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 4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 4

二戰之後由前殖民地蛻變而成的數十個新國家,再加上一向也是依賴舊帝國主義工業世界生存的拉丁美洲絕大多數國家,很快發現自己被聚集在統稱「第三世界」的名號之下,此事原不足奇——有人認為這個稱號是於1952年誕生(Harris,1987,p.18)——與第三世界對比者,則有發達工業國家組成的「策一世界」,由共產國家為成員的「第二世界」。雖說這種將埃及與加彭(Gabon)、印度與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New Guinea),一古腦兒歸作同類社會的方式極為可笑,可是在情理上也非完全不通。因為這些國家都一窮二白(與「發達」世界相比);且無獨立生存能力,經濟上屈于依賴地位。它們的政府也都一心一意想要「發展」,同時卻也都不信任外頭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即經濟學家所主張的「相對利益」結構),或在國內任由私有企業自行發展的政策,能夠幫助它們達到發展的目標。且看二戰前那場經濟大蕭條及大戰本身的歷史教訓,就值得它們警惕,作為其後事之師。加上冷戰的無情鐵腕緊扼全球,只要還有任何自由可以掌握本身行動步調的國家,自然都小心翼翼,避免加入兩大聯盟的任何一方。總而言之,也就是極力避開人人聞之色變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然而超級大國的對峙,雖然主導著世界各地國與國的關係,有時甚而有助於穩定國際形勢,卻始終無法完全操縱全局。第三世界中即有兩個地區,當地固有的緊張關係,基本上與冷戰本身毫不相干,但是其壓力不但演變成長期的衝突,並導致該地間歇性的戰火。九_九_藏_書這兩個地區即中東和印度次大陸的北區(兩地衝突都非偶然,均導源於帝國主義離去前故意將該區分割的安排)。印度北方的衝突局面,還比較容易獨立於全球的冷戰之外,雖然巴基斯坦一心一意想把美國卷進來——不過一直到80年代阿富汗的戰爭爆發,巴基斯坦的企圖始終未能得逞(參見第八及第十六章)。因此,該地區先後爆發的三場地區性戰爭,西方所知甚微,記憶更少:1962年中印兩國為未定邊界掀起的戰火(中方獲勝),1965年印巴之戰(印度輕鬆大勝),以及1971年印巴兩國再次的衝突——起因是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在印方支持下獨立。在這幾場戰爭中,美蘇雙方都扮演著良性的中立調停角色。可是中東局勢卻無法如此隔離,因為其中直接關係著很多美國盟邦:以色列、土耳其,及國王治下的伊朗。而當地接連不斷的革命——1952年的埃及、50和60年代的伊拉克和敘利亞、60和70年代的南部阿拉伯,以及1979年伊朗國王巴列維政權的被推翻——不論是軍事或文人政變,都證明該地區社會狀況的不穩。
4
儘管如此,這些地區性的衝突,在基本上卻與冷戰沒有必然的關係:第一批承認以色列這個新國家的國家中便包括蘇聯,可是以色列日後卻定位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盟友。而阿拉伯世界或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其國際路線不分左右,對內則一致聯合打擊共產黨。造成該地區分裂的原因,是以色列的猶太移民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比英方藍圖設計為大的猶太人國家(以方此舉,使得70萬名非猶九*九*藏*書太裔的巴勒斯坦居民被迫流離失所,這個人數,恐怕比1948年的猶太人口為多)(Calvocoressi,1989,p.215)。以色列為達到開疆闢土的目的,每10年便打場戰爭(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歷史上與以色列強行建立國土的行動最接近的前例,便是18世紀普魯士的國王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Ⅱ)。腓特烈從奧地利手中奪取了西里西亞(Silesia),從此連番作戰,以求取得各方承認他對該地的所有權。多年戰爭下來,以色列將自己建設成中東地區最強大的一支軍事力量,同時也取得了核國家的地位。可是它卻與鄰國永遠交惡,不但無法建立起穩定的鄰居關係,居住于其延伸國境內或流亡于中東各地的巴勒斯坦人,更是心中疾憤,永難與其修好。蘇聯解體,雖使中東地區從此不再成為冷戰前哨,可是其爆炸性的局勢卻一如從前。
更有甚者,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區,雖然瞭然于自己身處所謂「新殖民」的依賴地位,但是其所依賴的唯一帝國主子美國,畢竟識時務,不曾以船堅炮利對付拉丁美洲的幾個大國——不過對其他國微勢弱的小國,美國大爺卻毫不猶豫立即動武,絲毫不曾假以辭色。而從美國南部邊境的格蘭特河開始,一直到南美南端的合恩角(Cape Horn)止,中南美洲各國也都相當識相,深諳向華盛頓看齊靠攏,方為立國上策的真諦。成立於1948年的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American States,read.99csw.comOAS),總部即設在華盛頓,向來對美國言聽計從。於是當古巴竟敢起來革命時,美洲國家組織便連忙將它掃地出門。
