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2章 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第2章 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聽完這消息,恆子老師沒多想立馬就答應了。
我聽到過很多人的煩惱,他們的煩惱似乎無窮無盡。
相反,如果覺得別人為你做什麼並非理應當然,我們反而會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和別人相處,人際關係就不可能出現大的問題。

「那種做法有點不妥。」
「當時真的很慘,一方面要在沒有任何保障的情況下在醫院當免費干雜活兒的勞動力,另一方面還要準備國家醫師考試。從早到晚在醫院,吃一碗10日元的烏冬面,其間還要跑來跑去……我就是這麼努力。」
即使你十分疼愛的孩子,他(她)長大之後也會獨立,開啟自己的人生。
被人際關係困擾的人不在少數,無論何時請你記住:無論走到哪裡,我們始終只是一個人。
後來,我告訴那個賣冰激凌的大叔「由於種種原因,請允許我離開」,他告訴我「我弟弟說我當了醫生后正好可以回來工作,所以不要有顧慮。你還年輕,比起給醫生做助手,最好到大學里學習和成長」。他的態度非常和氣,很支持我的選擇。
如果有人問我「在工作中是否有過人際關係的煩惱」,那麼我的回答是「還沒碰到過嚴重的問題」。
即使滿懷期待地進入了自認為理想的職場,時間久了也會有讓你討厭的地方;即使和當初非常喜歡的人走進婚姻殿堂,相處久了也會有讓你難以接受的事情。
至於對方,不要讓他們成為你思想上的負擔就好。
有的人還會覺得「我都能耐心地忍受」,於是便要求別人「你也應該這樣做」。一旦這樣,你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接下來,就是為期一年的實習。由於學校無法給所有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所以連成績好的學生都只能自己找實習單位。
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把重要的事情作為中心,然後一步一步積極行動。
當然,他的人品並不壞,只是愛好喝酒,喜歡酒後散步。此外,還特別喜歡請客吃飯。他完全不會考慮家裡的事情,每天晚上和一幫人喝酒,大手大腳地把工資花完。因此,家裡根本不能指望他的收入。
用盡千方百計,耗費幾年或幾十年想要改變他人,只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要是有這些精力或想法,倒不如做一些切合實際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反覆發生了很多次,我終於明白想改變這個人是白費力氣。
無論是父母和子女還是兄弟姐妹之間,都是同樣的道理。別人不會總在意你,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與別人相比是否幸福,那樣當然不可能得到你真正想要的答案。
「我去」,我馬上答覆他。就這樣,我成為了一名精神科醫生。
那麼,我忍受的壓力都去哪兒了呢?主要是與患者交流時順便說說丈夫的壞話,然後就發泄完了。
如果覺得別人為你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那麼感恩之心就會漸漸淡忘。這樣的想法,是阻礙人際關係良好發展的關鍵因素。
「來則歡喜,去則放手」,這對彼此來說是最輕鬆的。
簡而言之,過於強調「應該如此」而拚命努力,多半是因為慾望過高。此外,慾望過高的本質,或是「想被人稱讚自己努力上進真厲害」,或是「因為一直努力著,你還想做https://read•99csw.com更好的事」,等等。
原本不想那樣做,卻硬逼著自己行動,背負太多就會越來越沒有動力。
也許有人認為「下屬就該如此」或者「上司應該這麼做」,但是每個人除了職責,他的角色本質是「人」。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時代,一定要尊重別人的「人」性。
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不改變丈夫,讓家庭生活幸福,我決定自己努力工作,不再指望丈夫的任何收入。
這是父母的使命,也是孩子的使命,這就是人生。
人生不可思議之處在於,即使去了新環境,也會遇到討厭的人、合不來的人,儘管程度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會出現。
後來我有了兩個兒子,但我想讓他們從小就學會孤獨。對孩子而言,父母都能陪伴在他們身邊才意味著家庭美滿,這也最為關鍵,所以我儘可能努力地平靜度過每一天,讓家庭保持和睦。
我一直從事醫生的工作,和大多數人一樣,處於有同事、上司這樣的工作環境中。
幸福本是一種感覺,它是不穩定、不可靠的,甚至很少會持續很長時間。
不可思議的事接連出現,就是如此偶然。那時,我正好每周有一兩天到大阪市立大學醫院內科,負責接待結核病晚期患者。
說得更清楚一些,改變他人是不可能的。雖說不是100%不可能,但只是稍微做了些努力,就不要指望別人的想法和行動會發生改變。
雖然他說過很多次要改,但人的性格絕非輕易就能改變的。當我拿著離婚協議書威脅他時,他會安分一段時間,但不久又會開始做同樣的事情。
對於合不來或討厭的人,我會下意識地避開;對於合得來或讓人快樂的人,我會多花一些時間與他們相處。這樣,無論在什麼場合,我都能和別人長久地相處。
當然,有些轉機也會遇到反對和挽留的人,這種情況下,我最信任的人總是能給予我支持和幫助。
這種認真工作的生活持續了兩年,一天我走在大阪的一條街上,突然遇到曾經一起學醫的朋友。
在恆子老師實習期間,又有若干實習生進來。到了晚上,大家相互鼓勵,組織國家考試學習會。
如果別人關注並在意自己,那麼請你真誠地說句「謝謝」,然後記住對方的愛戀帶給你的喜悅。相反,當別人離開自己的時候,就坦然地接受。
當然,我並不是主張不要和別人建立信賴的關係,不交朋友,自己孤獨地過一生。想與他人親近的時候就親近,想聯繫時就自由地聯繫,想聽別人說話就聽,想要信賴的人就信賴……如此這般便好。
後來有人問我「你是否孤獨呢?」「有沒有感到不安的時候?」,或者「你為什麼那麼堅強?」,等等。

