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兩個主人公

第一章 兩個主人公

「我的大臣們為什麼站得那麼遠?」
每到這種時候,輔佐穆罕默德的都是宰相哈利勒帕夏。不過,哈利勒與其說是輔佐,不如說是監視,而且有時還會誤解穆罕默德的言行,以至於公然唱反調、出爾反爾的事情也不鮮見。哈利勒宰相能夠為所欲為,不僅是因為在眾多原基督教徒奴隸出身的大臣中,只有他出身於純正土耳其血統的名門(他的父親甚至當過宰相),也因為穆拉德蘇丹對具有優越平衡感的哈利勒的政務工作能力予以了完全信任。儘管哈利勒只是個臣子,但身為父親的穆拉德甚至讓兒子稱哈利勒帕夏為「拉拉」「老師」。
在漫長的歷史中,一個城市的陷落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不過,如果說一個城市的陷落代表著一個在長久的歲月中持續影響周邊世界的文明的終結,這樣的例子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又能數出幾例?更何況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不僅能明確到年,還能明確到某月某日,不,甚至能明確到時刻……君士坦丁堡就是這樣一座城市,它不僅有明確的滅亡之日,也有準確的誕生之日,這是一座非常罕見的城市。
事實上,穆罕默德只掌了兩年權。父親就突然回到首都,重新坐上蘇丹的寶座。這是一次政變,始作俑者是宰相哈利勒帕夏。傳說這是因為14歲的穆罕默德開始表露出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意圖,哈利勒對此感到不安;也許他對穆罕默德無法在土耳其新軍中樹立威信而感到絕望。儘管出面請求穆拉德複位的是宰相,但另外兩位大臣伊薩克帕夏和薩魯賈帕夏也與宰相保持了一致,剩下的大臣中只有扎加諾斯帕夏是穆罕默德派。父親抵達首都的那天,穆罕默德本人被安排去狩獵,什麼都不知道,等回到宮殿時一切均已結束。
沉悶的空氣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哈利勒及以下的前蘇丹大臣們就這樣得以留任。穆罕默德二世對寶座右邊並排站著的三位重臣說道:
1451年2月18日,穆罕默德二世正式即位。大廳里擠滿了土耳其的重要人物,但除了後宮主管宦官外,沒有人願意靠近蘇丹的寶座。宰相哈利勒帕夏、大臣伊薩克帕夏和薩魯賈帕夏都只是遠遠地站著。大廳里的人沒有一個不了解以前發生的事,緊張的氣氛沉重地籠罩著大廳。這時,傳來了穆罕默德二世的聲音:
不過,到了十字軍興起的11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勢力範圍開始大幅度縮小。在這個西歐基督教勢力與東方伊斯蘭教勢力碰撞的時代,拜占庭帝國成為因教義問題而從天主教分離出來的希臘正教的大本營,是一個在這兩大新興勢力之間旗幟並不鮮明的中間國家。東地中海的制海權也是在這個時代從拜占庭人手中轉移到了海洋城邦國家熱那亞和威尼斯等國的手中的。儘管這樣的狀態只存在過一個短暫的時期,卻使得第四次十字軍於1204年創建了拉丁帝國,並因此導致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在這個時期,只有逃離君士坦丁堡的人們在小亞細亞部分地區建立起來的尼西亞帝國傳承了東羅馬帝國的血脈。https://read•99csw•com
但是也有少數人並沒有這樣盲目樂觀。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就是其中的一人。儘管土耳其與拜占庭之間續簽了互不侵犯條約,但在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僅一個月後,君士坦丁十一世還是向西歐派出了使節請求援軍。可是,這個請求與希臘正教會和天主教會再度聯合的難題攪在一起,連拜占庭皇帝本人都沒有指望這個請求能夠輕易得到令人滿意的反饋。
