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這是神所期望的」 「卡諾薩之辱」

第一章 「這是神所期望的」

當人們試圖一舉解決各種難題時,腦海里首先浮現的念頭就是發動戰爭。在接見手持拜占庭帝國皇帝求援信來訪西歐的特使之後,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大概也是這樣想的吧。
史稱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帝國,是以基督教為國教,統治羅馬帝國東半部的大國。然而,由於7世紀上半葉發源於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勢力侵入,帝國丟失了包括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在內的廣大地區。此後到11世紀末,穆斯林軍隊已經逼近了首都君士坦丁堡,駐紮在從首都乘小船即可到達的小亞細亞地區。
雖然同屬基督教信仰的希臘正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之間摩擦不斷,當穆斯林到達君士坦丁堡只有三天距離之處時,就容不得任何教理爭論的空閑了。作為東方希臘正教會首領的拜占庭帝國皇帝,不得不低三下四地乞求西方羅馬天主教會的首領教皇,儘快派遣抵禦穆斯林的援軍。
事實上,這不是拜占庭帝國第一次向羅馬教皇求援。此前拜占庭帝國已經幾次向西歐求助,但都沒有得到回應。而到11世紀末,坐在梵蒂岡寶座上的教皇,是來自著名的克呂尼修道院、代表天主教會改革派的烏爾班二世。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前的拜占庭帝國
烏爾班二世出身於法國香檳地區貴族之家,在法國的克呂尼修道院接受教育。作為很早就受到修道院上層矚目的青年才俊,他獲得了隨院長一同前往羅馬覲見的殊榮。此時的羅馬教皇是格列高利七世。教皇也非常欣賞這位聰慧的年輕僧侶,加上格列高利本人也出自克呂尼修道院,於是將烏爾班從法國調到義大利工作。
烏爾班二世36歲時被任命為羅馬附近奧斯提亞的樞機主教,之後他逐漸作為教皇的代表,出入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各國國王和各大諸侯的宮廷。到公元1088年,46歲的他被選為教皇。7年之後,正是這位烏爾班二世教皇首先提出了十字軍東征的動議。
然而,作為改革派的教皇,與發動戰爭有什麼關係呢?
在克呂尼修道院學習的經歷,可能是烏爾班二世得到前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重用的原因。由於自己屬於改革派,烏爾班自然會推行本派別的觀點,格列高利也不會隱瞞對他的支持。
那麼,當時的改革派教士,究竟做了哪些改革呢?

克呂尼修道院(11—12世紀)
如果考察對在貧困中掙扎的基督徒的扶持,就要等到一個世紀之後的聖方濟各了。
在此之前百年的天主教會上層所做的改革,是建立在神職人員的領導下,將上帝所託付的人間各種惡行逐一解決的信念。若秉持這一立場,則在羅馬教皇之前開闢道路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西歐各國國王,有以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羅馬教皇的名義,驅逐和懲罰基督教世界的敵人的權力和責任。平心而論,不僅宗教一個方面,在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全部事務中,居於頂點的羅馬教皇都指導著整個天主教會,而世俗君主們只要忠實地執行其命令即可。
借用後世歷史學家的話,這時出現了「社會修道院化」的現象,而反抗這一潮流的人,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