另外三個次級的衝突中心,也使中東一地的衝突動力不斷:即東地中海,波斯灣,以及土耳其、兩伊、敘利亞四國的邊境地帶。三者中最後一個地區的衝突之源,是幾度尋求獨立未果的庫爾德族(Kurds)——1918年美國威爾遜總統曾經輕率提出此議,鼓勵庫爾德人爭取國家獨立。可是多年來庫爾德族始終無法找到一個強有力的盟國支持,結果只把自己跟該區各國的關係搞得一塌糊塗。庫爾德族人驍勇善戰,向以山間游擊作戰能力聞名天下。它的鄰人也一有機會,便想方設法欲將其趕盡殺絕,包括80年代的毒氣攻擊。至於東地中海區的狀況,由於希臘與土耳其兩國同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相比之下尚屬寧靜。不過希土兩國也有衝突,導致土耳其人一度侵入1974年被劃分的塞普勒斯(Cyprus)。可西方強國、伊朗、伊拉克三方在波斯灣稱雄爭霸的結果(伊朗此時已由革命政權當政),卻造成8年殘忍的血戰(1980-1988年)。並於冷戰結束之後,依然掀起了美國及其盟邦在1991年與伊拉克的一場閃電大戰。
第三世界中卻有一塊地面,即拉丁美洲,與國際間全球及地區性的衝突可稱距離甚遠,這隔離的局面一直到古巴鬧起革命為止。拉丁美洲,除了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島和南美大陸上幾小片地帶外——如蓋亞那,以及當時仍叫英屬宏都拉斯(British Honduras)的貝里斯(Belize)https://read.99csw.com——一般脫離殖民的年代甚早。就文化和語言的層面而言,此地的居民屬於西方人。甚至連其窮苦民眾,也多為羅馬天主教徒。除了安第斯山脈某些地區及中美一帶,其居民也都能說或懂一種歐洲語言。從伊比利亞半島的征服者手中,拉丁美洲社會沿續了一套複雜精細的種族等級制度;同時,卻也因其以男性為主的征服歷史,開始一段種族雜婚的傳統。中南美洲大地之上,鮮有純正的白種血統,只有在原住民稀少的南美南端一帶(阿根廷、烏拉圭、巴西南部),由於擁有大量的歐洲移民是例外。但是不論混血或純種的社會,個人成就及社會地位的因素,都使種族區別不明顯。早在1861年,墨西哥便選出了一位顯然具有薩波特克印第安(Zapotec)血統的胡亞雷斯為總統。就在筆者寫作本書之際,阿根廷和秘魯兩國,也分別由黎巴嫩伊斯蘭教移民和日本移民出任總統。相比之下,這種選擇在美國卻依然無法想象。到今日為止,在其他各大洲飽受種族政治和種族建國主義荼毒之下,拉丁美洲始終能免於這種惡性循環。
然而,不向一邊倒去,並不意味著「不結盟」國家便對冷戰雙方持有完全相同的反對立場。「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1955年在印尼萬隆(Bandung)首次國際大會之後,即開始採用此名——往往屬於前殖民時代的激進革命分子,如印度的尼赫魯、印尼的蘇加諾、埃及的納賽爾,以及脫離共產黨陣營的南斯拉夫總統鐵托等。這幾位人士,正如其他眾多由前殖民地興起的新政權中人一般,都將自己定位為具有自我特色的社會主義者(即非蘇聯式的社九_九_藏_書會主義),包括柬埔寨的皇家佛教社會主義(Royal Buddhist socialism)在內。因此它們都對蘇聯具有某些同情認可,至少願意接受蘇方提供的經濟與軍事援助。這原不足為奇,因為冷戰開始,在東西兩個世界相分隔的一刻,美國便急忙放棄過去的反殖民主義傳統,開始在第三世界尋求其中最為保守政權的支持,動作極為明顯。美方追求的對象,包括(1958年革命前的)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以及伊朗國王治下的伊朗——此四國組成「中央條約組織」(Central Treaty Organization,CENTO)——加上「東南亞條約組織」(South 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SEATO)中的菲律賓、泰國、巴基斯坦三國。兩項組織成立的目的,都是為了完成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骨幹以防堵蘇聯勢力的軍事體系(不過前二組織卻未曾發揮重要作用)。1959年古巴革命之後,原以非洲亞洲為主的不結盟圈,至此形成三洲共同勢力,其拉丁美洲的成員,自然來自西半球國家中對北半球老大哥最不痛快的幾國。不過萬隆系列的非共產黨國家,如實際加入西方聯盟陣營的第三世界親美國家一般,並沒有任何實質親蘇的行動。它們並不想蹚入超級大國在全球對峙的渾水,因為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及古巴導彈危機等例所示,若有衝突發生,它們將永遠是戰火上倒霉的第一線。兩大陣營之間的疆界(即在歐洲的界線)越穩定,一旦槍起炮落,彈頭就越有可能落在亞洲某處的山頭,或非洲某地的叢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