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最後半個世紀(1258—1291年) 「為了地中海,基督徒將戰鬥到最後一人」

第六章 最後半個世紀
(1258—1291年)

「為了地中海,基督徒將戰鬥到最後一人」

正當巴勒斯坦方面基督教勢力的生存空間逐漸式微之時,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70年發動了第八次十字軍東征。
在此狀況之下,安條克公國和特里波利伯爵領地相繼消失了。隨著休戰期間的領土喪失,越來越多的「法蘭克人」從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代佔領的土地退出,到塞普勒斯定居。
然而,蒙古軍隊雖已撤退到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他們的威脅卻並未消失。此後20多年間,馬木路克王朝的蘇丹常忙於防禦來自東方的襲擊。
從不嚴格遵守停戰協議的馬木路克蘇丹,對同時以塞普勒斯國王為名的耶路撒冷國王也實施了騙局。這位國王對馬木路克遵守10年停戰協議的承諾信以為真,安心回到塞普勒斯休養。
人之所以為人,信義是一條不變的準則。換句話說,做人必須遵守約定和承諾。遇到公然撕毀協議的對手,只能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設法應對了。
雖然這次十字軍的登陸地點遠在北非中部的突尼西亞,雖然大軍登陸之後不久路易就在軍中病亡,這次十字軍東征對中近東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又一次衝突。在此之前,雙方都天真地確信,西歐國家再不會派兵來到這個衝突地區了。
塞普勒斯是海上的島嶼。由於馬木路克王朝的海軍戰鬥力較弱,移居的基督徒基本上免受威脅。
馬基雅維利曾經在著作中希望教皇離開羅馬,搬到瑞士去,而圭恰爾迪尼也在死前的三項政治主張中提出,把教皇和神職人員徹底排除于政治之外。
中近東的十字軍國家中,除了以阿克為首都的耶路撒冷王國之外,還有安條克公國和特里波利伯爵領地。馬木路克王朝的蘇丹,分別https://read.99csw.com與三方簽署了單獨的停戰協議。
這些停戰協議,都是基督教國家主動簽署的——他們的領導人對取代阿尤布王朝的馬木路克心存恐懼。
回想薩拉丁1187年奪回耶路撒冷之後,也曾經悉數破壞其周邊十字軍建立的城堡。由於穆斯林並不使用這些城堡作為防禦設施,薩拉丁將其攻佔之後,悉數拆毀。
1260年,阿勒頗、大馬士革這兩座歷史名城為蒙古鐵蹄所攻破。此時,伊斯蘭世界西半部分的大門,已向蒙古軍隊敞開。
而拜巴爾斯的戰術則是攻佔十字軍城堡后特意修復之。例如他下令收復了以「城堡之王」而著稱的「騎士之城」,並對其加以部分改造。
出身奴隸的蘇丹,迫切需要現存的宗教權威作為自身統治的後盾。拜巴爾斯從被蒙古人毀棄的巴格達請來了阿拔斯王朝的繼承人,讓哈里發制度在開羅復活。這一舉措與法蒂瑪王朝哈里發死後,阿尤布王朝的政教分離舉措截然不同。
對這位常與宗教權威保持距離的穆斯林英雄來說,武力吉哈德的目的是奪回耶路撒冷,至於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沿海十字軍控制下的海港城市,則不是武力吉哈德的對象。
沒過多久,馬木路克王朝就開始籌劃對阿克的進攻。
1250年,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所率領的第七次十字軍,在埃及全軍覆沒。在兩年內分期支付巨額贖金之後,路易本人和部分十字軍將士獲釋回國。此次十字軍與前六次十字軍相比,對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都起到了完全不同的重要作用。
從此以後,西歐十字軍再也無法向中近東地區發動大規模的遠征了。
拜巴爾斯於https://read.99csw.com1277年逝世。在此以後,其兒子和繼承人能力明顯不足,執政不到兩年便被卡拉溫取而代之。這位馬木路克王朝的第二代蘇丹,是拜巴爾斯手下的得力幹將。作為一位馬木路克,卡拉溫繼承了拜巴爾斯的全部政策路線。
時過境遷,同是宣揚「武力吉哈德」的蘇丹,馬木路克王朝領導人心目中的「武力吉哈德」則完全不同。最終,他們以「掃除中近東全部基督教勢力」詮釋了「武力吉哈德」。無論是朝聖者還是商人,全部清除——儘管事實上朝聖者和商人會給伊斯蘭世界帶來商業利益。
相反的是,馬木路克王朝的歷任蘇丹,無論是初代的拜巴爾斯還是第二代的卡拉溫,都是奴隸出身,被販賣為軍人,經過軍事訓練而成長起來的。雖然他們都十分擅長作戰,卻由於自己的奴隸出身,得不到充分的教育。許多馬木路克蘇丹甚至無法使用伊斯蘭世界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進行書寫。畢竟,馬木路克這一詞彙的本義,就是「出身奴隸的兵士」。
1290年,十字軍國家與伊斯蘭世界的停戰還未結束,蘇丹卡拉溫便著手進行「吉哈德」的準備工作。當一切準備停當之後,馬木路克王朝需要的只是破壞停戰協議的借口。
阿尤布王朝的歷代蘇丹,從薩拉丁到阿爾·卡米爾,不僅具有優秀政治家的素養,也是接受了極好教育的最有教養的階層。優良的教養,使阿尤布王朝的蘇丹個個溫文爾雅,風度翩翩。