「卡諾薩之辱」

由此引起了歐洲西北部全境的大變動。
當亞平寧半島南部受到8世紀伊斯蘭教勢力急劇擴張影響的同時,伊比利亞半島絕大部分也被穆斯林佔領。隨著此後200多年間伊比利亞半島上基督教國家的「再征服」(Reconquista)過程,到11世紀末,基督教勢力重新佔據了西班牙中部地區。對中世紀基督徒來說,這條西班牙戰線是抵禦伊斯蘭的「聖戰」。畢竟,西班牙的基督徒在進行著為守衛朝聖者數量不亞於耶路撒冷與羅馬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聖城的鬥爭。在200年歷史的十字軍東征中,沒有一個西班牙人前往東方。畢竟,先在自己家門口完成「聖戰」,才有到此外的地區參加「聖戰」的空閑。
基督徒在義大利成功驅逐穆斯林,無疑令羅馬教皇喜出望外。而西班牙並未派出一兵一卒響應教皇提出的十字軍東征。伊比利亞半島「再征服」運動帶來的熱忱,在西班牙人和比利牛斯山以北的一部分法國人心中涌動。而歐洲全體基督徒心中的熱情,也就由此可見一斑了。
公元1077年東西方歷史教科書上以「卡諾薩之辱」而著名,此事令西歐的善男信女為之驚愕。由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反對皇帝亨利四世的人事任命而發端,教皇最終對無視教皇反對意見的皇帝處以開除出教會的絕罰。
即使是年輕氣盛的亨利四世,也在絕罰的重壓之下最終屈服了。
身為整個天主教會領導人的羅馬教皇,在中世紀時並沒有現https://read.99csw.com在的教皇每星期日到聚集著信徒的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宣講如何和平而正直生活的那種安逸。
雖然後來格列高利七世被羅馬教會列為聖人,他卻在匆忙逃離梵蒂岡寶座之後孤獨地客死在義大利南部的薩勒諾。
如果樞機主教不駐在羅馬,而在各個教區往複移駐,從這些地區產生的各種信息就可以通過他們逐漸彙集到教皇身邊。為主教收集信息的人包括商人和僧侶,而在中世紀,這兩種人的信息是最為可靠的。而商人和僧侶之間又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因為兩者往往是同一商業行為的買方和賣方。由於存在這種情況,從大範圍的策略運用來看,誰也不如教皇的位置有利。而且與世俗君主相比,教皇身邊擁有更多博學之士。
對教皇和皇帝許可權範圍的爭議,並未隨著這一事件的結束而解決。而烏爾班二世在此後陷入了在法國與皇帝亨利四世鬥爭的居無定所的15年流亡歲月。改革派教皇在卡諾薩所採取的強硬政策,使自身吞下了惡果。根據學者的研究,烏爾班比格列高利更善使政治手腕。他不僅通過藉助諾曼人的軍隊,使用了其對手亨利四世所擁有的力量——軍事力量,還通過施展僅為教皇自己擁有而皇帝不具備的力量來削弱皇帝。畢竟,無論擁有再強的軍事力量,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無法自稱擁有上帝授予的君權。
然而,經過考慮之後,烏爾班二世公然自稱為格列read•99csw•com高利七世的繼承者,他採取的對策可謂巧妙。與亨利四世以在雪中佇立而取勝相比,烏爾班讓對手很容易就陷入無法出手的狀態,最終戰勝了對方。而他的策略就是去擁有對手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軍隊。

