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長生殿》 卷二

《長生殿》

卷二

還是直接來看李楊的訣別。這是洪升自己開始入戲的地方,前面費力的鋪陳,只為引領他自己寫出這裏的殘酷。
他猶疑作難的態度,讓她清醒。
誓言在緊要關頭逃逸了——不知所蹤。恩愛的疏淺,夫妻之情的薄弱,像斷枝不能依附,她只有凄然零落。那麼,為它保住最後的一口氣,她不忍看它現出本相。就讓她自欺,到死,還對他抱有一絲的幻想。
且看白居易如何寫楊妃得寵和唐宮裡其他美人紅顏失色的慘況。他只用了「三千寵愛在一身,六宮粉黛無顏色」一句,漫不經心的慘烈。
皇帝面對凶兵,無力彈壓。雖然他一再堅稱楊國忠謀反,貴妃在宮中一無所知,但軍士不依,他們也怕。李隆基久居帝位積累的聲威使軍將們心存忌憚。年輕時誅韋后,殺太平,他曾是如此果決心狠手辣之人。倘留貴妃在皇帝身邊,等到迴鑾秋後算賬,貴妃的枕頭風一吹,在場哪一個能逃掉?所以務必斬草除根。
他,是絕不想和她分開的!他想過拖延。英明如他,現在也說出裝聾作啞這樣的話。看了真叫人心涼。他怎麼剎那之間就落魄如此!
李隆基清醒地意識到這點微妙。他不敢激怒軍士,轉而抱住她哭,無計可施:「魂飛顫,淚交加。堂堂天子貴,不及莫愁家。難道把恩和義,霎時拋下!」
哥哥被誅,妹妹被殺。她已是孑然一身,能依靠的——只有眼前身為她丈夫的人了!
也許我不該這樣去質疑他們的感九九藏書情,但我覺得,生死關頭,要不就倉促地什麼都來不及想,要不就神智清明,心念電轉,一瞬間洞悉一切。知與不知,本來就是一線之隔。
現在掂量出來了,他必須承認,他對她的愛是真的,但那是有底限的,他與權力的結合才是靈肉相契至死不渝的。寧願失去她,也不可失去它。
玉環不知道動亂起了,一覺起來世界都變了,變故太大來不及反應,惘惘茫茫隨他上車奔蜀地而去。在上車的時候,她回望宮闕,想起當年和他吵架離宮。她不知道,這次是永無歸期。
忍不住要提到《驚變》,《長生殿》轉折性的一出,寫醉生夢死的李隆基得知安祿山叛變后的驚慌失措。這本沒錯,可笑的是,洪升對皇帝聞變后的一段心理描寫:
他們的憂傷是隱秘的,不可輕易示人。歡娛掩住的是寂寞,不是窘促。
這也是李隆基聰明的地方,他要讓這個女人心甘情願的為他去死,死而無悔。他不要落個逼死女人頂罪惡名。
鋪陳隱藏著心虛,一個人若是辭費滔滔,恰是在害怕自己表達不夠準確,需要左拉右扯來掩飾。節制正是源於對才氣的自信自足,知道從何下手,切中要害。
楊妃的清醒和大義,令旁觀者也落淚。但固有的觀念讓他們習慣保全皇帝,從古至今沒有為了保全妃子,連累皇帝的理。忠心耿耿的高力士在旁就勢規勸:「娘娘既慷慨捐生,望萬歲爺以社稷為重,勉強割恩罷。」
https://read.99csw.com形勢已經危急到容不得她多哭的地步,他的龜縮,讓她看出自己了無生望。也許再耽擱一會兒,亂兵就要來拉開她,將她殺死,繼而牽連到他。
「三郎,我能依靠的,只有你了!」她這樣想,卻不能這樣說,她希望他能自己意識到,堅守住長生殿里的誓言。
我想,康熙欣賞《長生殿》,是因為他對帝心的複雜狡詭感同身受,他比其他人更明白何謂孤獨,更了解一個政治人物失去權力後會下場的凄慘,他需要通過聽戲的消遣來提醒自己權不可失,盛世易衰的道理。
我想猜測到洪升為什麼仕途坎坷的原因了。連我都會搖頭失笑,試想康熙看到這裏他會怎麼想?他會覺得書生就是書生,滑稽淺薄莫名其妙。他那樣深不可測的男人,會一眼看穿會看出由此洪升的淺薄無知,沒有洞察力,這樣的人不適合當官。他還是寫寫他的戲文,繼續做個好編劇吧。
兵亂從天而降。
白居易與洪升著力點不同,他與盛世擦肩而過,還來得及感知盛世坍塌的慘烈驚心。他站在廢墟上驚覺:霓裳羽衣曲的繁華只是黃粱夢的引子,漁陽鼙鼓動地來,大亂起,翻天覆地,流離失所才是重頭戲。所有湎于安樂的人都被捲入這場浩劫里,化作劫灰。大唐第一美人繁花似錦的生命,將在三十八歲那年終結。
他和她,還未從奔波的慌亂中醒過神來,更兇險的事情已迫在眉睫。午飯的時候,軍中嘩變,先是九-九-藏-書殺了楊國忠,而後又來逼駕,叫他處死貴妃。
他,甚至有衝動和她死在一起,就此做一對同命鴛鴦。
「無顏色」三字真清簡到讓人失語,美人們容顏慘淡的樣子如在眼前。「在一身」和「無顏色」。對比得果斷!寫韶華極盛。寫寂寞頹敗成深到見骨,卻只不過用了六個字。這需要何等的節制。
