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12章 有關在人前哭泣的男人

第12章 有關在人前哭泣的男人

有人因為一點點事情便哽咽抽泣,甚至哭個不停。像這樣一類人,無論是在人前還是人後都能哭。對他們而言,哭不哭不是傷痛程度的問題,是感到悲傷就會哭。
在本篇開始的部分,我說過,要談論的不是「在人前哭泣的男人」,而是「在人前哭得出來的男人」。
只要靜下來,我就會想到將要和兒子「永別」,一面流著淚一面考慮如何告訴他真相。如今回想是相當滑稽,當時可是一想起來就忍不住哭泣。我想象的「永別」,那真正是既戲劇性又傷感,還保持著克制的「傑作」。而最陶醉於其中的,不用說,就是我本人。
當時距離我回國還有2個月的時間。在那些日子里,作家常有的想象力和再現歷史必備的感情代入能力,被我發揮到了極致。
我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想說,有人容易感傷,而有些人不容易。換一種說法,想象力豐富的人,大多容易感傷。想象力令他們體會到比實際痛苦更深的悲哀。再換一種說法,就是容易代入感情。
當眾抽泣哽咽的男人,往往會被看成在做戲,這還真怨不了別人。悲情戲,還是留給一些愚蠢的https://read•99csw•com女人演吧。
在失去兒子6個月之後,她離開了家。而丈夫在妻子離家出走不到6個月,便開始和其他女人同居,準備等正式離婚後再婚。我這位朋友至今還孤身一人。悲傷也許會隨著時間而淡化,心靈也許能找到新的寄託,但絕望不會。所以,「忘記過去往前看」這種泛泛的勸慰,我無論如何也對她說不出口。在外人眼裡,她是一位出色的專家,身上完全不見陰影。而我每次見到她,總是唏噓地想,真正的絕望令眼淚枯竭。無論女人還是男人,大概都是如此。
我留心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人。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我認識的男人中沒有一個屬於這種類型。所以,無法以實例來和女人的哭泣做對比,只能從「哭泣」這個心理狀態,對此現象做一些考察。
第四,同情的時候哭。雖然和自己沒有切身的關係卻被引得流下眼淚。比如說我回日本期間,看見遺留中國的戰爭孤兒回國尋親的電視報道,鼻子忍不住一陣陣發酸。
男女之間,如果尊重「善始善終」的話,相較於雙方乾脆地分手,似乎更應九_九_藏_書該有一方流著眼淚告別。而那一刻的男兒淚,我認為是唯一可以被原諒的眼淚。
回到原來的話題。單是一個「哭泣」現象也有各種類型,本篇的主題是「哭泣的男人」,因此,這裏不談第二至第五種類型,鎖定第一種。不管怎麼說,它是最常見的哭泣。所以,接下來我就談談因為悲傷而在人前哭泣的男人。
因為,哪怕是「哭泣」這一個小小的行為,也如上例所示,分為「做得到」和「做不到」兩種人。傷痛的量並不是關鍵,因為從本質上說都是一樣的。我想原因不在於量或質,在於每一個人表達悲傷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說性格不同。
不幸發生后,沒有人見過她的眼淚。在人前號啕大哭的是其丈夫。而她,沒有落過一滴眼淚。絕望似乎令她停止了思想,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機械的反應。可連我也不知道的是,她的胃也停止了工作,吃不下東西。儘管她依然在機械地進食,但吃下去不出30分鐘,又全部吐了出來,胃在代替她本人拒絕吃飯。她的丈夫對此非常反感,傷心流淚他一定是懂的,卻無法理解嘔吐這件事情。
首先,read•99csw.com悲傷的時候哭,或者說因為感覺悲傷所以哭。
很丟臉地說:我也曾經為丁點大的事哭過。那是幾年前我患上神經性胃炎時發生的事情。這種病基本上屬於作家的職業病,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但是身體稍有不適立馬神經兮兮的我,即刻想到會不會得了癌症。我去醫院做了鋇餐造影,然而把片子拿給醫生朋友們看,得到的是不同的答案。婦產科的醫生瞄了一眼X光片便對我說,你的臉看上去不像癌症病人,給出了一個非常不科學的診斷。而耳鼻喉科醫生的見解是,胃的前端好像有點彎,同樣講得似是而非。
第五,我不知道該叫它什麼,就是讀書、看電影電視時落淚。它和第四種看似接近,都和自己無關,但它的特徵不是被誰惹哭,而是自發性的。

哭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次,高興的時候哭。比如說贏了比賽的男人們,會哇哇地放聲大哭。
我有一位在佛羅倫薩美術館工作的年輕朋友。她最近失去了8歲的兒子。那孩子死於一場意外事故,所以是突如其來的災難。
究竟是怎樣的男人才會在人前哭泣呢?應該說「哭九_九_藏_書得出來」更恰當。不管怎麼說,在只有女人才能哭的傳統下長大的我看來,這屬於不可思議的現象。其實,女人也不可以當著外人的面哭泣,至少我父母是這樣教導的。
不過,有一種淚是可以流的,那就是當女人提出分手時,哭著懇求她留下的男人的淚。男女反之亦如此。那種場合的眼淚,是捨棄自尊心、不顧一切的真心流露。儘管哭也不保證對方就能回心轉意,應該說幾乎不可能,但還是應該選擇去那樣做。那一刻不存在自我陶醉,也沒有它存在的餘地。
有些男人會當著人面哭泣。近來時不時遭遇這種場面,讓我不由得感嘆,難道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老規矩已經消失了嗎?
第三,感到滑稽的時候哭。遇上或聽到滑稽的事,笑出眼淚。想必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
當然,這種「想哭」的心理,和前四種一樣都因人而異。令很多人潸然淚下的電視劇《阿信》的童年部分,我就一點也哭不出來。對那些曾經吃過很多苦的成功人士,我雖然覺得很不容易,但是總能從他們成功后的言行舉止中,窺見一些扭曲或窮酸的東西。每次看到那些都讓我感到,人最好還是在九*九*藏*書陽光下長大。
我並不認為從來沒吃過苦就是好事,只是認為,人有幸運和不幸之分。
這下又讓我覺得義大利的醫生不可靠,專科醫生姑且不論,總而言之,整體水準讓人不敢放心。碰巧那個時候,這個領域的權威造訪本地,我惶恐不安地帶著片子去找他看診。那位權威是日本人,他告訴我雖然片子拍得不夠清晰,不過沒有看見胃癌的典型徵兆。如果不放心,回日本時可以再做個胃鏡檢查。給出非科學診斷的婦科醫生也表示,日本是治療胃癌的「先進國家」,你回去大可查個痛快。
如果那時胃炎沒能得到及時治療轉成癌症,我不是想象而是可以斷定,實際情況既不會戲劇性也不會傷感,流的眼淚也會更少。同樣是悲劇,它絕對是一場無法讓人陶醉的悲劇。人們之所以能沉浸於悲劇之中,正因為它不是殘酷的現實。
不過,人在40歲之前,運氣大多是老天給的,過了40歲,運氣大多是自己給的。
可是,人真正悲傷的時候,會哭嗎?
我的死會給日本文學界帶來多大損失,我倒是沒想過,只是對工作不得不半途而廢感到有些惋惜。最大的問題是:留下9歲的兒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