穆罕默德二世1432年出生在土耳其首都阿德里安堡,是穆拉德蘇丹的第三子。據說他的母親是出身低微的原基督教徒奴隸。穆拉德蘇丹大概並不特別寵愛為他生子的這個女奴,在穆罕默德兩歲的時候就把他連同母親、奶媽一起,送到自己長兄當總督的小亞細亞的阿瑪西亞去了。3年後長兄去世,5歲的穆罕默德被任命為阿瑪西亞總督,但這並不是什麼刻意的安排。作為蘇丹的兒子,他有時也會受到邀請去參加在阿德里安堡舉行的宴會。此後不久,他還與他的二哥交換任職地,二哥來阿瑪西亞,他則前往馬尼薩。
色雷斯地區完全歸土耳其掌控。兩年後,土耳其把首都從亞洲一側的布爾薩遷到了歐洲土地上的阿德里安堡。沒有比這更加明確的意志表露了,他們以後將繼續西進。與色雷斯接壤的保加利亞、馬其頓以至拜占庭帝國都失去了平靜。保加利亞以及還正式屬於拜占庭領土的馬其頓都被迫同意充當土耳其的屬國,每年繳納貢金並提供軍隊。就連拜占庭帝國皇帝也背上了義務,每年向蘇丹的宮廷繳納貢金,蘇丹遠征時,皇帝或一位皇族將率兵從軍。
第二年,穆拉德蘇丹在瓦爾納之戰中大勝基督教軍,然後突然宣布退位,也許他覺得這一仗以後土耳其領土可以安穩一陣子了。他才40歲,正值能幹的盛年,下這樣的決心不僅讓土耳其國民,也讓歐洲人大感意外。儘管大臣們苦苦央求,穆拉德卻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心。他讓位給12歲的兒子,自己乾脆隱居去了馬尼薩。威尼斯的諜報機關並不相信蘇丹的權力已經完全移交,在此之後也一直稱身在歐洲阿德里安堡的穆罕默德為「歐洲的蘇丹」,稱隱居在亞洲馬尼薩的穆拉德為「亞洲的蘇丹」。
而且,拜占庭帝國已經無力自行反擊,威尼斯和熱那亞兩大海洋勢力又不九-九-藏-書得不把力量投入西歐內部的紛爭中去。就在他們坐失應對良機之際,土耳其卻在穩步推進著對巴爾幹地區的攻勢。
正因為西羅馬帝國在不斷衰退,君士坦丁堡這個人稱「新羅馬」的城市的急速發展才吸引了當時人們的極大關注。這座城市位於歐洲和亞洲的要衝,從誕生之時起便註定要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首都。

蘇丹穆罕默德二世

在此後將近30年的時間內,穆拉德蘇丹都沒有發動過大規模的侵略行動,也許他相信把心思放在維繫再次奪回的領土才是上策。儘管他也打過一些仗,但幾乎都是防衛戰,根本沒想去碰君士坦丁堡。當時的君士坦丁堡雖說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但完全處於一種自由港的地位。以熱那亞和威尼斯為主的西歐通商國家與阿拉伯、亞美尼亞、猶太人等東方傳統商業民族都以這裏為基地,進行著商業競技。土耳其人與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並不一樣,本質上還是游牧民族,從來不擅長商業。也許穆拉德蘇丹認為,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就由其他民族代勞,利益還能滋潤土耳其的首都阿德里安堡,因此不妨默認這個單純自由港的存在。蘇丹最信任的宰相哈利勒帕夏以親西歐和親拜占庭而聞名。無論是威尼斯還是熱那亞,都與土耳其簽訂了正式的友好通商條約,他們以君士坦丁堡為基地,在與小亞細亞和黑海沿岸各地的貿易中獲取巨大利益。如果要在現實的視野中尋找以共存共榮為目的的妥協點,那麼對只剩下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國採取懷柔政策正是這樣的妥協點。這種感覺在15世紀前半葉曾經佔據著主導地位。
15世紀的拜占庭,領土被土耳其包圍,軍事形同於無,經濟受制於西歐商業國家。統治這個帝國的皇帝是碰巧與開國皇帝同名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他是東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49歲,崇尚名譽,性格沉穩,是一位精悍的紳士,恰好體現了逐步走向滅亡的優雅文明。他結過兩次婚,都是皇后先他而去,沒有子嗣。
然而,拜占庭帝國也好,西歐也罷,他們都不知道當時在小亞細亞的土地上,一個對亞歷山大大帝和尤里烏斯·愷撒有著異樣興趣的年輕人正在成長。
