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腓特烈二世皇帝與第六次十字軍(1228—1229年) 在反對的旋渦中

第四章 腓特烈二世皇帝與第六次十字軍
(1228—1229年)

在反對的旋渦中

這位皇帝完全不配做基督徒的皇帝,以無能二字概括絕不為過。在撒拉森人面前,他完全不敢強硬起來,只是不停地感謝對方。對這種毫無信仰之徒,我只想表達自己的輕蔑。
對教皇和耶路撒冷牧首來說,皇帝與異教徒的談判,對於皇帝的基督徒身份來說,是極大的錯誤。他們堅持認為,聖城耶路撒冷的「解放」,決不能通過與異教徒的協商解決,而必須以基督徒的流血犧牲為代價實現。
此外,除皇帝直屬的條頓騎士團之外,中近東本地的醫院騎士團也與腓特烈通力合作。當和議達成之後,皇帝從雅法出發去周邊的城堡視察時,醫院騎士團的團長常常陪伴在他左右。
然而,埃利亞·卡比托利那不過是個短命的名字。隨著4世紀初基督教勢力抬頭,基督徒將聖城的名字改回了耶路撒冷,東羅馬帝國的希臘人基督徒成為城市的主人。
不過,與腓特烈談判的蘇丹,並非除了讓步以外別無選擇。在和約簽署之前,阿爾·卡米爾自然會預料到,自己的決定將會帶來整個伊斯蘭世界暴風驟雨般的反對。畢竟自己的伯父和父親都不曾冒這樣的政治風險。
如果耶路撒冷一直處於伊斯蘭世界的控制之下,歐洲的基督徒會一直不停地保持對聖https://read.99csw.com地的亢奮和覬覦,新的十字軍會源源不斷地從歐洲湧來,並導致一次次的戰爭……
對牧首傑拉德來說,無論是議和,還是腓特烈二世對異教徒的尊重,以及與穆斯林共存的觀念,都是無法接受的。
又過了300多年,當東羅馬帝國的領土被新生的伊斯蘭征服運動席捲之時,耶路撒冷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從此以後直到十字軍東征的時代,耶路撒冷再次易手。
想象歸想象,我們還是應該探究一下阿爾·卡米爾做出決定的真實原因。
因此,對未能奪回聖城的理查,教皇選擇了正面的評價和寬容的態度,倒是成功得到耶路撒冷的腓特烈,卻遭到了教皇的抨擊。
教皇讀罷牧首的來信,對腓特烈的評價更加負面。至於解除對皇帝的絕罰,此時看來是不大可能了。
追根究底,在教廷看來,無論是聖地巴勒斯坦還是聖城耶路撒冷,都是必須依靠基督徒流血犧牲才能得到「解放」的。正因為如此,全體參加十字軍的基督徒,才能一次性地得到免罪。
還有長期居住在巴勒斯坦海港城市的商人,由於和議的達成極大便利了他們的經營活動,也對來之不易的和平極為贊同。
回想獅心王理查也曾經與異教徒https://read.99csw.com簽署和約。但理查一世是在與薩拉丁進行了一番殊死搏鬥之後,握手言和的。腓特烈二世卻一次也沒有跟異教徒作戰,就簽訂了和約。
以上的種種,不過是我個人的想象罷了。我只是覺得,無論雙方的宗教信仰有多麼不同,理解與協調的餘地總是存在的。
但總的來說,比起聲勢浩大的反對者來說,贊成的聲音還是要弱得多。腓特烈在反對聲浪的面前,只得低調行事。從2月到3月之間,他都一直專註于視察各地城堡和防禦工事的加固事宜。
在薩拉丁和阿拉迪爾統治的歲月里,同為基督徒和穆斯林聖城的耶路撒冷,作為穆斯林控制下的城市向基督徒開放。從理查與薩拉丁之間和議到腓特烈與阿爾·卡米爾之間和議的37年間,即便是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也保持著這一狀態。
除了神職人員以外,在中近東的基督徒中間,反對此次和議的主要是聖殿騎士團的團員。自創立以來,聖殿騎士團就以沒收的阿克薩清真寺作為總部。自從薩拉丁奪回耶路撒冷以後,聖殿騎士團就一直處在沒有總部的狀況下。腓特烈二世此次將包括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區域交給穆斯林,使聖殿騎士團在其創建42年之後回歸總部的願望化為泡影。
埃利亞這一名九九藏書稱,得自哈德良的家族名(nomen)埃利烏斯(Aelius)。而「卡比托利那」則得自羅馬城的七座山丘之一卡比托利諾山(Capitolinus),相傳是神居住的區域。因此,埃利亞·卡比托利那的名字,帶有「哈德良所建神殿」的意味。
