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15章 論鬍鬚的種種

第15章 論鬍鬚的種種

所以,從小小一根鬍鬚可觀人間百態。比如說,有時候滿臉鬍子的男人某天早上起來,竟然把臉颳得乾乾淨淨,這也是一個可以考察的有趣現象。我曾經就此詢問有過類似經驗的男人,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刮完鬍子如同羽毛被拔光的小雞,對著鏡中的自己,感覺既奇怪又無奈。
當然,像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男子或者學生運動火紅年代的大學生那樣,鬍子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的現象純屬例外。只有在蓄鬚與否取決於個人趣味的和平年代,上述的推斷才可能成立。
在左派風頭十足的時代,對現狀不滿的右派學生們也沒有閑著,但他們留的都是唇須。而那些對政治無感、不參加學運的學生,無論下巴還是鼻頭下,都颳得乾乾淨淨。多說無益,下面我來歸類一下各派別的造型。
鬍鬚大體分為絡腮胡和唇須,不過還有其他五花八門的造型。既有像達利那樣在嘴邊彈上彈下、花樣十足的八字須,也有泥鰍須一般耷拉著的鬍子;既有隻在唇上和下巴留兩撮小鬍子的怪情侶,也有像《魯邦三世》里次元大介的那種細長型絡腮胡。
不參加學運的Nonpoli——毛衣配長褲的校園風裝扮。不留鬍鬚,髮型中規中矩。https://read.99csw.com
像這樣細數所有的鬍子造型是不可能的,但它們似乎有一個共通點。也就是說,無論留哪類鬍子,都是在受之父母的面孔上存心添加一些變化。換言之,蓄鬚的都是不喜歡暴露肌膚的男人。身體的其他部位可以靠衣服遮掩,唯獨一張臉暴露無遺。因此,我感覺蓄鬚似乎是有意識的掩面行為。
左翼——留著刻意不去打理的鬍子和長發。穿牛仔褲配Anorak Jake(套頭半拉鏈連帽夾克),稍顯邋遢。
不懂女人的男人,往往將女人化妝看作掩丑。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因為女人不會為了掩蓋面部缺陷而長時間地端坐鏡前。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那隻能說她們太過無趣。大多數女人是覺得父母給的這張原生態的臉不能完全地展現內心世界,所以帶著添彩的心情去面對鏡子。因此不覺有缺憾的女性喜歡素顏,這與其自身長得美或丑沒有關係。問題其實很簡單,無論天生的面龐是否標緻,但凡相信現有的面貌足夠展現自己的女人,不會認為化妝是必然之事。
當然,佛羅九-九-藏-書倫薩也有「例外」。米開朗琪羅留著鬍子的自畫像和列奧納多·達·芬奇一把漂亮的雪白鬍鬚的自畫像,想來大家都有記憶。不過,達·芬奇在青壯年時期似乎沒有留鬍子。除此之外,當時佛羅倫薩的實際統治者——美第奇家族的男人們,每一位都留下了蓄鬚的肖像畫。因此在佛羅倫薩,蓄鬚似乎屬於個人的趣味,對15世紀末期佛羅倫薩的男人而言,主流的趣味是像愷撒時代的古羅馬人那樣,不留鬍子。這個情況愈發激起我對堪稱「佛羅倫薩的對手」的威尼斯男人們的蓄鬚現象的好奇心。
我們將話題快進至現代。在始於1968年的風靡歐洲一時的學生運動中,鬍子同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幾乎就在同一個時期,日本的校園紛爭也是風起雲湧,只不過鬍子的類型還不至於成為話題。順便提一句,當時留鬍子的日本男人的數量不斷增加,但沒有多到像西歐那麼引人注目。歐洲人說這是因為日本人鬍子稀疏,我不知道此話是否有道理。
女人有化妝這個手段。對不可能化妝的普通男人而言,鬍子便成了他們的一種「妝容」。我這樣說不知是否合適。
第三個回答是心境的變化。這有點像我們女人改變髮型,突然有一天把飄飄長發剪得短短,或者將筆直的頭髮燙成大小卷https://read.99csw•com。常說女人失戀會剪短頭髮,男人則會剃凈鬍鬚,說不定同樣充滿了戲劇性。
右翼——留著精心修整過的世稱「威廉須」的八字鬍。由後頸往上倒剃的短髮。穿皮夾克、牛仔褲,但整潔乾淨。
佛羅倫薩和威尼斯,是代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的兩個城邦國家。我在學習那段歷史時,發現了個有趣的事實:相對於佛羅倫薩男人少有蓄鬚,威尼斯男人除了未滿20歲的少年之外,幾乎無一例外地留著濃密的大鬍子。
我還問了他們剃鬚的原因,結果得到了幾種不同的回答。有人是因為鬍子和頭髮一樣會掉皮屑,不好打理。這種理由太過現實,很沒趣。但意外的是,對當事人來說,這卻是一個非常切實的苦惱。
這些區別非常重要。萬一弄錯,誤入對方的陣營,極有可能遭到拳打腳踢,在當年可不是開玩笑的小事。相信日本大學生是以裝扮上的差異來代替按頭盔的顏色來區分黨派的。儘管校園紛爭如今已偃旗息鼓,曾經紅極一時的「眾須相」亦成舊話,然而左派下巴胡、右派唇須的基本共識依然存在。不知道這種「傳統」源自何處,難道是馬克思和希特勒?
