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全面戰爭的年代 2

第一章 全面戰爭的年代 2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希特勒的舉動。他在俄國戰區已經傾注全力且分身乏術,卻為什麼還要莫名其妙地向美國宣戰呢?如此一來,美國國內政治阻力大減,羅斯福政府得以名正言順進入歐洲戰場與英國並肩作戰。在華盛頓當局眼裡,納粹德國在全球對美國地位——以及對世界的威脅,絕對比日本大得多了。因此,美方的精力及資源便自然多集中於歐洲戰場。結果證明,美方策略非常正確。美國參戰之後,盟國一共又花了三年半的時間方才擊敗德國,可是在這之後不出3個月,便把日本解決了。希特勒對美宣戰的愚蠢行動令人費解,不過他一向過分低估美國的力量,尤其看不起美國在經濟與科技上的潛力。他總以為民主政體辦事缺乏效率,決策因循拖拉。希特勒唯一瞧得起的民主政權只有英國,因為他認為後者並不算完全民主的政體——這一點他倒沒看錯。
有一段時間,德國的運氣似乎還不錯。30年代戰爭腳步日益接近之際,英法兩國沒有和蘇聯交好,結果後者才與希特勒談和。而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O.Roosevelt)也因為國內政治牽制之故,只能在書面上支持他熱烈傾向的一方。所以一開始,1939年爆發的戰爭只能算是歐戰。事實上在德國入侵波蘭,又於三周內和中立的蘇聯瓜分該國之後,所謂歐戰,也已變成純粹由德國與英法對打的西歐戰爭了。1940年春天,德國不費吹灰之力,又分別攻下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法國,輕鬆得簡直有些可笑。挪丹荷比四國均為德國佔領,法國則被分成兩半:一部分由德國直接佔領治理,另一半則變成附庸「政府」,首都設在法國鄉間的溫泉療養勝地維希(Vichy,維希政府的主要成員,多數來自法國各保守勢力,這批人不願意把法國再稱作「共和國」,故指稱為「政府」)。現在全歐只剩下英國與德國作戰了,在丘吉爾的領導下,全國和衷共濟,誓與希特勒周旋到底,絕不妥協。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原本中立的法西斯義大利卻走錯一步棋,放棄了自己小民自守兩不相涉的立場,倒向德國一邊。
德軍進攻蘇俄,日本向美開戰,兩件事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不過當時並不能馬上看出端倪,因為德軍勢力在1942年中期正好達到高峰,而且一直到1943年,德國也沒有完全失去軍事上的主動。此外,西方盟國遲至1944年方才有效地重返歐洲大陸。盟軍在北非戰場的行動雖告勝利,終於將軸心力量趕了出去,並因此攻入義大利,可是其攻勢卻被德軍擋住,不再能越雷池一步。在此同時,西方盟軍對付德國的主要武器,只有靠空軍,而事後的研究顯示,這一招效果其實很差,最大的用處,只不過殺死平民百姓、毀滅城市罷了。當時盟國唯一能夠挺進的部隊只有蘇軍;此外在巴爾幹半島——主要在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及希臘地區——也有一些受共產黨影響的地下武裝反抗力量讓德意頭痛,但盟方的反擊力量,也僅此而已。不過丘吉爾說得沒錯,珍珠港事件一發生,他便信心十足地宣稱,如今勝券在握:「完全看我們自己如何運用壓倒性的力量取勝了。」(Kennedy,P.347)到1942年底,盟軍必勝的事實不再有人懷疑。盟國開始為必勝的末來進行籌劃了。
只需注意,在西方戰場一面,德軍反抗的力量始終很強,甚至在1944年6月盟軍重新揮師返回歐洲大陸之際,仍然如此。當時德國內部的狀況,也踉1918年德皇威廉的境遇不同九九藏書,並沒有任何反希特勒的革命,只有普魯士傳統的優秀軍事力量的核心分子——德國的軍事將領,曾於1944年7月密謀剷除希特勒。這些優秀的軍人是理性的愛國者,不願意瘋狂地去追求瓦格納歌劇《諸神的黃昏》(Cotterdammerung)中暴斃式的結局。因為他們知道,如此德國必亡無疑。但是這批軍官的舉動缺乏普遍支持,最後不幸失敗,全部死在希特勒死硬分子手裡。至於東方的日本,更是堅持鏖戰到底,沒有半分動搖的意思。因此,美國在廣島、長崎兩地投下原子彈,迫使日本趕快投降。1945年盟方的勝利是全面的,軸心國的投降是毫無條件的。戰敗國完全被戰勝國佔領,也沒有正式媾和的過程。佔領軍之外,盟國不承認任何戰敗國官方的存在,至少在德國和日本兩地絕對如此。若論當時最接近和平協商的行動,恐怕要數1943-1945年間,包括美英蘇三大盟國在內的數度會商。三強在會中預分戰爭的勝利果實,並試圖決定戰後彼此的相對關係(此舉不大成功)。這些會議前後計有四次:1943年在德黑蘭(Teheran)一次;1944年在莫斯科一次;1945年初在克里米亞的雅爾塔(Yalta)又一次;1945年8月在被佔領德國的波茨坦(Potsdam)再會了一次。但是效果比較顯著的會議,卻要算1943-1945年間,各盟國之間舉行的一連串磋商。會中為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定下總體架構,其中包括聯合國(United Nations)的設立,第九章將有進一步討論。
