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一切從君士坦丁大帝開始 第三次開除教籍

第七章 一切從君士坦丁大帝開始

第三次開除教籍

在創立了異端裁判所的格列高利教皇看來,腓特烈是徹頭徹尾的異端者,排斥他是可以在公會議上討論的議題。格列高利知道,將於第二年復活節在羅馬拉特蘭大教堂召開的公會議上,僅僅開除腓特烈的教籍是達不到目的的。
1239年3月24日,這一天是基督徒所稱的「神聖的禮拜四」。在位於羅馬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正門上醒目地貼出了教皇詔書,內容是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對皇帝腓特烈二世處以開除教籍的處分。
教皇格列高利把寫有開除皇帝教籍的教皇詔書貼在了義大利所有城市主教堂的大門上,而皇帝則把反駁信貼在了通常位於主教堂對面的市政廳大門上。如此一來,不光是樞機主教和王侯,就連普通老百姓,只要穿過廣場也都能夠看到教皇開除皇帝教籍的詔書和皇帝對教皇的反駁信。想到這中世紀方式的信息公開,我不禁莞爾。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格列高利揮劍而來,腓特烈則仗劍相向。
威尼斯共和國巧妙地利用了第四次十字軍,成功地把被推翻的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變成了自己的一大貿易基地。這意味著1204年以後威尼斯在東方佔據了有利的地位。而處於不利地位的熱那亞共和國當然不想這樣下去。他們企圖通過搞垮起於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由威尼斯援助的拉丁帝國來挽回自己的不利。
使者飛奔南方,命令海軍提督進入臨戰狀態。準備迎擊敵人的命令同時也發向王國的所有海港城市。完成陸海迎擊布防並不需要那麼多時間。
「異教徒」(paganus)與「異端者」(haereticus)不一樣。異教徒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而異端者則是與自己信仰同一宗教,但信仰方法錯誤的人。「異教」和「異端」用於這樣的意義,是進入基督教時代以後的事情。這兩個詞可以反映出中世紀在宗教方面是一個不寬容的時代。
腓特烈的措施取得了基本令人滿意的成功。樞機主教團分裂了,https://read.99csw.com一部分人贊成教皇的做法,另一部分人嘴上不說心裏卻開始認為是教皇冒進了。教皇與皇帝的正面衝突已經表面化,歐洲的王侯們對此感到擔心,希望教皇三思而行的人佔了一多半。此外,腓特烈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但他的祖國是德意志。德意志還是封建社會,只要封建諸侯堅持支持腓特烈,德意志便不會有問題。
腓特烈在平定義大利北方時的基地之一帕多瓦得知自己被開除教籍,當時正是慶祝復活節的高潮。同一天,他還接到了赫爾曼在薩萊諾去世的消息。這位忠心耿耿、盡心儘力二十載的人去世了。但這並沒有遲滯腓特烈的行動,他立即開始反擊。
腓特烈的自家領地義大利南方離羅馬很近。教皇可沒那麼心慈,認為單靠公開信息就足以對付義大利南方人了。他已經派說教僧進入義大利南方,開始了反皇帝的宣傳活動。
為了把義大利北部的這些自治體拉到自己一邊,腓特烈這次毫不猶豫地動了武。他派去了一隊士兵,進攻並燒毀了為這些城市「輸血」的郊區農村地帶。得知帕爾馬又重新開始與米蘭聯繫之後,皇帝親率軍隊突襲帕爾馬,成功撲滅了尚未燎原之火。這一年很快過去,腓特烈甚至沒能騰出時間回一趟義大利南方。