在這種生活的第五個年頭,1451年2月,穆罕默德在馬尼薩得知了父親的死訊。穆拉德是一個大酒鬼,這與伊斯蘭教教義是相悖的。有一天他突然倒下,再也沒有恢復意識,第四天便一命嗚呼,去世時剛滿47歲。宰相哈利勒按照處理這種情況下的慣例沒有立即公布蘇丹的死訊,而是派急使去了馬尼薩。穆罕默德三天後得知了父親的死訊。
穆罕默德顏面掃地。雖然他才14歲,但已是可作為成年人對待的年齡,穆罕默德又有著傲人一等的氣質,所以這件事對他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屈辱。在馬尼薩的日子里,穆罕默德的心情也一定與以往大不一樣。父親作戰時常常准許他同行,但他在征戰中的所作所為沒有一件可圈可點。因為他後來完美地展現出這方面的才華,所以我們只能認為,他在這一時期表現平庸是因為父親沒有給他表現的機會。倒是身處遠離首都的馬尼薩,穆罕默德因私生活混亂、男女不忌而出了名。
土耳其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不斷蠶食歐洲國家的地盤,曾經恣意妄為的大帝國的領土,除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周邊,只剩下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部分。南面的愛琴海被只有區區20萬人口的威尼斯和熱那亞這樣的義大利海洋國家牢牢攥在手裡。
「請伊薩克帕夏作為安納托利亞軍團的軍團長護送亡父遺體前往布爾薩陵墓。」
據傳從公元4世紀創立之時起,東羅馬就比西羅馬更加繁榮。但直到西羅馬滅亡的5世紀末,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才確立了地中海世界首都的地位。此後不到一個世紀,東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在6世紀中葉達到了巔峰。雖然不及鼎盛時期的古羅馬,但拜占庭帝國的領土在查士丁尼皇帝時代就已經擴張到西起直布羅陀海峽,東至波斯邊境,北起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南至尼羅河上游的廣大疆域。九*九*藏*書
1369年,阿德里安堡陷落。
但是,他們並沒有就此滿足。土耳其民族後來仍不斷西進,於1354年佔領了加里波利。達達尼爾海峽的沿岸港口城市加里波利已經不再屬於亞洲,雖說它地處邊緣一端,卻完完全全屬於歐洲。這座城市地處要衝,可以由此從愛琴海穿過達達尼爾海峽到達馬爾馬拉海,然後直接北上去往君士坦丁堡。攻陷加里波利不僅會刺|激失去此地的拜占庭帝國,也肯定會刺|激到西歐海洋國家的,這些國家靠著通過這裏到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沿岸城市做生意的商人而繁榮起來。威尼斯共和國以擁有當時最完備的情報網為傲。這一年,它發出了第一份關於來自新興國家土耳其的威脅的情報。
曼努埃爾皇帝接到土耳其大軍正向君士坦丁堡進軍的消息后緊急返國,卻意外地被告知,土耳其的威脅竟然消弭於一夜之間。1402年,巴耶濟德蘇丹率領的土耳其大軍在小亞細亞的安卡拉與帖木兒率領的蒙古軍對戰,吃了大敗仗,連蘇丹也成了俘虜。被蒙古軍窮追猛打的土耳其軍遭到了滅頂之災,甚至令人懷疑那支大軍已不在人間。土耳其兵以殘忍著稱,但蒙古兵的殘忍卻更甚。傳說蒙古人所過之地不聞犬吠,沒有鳥鳴,更聽不到孩子的哭聲。
流放第二年,穆罕默德得了個兒子巴耶濟德。孩子的母親是阿爾巴尼亞人,原是基督教徒,與穆罕默德的生母一樣,是出身卑微的女奴。一年後,他娶了土耳其的名門之女為正妻。妻子的姐姐嫁的是開羅蘇丹,足見其門第之高。據說他的妻子的美貌要在姐姐之上,但16歲的丈夫卻根本不愛她,兩人也沒有孩子。在同一時期,穆罕默德失去了母親。
