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部 伯里克利以後 曼丁尼亞會戰

第二部 伯里克利以後

曼丁尼亞會戰

其次,基於那個愚蠢透頂的同盟條約而參戰的雅典軍在左翼,它不是斯巴達軍的主要攻擊目標。
小小阿爾戈利斯,在這場伯羅奔尼撒聯軍對決四國同盟軍的曼丁尼亞戰役中,不僅擔任主力與斯巴達的最精銳部隊在中路交戰,而且還掌握著四國同盟軍的總指揮權。
首先,不想主動破壞《尼基阿斯和約》的斯巴達迴避了與雅典的正面交鋒。

斯巴達終於決定由國王率軍出征,這不是為了安撫憤怒的科林斯人。
阿爾戈利斯沒有向與斯巴達接壤的南方展開行動,而是向東邊的埃皮達魯斯發動了侵略。
阿爾戈利斯在希臘屬於小規模的城邦,長期的孤立又造成其既缺乏充足的戰鬥力又缺乏軍事經驗。
這場戰役中,斯巴達出動了國王率領的正規軍,雅典一方也派出了由兩位將軍率領的重裝步兵團。這個陣勢相當於伯羅奔尼撒同盟與提洛同盟的直接對決。那麼,拖拖拉拉打了13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可以就此決出勝負了吧。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話說回來。不愧是雅典公民,他們看出這個制度藏有貓膩。https://read.99csw.com就在當年(公元前417年),陶片放逐法就此作廢。這個持續了90年、造成無數人間悲喜劇的制度,終於得以終結。
保持光榮的孤立貌似高貴,但事實上不管光榮與否,長期處於孤立狀態勢必導致問題出現。就像人的大腦、肌肉,如果不經常使用就會退化。四國同盟的達成讓阿爾戈利斯人感到從此可以為所欲為,他們侵略了東面的鄰居埃皮達魯斯(Epidaurus)。
這原本是斯巴達與阿爾戈利斯的戰爭,結果雅典和其他兩個城邦都捲入其中,使之變成一場同盟缺陷大暴露的會戰。
相反,包括雅典軍在內的四國同盟軍損失巨大。僅雅典就有1100人戰死。當阿爾戈利斯軍在斯巴達軍的猛攻下潰不成形,雅典軍沒有置盟友于不顧,兩位司令官帶頭殺進敵陣,結果兩人全都戰死。

