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自由,學術之生命

三、自由,學術之生命

當然,聯大里也有老師是非常系統的教科書式的講法,比如皮名舉先生的西洋近代史。皮名舉是清末經學大師皮錫瑞的孫子,講課非常系統、非常有條理,比如今天講維也納會議,那麼整堂課就是維也納會議,雖然有時也談些閑話,但並不扯遠。皮先生有個特點,每堂課只講一個題目,而且恰好能在下課時把這個題目講完,據說以前只有蔣廷黻能做到這一點,後來我教課的時候也想學著做,可是非常失敗,因為總免不了要多說兩句或者少說兩句,不能那麼恰好在五十分鐘內講完。另外,上皮先生的課必須交作業,像我們在中學的時候一樣,可是他留的那些作業我到現在都覺得非常的好:畫地圖。近代史從1815年拿破崙失敗以後的維也納會議,一直講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好一百年,一個學期要求畫六張歐洲政治地圖,那麼一個學年就得畫十二張,當然我們也是照著現成書上抄的,不過我覺得這確實太有用了。以前我們對政治地圖重新劃分沒有地理上的具體印象,但畫過一遍之後就非常清楚明白了。包括中國史也應該是這樣,可是除了皮先生,沒有別的老師再要求過。
再說幾件小事。邏輯學那時候是必修,我上的是金岳霖先生的課。金先生講得挺投入,不過我對邏輯一竅不通,雖然上了一年,也不知道學的是什麼東西。只記得有一個湖北的同學,年紀很大了,課堂上總跟金先生辯論,來不來就:「啊,金先生,您講的是……」我們沒那個水平,只能聽他們兩個人辯。我覺得這樣挺好,有個學術https://read.99csw.com氣氛,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思想,如果什麼都得聽老師的,老師的話跟訓令一樣,那就不是學術了。還有一個理學院的同學,姓熊,他對所有物理學家的理論都不贊成,認為他們全是錯的。周培源先生那時候教力學,這位熊同學每次一下課就跟周先生辯,周先生說:「你根本就沒懂!你連基本概念都沒弄通!」可是這位同學總是不依不饒,周圍還有很多人聽,每次路過理學院都看見他們站在院子里辯,都變成南區教室的一景了。
學術自由非常重要,或者說,學術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自由,不然每人發一本標準教科書,自己看去就是了,老師照本宣讀成了播音員,學生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啟發。比如學習歷史,孔子是哪一年生、哪一年死,怎麼周遊列國等等,每本教科書上都有,根本用不著老師講,而老師的作用正在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啟發學生,與學生交流。我在二年級的時候才十九歲,教政治學概論的是剛從美國回來的年輕教師周世逑,他的第一節課給我的印象就非常深。他問:「什麼叫政治學?」政治學就是研究政治的學問,這是當然的,那麼,什麼叫政治?孫中山有個經典定義:「政者,眾人之事;治者,管理。」所以「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這是官方的經典定義。可是我們老師一上來就說:「這個定義是完全錯誤的。你們在食堂吃飯,有人管伙食賬;你們借書,有人管借書條;你們考試,註冊組要登記你們的成績。這些都是眾人之事,https://read.99csw•com但它們是政治嗎?」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他怎麼敢這麼說?不過我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有些老師喜歡在課堂上胡扯,甚至於罵人,但我非常喜歡聽,因為那裡有他的風格、他的興趣,有他很多真正的思想。比如馮友蘭在課堂上罵胡適,說:「胡適到二七年就完了,以後再沒有東西了,也沒起多大的作用。」這是教科書里看不來的。
老師各講各的見解,對於學生來講,至少比死盯著一個角度要好得多。學生思路開闊了,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不一定非要同意老師的觀點,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可以公開反對。記得有一次數學系考試,有個同學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可是老師認為他做錯了,這個同學就在學校里貼了一張小字報,說他去找這位老師,把某雜誌上的新解法拿給他看,認為自己的沒有錯。再比如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裏面很多見解我不同意,不但現在不同意,當時就不同意。錢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太深厚了,總覺得那些東西非常之好,有點像情人眼裡出西施,只看到它美好的一面,而對它不怎麼美好的另一面絕口不談。我承認傳統文化里確實有好東西,但並不像他講的那麼非常之好。人無完人,總有優點、缺點,文化也沒有完美的,也有它很黑暗、很落後、很腐敗的部分,比如血統論。