2
歷史的問題,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答覆的。我們前面已經看見,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世界局勢極不穩定,歐洲尤其如此,遠東亦然。這種情況之下,自然沒有人認為和平可以持久。對於現狀不滿的國家,並不只限於戰敗國。當然就戰敗國來說,尤以德國為最,自有充分理由怨恨當時的狀況,而事實也是如此。德國不分黨派,從最左的共產黨到最右的希特勒國社黨(National Socialists),都異口同聲指責《凡爾賽和約》太不公平,根本無法接受。說也矛盾,如果德國內部真要發生革命,對國際衝擊的程度反而可能會小一些。請看當時兩個真正革命了的戰敗國,俄羅斯和土耳其,正都一心忙著處理家務,包括防衛自家邊界。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跟國際局勢搗亂,它們反而是30年代要求維持世界穩定的力量。事實上,到了二戰期間,土耳其也一直保持中立。反過來看,義大利和日本雖然算勝利一方,心中卻也老大地不痛快。不過日本還算比較實際一點,不像義大利,帝國主義胃口太大,遠超自己國力所能負荷。不管怎麼說,義大利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仗,畢竟也有不少收穫。雖然實際所得,不能跟戰時盟國賄賂它加入時許下的利益相比。但是義大利在阿爾卑斯(Alps)山麓、亞德里亞海(Adriatic),還有愛琴海(Aegean Sea)區,都新獲不少領土。然而,主張極端國家主義帝國野心十足的法西斯派,戰後卻贏得義大利政權,這個事實,正反映該國人心的不滿(見第五章)。至於日本,已經成為遠東一霸,自俄國退出舞台,日本陸海軍的力量愈發不容忽視。事實上,日本的軍事地位,或多或少已由1922年華盛頓海軍協定(Washington Naval Agreement)為國際承認。這項協定規定美英日三國海軍九-九-藏-書軍力比例,應分別為5:5:3。從此,終於結束了多年來英國在海上的獨霸。話雖如此,日本仍不滿足。日本工業化的速度,當時正在突飛猛進,自然使得它感覺自己在遠東該得的一份理當比白人帝國給它的一杯羹更大才是——雖然就絕對數字來說,日本當時的經濟規模還小得很,20年代後期,只佔世界工業總產量的2.5%。再說,日本也深深意識到自己的弱點,現代工業經濟需要的各種自然資源,它可說一樣沒有。這些資源靠進口,進口就難免受到外國海軍的威脅而中斷。日本的產品要出口,出口就得仰賴美國市場的照顧。日本軍方的理論是,到中國去建立一個龐大的陸地帝國,可以縮減日本的運輸線,日本的實力就有保障,不再那麼脆弱了。
這一仗打下來,損失簡直難以估算,因為大戰中除了軍人之外,平民更死傷無數(與上一次大戰不同)。其中許多最慘烈的殺戮,往往發生在無人有餘力,或者根本顧不上計算死傷的時間地點。直接因戰爭死亡的數字,據估計大約是上一次大戰(其實也是估算)的3-5倍之間(Milward,p.270;Petersen,1986)。換個方式來看,蘇聯、波蘭、南斯拉夫三國,分別損失全部人口的10%~20%。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日本和中國,則分別損失4%~6%的人口。至於英法兩國的死亡人數,遠比上一次大戰為低——只有1%,美國數字略高。不過這些都只是推測罷了。有關蘇聯的死亡人數,先後曾有不同的估計,甚至包括官方統計在內,分別是700萬,1100萬,甚至近於2000萬、5000萬。但是,整體的死亡規模如此巨大,在統計上算得再精確又有什麼意義?如果歷史學家算出,猶太人其實只死了500萬人,甚至400萬,而不是600萬時,難道就能減輕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恐怖于萬一嗎?(不過600萬這個數字,是一開始的粗算,絕對是估多了。)德國圍攻列寧格勒的900天里(1941-1944年),到底有100萬人,還是五六十萬人因飢餓或力竭而亡,又有多大區別呢?事實上,除了直覺的想象外,對於這些數字,我們又能抓住其中多少真實的涵義?陷身德國的570萬俄國戰俘裏面,有330萬名不幸死去(Hirschfeld,1986),這個數字,對一般讀者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這一場戰爭,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男人死得比女人多。戰後蘇聯一直到1959年,35~50歲的年齡群中,每7名女人還只有4名男人(Milward 1979,p.212)。戰火中倒塌的房子,可以再蓋;死去的人,卻再也不能復生。僥倖存活下來的人想要重建正常的生活,多麼地艱難啊!
