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 5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 5

更有甚者,隨著貧國之間的差距愈深,人類在地表上的移動,跨越各個不同的地區和國別,也出現了最頻繁的全球性高潮。富國的觀光客,以前所未有的人潮湧入第三世界。以伊斯蘭教國家為例,80年代中期(1985年),1600萬人口的馬來西亞,每年接待300萬名遊客;700萬人口的突尼西亞,招待200萬名;300萬人口的約旦,有200萬的遊客(Din,1989,p.545)。反之,窮國的勞工也源源不絕地向富國移去,只要客居國不曾築壩阻擋,涓涓之水便匯成浩浩之流。到1968年,來自馬格裡布地區的人數(突尼西亞、摩洛哥,尤以阿爾及利亞為最),近達法國內外來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1975年5.5%的阿爾及利亞人口向外移出);而進入美國的移民當中,則有三分之一來自拉丁美洲——當時主要多來自中美(Population,1984,p.109)。雖然這些工人多來自附近同一地區,但也有相當人數,由南亞甚至更遠地方而來。不幸的是,在艱苦的70和80年代里,各地天災人禍頻仍,飢荒、族群清算、內戰外患,造成了男女老少人類的大流亡,這股難民潮與勞工移民開始混淆不清。第一世界各國的態度,在理論上致力於幫助難民,在實際上卻一心一意阻止窮國人口移入,於是在政治法律上都形成嚴重的矛盾。因此除https://read.99csw.com了美國真正允許甚或鼓勵第三世界大量移民之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差強人意——其餘各國,都屈服於本國國民日盛的懼外心理,採行了閉門拒納的政策。
對於另外一些國家而言,它們在國際統計數字的排行榜上卻敬陪末座(有些甚至一落千丈,沉淪至此),其無可救藥的程度,甚至連國際盛行的委婉掩飾,所謂「開發中」一詞,也難以為它們粉飾打扮。因為它們不但窮不堪言,而且還在不斷退步落後之中。於是一批超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被分出來,技巧地歸為一類,用以涵蓋1989年時,人均生產總額只有330美元的30億人口(戔戔之數,還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有幸拿到手哩)。這個新歸類法,是用以區別這些超級赤貧國家,以與其他境況比較沒有如此凄慘的第二類國家,以及境況更為寬裕的第三類國家作一區分。前者如多明尼加、厄瓜多、瓜地馬拉,其平均國民生產總值是第一級的3倍。後者包括巴西、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國,其生產數字則為第一組的8倍之多。至於世上最富裕的一群國家,其8億人口在理論上平均每人可分得18280美元的生產總額。換句話說,他們的收入,為位居全球最底層的五分之三人口的55倍(World Bank Atlas,1990,p.10)。事實上,隨著世界九九藏書經濟在實質上越發趨向全球化——尤其在蘇聯集團解體之後,世界經濟的性質轉變得更為資本主義化及企業取向——投資人及企業家紛紛發現,對他們的目的而言,世界上有很大一片地區其實根本無利可圖。除非,或許吧,他們可以靠賄賂的手段,誘使當地的政客及公務員,將後者從可憐的老百姓身上榨取得來的公款,浪費在軍備或無謂的虛名建設之上。
其次,眾所共睹,第三世界中某些國家已經快速地轉變成為工業國家,加入第一世界陣營——雖然相比之下,其財力依然遜色許多。以韓國為例,該國工業建設的成果雖然驚人,其國民平均生產總額(1989年),卻僅比歐共體最貧窮的成員葡萄牙稍高而已(World Bank Atlas,1990,p.7)。但是,即使不論質的差異,韓國也不可再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提並論。兩國的平均國民生產總額於1969年完全相同,到70年代中期,依然相去不遠,同屬一個等級;但如今雙方差距則已有5倍之遙(World Tables,pp.352,456)。我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於是一個類別,所謂「新興工業國」的稱號於此時誕生,上了國際術語的名冊。這張榜,並沒有一定的版本及定義,可是入榜者一定都包括了「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第三世界工業化突飛九-九-藏-書猛進,因此馬來西亞、菲律賓、哥倫比亞、巴基斯坦、泰國以及其他某些國家,也曾經榜上有名。事實上這一類快速興起的工業力量,跨越了三大世界的界限,因為若嚴格而論,原有的「工業化市場經濟」國(即資本主義國家)如西班牙和芬蘭,以及東歐的前社會主義國家,也應包括在新興工業國的行列之內。至於70年代末期以來的中國,自然更不在話下。
