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內海向界海的演變 海盜

第一章 內海向界海的演變

海盜

「原伊斯蘭教徒」是名副其實的「伊斯蘭戰士」,負有參加戰鬥擴大「伊斯蘭之家」的職責,也擁有把戰鬥勝利所獲得的土地、財產和人員歸為己有的權利。說白了,他們可以參与戰利品的分配。
最後妥協的似乎是原伊斯蘭教徒,也許他們注意到從事海盜業適合於原伊斯蘭教徒和新伊斯蘭教徒的共生共榮。
還有一件事將原伊斯蘭教徒與新伊斯蘭教徒區分開來。
不過,這個偶發事件顯示,沙漠之民的阿拉伯人,只要能玩轉東方的海洋民族希臘人,就可以往來於地中海之間。
雖然突尼西亞在整個中世紀中與阿爾及利亞一直是海盜的重要基地,但突尼西亞在7世紀末才徹底完成伊斯蘭化。我認為,這就是7世紀中葉襲擊敘拉古事件以後長達50年間,伊斯蘭海盜沒有再來襲擊基督教領土的原因。沿貿易路線有相應的基地是海上貿易不可或缺的條件。海盜也需要在一定距離內有方便停靠的基地,其原因我會在後面詳述。不論怎樣被宗教上的熱情所驅使,往返于埃及與西西里之間而中途不停靠港口,其距離都嫌太遠。
到了公元725年,海盜行為再度開始。這時,即使是打著聖戰旗號出海的海盜,也都不再從阿拉伯人充滿推廣伊斯蘭教義之心建設的凱魯萬出發了。由原伊斯蘭教徒的地方長官親自率領的海盜行為也逐漸少見。此後的出發港都是面向地中海的港口城市,多數都是自古以來以海港城市而聞名的港口。較之於離海岸線50公里的內陸地區的凱魯萬九*九*藏*書,一出家門就是大海的港口城市對出海更為有利。人們從這點可以想象,此後海盜行為的直接承擔者已經從原伊斯蘭教徒轉為新伊斯蘭教徒了。雖然不清楚始於何時,海盜出海的利益分配也按下面的方法確定下來。
公元700年,蘭佩杜薩和潘泰萊里亞兩個島接連遭到撒拉森海盜的襲擊。這兩個小島,現代都屬於義大利領土,但當時卻和西西里一樣,屬於拜占庭帝國。兩年前迦太基投降時逃亡的人們移居於此。這些基督教徒全被殺害,其空間由剛剛伊斯蘭化的北非移民所填充。現在這兩個小島已經成為旅遊勝地,當時卻無甚產業,征服這裏大概只是出於確保海上交通線停靠港的目的。
而「新伊斯蘭教徒」沒有資格參加擴大「伊斯蘭之家」的戰鬥,也不能參与戰利品的分配。伊斯蘭戰士大約是想讓這些「新伊斯蘭教徒」從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然而,被伊斯蘭化的北非居民是羅馬帝國時代就不擅長這些工作的摩爾人和柏柏爾人。他們再也不想默不作聲地旁觀眼前海盜業的收益了。正好,這段時期大部分伊斯蘭戰士都集中於征服西班牙的征戰之中。
此後,居住在北非的伊斯蘭教徒即撒拉森人開始稱呼居住在基督教勢力範圍內的人們為「魯米」(Rumi),意即「羅馬人」。當時的羅馬人全是基督教徒,在伊斯蘭教徒看來,「魯米」即基督教徒,即不信真主之徒。
不過,705年這次襲擊敘拉古以後,撒拉森人發動的對西西https://read.99csw.com里島的進攻像風暴戛然而止一般,在長達15年的時間里,再也沒有發生。阿拉伯編年史的作者堅信,這一時代伊斯蘭勢力在安拉的庇護下,不斷發動著進攻。他們以生動的筆法逐一記錄了這些進攻,流傳後世,唯獨這15年裡一次進攻的記錄也沒有。我想這是北非伊斯蘭勢力於710年開始了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西班牙的行動,他們將力量集中於此的緣故。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
在8世紀時的伊斯蘭教中,並沒有把感覺上可以稱之為「原生」的阿拉伯半島出身的伊斯蘭教徒與被阿拉伯人征服而改變宗教信仰的其他地方的居民同等看待,而是分別稱為「原伊斯蘭教徒」和「新伊斯蘭教徒」。以向一般教徒說教《古蘭經》為使命的伊瑪目(imam,導師)一定是「原伊斯蘭教徒」。實際上《古蘭經》的語言直到今天都是阿拉伯語。
這個時期北非的「首都」儘管在突尼西亞境內,但卻不是沿海的迦太基和突尼西亞,而是阿拉伯人出於和在中東建設巴格達同樣的考慮新建的凱魯萬。
肩負擴大「伊斯蘭之家」使命、使北非全境伊斯蘭化的阿拉伯人,與被他們征服成為伊斯蘭教徒的北非原住民摩爾人和柏柏爾人之間的關係惡化了。

