍾的子孫也認為確有其事了。況鍾九世孫況延秀編的《太守列傳編年》上說:
靖安知縣和當朝的禮部尚書(管禮儀、祭祀、考試的部長)是好朋友,當況鍾做滿九年的吏,照例要到吏部(管任免、考核官員的部)去考績的時候,靖安知縣便寫信給這個朋友,推薦況鍾的才能。禮部尚書和況鍾談了話,也很器重,便特別向皇帝推薦。明成祖召見況鍾,特任為禮部儀制司主事,以後升為郎中,一連做了十五年京官。
明成祖在打到南京,做了皇帝以後,任命七個官員替他管理機密事務,叫作「入閣」,後來叫作「拜相」。這七個人中有五個是江西人,其中泰和人楊士奇和況鐘關系最深,南昌人胡儼、湖北石首人楊溥也是況鍾的朋友。此外,江西吉水人周忱和況鍾也很要好。
況鍾在蘇州堅決執行封建王朝的政策,在巡撫周忱的支持下,他多次提出官田減租和蠲免欠糧的具體辦法,都被戶部批駁不準。況鍾並不妥協,堅持要辦,一直到1432年3月,才得到批准,減去官田租七十二萬一千六百多石,荒田租十五萬石,官糧遠運臨清的減去六十萬石,運到南京的改為駐軍到蘇州自運,連同其他各項。每年減省了蘇州人民一百五十六萬石的負擔,假如連因此而省掉的運費、勞力計算,數目就更大了。這對蘇州人民來說,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好事,對明王朝的統治來說,也確是起了鞏固作用。而且,官田雖然減了一些租,因為不欠糧了,王朝的實際收入比前幾年反而增加了。
由於官田田租減輕了,逃民回來后復業的就有三萬六千六百多戶。人民的生活雖然還是很苦,但是畢竟比過去稍微好了一些,生產情緒也提高了。他們歡欣鼓舞,感謝況鍾的恩德,到處刻碑紀念這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