因此,跟第一次世界大戰比起來,二戰打得更為徹底,除了1943年義大利中途倒戈,政權更換之外,從頭到尾,雙方均不曾認真考慮妥協。戰後義大利並沒有落入被人佔領的命運,盟國只把它當作戰敗國,並承認義大利政府的存在。(這還多虧德國人,以及它扶持的墨索里尼政權——法西斯「社會共和國」——會力守半個義大利達兩年之久,盟軍始終奈何不得。)兩邊之所以不妥協,道理也很簡單。這是一場信仰之戰,換個現代名詞,就是一場意識形態之戰。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又顯然是一場生死存亡之戰。從波蘭和俄國被德國佔領之後的慘狀,還有猶太人慘遭大規模屠殺的消息中(後來漸漸傳到外界難以置信的耳朵里九九藏書),眾人學到一個教訓:一旦落入德國納粹政權手中,付出的代價就是死亡與奴役。因此這一戰是一場沒有極限,無所不用其極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大規模集體戰爭,又升級為全面的戰爭。
與此同時,戰爭雖然還是以歐洲為主,戰火卻已經擴展到全球各地,主要是英國各殖民地興起的反帝國主義風潮所致。大英帝國此時還算是世界級的霸主,仍有餘力鎮壓叛逆的臣民。南非的布爾人(Boer,南非荷蘭血統的白人)若有親希特勒傾向,即有被英國殖民當局拘留的危險——這批荷裔親德派戰後重新出頭,1948年,南非開始執行的種族隔離政策,即出於這幫人之手。 1941年春天,拉希德·阿里(Rashid Ali)奪得伊拉克政權,旋即被英方撲滅。此外,希特勒在歐洲的軍事勝利,也造成東南亞帝國勢力的部分真空,這一點意義尤其重大。日本乘機而入,填補真空,以法國遺在印支半島的無助孑民的保護人自居。日本代表的軸心(Axis)勢力,竟然開始在東南亞伸出魔爪,被美國視為不可容忍之事,於是對日實行嚴厲的經濟壓力,而日本的對外貿易及資源供給,都依賴海上運輸。就是這一衝突,導致兩國之間開戰。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Pearl Harbor),世界性大戰終於爆發。幾個月之內,日本席捲了全部東南亞大陸及島嶼,耀武揚威地準備從緬甸西部進取印度,並有從新幾內亞南取澳大利亞空曠的北部地區之勢。
就實際意義而言,歐戰至此可說已告結束。不錯,英國有英倫海峽及皇家空軍這兩道屏障,使得德國無法越雷池一步,但是英國也沒有本事回攻歐陸,更別提打敗德國了。1940-1941年幾個月當中,英國獨力支撐著。這段時間,至少對那些戰火餘生的人來說,可算是英國人歷史上極了不起的一個時刻。不過,英國倖存的機會十分渺茫。1940年6月,美國重新部署其「半球防衛」計劃,基本上認定沒有必要再給英國任何支援。而且,就算英國有機會逃過一劫,美國也只把它看成外圍的防禦基地。在此同時,歐洲版圖也被重新劃分。根據德俄協議,除了德國佔領的波蘭部分以外,蘇聯進佔帝俄在1918年失去的歐洲領土及芬蘭。1939-1940年間,斯大林曾與芬蘭打了一場爛仗,將蘇聯國界向列寧格勒(Leningrad)以外稍微推出一點。至於當年《凡爾賽和約》從原哈布斯堡治下劃分出來的諸國,果然短命,現在重新規劃,落入希特勒的統治。而英國原想將戰事延伸至巴爾幹地區,結果不出所料宣告失敗,反使整個半島,連希臘諸島在內都淪入德軍之手。而德國盟邦義大利在軍事上的表現,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奧匈帝國還差勁。義大利部隊在非洲節節敗退,幾乎快被主要基地在埃及的英國趕出它在非洲建立的勢力範圍。德國的非洲勁旅在軍事天才隆美爾將軍(Erwin Rommel)指揮之下,揮師穿過地中海直入非洲,大大威脅了英國在中東的整個地位。