封建時代科舉考試的時候要寫三代履歷,曾祖父、祖父、父親必須三代清白,「王八戲子吹鼓手」,妓院的、唱戲的、搞演奏的都是賤民,凡這類出身的人都不準進入考場。九九藏書這是傳統文化里腐朽的部分,可是錢先生好像並沒有正視它,講的全是中國傳統文化里美好的部分,以為這才是中國命脈的寄託所在,這是他的局限性。另外,錢先生舊學出身,對世界史,特別是對近代世界的知識了解不夠,可是在我看來,中國近代歷史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參与了世界,這時候中國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近代化以及如何與近代世界合拍,所以閉關的政策行不通了,一定要開放,包括我們的思想認識,要有世界的眼光。錢先生對於這些似乎關注得不太夠——這是對前輩的妄論了,不過學術上不應該論資排輩,不然學生只局限在老師的圈子裡,一代不如一代,那就沒有進步了。
我做學生的時候,各個老師教的不一樣,各個學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中國通史,每個教師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一套講,當然國民黨也有它意識形態上的標準講法,既不是唯物史觀,也不是唯心史觀,叫作「唯生史觀」,「生」就是三民主義里的「民生主義」,教育部長陳立夫提倡這個。我不知道這套官方的理論是不是有市場,不過我上中學的時候沒有老師這麼講,只記得有個同學會考得了第一,學校獎勵他一本陳立夫的《唯生史觀》,我想他也不看,我們都不看,所以並沒受它的影響。再如國文,老師高興教哪篇文就教哪篇,今天選幾首李白、杜甫的詩,明天選《史記》里的一篇,比如《刺客列傳》,或者選一篇莊子的《逍遙遊》來講,沒有標準教本。大學入學考試的題目也沒有標準一說,倒是解放以後,全國有統一的規定、統九九藏書一的模式,有標準教科書,考試還必須按「標準答案」。不過我想還是應該沒有「標準」,包括自然科學,我認為也不需要有個標準,如果大家都按一個思路想,科學怎麼進步?包括愛因斯坦的理論也不應該成為標準,否則永遠不可能超越。
同學之間也經常討論,一則學校小,幾乎天天見面,二則非常窮,一切娛樂都與我們絕緣,三則戰爭時期,大家都是背井離鄉,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待在校園裡,所以惟一的樂趣就是聊天了。物理系的鄭林生和我中學就是同學,後來住一個宿舍,聯大的時候我在求實中學教英文,他也在那裡,後來他出國了,1956年回國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現在住在中關村,我們有時候見上一面,那是一輩子的好朋友了。聯大的時候鄭林生曾經指出我對近代科學的不了解,是我的一大缺欠。有時候他跟我談一些物理學對宇宙的看法,特別是認識論,記得有一次說起法拉第。法拉第學徒出身,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所以不懂高等數學,這對於學物理的人來講是致命傷,可是他發現了磁力線,用另外的方式表述電磁現象,後來成為電學之父。這類談話使我深受啟發。其實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以及表述,不必非得用原來的模式,比如過去講歷史都講正統,講仁義道德,但這隻是理解歷史的一個層面,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亞里士多德說過:詩人可能比歷史學家更真實,因為他們能夠看到普遍的人性的深處。所以有時我想,或許藝術家、文學家對於歷史的理解比歷史學家要深刻得多。古人說:「人之相知,貴相知九*九*藏*書心。」如果你不理解人心,而只是知道一個人幾點鐘起床、幾點鐘吃飯,並不等於了解他。而專業的歷史學家往往止步于專業的歷史事件,沒有能夠進入到人的靈魂深處,知道得再多,也不意味著他就懂得了歷史。我的許多想法就是在和同學們的交談中得到的啟發,有些甚至伴我一生。
解放后我們學蘇聯,搞「五節教學制」,上課五十分鐘,先五分鐘複習,再幾分鐘如何如何,規定得非常仔細。相形之下,聯大老師講課是絕對自由,講什麼、怎麼講全由教師自己掌握。比如中國通史,那是全校的公共必修課,聽課的人多,分兩個班,錢穆、雷海宗兩位先生各教一班,各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內容也大不相同,可他們都是講到宋代就結束了。《國史大綱》是錢穆當年的講稿,學期末的時候他說:「我這本書就要出了,宋代以後的你們自己去看。」再比如二年級必修的中國近代史,老師只從鴉片戰爭講到戊戌變法,清朝的滅亡、民國成立都沒講。實際上,中國近代史應該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正好一百年,可是老師只講了五十年,等於只講了前一半。向達先生教印度史,兩個學期只講了印度和中國的關係,成了「中印文化交流史」。我愛人上過北大陳受頤先生的西洋史,一年下來連古埃及還沒講完。我記得馮友蘭在回憶錄里說,他在北大上學的時候有位老先生講中國哲學史,結果一年只講了個《周易》,連諸子百家都沒涉及。可見當年的老師講課多麼隨便。我覺得這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