就這樣,當馬木路克王朝蘇丹的權力穩固之後,他們的目標就是「掃除中近東全部基督教勢力」。這是伊斯蘭世界第二次「武力吉哈德」的目的。而對基督教世界來https://read.99csw.com說,唯一要做的就是盡一切努力阻止馬木路克蘇丹的目的實現。
在中近東沿海城市居住200年的西歐人,選擇離開這片土地,只是因為馬木路克王朝並不遵守任何相關協定。作為一國之君,做出這樣的決定,只會讓民眾陷入絕望。
以宗教為追求的人,往往無視世俗利益,只為了純粹的宗教信仰而生活。對虔誠的穆斯林宗教人士來說,無論是基督教朝聖者帶來的金錢,還是與義大利商人貿易獲得的收益,都有害於伊斯蘭教的純粹。
就在當年,拜巴爾斯率領的馬木路克軍隊,在阿音扎魯特一戰成名,擊退了蒙古大軍,保住了整個伊斯蘭世界的西半部分,為自己成為蘇丹的正當性奠定了基礎。
薩拉丁的侄子阿爾·卡米爾和皇帝腓特烈之間的和平協議,再次確認了朝聖者和商人的自由與安全。
馬木路克王朝的創始人拜巴爾斯,雖然在自己的首都開羅復活了哈里發制度,卻也同時要求哈里發不得參与蘇丹的行政和軍事管理事務。但是,作為宗教領袖,哈里發不可能不對政治、軍事施加影響。與阿尤布王朝不同,馬木路克王朝「武力吉哈德」思想的極端化,很大程度上是這些領導人的奴隸出身導致的結果,但也包括居住在蘇丹近鄰的哈里發和諸位伊瑪目導師學者們的影響。他們的言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蘇丹政令的走向。
1258年,整個伊斯蘭世界東半部分的首都巴格達陷落了。
當這一現象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發生之後,中近東基督教勢力最外層的防守鏈被大大縮短。
十字軍的城堡大都坐東向西而建。在阿尤布王朝時代,東方還沒有蒙古人的蹤影,而馬木路克王朝時期特意保留九*九*藏*書十字軍城堡,就是為了應對來自東方蒙古人的威脅。此前一直不善利用城堡的穆斯林軍隊,從此也逐漸學會了以此為據點作戰。
這場戰役的勝利不僅讓拜巴爾斯長出了一口氣,也使戰鬥著的每一名穆斯林鬥志昂揚。畢竟,在阿音扎魯特平原的後方,就只剩下埃及這一塊必須保住的土地了。
作為歐洲一大強國的法國,其國王率領的第七次十字軍遭到了慘敗,這令尚處於內部紛爭中的伊斯蘭世界領主們個個高奏凱歌,而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士氣也達到了十字軍東征以來的最低谷。
以上的協議表明了薩拉丁、阿拉迪爾和阿爾·卡米爾這兩代三任阿尤布王朝蘇丹對中近東基督徒的態度。阿克城的繁榮,正得自阿尤布王朝對整個十字軍控制的近東沿海城市的共生態度——阿克顯然是受益最大的城市。
在1260年前後走上政治舞台的拜巴爾斯,並未在其蘇丹任內集中力量掃除中近東的基督教勢力。這顯然是迫於來自東方的蒙古軍隊的壓力。
薩拉丁和獅心王理查之間的和議,確認了十字軍國家對這些海港城市的主權。此外,兩人還協議保證了從歐洲來的朝聖者和商人在這一地區的活動自由。
即位之前作為太子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曾經想要發動十字軍東征。歷史研究者常稱其為第九次十字軍,但對此並沒有合適的官方稱呼。愛德華在東方與馬木路克達成了10年的停戰協議,得意洋洋地歸國——不如法國強大的英格蘭,卻贏得了強大對手馬木路克的尊重。
這些領導人希望地中海東岸在保持現狀的前提下獲得一時的和平。然而,在停戰協議簽署之後,自己領地邊界上的城堡,還是一個個為馬木路克所蠶食。
九-九-藏-書阿尤布王朝創始人薩拉丁所宣揚的「武力吉哈德」,在他任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將以十字軍聖戰思想襲來的西歐天主教軍隊擊敗,不僅發揚了伊斯蘭教的武力吉哈德精神,還將此前一直陷於分裂的伊斯蘭世界成功團結起來,奪回了聖城耶路撒冷。
最終,這些停戰協議都沒能夠在議定期之內得到遵守。而在能夠得到遵守的日子,基督教國家得以喘息,也只不過是因為馬木路克王朝需要處理其南方鄰國努比亞發生的動亂。
十字軍東征時代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有類于天主教世界的羅馬教皇。哈里發制度,即哈里發與周圍為數眾多的伊瑪目——伊斯蘭教學者和神職人員所組成的制度安排。當哈里發常駐開羅之後,開羅也就成為了伊斯蘭世界的羅馬。
此外,路易九世率領的十字軍,還為伊斯蘭世界送去了一項贈品。那就是加速了衰落的阿尤布王朝向奴隸出身的強有力的馬木路克蘇丹的權力交接。馬木路克軍隊擊潰第七次十字軍的功績,為其通往權力頂峰鋪平了道路。
自從馬木路克軍隊需要利用城堡之後,他們便開始不惜代價地強行攻佔十字軍修建的城堡了。馬木路克向駐守城堡的宗教騎士團騎士們提出「光榮撤退」的請求,即在包圍城堡之後,要求城內騎士解除武裝,並以優厚的條件禮送而去。城堡內的騎士在斷糧斷水、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大都選擇了放棄城堡,「光榮撤退」。
從1270年到1290年的20年間,拜巴爾斯和卡拉溫全力以赴,使整個中近東世界的主導權完全控制在以開羅為統治中心的馬木路克手中。雖說二人只是奴隸出身,他們對當地基督教勢力的蠶食頗為巧妙。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