德國打這場仗,和1914年沒有兩樣,必須一鼓作氣,出手便成功才行;日本的情況也一樣。一旦曠日持久,對方開始聯手之後,雙拳難敵四手,就遠非德日兩國之力所能對付了。它們也根本就沒有打算打持久戰;至於那些需要長期生產的武器,更不在它們考慮之列。(相反,英國雖然在陸戰受挫,一開始就已打定主意進行持久的消耗戰,把財力集中在精密昂貴的武器。時間一久,英國和https://read.99csw.com盟方的軍火生產量自然便趕過德國。)至於日本方面,一不曾捲入1939-1940年德國對英法的作戰,二也沒參加1941年以後德國對蘇聯的進軍,所以比較沒有這種對付聯手敵人之苦。不過早在1939年,日本就曾在中國與西伯利亞交界處與蘇聯紅軍非正式地交過手,當時日方傷亡頗重。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開始,日本交戰的對象也只是英美兩國,蘇聯並不在內。倒霉的是日本碰上的列強對手,偏偏就是資源不知比日本豐富多少倍,肯定會贏得這場戰爭的超級強國美國。
也許,日本與美國的正面開戰終不可免,除非前者放棄它建立一個經濟帝國的野心。這個經濟帝國,美其名曰「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的中心政策。但是,羅斯福當政的美國,眼見歐洲國家姑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Mussolini)的後果,自然不容自己重蹈英法的覆轍,一時容忍日本擴張的行動。不管怎麼說,美國一般輿論,總把太平洋地區(不像歐洲)視作美國正當的活動範圍,味道上和拉丁美洲之於美國的禁臠意義差不多。美國傳統的「孤立主義」,只限於不管歐洲的閑事。事實上,正因為西方對日的禁運政策(其實就是美方的禁運),以及對日本資產的凍結,才迫使後者孤注一擲貿然行動。因為這一下策,完全依賴海運進口的日本經濟,不出幾日勢必氣絕而亡。日本貿然賭下這一注,風險非常大,結果不啻自殺之舉。但是日本建立南方帝國的企圖,也只有這麼一個機會,而且稍縱即逝,不得不好好把握。它認為此舉若要成功,必先鎖住美國海軍,因為這是唯一能干擾日本行動的力量。然而這樣一來,也意味著美國立即捲入戰爭。想想看美國超強的國力與資源,這一戰日本是輸定了。
話說到此,我們不必再跟著以後的戰役一一討論。我們
希特勒原打算在3個月之內就解決俄國,現在計劃落空,德國就等於已經失敗了。它的裝備和補給,都無法支持一場持久的戰爭。德方擁有和製造的飛機坦克,甚至遠比英俄兩國為低,這還不包括美國的數字在內。酷寒的冬天過後,1942年德國再度發動攻勢,這一次固然也跟以往各戰役一般,打得非常漂亮。德軍甚至深入高加索山區,直逼伏爾加河(Volga)下遊河谷,可是對戰局已經沒有任何決定性的影響了。1942年夏天到1943年2月之間,德軍攻勢最後終於被俄軍阻擋,從此動彈不得,終至陷入包圍,被迫在斯大林格勒投降。從這一刻開始,轉而由俄軍採取攻勢,但一直到大戰結束,俄國也只打到柏林、布拉格和維也納一線。然而斯大林格勒一役之後,人人都知道大局已定,德國的失敗只是遲早的問題了。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致力於這方面研究的著作遠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少。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沒有一位嚴肅治學的歷史學者,會質疑德日意三國發動侵略的事實(雖然他們對義大利扮演的角色比較不那麼確定)。至於其他國家,不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是身不由己被拖進戰爭的漩渦。它們都不想打仗,而且大多數都想盡辦法迴避。對於這個問題——到底何人何事掀起這場大禍最簡潔利落的答案,一共只有三個字:希特勒。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矛頭一轉,入侵蘇聯,戰端又興。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定性的一天,德國此舉毫無道理可言——反把自己陷入兩面作戰的泥淖——而斯大林作夢也想不到希特勒會出此下策。可是希特勒此舉自有他的理由九_九_藏_書:能夠拿下東方這個陸地大國,不但資源豐富,又有源源不絕的勞工供應,是再合理不過的策略。