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南明史

南明史

作者:顧誠
類別:中國歷史

本書特點是基本上以大順軍、大西軍余部及鄭成功等民眾抗清鬥爭為主線;貫串全書的脈絡是強調歷時二十年的抗清鬥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勢力內部矛盾重重,嚴重分散,抵銷了抗清力量。南明的歷史,包括了大順軍攻克北京及消軍入關問鼎中原以來,直到康熙一年夔東抗清基地覆滅的各地地反清運動的歷史。它是群雄爭霸又是明朝的延續,也是清初歷史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稱之為南明,是因為以北京為都城的明朝業已覆亡這段時期的戰鬥主要在南方展開,又是在復興明朝的旗幟下進行,而弘光、隆武、魯監國 、永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擊清朝的暴虐統治,並不僅限於南方,陝、甘、晉、冀、魯、豫等地的抗清運動連綿不斷。

圖書目錄

我與明史(代自序)
原版序論
凡例
第一章 明朝覆亡后的全國形勢
第一節 明帝國的分崩離析
第二節 大順政權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失誤
第三節 吳三桂叛變與山海關之戰
第四節 清軍佔領北京和大順軍西撤
第五節 畿南、山東、晉北地方官紳反對大順政權的叛亂
第二章 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一節 繼統問題上的紛爭和史可法的嚴重失策
第二節 朱由崧的監國和稱帝
第三節 四鎮的形成和跋扈自雄
第四節 弘光朝廷內部黨爭的激化
第五節 清廷接管畿南、山東等地和山東百姓的抗清鬥爭
第六節 1644—1645年河南的形勢
第三章 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一節 基本國策——「借虜平寇」
第二節 清廷對南明弘光政權態度的變化
第三節 左懋第為首的北使團
第四節 弘光朝廷的軍政和財政
第五節 弘光朝廷的腐敗
第六節 清廷對大順和南明用兵策略的變化
第四章 大順政權的覆亡
第一節 潼關戰役和多鐸部清軍佔領西安
第二節 陝北戰役和大順軍放棄西北
第三節 李自成的犧牲和大順政權的失敗
第五章 弘光政權的瓦解
第一節 南渡三案——大悲、偽太子、「童妃」
第二節 睢州之變和史可法南竄
第三節 左良玉率兵東下
第四節 揚州失守
第五節 弘先帝出逃和清軍佔領南京
第六節 弘光帝被俘
第七節 潞王朱常淓監國和降清
第六章 清廷統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和民族壓迫政策
第一節 多爾袞的失算
第二節 清兵的濫殺無辜百姓
第三節 強迫漢民剃頭改用滿族衣制
第四節 圈地和「投充」
第五節 嚴酷的緝捕逃人法
第七章 各地抗清運動的興起
第一節 江南紳衿的動向
第二節 江陰等地百姓的自發抗清
第三節 英霍山區的抗清鬥爭
第四節 皖南各地的抗清鬥爭
第五節 陝西各地的抗清運動
第八章 隆武政權同魯監國的爭立
第一節 隆武政權的建立
第二節 魯王朱以海監國浙東
第三節 唐、魯政權的對立與紛爭
第四節 魯監國政權的抗清活動
第五節 靖江王朱亨嘉之變
第九章 隆武政權的作為和覆敗
第一節 1645年秋到1646年夏的形勢
第二節 隆武帝的政策和舉措
第三節 鄭芝龍兄弟的跋扈
第四節 黃道周的出征和被俘殺
第五節 清兵佔領浙東與魯監國航海
第六節 清軍佔領贛南
第七節 隆武帝汀州遇難
第十章 大順軍聯明抗清
第一節 東路大順軍同何騰蛟的聯合與受排擠
第二節 李過、高一功等部改編「忠貞營」
第三節 忠貞營圍攻荊州之役
第四節 何騰蛟經營湖南的舉措失當
第五節 清孔有德等三王兵入湖南
第十一章 大西軍的經營雲南
第一節 雲南沙定洲之亂
第二節 大西軍由貴州進入雲南
第三節 孫可望等的經營雲南
第十二章 鄭成功起兵與魯監國在浙閩抗清
第一節 鄭芝龍降清
第二節 鄭成功的早年生活和起兵抗清
第三節 魯監國在浙閩的抗清活動
第十三章 永曆朝廷的建立
第一節 朱由榔在肇慶監國和紹武爭立
第二節 紹武政權的覆亡
第三節 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在廣東的抗清活動
第四節 永曆朝廷在武岡
第五節 郝永忠部由湘入桂
