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三章 永曆朝廷的建立 第三節 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在廣東的抗清活動

第十三章 永曆朝廷的建立

第三節 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在廣東的抗清活動

佟養甲、李成棟部清軍偷襲廣州得手以後,永曆君臣倉皇逃竄,勢同瓦解。佟養甲等人趁勢收取廣東其他府縣。順治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佟養甲派副將張道瀛、閻可義同新委南雄副將李仰臣、董方策、張友德,韶州總兵葉成恩、副將楊友賢、王慶甫等領兵由廣州北上,同月二十九日在英德縣擊敗明將陳課、童以振二部,隨即佔領韶州。次年正月初七日,葉成恩部進抵南雄,當地官員不戰而降。明高雷廉瓊巡撫洪天擢退守瓊州府(今海南省),四月初一日清副將閻可義領兵渡海,洪天擢兵力不敵,乘舟逃走,瓊州遂為清軍佔領。這樣,廣東十府之地全部淪入清方之手。就兵力而言,佟養甲、李成棟本部兵馬只有四千一百余名,從福建帶來的原鄭芝龍舊部施福、施郎、洪習山、黃廷等部也不過幾千人,實力相當有限。1647年正月,李成棟率主力進攻廣西,廣東清軍留守兵員更形單薄。九-九-藏-書
陳子壯,字集生,號秋濤,廣東番禺人。萬曆四十七年探花,崇禎朝仕至禮部侍郎,弘光時以禮部尚書召,隆武時以東閣大學士召,均未到職。桂藩朱由榔在肇慶立國,仍授大學士。陳子壯雖因丁魁楚竊取首輔,不願入閣受事,但他是支持永曆朝廷的。當紹武政權據廣州自立時,他拒不承認,寫信給永曆朝廷表示擁戴。不久,清軍入廣,家鄉淪陷,陳子壯奮起抗清。他和朱實蓮等官紳組織義兵以南海縣九江村為基地,聯絡各地義軍展開敵後鬥爭。當時,李成棟統兵在外,廣州城裡的清軍很少,陳邦彥同陳子壯密謀攻取省城。他們同廣州城內的原明朝廣州衛指揮使楊可觀、楊景曄秘密聯繫,「暗用桂字印票,號召多人」為內應,又指示「花山盜」三千人向佟養甲偽降,分守廣州東門。約定七月初七日夜三鼓裡應外合,一舉攻克廣州,救出「披緇為僧」的明趙王朱由棪以資號召。這個計劃本來制定得相當周全,不料,陳子壯帶領的義師數萬人在預定日期前兩天的七月初五日即進抵廣州城下,張貼檄文的家僮被清軍捕獲。佟養甲審出密謀后,自知城中清軍不過二百,「又有內應,城守萬分危急」,他立即採取行動,捕殺楊可觀、楊景曄,以犒賞為名誅殺花山義師三千人,並勒令趙王朱由棪「引繯自盡」。錢澄之《所知錄》卷二記:「七月,大學士陳子壯起兵九江村,與陳邦彥共攻廣州。初,邦彥約城內諸降將為內應,期以是月之七日三鼓內外並起。子壯先期以五日舟師薄城,謀泄。北撫佟養甲捕諸內應者,悉斬之;發巨炮擊舟,舟毀,兵退。北風大作,養甲乘風追之,子壯大敗於白鵝潭。成棟亦自新安至。子壯退保九江,又棄九江入高明,與監軍道麥而炫、知縣朱實蓮嬰城固守。」十月二十五日,李成棟率本部兵馬和武毅伯施福部大舉進攻陳子壯扼守的高明縣。直到二十九日才用「大炮火藥轟倒城牆」,沖入城內,朱實蓮陣亡,陳子壯和兵部區懷炅、知州區宇寧、戶部程玄等被活捉。受審訊時,陳子壯除要求赦免幼子陳上圖外,表示「願膏斧鑕」,視死如歸。佟養甲、李成棟等會商后決定將陳子壯「寸磔于教場」九*九*藏*書
陳邦彥在紹武爭立時,支持永曆朝廷。朱由榔派他回廣州勸說蘇觀生改弦更張,正值林察等擊敗林佳鼎,紹武君臣趾高氣揚,陳邦彥知道無法完成使命,藏入高明山中。不久,佟養甲、李成棟部清軍偷襲廣州,紹武政權覆亡。李成棟軍乘勝追入廣西,永曆朝廷岌岌可危。邦彥「出自山中,臨西江之口,望敵旌旗,嘆曰:莫救也!夫若乘其未定,得奇兵徑襲廣州,此孫臏所以解趙也。」他親自前往甘竹灘聯絡余龍等部義軍,得眾數萬人,奮起抗清。二月初十日,義軍在江中擊敗清軍水師,降清總兵陳虎被擊斃,焚毀清方船隻一百余艘;十一日,進攻廣州。清兩廣總督佟養甲關閉城門,派使者檄令李成棟火速回援。義軍攻城不下,清方又揚言李成棟將回師先搗甘竹灘,被迫撤退。陳邦彥聚兵于高明,派門生馬應房以舟師攻順德。九*九*藏*書