自那以後,土耳其軍連戰連勝,竟不知敗仗為何物。1385年,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陷落。1387年,馬其頓的塞薩洛尼基也落入土耳其之手。拜占庭帝國進一步變為屬國,因皇族之爭無法確定下任皇帝時,也要等待蘇丹的裁決,這後來竟成了慣例。到了14世紀末,拜占庭帝國皇帝力量可及的地區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周邊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內陸地區。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皇帝專程前往西歐去乞求援軍對付土耳其。凡是了解東地中海世界現實的人都能看出,當時拜占庭帝國的命運彷彿是風中的一盞油燈。到了這個時期,土耳其已經完整地構建起一張對君士坦丁堡的包圍網,最樂觀的政治家也必須正視這一事實。
這就如同哈德良堡(Hadrianopolis)在當代土耳其九九藏書語里成了埃迪爾內(Edirne)一樣。哈德良堡的原意為哈德良皇帝之城,但在本書中不再用這個稱呼,因為從1369年起這裏就已成了土耳其的首都。然而,其實很多當時的土耳其人也不會用土耳其語名字稱呼這座城市,所以我在本書中選擇統一使用史料中用得最多的義大利式發音的名稱「阿德里安堡」(Adrianopolis)。
君士坦丁堡在330年5月11日之前被稱為拜占庭,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邊,后以創立者君士坦丁大帝的名字命名為「君士坦丁堡」,意為君士坦丁之城,成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即講希臘語的羅馬帝國的首都,歷時1123年。
1300年前後肯定沒有人關注過在小亞細亞內陸的安納托利亞積蓄力量的奧斯曼土耳其民族。但僅僅28年以後,他們就征服了位於馬爾馬拉海附近的布爾薩城。他們之所以選擇向西擴張的道路,是因為東面的蒙古帝國不好對付,而西面的拜占庭帝國當時已經開始衰落。對於安納托利亞游牧民族來說,這是一個自然的選擇。土耳其人把首都定在布爾薩城,小亞細亞就此染成了清一色的土耳其色彩。
這裏,我們採用英語發音把這座城市稱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這是最常見的稱呼。但在這座都城存在的1 000餘年間,其通行的名稱並非只有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名稱,與這座城市有點關係的民族都有自己對它的稱呼。例如義大利與這座城市的晚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稱其為康斯坦蒂諾波利斯(Constantinopolis)。這座城市在現代的正式名稱「伊斯坦布爾」(İstanbul),也不過是Constantinopolis的土耳其語發音在經歷了漫長歲月之後的變音而已,只是變化之大令人想象不出原音為何。
然而,不論是拜占庭帝國還是西歐各國,都沒有深刻思考這一連串現象的意義,新蘇丹對續簽穆拉德時代與以拜占庭帝國為首的東方各國簽訂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沒有任何刁難。與熱那亞和威尼斯續簽友好通商條約一事也沒有發生任何問題。而且,塞爾維亞國王的女兒瑪拉原來被獻給前蘇丹,雖然沒有生子,卻是前蘇丹的另一位正妻。她進入後宮時帶來了很多陪嫁的金錢。年輕的蘇丹不但把這些陪嫁的錢還了回去,甚至還賞賜她許多禮物和禮金,讓她回了故國。瑪拉在土耳其期間一直保持著基督教徒的身份,西歐也都知道這一點。很多人把這看作新蘇丹對基督教徒持穩健態度的證據。歐洲各國評價,19歲的新蘇丹是一個人才,有足夠的力量繼承義字當先的偉大武將父親的遺產,並牢牢捍衛。
