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HAPTER 12 咱也是當兵的人 動亂年代的後門兵

CHAPTER 12 咱也是當兵的人

1976年1月,周恩來總理逝世了。那時候,政治形勢不明朗,一片混亂,我和戰友們私下商量,如果「四人幫」們真的上台了,我們就拉上一幫人上山去打游擊。我們開始策劃要轉移一批軍用物資,以備不時之需。當我獨自回京時,我的隨身行李中裝有大量的雷管、炸藥等爆破物,也正大光明地攜帶著上膛衝鋒槍和手槍。

30年前,當團長陳曉庄封給我一個「雞肋」的稱號時,我就知道我的性格也許適合戰爭時期的軍隊,但絕不適合平時的軍隊。
也許是因為我永遠學不會在長官面前唯唯諾諾,因此失去了提拔的機會,加上婚姻生活的種種不愉快,更使我對無法承擔的家庭之重感到無奈。我根本不可能身在部隊而去解決好遠在北京的家庭矛盾,更無法讓個人小家庭服從國家大家庭,忠孝兩全幾乎不可能做到。但促使我下決心離開部隊的更重要的因素則是來自父親的刺|激。
當我榮立三等功時,我滿心歡喜地向父親做了彙報。這個三等功,是我當幹部之後,由師以上的單位授予的,對軍人而言,這是個值得驕傲的榮譽。至少我可以向父親證明,兒子沒有辜負他的培養,沒有給他丟臉。父親卻對我說:「立個功有什麼可吹的?我在你這個年齡早就是×××一級的幹部了!」一句話就讓我呆立當場,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是的,像我這個年齡層的人的父輩們有著特殊的生存環境,中國的動蕩和日本的侵略,讓他們必須在學生時期做出選擇,未成年的他們已走上了尋找中國未來的道路,他們在二三十歲時已經經歷了無數的戰爭,指揮了千軍萬馬。而我在已近而立之年時卻還只是個連隊的參謀。
我們沒有父輩那樣的機遇,又恰逢「文革」運動,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因為父輩們的被批鬥而被剝奪了一部分生存的權利,更不可能在和平年代的競爭中迅速創造出成長的機會。當我自認為已經是部隊中的佼佼者時,父親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動亂年代的後門兵