義大利南部、敘利亞及北非
read•99csw•com
一般認為,伊斯蘭教徒的海盜第一次襲擊基督教世界是在公元652年。伊斯蘭船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出發,襲擊了西西里島最大的城市敘拉古,大肆破壞、掠奪,綁架了800名男子和婦女,在亞歷山大的奴隸市場上出售。這就是此後戕害地中海千年的撒拉森海盜之始。
收益的五分之一上繳地方長官,剩餘的五分之四由船主、船長和船員分配。
撒拉森海盜自此開始了針對基督教世界的襲擊。無論是從凱魯萬出發,還是從突尼西亞出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西西里都是其首要的目標。在伊斯蘭勢力跨過直布羅陀海峽進攻西班牙之前,儘管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地的伊斯蘭化尚未完成,這個目標很早前就已決定。伊斯蘭勢力在僅僅百年的短時間內便迅速擴大,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速攻」。我甚至在考慮,伊斯蘭勢力即使推遲確立對攻佔之地的統治權,也會優先考慮不斷進攻的。
不論是做什麼事業,只有在全體參加者認為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才會成功,才會長久。利害一致方能成功,成功方能長久持續。對北非的伊斯蘭世界而言,海盜行為這種「幸運之例」,既可以給原伊斯蘭教徒帶來完成聖戰的滿足感,又能給在宗教地位上不及他們的新伊斯蘭教徒帶來迅速到手的財富。
公元704年,伊斯蘭戰士大舉渡過直布羅陀海峽的6年之前,凱魯萬的地方長官穆薩宣布進行「聖戰」。當年夏天,地方長官親率1 000名伊斯九_九_藏_書蘭士兵在西西里島南岸登陸,殺戮掠奪之後乘船凱旋,回到凱魯萬。據說如果把掠來的物品賣掉,將收入全部分配給參加行動的人,人均會得到100枚第納爾金幣。他們懂得了一件事,基督教世界不僅是能予以殺戮的異教徒聚居之地,還是可以迅速致富之地。

凱魯萬的大清真寺
公元705年,也許是前一年的成功令海盜們心情大好,他們再次從凱魯萬出發,突然襲擊了敘拉古。自阿基米德時代以來,敘拉古一直都是重要城市。西西里成為拜占庭帝國領土之後,敘拉古也一直是其首府,其原因之一就是它防守堅固。只動用1 000人的兵力襲擊敘拉古表明,此戰並無征服的意圖,目的只在騷擾。
不過,我想這不過是一次偶發事件。地中海再大也是內海,風向易變,老練的水手也經常會有行船失控,卷進渦流的危險。專程從地中海東邊的亞歷山大遠道來到西邊的敘拉古,只是為了海盜的勾當,這種理由不能讓人信服。況且,回程時船上滿載掠奪來的財物和人口,卻不停靠北非的任何地方,直接回到亞歷山大。夏天,地中海大多是西風勁吹的日子,儘管人、貨可以一起上船,伊斯蘭船的船艙里可以塞滿綁架來的基督教徒,但這時期沿途的北非卻不是可以放心停靠之地。要知道,雖然https://read.99csw.com伊斯蘭打下了的黎波里,已經控制了利比亞,但突尼西亞還在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北非要港迦太基是在公元698年才投降伊斯蘭的。
事實上,海盜並不攻擊防衛堅固的城市,破壞的只是城牆之外廣闊的郊區。可見中世紀的海盜也很善於騷擾敵後。燒搶之後再擄走居民,自然使得人人恐懼。周邊地區連續受害以後,農耕生產率下降,物產向城市的流通不暢,大城市的脖子就這樣一點點地卻是扎紮實實地被扼住了。
這座城市由從東方前來赴任的地方長官(Amir)治理。這座城市建在突尼西亞以南150公里,距最近的海岸線也有50公里的內陸地區,這顯示出當時的阿拉伯人並不充分了解地中海。從凱魯萬出海,最先碰到的是蘭佩杜薩島,緊靠其北面的是潘泰萊里亞島。從突尼西亞、迦太基等沿海城市出海,擋在面前的不是蘭佩杜薩和潘泰萊里亞,而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西西里。這就是阿拉伯人要率先攻佔這兩座小島的原因。
在嚴酷環境中生存的民族不會繁殖興旺,往往人口較少。我想,出身於阿拉伯半島的原生阿拉伯人的悲哀就在於人口稀少。「右手執著寶劍,左手擎著《古蘭經》」的做法也許和戰士階層人數減少的風險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