儘管如此,雅典政界兩位大人物聯手,總有辦法讓贊成他們的票數達到法定的3000票左右。結果,燈具製造商遭到陶片放逐。
雅典不僅輸了戰read•99csw.com鬥,還造成包括兩位將軍在內的大量軍人死亡,這導致原本打算從北面將斯巴達人逼往伯羅奔尼撒半島南方的四國同盟徹底瓦解。
這些自幼習武、經受了嚴格訓練的斯巴達人,不會給敵人留出一點破綻。為防守左側,他們左手持盾,在士兵們聚攏成一團時,左手的盾牌還能保護右側的戰友。年輕的斯巴達國王阿基斯(Agis)率領的這支斯巴達精銳軍隊,不僅一舉擊潰阿爾戈利斯軍,而且取得沒有犧牲一名斯巴達人的完勝。
而在長期維持寡頭政體的斯巴達,公民權只屬於專業軍人,從事農業生產的希洛人和工商業者庇里阿西人沒有公民權。這些人,尤其是希洛人,對鄰國阿爾戈利斯十分憧憬。
感到危險的阿基比亞德和尼基阿斯第一次聯手應對。如果任由事態發展,兩人中肯定有一個會遭遇10年的國外流放。於是,他們決定找一個替罪羊。
伯羅奔尼撒戰爭進入第13個年頭,斯巴達依然不願意與雅典展開正面交鋒。此時令慢吞吞的斯巴達人行動起來的不是科林斯,而是阿爾戈利斯。
雅典在read.99csw.com喪失權威的同時,也面臨著喪失權力的危機。雅典公民們茫然無助,不知如何是好。
這場會戰在希臘歷史上被稱為「曼丁尼亞戰役」。戰場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的阿卡迪亞地區的曼丁尼亞附近。
敵對雙方各自尋找有利地形,導致曼丁尼亞戰役姍姍來遲,如果有第三方的軍官在場觀戰的話,大概一早就預見到了結果。
死傷慘重卻換來如此糟糕的結局,雅典人義憤填膺。如果兩位將軍沒有戰死,說不定歸國后也會被判處死刑。如今沒了當事人,民眾便把矛頭轉向尼基阿斯和阿基比亞德。
兩軍陣營中唯一陣形嚴整的是斯巴達的3584名重裝步兵。
第二,不能讓對阿爾戈利斯抱有好感的希洛人有機會逃離斯巴達加入對方軍隊。
從做出決定到實施行動向來遲緩的斯巴達,這一年動作異常迅速。理由有二:
被他倆挑中的是一位燈具製造商。他在公民大會常常有激進的發言,因此被叫作小克里昂。激進的小克里昂跟這次敗北沒有半點關係。
阿基比亞德落選后,雅典政壇由尼基阿斯一派掌控。
制定四國同盟戰九_九_藏_書略構想的是阿基比亞德,實施這個戰略的是尼基阿斯,這兩個人是導致敗北的元兇。雅典公民打算用陶片放逐處置他們。
如果雅典軍的司令官是地米斯托克利的話,他應該在戰鬥前就看出這一陣型的致命缺陷,哪怕耍手段也會把雅典軍部署在中路,並且掌握總指揮權。
可惜,雅典派出的兩位尼基阿斯派的將軍沒有地米斯托克利那樣隨機應變的能力。

就算這些人不想違背《尼基阿斯和約》與斯巴達人為敵,但有四國同盟契約在,雅典就有義務援助盟國阿爾戈利斯。
換言之,在斯巴達既得利益階級的眼中,阿爾戈利斯不僅是鄰國,還是一個會刺|激希洛人作亂的危險存在。
第三,還是基於那個愚蠢透頂的同盟條約,聯軍的總指揮權交給了阿爾戈斯一方。
贏得勝利的斯巴達,要求被打敗的阿爾戈利斯從此不準外部城邦介入其事務,保證伯羅奔尼撒半島屬於半島人。斯巴達所指的外部城邦不用說就是雅典。
在阿爾戈利斯,除奴隸以外,全體自由民都有公民權。
阿爾戈利斯與斯巴達歷來關係不好,並不是因為所謂的鄰國常read•99csw.com交惡,而是因為阿爾戈利斯是一個實施民主政體的城邦,儘管它沒有雅典貫徹得那麼徹底。
挑戰斯巴達的是阿爾戈利斯,自己不過是處於援助的立場。這是雅典參戰的態度。
以斯巴達軍為主力的伯羅奔尼撒聯軍最終死亡300人,他們都是不妨叫作雜牌軍的小盟邦士兵。
那麼,雅典一方又是怎樣對待這件事情的呢?
如果雅典軍全力以赴卻輸了戰鬥,至少在精神上還可獲得救贖。可雅典不過是被動捲入曼丁尼亞戰役,結果飲恨敗北。這場失敗不僅導致雅典利用四國同盟打敗斯巴達的計劃未滿兩年便化成泡影,而且讓那些再次感受到斯巴達威力的城邦逐漸向斯巴達靠攏。
讓兩位大人物達成一致的,不只逃避陶片放逐這一件事。
對斯巴達來說茲事體大。因兩國接壤,阿爾戈利斯一向被斯巴達視為眼中釘。如今這顆眼中釘居然越來越強硬,跑去佔領埃皮達魯斯,這種行徑超過了斯巴達容忍的範圍。
戰役的勝敗取決於兩軍主力的戰況。而統一指揮系統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目標並減少傷亡的唯一辦法。
第一,不能再讓阿爾戈利斯這個眼中釘繼續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