如果理由僅此而已,那便與普通的開除教籍並無二致了。但這次揮舞這個只有羅馬教皇才擁有的武器之人是被現代英國研究家叫作「睚眥必報之人」的79歲老者。在羅列了通常開除教籍的理由后,他又列舉了以下理由。
轉年到了1240年。對70歲的教皇和45歲的皇帝而言,這又是激烈動蕩的一年。
也許是這些措施見了效,在腓特烈的領土德意志和義大利南方,開除教籍所帶來的危害成功地減到了最小。但義大利北方卻並不如此。有幾個自治體發生了這樣的情況:教皇詔書依舊張貼在主教堂的大門上,而貼在市政廳大門上的皇帝反駁信卻read•99csw.com一大早就被撕毀。
然而,要剝奪腓特烈的帝位需要事先找好替代他當皇帝的人。這個人要把擁有武力的腓特烈拉下馬,沒有軍事力量是不行的。教皇派特使去找法蘭西王,要讓王弟阿圖瓦伯爵當皇帝,要求法蘭西王把軍事力量交給弟弟。
這兩個國家是義大利海洋城邦國家的代表,它們之間的競爭不僅限於地中海的海上。在整個地中海世界,它們都是競爭對手。這樣的兩個國家統一了步調,只能說是奇迹。威尼斯承諾派出25艘加萊船,熱那亞知道后也承諾派出同樣數量的加萊船參戰。
公會議原本是以主教、大主教為主的高級神職人員應教皇之召聚集一堂,討論基督教會面臨的種種問題,達成統一見解的會議。王侯們也會派自己的代理人蔘會,但他們畢竟只是觀察員,不參与討論和起草形成統一見解的工作。公會議在中世紀的通用語言拉丁語中稱為「Concilium」。會議集合以指導各地信徒為業的神職人員,商討基督教徒的信仰、倫理和紀律等方面的議題,通過作為信仰規範的正式見解。這就是說,公會議應該只討論宗教問題,而不能把討論非宗教人士皇帝的去留作為議題。
在那個時代,被羅馬教皇開除教籍的事並不罕見,法蘭西王和英國國王都各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但這是腓特烈第三次被開除教籍,三次都是被教皇格列高利開除的。
但是,按照格列高利教皇的想法,腓特烈一事可以順利地成為公會議的討論議題。正是這位教皇,在10年前的1232年設立了異端裁判所。
另一方面,儘管熱那亞和威尼斯決定共同作戰,但一直沒有進展。以前的宿敵關係難以輕易消解,但這並不是理由。兩個國家不僅是船艦之國,也是商人之國。他們不需花費多少時間就能想到,跟教皇搞在一起以皇帝為敵一點好處都沒有——這才是最大的理由。但約定就是約定,他們開始從海上發起了進攻九_九_藏_書。然而他們根本沒有聯合行動,而是各自為戰,消極進攻。結果,教皇的想法所帶來的奇迹曇花一現地完結了。
4月25日,歐洲各地會集到熱那亞的高級神職人員終於全部上了船。熱那亞為了把這批重要客人送到羅馬,準備了一支30艘的船隊。為了不讓皇帝方面察覺,所有船隻在極其隱秘的情況下離開了港口。凌晨,港口上還不見人影,船隊便出發了。除了相關人員以外,這件事便再無人知曉。然而,事情還是被察覺了。
腓特烈採取了強硬政策對付義大利南方和西西里合二為一的「西西里王國」的老百姓。他把教皇派進來的說教僧驅逐出境。可那並不是單純的驅逐出境,他把說教僧集中起來裝到船上,送往耶路撒冷。把他們逐出義大利時,腓特烈還給了他們一份皇帝文書,說在聖地他們便可以專心致志地從事本職工作了。對教皇的諷刺也算到位了。
開除教籍是一個強有力的武器,但亂用就會降低效力。所以對原來就是自己一方的人使用沒有多大效果。可是,不論開除教籍的理由是什麼,光是被開除教籍就有被敵人利用的風險。而且,還會讓那些非己非敵但卻自認為是信仰篤深的基督教徒的善男信女產生動搖,因為「反基督」就是「基督的敵人」。
按照教皇格列高利的說法,根據這些理由開除腓特烈皇帝的教籍,對基督教世界最高領袖教皇而言是理所當然的行為。
皇帝揚言,摩西、基督和穆罕默德是人類產生的三大騙子,說聖母馬利亞是否為處|女也值得懷疑,他還嘲笑基督教。皇帝的這種態度,只能表明他是「反基督」的。
腓特烈立即察覺到了這個聯合所帶來的危險。組成「西西里王國」的義大利南方和西西里島都為海洋所環繞。兩個擁有強大海軍的國家將聯手進攻這裏。但是腓特烈也有海軍。