可是他跟其他的軍事專家一樣(日本除外),低估了蘇俄抵抗的能耐。不過,希特勒的估計也不算完全離譜,因為當時的蘇聯實在一團糟:30年代的大清洗,把紅軍整得支離破碎(見第十三章),國內一片低沉,恐怖氛圍充斥,斯大林自己對軍事一竅不通,卻又喜歡橫加干涉。一開始,德軍在俄國勢如破竹,一如其在西部戰區的表現,進展極為神速。不到10月初,德軍就已經打到莫斯科近郊,一時之間,連斯大林也心慌意亂鬥志全無,打算向德敵方求和了。但德軍的良機稍縱即逝,俄國腹地太大,人員眾多,俄國佬又格外地強悍愛國,打起仗來狠猛無情。不過,蘇聯之所以能夠獲得喘息重整的機會並打敗德軍,它的優秀將領終於可以放手一干卻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因素[其中有一些剛從古拉格勞改營(gulags)釋放出來]。終斯大林統治期間,只有在1942-1945年時停止過恐怖統治。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一方真的不願開打,並且想方設法避免開戰;在此同時,另一方則拚命謳歌偉大的戰爭使命——像希特勒那樣一心求戰——但到頭來,等到大戰真的全面爆發,戰爭進行的實際方式、時間,以及對手,也不見得是這些侵略者當初始料所及的。日本國內就算軍國主義的勢力再大,恐怕也不希望靠全面大戰達到自己的目的吧(它最主要的目標只是留在遠東稱霸,也就是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之所以掉進世界大戰的泥沼,完全由於美國也有份的緣故,至於德國原本的打算到底如何,它想怎麼打,何時打,與誰打,希特勒這人沒有記錄自己決定的習慣,各家看法也始終不一。不過有兩件事很明顯:一是1939年,德國對波蘭發動戰爭(波蘭背後有英法兩國助陣),顯然不在希特勒原定計劃之內。至於日後與美蘇兩強同時作戰,恐怕也是德國將領與外交官最大的噩夢吧。
總而言之,1918年之後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和平終究不能維持,其中固然有種種因果。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之所以爆發,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德日意三國心裏不平而發動侵略所致,它們從30年代中期開始,便相互訂下一連串盟約互通聲氣。1931年日本出兵滿洲;1935年義大利進佔衣索比亞; 1936-1939年間,德意兩國共同介入西班牙內戰;1938年初德國進兵奧地利;同年又重挫捷克斯洛伐克,佔去該國部分領土;1939年3月德國全面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較早義大利已出兵佔領阿爾巴尼亞)。這些都是逐步導向世界大戰的重要事件。最後德國向波蘭提出無理的領土要求,終於造成戰爭全面爆發。對應于以上這些侵略事件,我們也可以一一細數國際間無力對付侵略者的窘相:國際聯盟阻止日本出兵滿洲宣告失敗;1935年義大利侵犯衣索比亞,無人予以制止;德國片面宣布《凡爾賽和約》無效,並在1936年重新對萊茵蘭地區(Rhineland)進行軍事佔領,英法兩國只能眼睜睜任其發生;英法拒絕插手西班牙內戰(「不干預原則」);對奧地利被德國佔領一事也不聞不問;1938年德國提出《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勒索捷克斯洛伐克的前夕,英法兩國又臨陣撒手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蘇聯竟也與德國簽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Hitler-Stalin pact),對抗希特勒的國家又少了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