05、「必須要幸福」,不這樣想的話才會幸福,放下人生多餘的行囊

我自己在婚姻生活中學到不少東西。在27歲時,我與一名外科醫生(耳鼻科)結婚。朋友向我介紹時說他「人很好」,婚後我才發現不妙。

生活中我也有過孤獨和不安的時候。但不管怎樣,我只能活下去。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要學會了解自己,然後慢慢地捨棄「想要達到更多」的想法,讓自己快樂起來。
「富人家的孩子覺得九九藏書受這麼多苦成為一名醫生,實在不值得,也都一個個中途離開了。但我就是想回家也不會被家裡允許。況且手裡沒錢,只得認真學習。」
為什麼說了這麼多還不改變,為什麼他總是不理解我……如果一味這麼想,我就一直處於被激怒的狀態。
「情」這個東西看起來是一件好事,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它會讓你對別人產生期待、執著,讓你在關係中變得「自私」。
「對於生命將逝的患者,我因為無法為他們提供任何幫助而感到無力」,那時我意識到,也許我學習試圖了解人的內心世界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坦白地說,生活中我也有過孤獨和不安的時候。但不管怎樣,我只能活下去。(我不認為我特別堅強。)
當轉機來臨的時候,與其計算無謂的得失,還不如認認真真地把握住。
年輕的時候,將慾望作為動力,努力奮鬥並非壞事,或是因此努力向上也是不錯的。

自己與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感,工作環境得以改善,工作效率也會提高。

只想「必須要幸福」,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在我看來,幸福與不幸福的說法,並無太大意義。

恆子老師進入位於大阪府枚方市牧野的大阪女子醫專,開始了自己的學校生活。僅僅兩個月後,日本戰敗。
家庭條件好的人可以這樣做,但是恆子老師卻不行。
另外,人際關係是無法預測的。人與人之間可能因為一些小事而結緣,也會因一些小事分離。人會快速地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前行,由於時間或距離的原因不能見面,緣分也會漸漸變淺。這就是人際關係。
但是請不要忘記,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軌跡。
負責診察晚期患者的恆子老師,總會為此煩惱「我如何更好地對待這些即將死亡的患者」,或者「自己感覺多麼無能為力啊」。
恆子老師通過考試后,成為大阪日赤醫院的一名實習生,但考驗還將繼續。
然而,一旦被別人的價值觀所束縛,就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慾望的怪圈中。

二十幾歲的恆子老師
這樣想的話,你瞬間就會感覺輕鬆,不會被不必要的事情束縛,率性地活著,就像自己想做的那樣,不害怕自己過真正的生活。
如果有人特別討厭,讓你心生痛苦,甚至產生心理障礙,那麼果斷分開就好了。如今,辭職輕而易舉,離婚也不是稀奇的事。
結果就是,無論去哪裡都一樣,沒有百分之百讓你滿意的環境或人。
我的秘訣是什麼呢?其實我也說不清楚,但我覺得最根本的是,人不要有太多的期望。
「如果他對我好一點就好了。」