第六節 永曆帝的逃離桂林
第十四章 鄭成功在閩粵沿海地區的軍事活動
第一節 鄭軍同安之役
第二節 鄭軍潮州之役
第三節 1651年清軍襲占廈門
第四節 鄭、施交惡和施琅降清
第十五章 吳勝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第一節 吳勝兆反清和陳子龍等人的遇難
第二節 寧波華夏等人的密謀反清
第三節 王光泰兄弟在襄陽、鄖陽反清
第十六章 金聲桓、李成棟的反清歸明
第一節 金聲桓、王得仁領導的江西反正
第二節 李成棟以廣東全省反正
第三節 李成棟的進攻贛州和敗亡
第十七章 北方各省的反清運動
第一節 山東等地的反清鬥爭
第二節 姜瓖等人領導的山西反清運動
第三節 王永強等在陝北起兵反清
第四節 甘肅回民米喇印、丁國棟為首的抗清運動
第十八章 1648—1649年湖南戰局
第一節 明軍收復常德、寶慶與何騰蛟挑起內釁
第二節 忠貞營等部湖南之役
第三節 濟爾哈朗進軍湖南與何騰蛟被俘殺
第四節 忠貞營的撤入廣西和堵胤錫病死
第十九章 永曆朝廷內部的黨爭
第一節 楚黨和吳黨
第二節 所謂「五虎」
第三節 永曆朝廷的「打虎」
第二十章 清軍攻佔桂林、廣州
第一節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統兵南下
第二節 孔有德佔領桂林與瞿式耜死難
第三節 尚可喜、耿繼茂攻佔廣州
第四節 永曆朝廷的播遷
第二十一章 大西軍的聯明抗清
第一節 孫可望請封秦王之糾葛
第二節 軍閥紛爭中的川黔
第三節 大西軍出滇抗清
第四節 忠貞營的北上夔東和所謂「白毛氈賊」
第五節 永曆帝的進入安龍
第二十二章 1651—1653年浙閩贛抗清勢力的消長
第一節 舟山之役和魯監國退位
第二節 1652年鄭成功圍攻漳州之役
第三節 海澄戰役
第四節 江西義師的抗清活動
第二十三章 孫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一節 孫可望、李定國收復湖南戰役
第二節 李定國桂林大捷
第三節 李定國衡陽大捷
第四節 劉文秀進攻保寧之戰
第五節 孫可望逼走李定國和寶慶之敗
第二十四章 清廷加強推行以漢制漢政策
第一節 滿洲八旗兵實力下降
第二節 清廷命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
第三節 清廷對鄭成功的招撫活動
第四節 1655—1656年鄭成功的活動
第二十五章 李定國的兩次進軍廣東
第一節 1653年李定國廣東肇慶之役
第二節 1654年李定國廣東新會之戰
第三節 鄭成功與李定國關係之分析
第二十六章 1654年會師長江的戰略設想
第一節 張名振、張煌言三入長江之役
第二節 錢謙益、姚志卓等人密謀策劃會師長江
第三節 孫可望決策會師長江和計劃被擱置的原因
第四節 鄭成功與「三入長江」之役的關係
第五節 劉文秀進攻常德失利
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迎永曆帝入雲南和孫可望的降清
第一節 孫可望的跋扈自雄和陰謀篡位
第二節 密詔李定國救駕和「十八先生案」
第三節 李定國奉迎永曆帝入昆明
第四節 劉文秀領兵入川
第五節 孫可望內犯和兵敗降清
第六節 孫可望叛降后的永曆政局
第二十八章 清軍大舉進攻西南及永曆朝廷的播遷
第一節 清軍三路進攻貴州、雲南
第二節 夔東十三家進攻重慶之役
第三節 磨盤山戰役
第二十九章 鄭成功、張煌言長江之役
第一節 長江之役的戰略部署
第二節 鄭軍進抵南京城下后的雙方動向
第三節 南京戰役失敗和鄭成功退出長江
第四節 張煌言的招撫南京上游州縣
第三十章 永曆朝廷的覆亡
第一節 永曆帝流亡緬甸
第二節 清方對西南明軍的剿撫政策
第三節 清軍入滇后荼毒百姓和元江府那嵩等人的抗清
第四節 兩廣抗清義師的被摧毀
第五節 李定國、白文選的竭蹶救亡
第六節 清廷向緬甸施加壓力和「咒水之難」
第七節 永曆帝被俘殺
第八節 李定國之死
第三十一章 鄭成功收復台灣
第一節 鄭成功決策復台
第二節 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第三節 鄭成功的開始經營台灣和病卒
第四節 清廷的沿海遷界
第五節 魯監國病死與張煌言就義
第三十二章 夔東抗清基地的覆滅
第一節 清廷組織三省會剿
第二節 關於「韓主定武」政權的考辨
第三節 茅麓山戰役
原版後記
引用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