如果男人蓄鬚近似女人化妝,那麼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它無關長相的美醜,鬍鬚不過是男人的一種自我表現?只https://read.99csw.com不過蓄鬚不再是當今的主流傾向,反其道而行,也許是相當刻意地強調個性。相反,女人化妝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普遍現象,因此兩者不能相提並論。畢竟,相較於不留鬍子的男人,一年到頭素麵朝天的女人肯定更少。
再說回校園紛爭時代。當時紛爭的主角新左派的年輕人,9成左右都留著滿臉的大鬍子。既然是長滿全臉的,自然是絡腮胡。當絡腮胡成為大多數時,這種現象就完全變成了一種風俗。我記得觀看那些人佔領校園的電視採訪錄像時,所有人看起來都長得一模一樣,令人匪夷所思。日本的大學生們用手帕遮臉,難不成是為了對抗以鬍鬚掩面的西歐同志?
儘管距離威尼斯僅200千米,但是同時代的佛羅倫薩卻少有鬍鬚男。想來這是因為佛羅倫薩人與不得不和伊斯蘭教徒打交道的海洋民族威尼斯人不同,他們主要從事金融業和手工業,主要客戶來自歐洲西北部。直到最近,其實是時至今日,同性戀依然不受基督教的待見,因而只能潛伏于地下,所以應該不用擔心大白天被劫色。雖然是區區幾根鬍鬚,但也曾經有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管是怎樣的形狀,留鬍子還真不好打理。如果不集中精神,左右兩邊可能修得不對稱,得不償失。這一點和女人化妝頗為相似。相反,如果早上鬍九*九*藏*書子修飾得漂漂亮亮,就會有一種接下來一整天都會過得很順利的預感,這又和女人化妝相同。所以說,有鬍子還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如果各位去多產鬍子男的歐洲旅行,不妨對此細細考察一番。
其次的理由是白鬍鬚越來越顯眼。據說鬍子變白的速度快于頭髮,大概和髮根新生的頭髮有點相似吧。就我個人的趣味而言,花白鬍子一點都不難看,不過對那些當事人而言,這同樣也是一樁無法忽視的煩惱。
結果,非常現實的蓄鬚理由令我忍俊不禁,原來是為了防止同性戀。那個時代的威尼斯是地中海貿易第一強國,交易對象中有很多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那些人是伊斯蘭教徒,因此並不將基督教禁止的同性戀視為罪惡。他們除了擁有娶四房妻子的權利之外,似乎也很盛行少年愛。更何況男人在成年後蓄鬚,是那些國家長年的風俗習慣。通過阿拉伯人採購東方香料的威尼斯商人,如果不被當作成年人,不僅不利於生意,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父親在給第一次出海的兒子的注意事項中,除了告誡不得參与船上的賭博等內容,還有一條就是長出來的鬍子只能稍加修剪,不可全部剃凈。說不定十幾歲時前往東方的馬可·波羅就留著稀疏的小鬍子。當然,在供孩子們觀看的動畫片中,作為主角的馬可·波羅大概就不太適合長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