「腓特烈-阿爾·卡米爾和約」在蘇丹冒著巨大風險的前提下完成。而且,腓特烈二世自己也面臨著相當的風險。與蘇丹不同,年輕15歲的皇帝,將帶著這一風險所導致的結果終其一生。
之所以阿爾·卡米爾要冒險選擇完全讓渡耶路撒冷,只是因為這一冒險對蘇丹有利。
對比哈德良皇帝這位多神教時代的羅馬公民,蘇丹阿爾·卡米爾則是伊斯蘭世界的領袖。
駐蹕阿克的耶路撒冷牧首,以激烈的言辭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條頓騎士團團長赫爾曼辯解說,和議的達成,收回了原來一直在異教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朝聖者也就因此可以方便地前往聖城了。牧首對此充耳不聞。
有些研究者從50歲的阿爾·卡米爾對比自己年少15歲的腓特烈二世的好感入手。由於同情腓特烈兩次遭絕罰的命運,蘇丹對他網開一面。但如此的理由顯然並不充分。
畢竟,時間是對蘇丹最為有利的因素。因為無人不知,腓特烈二世並不會長久滯留在東方read•99csw.com
然而不能忘記的是,當初迎擊第五次十字軍時,阿爾·卡米爾剛剛取得自己的基地埃及的領導權,實力還不夠強大。對他來說,十字軍如潮水一般一次次湧來,跟中近東當地的基督教徒不斷合流,並非難以預見的事情。為了防止十字軍再次入侵,把耶路撒冷交給基督徒,問題似乎就迎刃而解了。
將除了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伊斯蘭區」之外的整個耶路撒冷拱手讓給基督徒的決定,使阿爾·卡米爾這位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冒著巨大的風險。他不僅遭到同時代人的反對,直到800年後的今天,這一事件還在整個伊斯蘭世界被當作「屈辱」對待。
如果不考慮宗教和時代的差別,作為一國之君的阿爾·卡米爾做出的決定,是否有如下的考慮呢——
鎮壓羅馬帝國時期最後一次大規模猶太人起義的哈德良皇帝,流放了耶路撒冷城內的猶太教徒。猶太人可以在帝國境內各處居住,但唯一被禁止進入的城市就是耶路撒冷。哈德良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因為他認為猶太人在其他地方能夠與各民族共生,而在耶路撒冷城內卻會憤而起義。
在即刻寫成的書信中,耶路撒冷牧首向教皇做了如下的彙報:
哈德良皇帝不僅流放了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還將這座城市改名為埃利亞·卡比托利那read.99csw•com(Aelia Capitolina)。他還下令重建城內半個世紀前羅馬皇帝提圖斯破壞的大神殿,並將其變為祭祀羅馬諸神的萬神殿。

恐怕腓特烈二世在和談期間也會明示這一點吧。比十字軍更亢奮的羅馬教皇和整個天主教會,給皇帝帶來巨大的麻煩。他直白的建議,也會促使阿爾·卡米爾做出讓渡聖城的決定。
我的思緒直飄到十字軍東征1000年前羅馬皇帝哈德良統治的時期。當時尚沒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哈德良面對的是生活在當地的猶太人。
回顧歷史,從基督徒手中奪回耶路撒冷的薩拉丁,曾經對獅心王理查莊嚴承諾,保證前往聖城朝聖的基督徒的自由和安全。繼承其兄王朝的阿拉迪爾,也奉行相同的路線。但這兩位領導人都沒有將耶路撒冷拱手相讓。
至於古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為什麼對耶路撒冷改名,並未得到史家的記載。作為一神教聖地象徵的耶路撒冷,在其他民族看來,總有別的名字可以替代。羅馬人自己的信仰是多神教,因此希望以多神的信仰,來取代當地的一神教。

當然,也有許多基督徒為和議的達成感到高興。專程從歐洲遠道而來的朝聖者,首先為和議達成而歡呼。當腓特烈的軍隊放行之後,他們從各個城市一齊湧向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