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腓特烈二世皇帝與第六次十字軍(1228—1229年) 與敵人接觸

第四章 腓特烈二世皇帝與第六次十字軍
(1228—1229年)

與敵人接觸

在此之前,腓特烈的宮廷與西班牙的穆斯林統治者,以及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蘇丹之間,常常有學者和詩人進行來往。巴勒莫的宮廷一直十分歡迎穆斯林學者的往來。有了這些交往的先例,派遣手下前往埃及蘇丹的宮廷,從一開始就少了很多危險。在外交領域的建設,如果一開始不重視建立深厚的基礎,往往會有中途崩盤的危險。
從此以後法拉丁就成為了蘇丹與皇帝之間的密使。史書上沒有對他年齡的記載。但根據他漫長外交生涯的推理,與時年33歲的腓特烈相比,他可能還要略微年輕一些。
也是在這一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自己的對手,蘇丹阿爾·卡米爾,開始了直接的九九藏書接觸。
經過幾次無關主題的通信往複,阿爾·卡米爾直奔主題。他任命年輕而才華橫溢的埃米爾——法拉丁,作為呈送自己親筆信的特使。1227年1月,法拉丁越過冬季寒冷的地中海,在義大利南部登陸,覲見在福賈的王宮中休養的腓特烈二世。
此時法拉丁眼前端坐的,是從未去過中近東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位與羅馬教皇平起平坐、率領整個基督教世界的領導人,居然能夠不需翻譯、毫無障礙地閱讀和理解阿爾·卡米爾的信函,並能用阿拉伯語做出口頭的答覆。
阿拉迪爾死後,長子阿爾·卡米爾和次子穆阿扎姆的關係出奇得好,這與通常的伊斯蘭領九-九-藏-書主死後你爭我奪的情況大為不同。年齡僅相差兩歲的兄弟倆,在父親去世以後明顯處於對手的關係。但兩人忠實地繼承父親的遺志,滿足於分別統治埃及和敘利亞這兩個區域。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維持得很好。
這成為開羅的阿爾·卡米爾無法迴避的問題。假如埃及和敘利亞之間爆發衝突,就會進一步引發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內戰。將避免內戰視為第一要務的阿爾·卡米爾,自然不希望西歐人發動新的十字軍東征。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接觸必然是遵循著即使有懷疑也對對方深信不疑的鐵律的。
關於歷史記載的雙方的接觸,是從1227年開始的。至於在這之前的接觸,就九-九-藏-書沒有材料提及了。但當代人可以推斷出雙方在此之前已經有過幾次秘密的接觸。
腓特烈立即以護送法拉丁回國為理由,派遣自己的心腹巴勒莫主教貝拉爾多前往開羅。貝拉爾多此行,就是為了進一步商議和解決雙方的外交問題。
阿爾·卡米爾是腓特烈所率十字軍的直接敵人。這一點,蘇丹自己十分明白。通過無關政治的文化交流,蘇丹和皇帝建立了聯繫,為未來針對具體問題的外交交涉鋪平了道路。
阿爾·卡米爾在信中允諾,將耶路撒冷和包括拿撒勒在內的整個耶路撒冷王國領土都返還給基督徒。這樣的話,十字軍東征的目的——征服耶路撒冷,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完成,完九*九*藏*書全沒有必要興師動眾再進行一次遠征。這自然合乎腓特烈的心意。
雖然雙方信仰不同的宗教,但一方並不想出征,另一方也不想讓對方染指。出於這樣的心理狀態,雙方看上去能夠一拍即合。然而事實的發展卻未盡如此。
接觸的雙方是基督教世界的最高世俗統治者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伊斯蘭世界的最高世俗統治者蘇丹。雙方的接觸必須在絕密的情況下進行。此時兩人之間顯然還沒有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
令法拉丁詫異的是,腓特烈二世見到自己,並不需要翻譯就能夠對話。
這自然使法拉丁對皇帝油然而生出奇的好感。而腓特烈對年輕的埃米爾也抱持著正面的態度。腓特烈不會給自己並不喜歡read.99csw.com的人致以熱情的回信。然而蘇丹的信卻帶來了積極的回應。
然而正如前所述,伊斯蘭世界分裂為埃及派和敘利亞派,兩派中都存在大量的既得利益階層。開羅和大馬士革為伊斯蘭世界的主導權進行的競爭,一直在水面下暗流洶湧。儘管兩兄弟之間並沒有撕破臉,對埃及的領導地位頗有微辭的敘利亞派,希望挑起兄弟相爭的局面。就這樣,大馬士革的統治者穆阿扎姆,逐漸被推到了與兄長的開羅決裂的風口浪尖。
當年47歲的阿爾·卡米爾,遠未處在安心的狀態之下。
敘利亞、巴勒斯坦出生的基督徒中,有不少能聽懂阿拉伯語的。但像巴里安·伊柏蘭那樣能夠講流利上乘阿拉伯語而不需要翻譯的,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