總想著得失,那麼就會覺得勉強自己,甚至產生心結。與其如此,還不如率性而為,跟隨心的決定。

https://read•99csw•com
人們相聚在一起,就會有各種不滿和抱怨。
在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會按照你的想法發生,這會讓我們感覺很痛苦。有人常常說:
時代在變,組織機構在變,人也在改變,所以事情就不可能完完全全如你所期。即便更換工作,改變伴侶,惹人討厭的事情也一定會出現。
戰後食物嚴重供給不足,加之美國駐軍的指導,教育體系發生變化,本來上四年就能畢業當醫生,在當時卻需要五年。此外,畢業之後的一年內要當無薪的實習醫生,如果參加國家醫師考試不合格,就不能成為醫生……等等,總之有很多困難。
此外,她還要每周抽出一兩天到大阪市立大學繼續學習。
他說:「奈良縣立醫大的精神科還有空缺,你想去嗎?」
無論你做什麼,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如果以「別人做什麼,我也必須那樣做」,一定會變得辛苦。
當你這樣問自己並得到肯定回答后,那麼就去抓住機會。把握好這次轉機,下次新的機會還會等著你。無論多大年紀,我都覺得這是不變的道理。
……
如果你多次嘗試,仍然不能說服自己,那麼就從現實和能力出發,一點點去嘗試新的事物。

當開業醫生助手時,與友人合影的老師(右)
別人的給予並非理所當然,讓別人按照你的所言所思去做不符合人之常情。如果在人際交往中有類似的想法,就會陷入不必要的失落或煩惱中。
與合不來的人交往盡量簡單,儘可能不去互相麻煩,與有共同話題或合得來的人,則可以保持親密的交往。
主治醫生同別人說她丈夫的壞話,對患者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特別是女性患者,與我特別友好。這或許是我「受傷」的功勞吧。
「好的,那就這麼定了。你工作認真,給你介紹工作我很放心。我馬上就給教授打電話,你稍等一下。」
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積極思考「在現有的環境下,如何讓自己過得快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情況、人生,而且這些東西都在不斷變化中。
但是,只想「必須要幸福」,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在我看來,幸福與不幸福的說法,並無太大意義。不少人對幸福與否的判斷標準,往往是通過與人比較,來確定自己的幸福程度。
「那個人的父母在鄉下已經給他選了一個未婚妻,我知道不能和他結婚,大家彼此心裏都有好感,約會過三次,不過是在大阪街頭散散步。那是一次單純美好的戀愛。面對空襲和死亡,我想一生能夠談一場難忘的戀愛,就心滿意足了。」
具體來說,除了幹家務,還要為醫生診病做輔助工作,還有配藥、陪同出診,等等,工作起來經常是連軸轉。
「為什麼他老是那樣做事。」
如果自己沒有喜歡且嚮往的人生,而以別人的人生作為標準,身上背負的行囊就會越來越沉,只會感覺壓力越來越大。
總想著得失,那麼就會覺得勉強自己,甚至產生心結。與其如此,還不如率性而為,跟隨心的決定。

09、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

九九藏書

10、機會源於偶然,如果有人助力,就順勢而為

那時她還談了一場純真的戀愛,對方是一個年輕的外科醫生。
「沒有退路」的恆子老師以堅定的決心投入學習。1950年3月,她終於從大阪女子醫科大學(即之前的大阪女子醫專)畢業。
有一天,她在街上遇到之前一起實習的同學,對方詢問她:「奈良醫大的精神科缺醫務助理,你願不願去?工資大概7000日元(相當於公務員起薪)左右,而且職位也穩定。此外,還有機會到大學繼續深造。」
希望和朋友、夥伴永遠在一起,或者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為「交不到好的媽媽友人」,在職場上為「交不到好同事」等煩惱,這些想法只會自我消耗。
比如以收入高低,房子的大小,孩子的學校、成績、外貌等來判斷幸福,這毫無意義。
從醫學院畢業后,我的處境是我必須掙錢養活自己。
就我的經驗來說,我覺得好的轉機來臨,是很多人不可思議地在背後幫助了我。
在不如意的時候我也會生氣,也發了很多牢騷。
如果有人讓你覺得十分討厭,或者原本與你性格不和,那麼遠離他會讓你輕鬆很多。
給我機會的,任何時候都是人。
外界環境的變化是「機會」還是「危險」,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選擇和體驗。
是不是不只是有打算,還想試著做做看?
即使是上司和下屬之間,也是如此。
不管是金錢,還是生活方式,對自己來說適度便好。出人頭地的人生、沒有成功的人生,有孩子的人生、沒有孩子的人生,如果只去和別人比較,那永遠沒有正確答案。
是不是覺得有點心潮澎湃?
儘管如此,我也不認為親近的人會一直幫助自己。人與人之間,要學會放手,保持適度的距離。
自從我16歲來到大阪,之後一直沒有回過家鄉。
總之,想改變別人的性格或行為,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還是自己想方設法地創造快樂比較重要。

