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30章 百年大計

第30章 百年大計

無論是誰,都會考慮未來並且制定相應的規劃。明天將如何開始,最後又怎樣結束,雖然也有人聲稱為未來布局,但我怎麼聽都覺得像謊言。如果說者本人不是存心撒謊的話,那麼就是在自欺欺人。
與其說古人誠實,不如說那個時代沒有熱衷宣揚堂皇論調的媒體。但不管怎麼說,的確沒有人口口聲聲說什麼百年之計。他們大多都明確地表示「現在,必須做這件事情」。
言歸正傳。如果百年之計的性九*九*藏*書質是「開發任何人實行都會產生同樣結果的程序」,那麼它和科學的性質就是一樣的。
我認為這樣更符合自然的人性。讓人去考慮自己死後會發生什麼,並不是那麼容易。而且,就算是有這樣的計劃,也很難令他人信服。
所以說,即使是那些最後成為百年大計的計劃的設計者,在提出計劃的當初和其他人的想法並沒有什麼不同。
程序設計得巧妙,那麼任何人去做都能https://read.99csw.com讓結果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但既然它是由人操作的事情,那麼就不可能和參与者的能力完全脫離關係。組織的壽命始終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如果從百年之計的性質考慮,它相當於我們開發一個任何人去實行都會產生同樣結果的程序。多數人一生能活50年到80年。真正能制定計劃的年齡,怎麼說都要過30歲。如果是「大計」的話,那麼大概要到50歲才能開始。
九-九-藏-書如果從後世回望,歷史上的確有過一些堪稱「百年大計」的策略。然而,在規劃的當初,甚至連規劃者本人都不會意識到它們將成為百年大計。
我先說結論。這個差距應該是源於設計者天生的感覺。制定計劃的人如果感覺良好,一日之計便可能成為百年大計,這個人就是有先見之明。相反,感覺遲鈍的人制定的計劃,由始至終只是一個短暫的一日之計。
我以前就對市場調查心存疑問,甚至覺得它是庸才九九藏書想出來的、充其量屬於輔助型的事情。當然,我本人也是庸才一名,只不過不想去過分依賴那種輔助工具而已。
每天與歷史做親密的接觸,不禁讓我想到,這世間其實並不存在所謂的百年大計。
百年之計和科學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1加1未必會等於2,可能變成3或4,也可能變成0.5。
一日之計沒有在一天終結反而成為百年大計的原因,大概就在於以上三點。尤其是人文科學領域,即使是天才,運氣和時代還是九-九-藏-書必需的。
也就是說,能想出百年之計的人,哪怕是下意識地,也一定考慮過如何做到在自己死後無論是誰繼任結果都能保證不變。
能夠下意識地認識到這些的人,是天才。換言之,「百年之計」是天才的產物。如果不是這樣,市場調查之類的事情就不會顯得如此重要。
馬基雅維利對領袖的要求是:力量、幸運、合乎時代。
不過,雖然兩者有相同之處,但計劃還是會出現波動。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一日之計和百年大計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