蘇丹被敵人俘獲,土九_九_藏_書耳其宮廷因首次完敗而動蕩,內部迅速分裂。這種內部鬥爭的狀態直到3年後帖木兒去世,蒙古帝國驟然崩潰以後都難以收場。以拜占庭帝國為首、以前同為土耳其屬國的各國都認為這是取得自由的好機會。然而,在土耳其從這次打擊中重新站起來所耗費的20年中,這些國家只是對向土耳其支付年貢金和提供軍隊的要求裝聾作啞,卻沒有把這些錢用來提高本國的防衛能力。20年後土耳其再次進攻,這些國家面對土耳其無計可施。結果,儘管土耳其打了敗仗,但君士坦丁堡仍在它的包圍之中,以拜占庭帝國為首的這些國家很快便屈服於穆拉德蘇丹的要求,承諾支付和提供中斷了20年的年貢金和軍隊,情況又回到了1402年時的狀態。
伊薩克帕夏來到寶座前,以頭叩地,行土耳其禮,領受了命令。這時,前蘇丹的寵妃現身,獻上即位賀詞。穆罕默德鄭重地接受了賀詞,並把這個后媽賜給伊薩克帕夏為妻。然而,就在大廳里上演這一幕時,穆罕默德年幼的弟弟已被殺死在後宮的澡盆中。穆罕默德二世由此開創了先例,形成了日後土耳其帝國蘇丹即位后立即殺死弟弟的慣例。
在從6世紀到10世紀的拜占庭帝國鼎盛時期,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包括郊區據稱已達百萬。但到了15世紀初,人口卻減少到不足10萬,甚至威尼斯、熱那亞這些城市的市區人口密度比之更高。當時的義大利人因掌握了冷靜而合理的思維方式成為文藝復興文明的創造者。在他們看來,15世紀的拜占庭人是一群中世紀式的非合理主義者,他們根本不想把精神上的宗教與現實中的政治分離開來,只熱衷於談論宗教,完全缺乏高效運營共同體必不可少的積極性和協作精神,而且很容易為迷信所動。一句話,拜占庭人在同時代的義大利人眼中是一種散漫民族的形象。
但是,1443年發生了一個案件,穆罕默德的二哥遭到暗殺,兇手身份不明。已滿11歲的穆罕默德藉此機會成為蘇丹的繼承人。既已成為唯一的繼承人,以前一直沒有給他特殊待遇的蘇丹父親也想把他召回首都。於是穆罕默德不得不離開母親,遷入阿德里安堡的宮殿。蘇丹因軍務會經常離開首都,所以儘管穆罕默德還很年少,但父親不在時他得代父攝政。
不過,這個「新羅馬」有一個方面與西羅馬完全不同,那就是東羅馬自誕生伊始便是以基督教文化為根基的帝國。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在正式場合所穿外套的顏色並非紫色,而是紅色,因為基督教會把紫色這個古羅馬帝國皇帝象徵權力的顏色定為喪色,也就是死亡之色。

1364年,菲利波波利陷落。
他又對身邊的宦官道:
「讓哈利勒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
這個差兩個月才到19歲的年輕人根本不等準備妥當,只撂下了一句話「願意跟隨我的人,來吧」,便跨上黑色的阿拉伯愛馬,馬首沖北疾馳而去,作為新蘇丹進入首都。穆罕默德心裏清楚大臣們和新軍(耶尼切里)軍團此前對自己的評價。而且,穆罕默德在首都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年幼弟弟,其母親出身於土耳其名門,深受穆拉德寵愛。年輕人驅馬日夜兼程,直到上了橫渡達達尼爾海峽去加里波利的船,才得以休息。
拜占庭文明受到了古希臘和羅馬文明的影響,卻又與這些文明不同,它從東方的影響中充分汲取養分,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個性。這位君士坦丁皇帝肩負著保衛拜占庭文明的象徵——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使命,而他的對手是一個剛過20歲的土耳其青年。
穆拉德蘇丹命兒子穆罕默德即日起蟄居馬尼薩。儘管那裡是到昨天為止父親一直隱居的地方,但這與流放並無兩樣。再度親政的穆拉德宣布哈利勒、伊薩克、薩魯賈三大臣留任,只有扎加諾斯帕夏被以輔佐不力之罪問責並左遷亞洲。
人們一直以為被砍頭都不足為奇的哈利勒帕夏居然得到留任,但這也並非像就此放心的人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伊薩克帕夏是哈利勒的盟友,以哈利勒政策的共鳴者著稱。他在安葬了前蘇丹的遺體后被留在安納托利亞,禁止回到首都。聯盟就這樣被巧妙地拆散了。同時,被前蘇丹貶謫的扎加諾斯帕夏被召進首都。

君士坦丁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