上述這一類國家,極不成比例,許多都在非洲這塊不幸的大陸上。冷戰結束,外來的經濟援助也告斷絕。過去幾十年間,這些多以軍事援助形式出現的外援,卻已經將它們其中某些國家——如索馬里——變成了軍隊的國家及永遠的戰場。
造成這種「一種尺碼」不再符合各家身量的最大原因,來自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石油輸出國組織在1973年的價格戰中獲得勝利,使得世界上首次冒出了一批以前不管以任何標準衡量,都屬於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如今它們卻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性的超級百萬富翁國;其中更以那些人煙稀少,由酋長蘇丹(多為伊斯蘭教)統治的沙漠或叢林小國為最。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50萬名國民為例(1975年),在理論上,他們每人都擁有13000美元以上的國民生產總額——幾乎為同一時期美國的兩倍(World Tables,1991,pp.595,604)。像這樣一類國家,如read.99csw.com何再與——比方說——巴基斯坦——那種鴿子籠式的國家繼續相提並論?窮困的巴基斯坦,國民平均生產總額僅有可憐的130美元。至於其他人口較多的產油國,自然無法達到如此暴富的程度。可是石油致富畢竟證明了一個新現象:這些只靠單宗出口的國家,即使其他方面再落後不足,卻可以因此變為極富。就算這些得來容易之財,千篇一律都被任意揮霍,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來得容易去得快,到90年代初期,沙烏地阿拉伯已經把自己搞成債務國了)。
有心人只要往北美任何一個購物中心,勘查一個其中琳琅滿目的商品的原產地,即可見經濟全球化現象之一斑。這股趨勢,自60年代起慢慢展開,1973年後,在世界經濟遭遇困難的20年中開始突飛猛進。其進展程度之快,可以再次以韓國為例佐證。50年代末期,該國80%的就業人口仍在從事農業,而其四分之三的國家總收入,也由農業收入而來(Rado,1962,pp.740,742-743)。1962年,韓國開始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到80年代後期,農業生產在其國內生產總額中所佔的比例僅為十分之一。至此,韓國已經一躍而為非共產黨國家當中第八大工業經濟力量。
事實上在70年代,觀察家開始注意到一種「國際分工的新秩序」,也就是以世界性市場為對象的工業生產,開始由前此獨霸此業的第一代老工九_九_藏_書業經濟地帶,向世界其他地區大量轉移,這種現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出於精打細算,刻意將其生產及供給的作業,由舊有工業中心轉向第二和第三世界所致。而轉移的結果,最終連高科技工業中一些極為精密的高級技術作業,如研究發展的工作,也隨之外流。現代交通傳輸上產生的革命性進步,更促成全球性生產作業的可行性及經濟效益。此外,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也用心良苦,不斷以征服出口市場的手段,以達到本國工業化的目的。有時甚至寧可放棄對本國市場的固有保護,也在所不惜。
然而,就在第三世界及基於其理念起家的各種思想意識正如日中天之際,第三世界這個觀念本身卻開始破碎瓦解。各國分野差距之大之巨,到了70年代愈加明顯。事到如今,已經不是一名一詞所能涵蓋包括。雖說第三世界之名依然相當好用,足可以區分世界上眾多窮國與富國。當時被稱為「南」與「北」兩大區域之間的貧富鴻溝,顯然仍在日漸深闊之中,區別差異自不可免。「發達」世界(即「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諸國)的平均國民生產總額與落後國家(「低度」和「中度」經濟開發地區)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1970年,前者為後者的14.5倍;到1990年,更擴大到高於24倍(World Tables,1991,Table 1)。但是儘管如此,第三世界的成員顯然已經不再具有單一同種的屬性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