想到他——保全他——她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緊緊抱住了他,克制住自己的驚悲,悲愴地說出:「臣妾受皇上深恩,殺身難報。今事勢危急,望賜自盡,以定軍心。陛下得安穩至蜀,妾雖死猶生也。算將來無計解軍嘩,殘生願甘罷,殘生願甘罷!」
長生殿言猶在耳,馬嵬坡近在眼前。馬嵬坡的兵亂將斷送長生殿里的誓言,將他們推送到生死的埡口。有情或無情,不容詭辯!
這——什麼跟什麼呀!李隆基幾時變了唐僧?就算是一個平民之家,一家之主大難當前也不可能在這種旁枝末節上磨嘰。何況他是一國之君,就算他耽於安樂,也不表示他智力退化。他依然是一個有韜略有決斷的政治家。李隆基的失策源於麻痹大意!他為皇近三十年,自命是繼承太宗皇帝的英主。看著大唐帝國猶如意氣風發的男子,前途坦蕩光明,因此鬆懈了。
「寡人不幸,遭此播遷,累他玉貌花容,驅馳道路。好不痛心也!在深宮兀自嬌慵慣,怎樣支吾蜀道難!我那妃子啊,愁殺你玉軟花柔,要將途路趲。」
這是楊玉環聰明的地方,九-九-藏-書她不能有負大唐貴妃的身份,叫人看了笑話去。她不能賴著不死。他給予她太多的恩寵,現在到了收取回報的時候。他能說出「拼代你隕黃沙」,已經是很見真情了,她該滿足,不能奢求太多。
他怕死!
她蒼涼地看了他一眼。死別了,三郎!
富貴顯榮都是空,生死關頭,她卑微如螻蟻,只能寄望于男人的一念之仁。而她男人的生死,同樣繫於別人的一念之間。
她何嘗是甘心的?但為了保全他,她決意赴死了!她定了定神,凄惶而堅定地出口:「陛下雖則恩深,但事已至此,無路求生。若再留戀,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
人都是懼死的,楊玉環哭倒在他懷裡。她希望他能解救她!只有他能解救她,他是讓她生還的唯一指望!此時她好比掛在懸崖邊,與這塵世的牽連只有他的手,如果他也鬆開,她就掉下去粉身碎骨了。
但他不昏聵,性格也絕不懦弱。就算雄心盡喪也不是這個喪法,眼見兵臨城下,社稷危矣。他哪有心思去愁楊玉環是否旅途勞頓?難道會怕她勞頓而不帶她走嗎?
雖然我理解李隆基。但這句話真叫人生氣,齒冷。什麼叫「執意如此」,但凡有一線生機,她願意去死么?什麼又叫「做不得主」,他平時的決斷都到哪去了?生死之事,豈能但憑!說到底,他只是不想被連累。
請原諒我略去《長生殿》里所有關於李楊恩愛的描寫。關於宮廷生活所有的描寫,居然用https://read.99csw.com了言情小說的套路,實在拙劣低俗。看官如有興趣,隨地找本言情小說看看即可。歷史上的楊妃和明皇絕不會像戲里描寫的這樣生活。他們的生活,更像李白詩寫的那樣,時而明媚,「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時而空虛,惆悵,「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他一直是至高無上的,她相信他只要他願意,他做得到。
瞧瞧,自然有人來幫他搭好台階。李隆基雖然泣不成聲肝腸寸斷心亂如麻,依然明白的做出了割捨:「罷罷,妃子既執意如此,朕也做不得主了。高力士,只得但、但憑娘娘罷!」
可惜,他始終做不到!捂得死緊也要冒出來——人的自私。一個英勇的念頭過後,有無數念頭跟過來——人世間有太多值得他留戀的東西,有比楊玉環更值得他留戀的東西,比如權力。他不是天生的情種,他是天生的政治家,形勢危急,本能會教他權衡利弊。
他是捨不得的,他真捨不得!十幾年的夫妻情分。他緊緊回抱她,眼淚淹過她的臉:「妃子說那裡話!你若捐生,朕雖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則甚!寧可國破家亡,決不肯拋舍你也!任灌嘩,我一謎妝聾啞,總是朕差。現放著一朵嬌花,怎忍見風雨摧殘,斷送天涯。若是再禁加,拼代你隕黃沙。
面對臣下的進逼,李隆基驚怒交加——他敏銳地覺察出冒犯貴妃背後潛伏著的更大危險,他們敢把矛頭指向貴妃,預示著他已經失去了權力。他們敢逼死貴妃,弒君也是轉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