隊列訓練是每天必修的早課。先是一個3000米越野跑,一段時間后是10公里武裝越野跑。剛開始,大多數新兵都喘不上氣,許多人掉隊、嘔吐,大冬天的每個人頭上都冒著白氣,像一口開了水的鍋。這樣的體能訓練是戰士的必修課,每天都要堅持。
中國有句古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講,入門僅僅是第一道關,就如一個偶然的機會,你也能邁進少林寺的大門,但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武生,則要在進門之後勤學苦練,打出十八羅漢堂才能下山。進門,並非是「鯉魚跳龍門」,可以一躍成龍,部隊的大門裡還有無數的坎坷與競爭在等待著。
《鋼鐵的部隊》的第一句便是氣勢極大的「鋼鐵的部隊,鋼鐵的長城,鋼鐵的戰士,鋼鐵的心」,整首軍歌記錄了這支部隊的光榮戰史,振奮著所有的戰士、所有的心。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軍隊是唯一純潔的地方,也是一把巨大無比的保護傘,更是當時社會中唯一不可缺吃穿的地方和唯一得到更多尊重的地方。
然後,進入隊列訓練。從稍息、立正的姿勢開始,要站得像根釘、像棵松,而且堅持一小時不晃動,這真是個力氣活兒!隨後,是從單兵到整體的隊列訓練,從看齊、向左右轉,從齊步走、正步走到徒手走,以及從徒手到持槍的各種行進、分列式等。
在新兵連里,有嚴格的先來後到的服九*九*藏*書從順序,按入伍時間長短,先來的就是老兵,後到的就是「新兵蛋子」,除了上級的命令要服從之外,老兵的命令也必須服從。
這是一座凸字形的營房。一、二、三營與團直分別佔據「凸」形下部分長方形區域的四個角,中間是一個巨大的操場。正南門的一排二層樓是團部,「凸」形突出部是後勤倉庫與庫房,突出部與長方形的接合部是禮堂,突出部兩側是豬圈和小工廠,豬圈的外圍是靶場和菜地。部隊的家屬院和服務社在東門外,彈藥庫在營房的西南方向幾裡外單獨成院。
我是少數的幾個穿著老百姓的衣服進入軍營的人之一。當時,在穿上軍裝的新兵都被分配完連隊之後,才輪到將我分配到二營四連,而我們幾個人則只能從團後勤單獨領取軍裝和被褥等用品。一進軍營的大門,我們就成了帶有特殊標誌的人物。
枕頭包里則是用來替換的新軍裝。新戰士除了軍需裝備之外,沒有其他更多私人物品。這個睡覺的枕頭其實就是被打扮成枕頭包的衣物袋,既是每次緊急集合和行動時必須攜帶的物品,也是一個戰士的全部家當。
自「文革」開始,這支部隊從東北調入華北之後,就在這個營房駐紮,至今雖然有了許多變化,但營房位置一直沒動過。
在解放戰爭中,四野獨立完成遼瀋戰役,並配合完成平津戰役,更用極短時間(29小時)攻克天https://read.99csw.com津,活捉天津警備司令官陳長捷,並從中國版圖的最東北一直打到最南端海南島,在解放全中國的作戰中成績輝煌。1969年,正是四野司令員林彪元帥已成為副統帥和接班人的「文革」時代,曾是四野一縱的三十八軍就更是紅極一時。我這個「紅二代」來到這裏,也算是名副其實吧。
在新兵連中,除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之外,我們學唱的第一首歌不是當時最紅的「毛主席語錄」歌曲,而是曉星作詞、劉熾作曲的三十八軍軍歌《鋼鐵的部隊》。
每一個光榮的部隊都有自己優秀的連隊和優秀的戰史,都有一支代表軍魂的戰歌。
1968年正常招兵時,如果不是因為父母是「走資派」,也許我也當兵了。如果能有學上有書讀,又何須擠著去扛槍呢?當然,也會有人問,「文革」對所有人都是一種摧殘,為啥別人留在農村,而你去當兵呢?從表面現象看,這種質問是有道理的,但是,從另一種角度看,我要反問:為啥我們的父母為革命流血流汗更多,我們卻反而成為「走資派」或「黑幫」子女呢?為啥我們的父母要被關入牛棚,我們成為無人看護的孩子?當時,最不可能「走後門」的人們、最痛恨「走後門」的純潔幹部,也不得不拿起各式各樣的武器來保護那些在不公平待遇中的孩子。這也是一種責任,歷史的責任。
於是,老九九藏書兵就成為新兵學習的榜樣。每天,從早上起床號開始,新兵就在老兵(新兵班長)的催促下,手忙腳亂、連滾帶爬地穿衣、疊被,然後跑到屋前集合列隊,這一切動作必須在三兩分鐘內完成。本來尚在不知所措地適應新環境的新兵,在班長的大聲喊叫中更是忙了東、忘了西。有的來不及疊被子,就把被子像在農村生活一樣捲成一團,堆在床角;有的不是忘了穿襪子,就是左右腳穿錯了鞋;也有的不是忘戴帽子,就是忘系腰帶,更不要說是整齊的軍隊儀錶了。尤其是半夜吹緊急集合號之時,新兵更會亂成一鍋粥,不但集合時間不夠用,連背包也打得不成樣子,一路跑下來,不是把鞋丟了,就是背包散了架。於是,許多新兵晚上睡覺都不敢脫襪子,更有的連褲子都穿著。其實,老兵不過是在睡覺之前就將衣物按著裝順序習慣性地擺放在合理位置,每天都習慣性地按標準順序擺放,熟能生巧而已。幾周之後,這些就不再是我們生活中的難題了。即使是農村來的戰士,也會很快改變舊的生活習慣而適應新的營房環境。
如今有個流行的名詞叫「後門兵」。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拼爹」的腐敗,但是,卻不知道,如果沒有「文革」的顛倒黑白,又何須走這個後門去當兵呢?
在這裏,我不想重複三十八軍的優秀戰史和光榮業績,但無疑這支具有優秀光榮傳統的部隊,對我個人的成長起https://read.99csw.com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嚴格的紀律,頑強的拼搏,勇奪第一、永不服輸、不屈不撓、寧可戰死絕不後退的戰鬥精神,在每一位戰士和幹部的心中紮下深深的根,最終影響整個一生。
這些命令不但涉及所有的軍事訓練、隊列訓練和內務訓練,也涉及所有的生活內容,從穿衣、穿鞋、鋪床、疊被子、上廁所、洗臉、刷牙、掃地、打飯、吃飯、洗碗、縫洗衣物,到緊急集合、跑步、列隊、持槍……部隊的行動都是制式化的,動作嚴格要求統一規範。在外人看來這些似乎並不重要,但是對軍人而言,尤其在各班、排、連、營的長期競爭中,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完成最基礎的隊列訓練之後,新兵們才多少有了些士兵的樣子,才能唱著嘹亮的《打靶歸來》,踏著整齊步伐,列隊行進,為以後的拿刀持槍訓練打下基礎。
50多年後的今天,一些人對周恩來總理在強權之下的行為表示懷疑,而不知道可敬可愛的周恩來總理在自身極度危險的邊緣卻無私地保護了一大批革命老幹部;同樣,通過放開參軍這個口子,保護了一大批當時被打倒的老幹部的後代。
新兵連生活是一種一切都從頭開始的生活。軍隊里沒有「自由」,只有「服從」。
因此,在部隊中常可聽到的一句話是「看他這個熊樣,就知道不是老兵」。
早操之後,則是洗臉、刷牙等整理內務。不過,新兵先要忙的不是自己的內務read.99csw.com,而是先給班長打好洗臉水。這成為每位戰士搶著乾的活兒,似乎有無上光榮,不僅是「學雷鋒」,更是通過表現自己讓班長高興,以便多學些技術的「拍馬屁」。當然,也少不了要搶著打掃室內衛生和廁所之類的積極活動。為了爭取進步,更有些戰士半夜爬起來打掃廁所,以便讓自己的名字可以寫在連隊黑板報的「好人好事」上。
緊靠營房的江城村是公社所在地,更是我們經常光臨的地方。到了新兵連之後才知道,我所在的4800部隊是一支英雄的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中赫赫有名的三十八軍,其中,既有經歷過長征成長至今的紅軍連隊,也有抗日戰爭中組建的優秀連隊,更享有朝鮮戰爭中的「萬歲軍」稱號。
軍容風貌、舉止儀錶,這些軍事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訓練素質和軍隊風氣。
整理內務中重要的一環是疊被子。今天的我軍連隊仍保持著這一光榮傳統。整齊的被褥必須像豆腐塊一樣,被整得有稜有角。新兵的被子里都是新棉花,蓬鬆而沒個形狀。這就要求用被包帶在練習打背包的過程中拚命擠壓,有時還要用硬紙板撐,用報紙包著磚頭壓,直到整條被子形狀變成習慣性記憶狀態,以便更容易被摺疊成「豆腐塊」。上級在檢查內務時,除了挎包、水壺的懸挂,臉盆、牙杯的擺放,還會特別關注「豆腐塊」。不管被子在土裡、泥里滾得多臟,都必須疊得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