張家玉在隆武朝廷中曾任建國公鄭彩監軍,督兵援贛;后升任禮、兵二部左侍郎,清軍入閩時,他正奉命回廣東招募義勇。陳邦彥起兵反清時給他寫信說:「成不成,天也;敵不敵,勢也。方今乘輿播遷,桂林危如累卵。得牽制毋西,潯、平之間庶可完葺,是我致力於此,而收功于彼也。」張家玉非常贊同他的意見,於1647年三月間在東莞縣到寨起兵抗清,十四日攻克東莞縣城,活捉清知縣鄭鋈。這時李成棟已率師回粵,會同施福(隆武朝封武毅伯,降清后仍用此銜)部合攻東莞。張軍擊殺施福部副將成升,終因義師缺乏作戰經驗,被清軍擊敗。張家玉的豎起抗清義旗,得到了許多地方的響應。東莞有總兵張安國、陳鎮國等;新安有總兵陳文豹等;南海、順德、增城有總兵鄺日晉、湛壯等;龍門有參將劉龍、李啟新、馮家祿等;潮州府屬鎮平、平遠有兵部主事賴其肖、總兵謝志良等。清副將文貴金往剿,「伏兵四起」,文貴金被擊斃。此外,韶州有陳慎、簡信等;惠州有蘇成等;各稱擁眾數萬,一時聲勢頗眾。到和東莞縣城被李成棟軍攻破后,張家玉的家屬被殺三十余口。但他義無反顧,同總兵陳文豹攻克新安縣,不久又被清軍擊敗,陳文豹戰死。張家玉志不稍餒,委派陳鎮國、馮家祿領兵會合劉龍、李啟新部於四月十九日收復龍門。接著,他自己親率各部義軍在七月初十日攻克博羅、連平、長寧、乳源、歸善、河源等縣。十月初二日進攻增城。初十日,清李成棟部主力趕到,令副將閻可義、梁得勝、張道瀛、馬寶、吳之蕃等堵截通往龍門之路;副將杜永和、李漢貴等從南面進攻,參將王定國從中路進攻,總兵施郎、黃廷、副將洪習山等接應,與增城守兵內外夾擊。義軍雖奮勇作戰,終因眾寡不敵,被清軍擊敗。張家玉中箭負傷后投水自盡,他的侄兒張胤隆等被俘九*九*藏*書
然而,腐朽無能的永曆朝廷不知清軍虛實,非降即逃,近於自行瓦解。鎮守柳州、南寧一帶的明慶遠伯陳邦傅也被清九-九-藏-書軍聲威嚇倒,私自派人同佟養甲、李成棟聯絡,準備投降清朝。在這種危急關頭,廣東的一批仁人志士奮然而起,憑藉自己在地方上的影響和熟悉山川險要,組織義軍展開反清活動。廣東各地義師的興起,使坐鎮廣州的清兩廣總督佟養甲窮於應付,不得不急檄進入廣西梧州的李成棟部回援。正是由於他們的鬥爭,才使永曆朝廷免遭滅頂之災,重新穩定了廣西的局勢。廣東素稱忠義之鄉,在明末清初的歷史上出現了一批英雄人物,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南明「三忠」: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
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領導的廣東義師雖然先後被優勢清軍所鎮壓,但是,死難者的鮮血並沒有白流。正是由於他們在廣東各地掀起勢如潮湧的武裝抗清飆風,迫使清兩廣當局匆忙調回進攻廣西的主力,永曆朝廷在廣西的統治才賴以維持下來。而且,清朝主將李成棟在鎮壓義師的過程中,親眼看到了人心所向,這對於他次年的反清歸明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陳邦彥與義師余龍部一度攻克順德。李成棟率軍來攻,余龍戰死。邦彥移師江門,會同霍師連等部攻克清遠、三水等縣,兵鋒直逼省會廣州。清兩廣總督佟養甲見形勢危急,檄李成棟火速來援。當成棟部向清遠推進時,霍師連率舟師堵截,被清軍用火攻擊敗,師連戰死。九月十七日成棟部將楊大甫兵抵清遠;十九日成棟親自帶領副將杜永和、張月、馬寶猛攻清遠。城陷,陳邦彥身中三刃被俘,與總兵曹天琦等六人被押解到廣州。九月二十八日,佟養甲下令把他們「寸磔於市」。史載,「邦彥自起兵來,日一食,夜假寐不就枕,與士卒同勞苦。故其下人人感動,即小衄無思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