06、不強求改變別人,不如把心力放在「自己如何才能快樂生活」

故事2 雖經歷時代煎熬,卻無悔地走上醫生的道路

當你對別人恣意發怒,心裏總是感到孤寂或悲傷時,試著這樣思考一下,說不定會感覺好一點。
這樣做的結果是,你反而能與自己想要結交的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不需要誇張幸福的價值,歡喜來臨時就滿心歡喜,如果頭腦中出現一些所謂「必須」要做的事,不妨毫不猶豫地說:「不要做」。人生,就是這樣周而復始。
當時從醫學部畢業的人全部湧入醫療部門,處於沒有工資的狀態,因此大家都在等待有工資的單位。
如果意識到自己始終是一個人,就不會對別人心存太多的期待。
無論在職場還是家庭,「只要是別人給予的東西,自己就應該感謝對方」。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和別人相處,人際關係就不可能出現大的問題。
大部分同級學生都說這是「言而無信」,於是乾脆退學回家。
我在諮詢過程中與上班族聊天的時候,總會聽到「上司不指導我」「同事不幫我」「丈夫不幫忙做家務」之類的話,生活中埋怨別人「不作為」「不幫忙」的九-九-藏-書人不在少數。
我就曾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
你的伴侶能否一如既往地理解你或者為你考慮呢?我想那多半發生在新婚時期。
人與人之間相互束縛、依存的關係既是不健全的,也是不自然的,甚至會讓人感到疲憊。
我在不少地方和醫院工作過,基本上一直保持著這個原則。
如果每天都感覺痛苦,就別再強加給自己什麼,而是說服自己「這樣也是可以的」。
但考驗尚未結束。就算成為了一名醫生,可是沒有領取工資的工作單位。
就這樣,恆子老師開始在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精神科當起了助手。這也是她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的起點。
我之所以沒有被不安和孤獨一直困擾著,也許是因為在我看來「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吧。
有些人特別在意自己幸福與否,畢竟幸福對我們太重要了。

08、不要認為別人的給予理所當然,感謝你所得到的,並且不再奢求更多

「真的嗎?我去!」
擁有好的夥伴或同事,當然再好不過了。他們如同心靈的綠洲,和他們交往令人心生愉悅。
經歷過略微苦澀而短暫的愛情后,恆子老師終於在1951年結束實習,成為一名醫生。

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會快樂」或「怎麼努力讓自己在這裏心情愉快地度過」,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考慮的關鍵。

此時為她提供機會的,是她在本章提到的賣冰激凌的大叔。那位大叔介紹了他開診所的弟弟,恆子老師就開始住到那裡做助手,並幫忙做家務。
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會快樂」或「怎麼努力讓自己在這裏心情愉快地度過」,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考慮的關鍵。
比如「我想如何」「給我什麼」之類的話,盡量不要多說。
就這樣我來到那位老師家裡,幫他們工作並住在他們家裡。老師家裡還有女主人和一個孩子,如果他們讓我照看孩子、掃地或者洗衣服,我都會說「好的,好的」。

07、即便是家人也要分清彼此,強迫他人,自己和對方都很痛苦

在一生中,任何人都會遇到幾次大的轉折點,也就是人生的十字路口。
該怎麼辦呢?正在發愁時,我上學時打工的影院中賣冰激凌的大叔對我說:「我弟弟是開診所的醫生,我幫你介紹一下。」
因此,在別人的行為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時,我希望你不要感到孤獨或傷心。
但是,讓別人「給我什麼」或「為我做什麼」的要求,實在不可取。特別是有「別人這麼做是理所當然」的想法,更需要注意。
當時,她在工作中面對的,都是晚期結核病患者。那個年代,結核病治療技術尚未成熟,治療藥物價格超高,一般醫院基本不用。因此,「胸中像乒乓狀的硬物」雖然可以在醫院通過普通手術延緩發作,但晚期患者最終只能在呼吸困難中等待死亡。總而言之,情況十分悲慘。
「必須這樣做」,就像人生不必要的行囊。
這句話也適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所以不可能永遠朝著同一個目標生活。
所以,對於「必須如此」的事情,請不妨思考下「如果不那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