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

作者:亞當·斯密
類別:宗教哲學

《道德情操論》是斯密的倫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過六次。全書共有七卷構成,主要闡釋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質和道德評價的性質。斯密在該書中繼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學說和休謨的同情論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論。他反對神學家用天啟 來說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認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為闡釋道德的基礎。他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來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並以此為基礎表明各種基本美德的特徵。

亞當·斯密(1723-1790):生於蘇格蘭,青年時期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任哲學教授期間,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為他在學術界贏得了聲譽。他發表於1776年的《論國民與國家的財富》使他終於享有榮譽和愛戴。他於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圖書目錄

目錄
譯者序言
告讀者
第一卷 論行為的合宜性 (本卷共三篇) 第一篇:論合宜感 第一章:論同情
第二篇 論各種不同的適宜的激情程度 引言
第三篇 論幸運和不幸對人們判斷行為合宜性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為什麼在一種 情況下比在另一種情況下更容易
第二卷 論優點和缺點;或,報答和懲罰的對象 (本卷共三篇) 第一篇:論對優點和缺點的感覺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第三篇 就行為的優點或缺點,論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卷 論我們評判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基礎,兼論責任感-1
-2
-3
第四卷 論效用對贊同情感的作用
第五卷 習慣和風氣對有關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
第六卷 論有關美德的品質 第一篇
第二篇 論個人的品質,就它可能對別人的幸福發生影響而言
第三篇 論自我控制
第六卷結論
第七卷 論道德哲學的體系-第一篇
第二篇:論已對美德的本質作出的各種說明
-2
-3
第三篇 論已經形成的有關贊同本能的各種體系
第四篇:論不同的作者據以論述道德實踐準則的方式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