腓特烈動員了比平時更多的書記員和遞信員,寫了反駁的信件,對教皇開除他教籍的理由逐一進行了反證,並把信件送給了選舉九*九*藏*書並輔佐教皇的機構樞機主教團,而並沒有像往常那樣送給教皇。此外,腓特烈還使用了他慣常的做法,大量複製反駁信件,送往全歐洲的國王和實力諸侯手中。不過,他這次並沒有就此罷手。
不過,這些地方距離遙遠,要走完這迢迢之路來到熱那亞,在那個時代確乎不易。1241年3月31日是復活節的日子。到這天為止抵達羅馬的人數令人絕望。儘管如此,格列高利教皇召開公會議的決心並未改變,大主教和主教們只好前去熱那亞。
法蘭西王路易九世那年25歲,與腓特烈一直關係良好。他根本不想撕毀祖父腓力二世年輕時與腓特烈締結的德法互不侵犯條約。這位法蘭西王給教皇的回復是:拒絕。但路易並沒有禁止收到邀請的法蘭西高級神職人員前去羅馬,參加第二年的公會議。
格列高利教皇就是賭上羅馬教皇的權威也要讓公會議絕對成功。為了不讓收到邀請的主教們以經濟上的理由拒絕參會,教皇通知他們,不但免除從乘船地點熱那亞到羅馬外港奇維塔韋基亞的船錢,就連出席公會議期間在羅馬的住宿費等也都由教廷全額負擔。既然腓特烈勢力範圍內的德意志和義大利南方派人蔘會的希望渺茫,教皇也就只能指望法蘭西、英吉利和西班牙等地了。為此,他打算支付船錢,為他們做什麼都行。
教皇對開除皇帝教籍的效果不大感到失望,對派去的說教僧被驅逐到耶路撒冷感到憤怒。根據編年史作者們的說法,教皇完成了一項「奇迹」,他與腓特烈多年的宿敵熱那亞和威尼斯達成了一致,聯手從海上進攻「西西里王國」。
基督徒最重要的節日是基督誕生祭和復活祭,一般稱為聖誕節和復活節。聖誕節確定在12月25日。但因為規定復活節要在禮拜日慶祝,所以復活節的日子每年都在變化。歷史史料中記錄某某年復活節的,要多於記錄具體日期的情況,為此人們還製作了記載每年變化不定的復活節日期的一覽表。根據史料,1239年read•99csw•com的復活節是3月27日。對基督教徒而言,這是最重要的慶祝耶穌復活的禮拜日。但不知道為什麼,在中世紀,復活節前三天的禮拜四是公布受到開除教籍處分人員名單的日子。我想,也許這是為了要在排除罪人後再來迎接神聖節日的緣故。可能還是這個原因,「禮拜四」也是公布教廷規定基督教徒禁止閱讀的書籍及其作者名字的日子。
教皇首先舊事重提,回溯了第六次十字軍之事。他說腓特烈一再拖延後終於出發遠征,卻又以瘟疫流行為由撤了回來。他還說腓特烈指使他人殺害了從德意志前來參加遠征的圖林根伯爵,謊稱伯爵死於瘟疫,再次拖延出發。這不僅不被允許,而且是犯罪行為。
作為義大利的海洋城邦國家,熱那亞和威尼斯都是中世紀地中海的主人公。這兩個國家都靠貿易立國,通過貿易把異教徒的伊斯蘭世界與歐洲的基督教世界聯繫在一起。他們是同行,但也因此在地中海世界的所有地方存在利害衝突。
教皇格列高利再次絕望。他只好決定召開公會議,在會上譴責皇帝為異端,剝奪他的帝位。教皇的邀請函送到了全歐洲的高級神職人員手中,通知將於第二年1241年的復活節召開公會議。
教皇詔書繼續寫道:
教皇詔書所敘述的開除教籍的理由從對教皇不夠尊重開始,羅列了一堆老生常談之事。而且每次都會宣布,與被開除教籍者有關人等也被開除教籍,被開除教籍之人所到之地都要受到禁止教務的處分,因為努力排除這些罪孽深重者是每個本分的基督教徒對上帝的義務。
與競爭對手威尼斯不同,熱那亞共和國內部各派的鬥爭從未間斷。國內的四大家族總是分裂成兩派,兩兩一派,循環往複地上演著驅逐和被驅逐的鬧劇。菲耶斯科和格里馬爾迪是教皇派,與之敵對的多里亞和斯皮諾拉站在皇帝一邊。這個時期的熱那亞緊跟教皇,是因為菲耶斯科和格里馬爾迪聯合執政的原因。熱那亞內部當然會有人暗通多里亞和斯皮諾拉這兩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