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內海向界海的演變 撒拉森人

第一章 內海向界海的演變

撒拉森人

打那以後,撒拉森人這一名稱在歷史上消失了,直到200年後才因先知穆罕默德而再次現身歷史。此後,伊斯蘭化的大潮所到之處,無處不有撒拉森人尖兵。地中海對岸基督教世界的居民,尤其把鎮壓北非的阿拉伯人伊斯蘭教徒稱為「撒拉森人」,他們也許回憶起了古時的稱呼。這樣一來,經過中世紀1000年的漫長歲月,這個稱呼固定下來,它不僅指阿拉伯人,也用於稱呼居住在北非的全體伊斯蘭教徒,包括被阿拉伯人征服而成為伊斯蘭教徒的柏柏爾人和摩爾人。
如果想出海獲取生活食糧,只有兩條路可選:要麼做商人,要麼當海盜。在食物https://read.99csw.com保存只有乾燥或鹽漬這兩種方法的時代,從事漁業並不是個好出路。生活在中世紀的人不知道古羅馬盛行的牡蠣養殖和大規模魚池養魚的方法。這不是因為技術被人遺忘。農業是典型的需要實實在在沉下心來投入其中的產業,和平和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條件。在中世紀,這些條件無法得到保障。
所謂撒拉森人,來源於古希臘語「Sarakenoi」,羅馬人稱其為「Saraceni」,自古為人所知。這個稱呼並非泛指所有阿拉伯人,似乎單指住在沙漠中的貝都因人,他們只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九九藏書分。
基督教並非不重視,而是最重視推廣耶穌的教義。這一點是基督教與其母體猶太教的重大差異。不過,推廣教義的「傳教」是主教、祭司等教會專業人士的職責,而不是每位信徒的職責。與此相反,在伊斯蘭教中,這也是一般教徒的職責。於是,對伊斯蘭教徒而言,即使是對異教徒的敵對行為也會與「聖戰」(jihad)聯繫起來。既然相信《古蘭經》是唯一聖書,這樣不也是自然而然的嗎?不過,「海盜」的意思卻由此發生了變化。
如果不出海即能生存,就不會有人去風浪中玩兒命。古代的北非被稱為羅馬帝國的糧倉,是蔥鬱九-九-藏-書富饒的農耕地帶,今天已無從想象。可是這久已成為過去。北非失去了和平與安全,帝國滅亡后,占居民大半的民族已不同於帝國時代。他們是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這些流浪民族和沙漠民族歷史悠久。還有摩爾人。儘管長期以來他們一直是羅馬帝國子民,但絕稱不上是農耕民族。這些民族在傳統和歷史上都不是天天下地勞作,以期收穫的農耕民族。
古代撒拉森人襲擊乘坐沙漠之舟——駱駝往來的商隊,搶劫貨物,或是以保護為名收取過路費,也有人在羅馬帝國後期的軍隊中充當雇傭兵參戰。根據被認為是羅馬帝國最後的歷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九-九-藏-書的說法,公元378年,在著名的哈德良堡之戰中,羅馬軍隊在與北方蠻族的戰鬥中慘遭大敗,連皇帝都戰死在沙場之上。戰場上,羅馬方面英勇善戰的就數撒拉森士兵。當時,撒拉森人是站在基督教徒一邊戰鬥的。
無論在利比亞、突尼西亞,還是在阿爾及利亞,地中海陽光燦爛、風平浪靜,展現在眼前的這片景象自古未變,直到21世紀的現代。事實上,地中海已成為謀求生路的「路徑」,難民不惜鋌而走險把命運交給橡皮艇和破船,渡海前往歐洲各國。眼下熱門的是前去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在距今1300年前的8世紀,撒拉森人鎮壓了北非之後,並沒有把展現九*九*藏*書在眼前的地中海視為擋住去路的「壁障」,而是看作自己面前的一條「大路」,這也是相當自然的事情。
對伊斯蘭教徒來說,國家、民族、人種都不是問題,真正重要的是信不信仰伊斯蘭教。以前的基督教是一種宗教,但今後要轉變為伊斯蘭教。按照他們的想法,世界只有「伊斯蘭之家」和「戰爭之家」這兩個家。「伊斯蘭之家」成員的職責是去「戰爭之家」戰鬥並取得勝利,從而擴大「伊斯蘭之家」。
地中海時常風平浪靜,陽光充足。這些人成了地中海南岸廣袤地區的「主人」,能迅速獲利的海盜業對他們自然更有魅力。而且,他們新奉的宗教已把加害異教徒的行為視為正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