神聖羅馬帝國、羅馬教皇國和義大利諾曼王朝的領土(11世紀末)
然而若論起在此時的政治迷局中生存,無論是皇帝、國王還是諸侯,都比不上教皇的消息靈通。畢竟在整個基督教世界教士遍布,而主教則在各個教區有效統率著他們。在君主近前必然活躍著他們的懺悔神父。因此,教皇可以通過聯絡各個地區樞機主教,直接控制修道院。而各地的修道院又是當地經濟生產的樞紐。
從德意志秘密進入義大利的亨利四世,一個人來到教皇駐蹕的卡諾薩城堡門前。身穿粗布服裝、赤|裸雙腳的亨利四世,佇立在連續下了一個月的大雪中,只為了乞求教皇原諒自己的罪過。
至死之時,這位教皇留下了「我熱愛正義,憎恨非正義,因此遭到流放而死」的話。然而,格列高利口中的「正義」,不過是凌駕于整個天主教會之上的羅馬教皇寶座而已。
收復托萊多——1085年。
羅馬教皇是不允許擁有軍隊的,因此他們只有https://read•99csw.com利用他人的軍事力量。而烏爾班二世利用的這個「他人」,就是一直試圖驅逐亨利四世、救援格列高利七世的南義大利的諾曼王朝。附帶說一句,格列高利七世去世之地薩勒諾和烏爾班二世被選為教皇的特拉齊那,都位於統治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的諾曼人統治下的地區。
烏爾班二世在從就任教皇到在法國發起十字軍東征的7年間,完全不曾踏入羅馬一步。這段時間內,38歲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進入了不惑之年的45歲,但他絲毫沒有改變對烏爾班二世的敵對策略。儘管此間教皇在義大利各地輾轉往來,這位頭腦明晰的基督教世界改革者卻因為情報不足,始終未回到羅馬。畢竟,與世俗君主僅僅關心自己領土的情況相反,教皇的心中並非只有羅馬一城一池,而是心懷天下。因此,影響此後整個世界的大事件在當時的歐洲接踵而至。
卡諾薩城堡是在義大利中部擁有廣大領地的瑪蒂爾達伯爵夫人居住的城堡,夫人以同情改革派而廣為人知。城堡中的廣場上遍布著熊熊燃燒的火爐,把城堡炙烤得溫暖怡人。城中寓居著洋洋得意的57歲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與此同時,城堡內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窗外雪地中一個人站立著的27歲的年輕皇帝。
即位教皇的烏爾班二世與200年前從穆斯林手中奪回西西里地區的諾曼王朝關係非常緊密。而樞機主教群集的公會議也並沒有在亨利四世支持的對立教皇克力門三世所在的羅馬召開,卻選擇read.99csw•com了諾曼人控制下的特拉齊那。
由於伊斯蘭教勢力曾經迫近到距離基督教大本營羅馬一周路程的地區,諾曼人收復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對世界歷史有著很大的影響。此事在歐洲被稱為「解放」而不是征服,是因為諾曼人將原信奉基督教的地區從穆斯林手中奪回。格列高利七世、烏爾班二世等人最終都依靠在南義大利建立政權的諾曼王朝,並不僅僅是因為該王朝是附近具有軍事力量的君主,還因為他們承認諾曼人在南義大利和西西里等地擊敗穆斯林的功績。
這次「卡諾薩之辱」是將教皇的權威與權力展現在西歐全體基督徒面前的一次大事。事件最終以教皇同意解除絕罰而告終,成為教皇在世俗權力面前的一次大勝利。
諾曼人征服英格蘭——1066年。
然而,之後的事件在歷史教科書中就沒有記載了。此後的8年是亨利四世不斷清除格列高利七世權勢的8年。對於一名年輕氣盛的男子來說,雖然在眾人面前受辱不能說是聰明的做法,卻也表現了他在格列高利七世面前堅強的意志和政治手腕。
羅馬教皇從四世紀開始,就一直居住在率先承認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所贈送的拉特蘭宮中。而烏爾班二世成為了第一位無法踏足拉特蘭宮的教皇。這就是天主教會最高領袖在法國號召十字軍東征之前的實際處境。因此,教皇所面臨的第一道難題,是如何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強大實力面前維持自己的權威。
「卡諾薩之辱」——1077年。
此外,烏爾班二世在九-九-藏-書上任之後8個月才得以在諾曼兵士的簇擁下進入羅馬。而這時他還只能在羅馬城外的台伯河中的小島上短期居住,不能接近聖彼得大教堂和教皇的宮殿拉特蘭宮。因為當時這些天主教會最重要的設施還處在亨利四世和對立教皇克力門三世的控制下。
絕罰的威力在於,受絕罰者所有的社會關係必須從此將其視為基督徒的敵人。由於中世紀西歐人信仰的深刻,家臣和兵士自然就離開了受到絕罰的主人。因此,絕罰就意味著被整個社會全面地流放。
另一部分諾曼人則將穆斯林趕出了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1072年。
繼格列高利之後成為羅馬教皇的維克多三世儘管性格溫厚,仍不能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改善關係,上任兩年之後鬱鬱而終。此後選出的教皇就是烏爾班二世。公元1088年春天,這位當選教皇的修士年僅46歲。
所謂中世紀,說好一點兒是群雄割據,而實際上則是完全憑實力說話的沒有秩序的時代。作為上帝在人間代理人的羅馬教皇,並無法保證自己過上安逸的日子。
格列高利七世死在南義大利的薩勒諾,而烏爾班二世被選舉為教皇的地點,也在薩勒諾附近的小城特拉齊那。在那個特殊時期,教皇的死也好,通過選舉成為教皇也好,都只能在羅馬之外了。當時亨利四世只有38歲。這位不能忘記卡諾薩之辱的神聖馬羅帝國皇帝,在依靠軍事力量驅逐格列高利七世的同時,為了造成教會內部的分裂而選出了與之對立的教皇,並自此制定了瓦解羅馬教皇權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