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成都府 三 小吃與花會

成都府

三 小吃與花會

吃在成都,也可以理解為「在成都吃」。
這似乎有點像廣州人。和成都人一樣,廣州人也講吃、嗜茶、好玩、愛花,因此廣州也有早茶和花市。廣州的花市和成都的花會,無疑都體現了兩地市民對生活、對春天、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但又多有不同:廣州的花市在春節前,成都所花會則在二月份;廣州人赴花市的目的主要是看和買,成都人趕花會的目的則主要是吃和玩。所以廣州的花市是花兒們唱主角,成都的花會卻是「百花搭台,吃玩唱戲」。盆栽根雕、花種草籽、竹編泥塑、糖馬面人,紛紛登台獻藝;三大炮、拌涼粉、滷肉夾鍋盔、芥末涼春卷,樣樣美味誘人。臨近縣份的名小吃,如崇慶黃醒糟,鄲縣唐場鴨,雙流腸腸粉,懷遠葉兒粑,新都桂花糕,灌縣丁丁糖,也都趕來湊熱鬧。成都人在這花會上,邊逛邊看邊吃邊玩邊擺龍門陣。吃夠了,玩夠了,說夠了,再每人買一個風車車帶回去,實在是愜意極
成都人好吃,也愛玩。
更何況,這些吃食的內容又是何等豐富 比如蛋烘糕,用糖就有白糖、紅糖、蜂糖幾種,包餡則有芝麻、核桃、花生、櫻桃、肉、菜等多種。所以,光一種蛋烘糕,就夠你吃一陣子的 而且,即便是小吃,製作也十分講究和精美。比如春熙路龍抄手,就有原湯、燉雞、海味、清湯、紅油多種,而擔擔麵則需用紅油、花椒、芽菜、蔥花、醬油、味精、醋等作調料,再加「飠召子」,好吃極 一錦城小吃甲天下」,這話一點也不假。
因此,我們在成都,常常不難看見滿街都是閑人,至少是讓人覺得滿街都是閑人。因為走在街上的人都是步履悠閑的。他們一邊走著,一邊聊著,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四周看著,不時在衣店鞋攤摸摸翻翻,在雜食店小吃攤買些零嘴吃著。總之,這個城市的節奏是慢悠悠的,和同為川中的重慶正好相反。成都人總是這麼嘲笑重慶人:「翹屁股螞蟻似的,急急忙忙跑來跑去,不曉得忙些啥子!」在成都人看來,人生就像是踏青,不能「一路上的好風景沒仔細琢磨」,而應該「慢慢走,欣賞啊」!如果說,武漢人是把他們的艱難人生變成了「生命的勁歌」(詳下章),那麼,成都人則是把他們的閑適人生,變成了可以一路走一路看,值得慢慢欣賞仔細琢磨的「生命的畫廊」。
於是我們一下子就看出了兩地文化性格的差異:上海人精明,成都人洒脫。這其實也是兩地城市性質的差異所致。成都是一個閑適的城市。成都平原很富庶,所以赤貧者不多;四川盆地很閉塞,所以暴富者也不多。成都的消費主體,是一些不太富也不太窮的小市民。他們不用費太大的勁,就能賺到幾個小錢,過上還算過得去的小日子,當然也就希望不必傷太多的腦筋費太多的事,就能享受生活九-九-藏-書。這正是那些成都小市民雖然賺錢不多,卻仍要光顧茶館火鍋店的原因。在他們看來,賺了錢就要花,花完了再去賺就是。但只要夠花了,就行,不能為了賺錢耽誤享受,也不能為了享受丟掉洒脫。因為洒脫和閑散,才是真正的享受。
成都人的活法,一言以蔽之曰:安逸。
這就實在頗有些「成都特色」 有誰會把炒股當作好玩的事 成都人就會。在成都人看來,賺錢固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生活的目的。成都人總愛說:「錢是賺得完的么?」當然賺不完。然而日子卻是過得完的。誰也不可能真的「萬壽無疆」,有限的光陰顯然比賺不完的錢更值錢。因此,應該抓緊時間享受生活,而不是抓緊時間賺錢。錢嘛,有一點夠用就行了,享受生活則沒有夠,因為那要到生命結束的一天。
生活方式。因此,不能僅僅滿足於吃飽,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吃好。成都人的所謂「吃好」,至少包括以下幾點:內容豐富,品種繁多,風味獨特,花樣翻新。只吃一種東西是不能算吃好的,只在一個地方吃也是不能算吃好的。這就非上街滿城去吃不可。甚至不少人即便在家吃過了飯(當然一般是指晚飯),也仍要上街去,隨便買點零嘴,弄點小吃,或者坐到街邊店的攤攤上,燙他幾把竹籤穿著的「串串香」吃吃。可以說,愛不愛上街吃,是區別成都人和非成都人的緊要之處,而最正宗的成都人,則還會在家吃了也上街。他們上街,也許原本只不過隨便逛逛。但只要上了街。就會忍不住吃點什麼。這也不奇怪。「吃在成都」么。在成都,不吃,又幹什麼?
的確,玩,在成都人的生活中,是相當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可以說,成都人大多是些「頑童」和「頑主」。為了生存,他們當然也要工作。而且,和大多數四川人一樣,成都人既聰明能于,又勤勞肯干。干出來的活,就像他們做出來的菜一樣,既中看,又好吃。但是,在成都人當中,卻很難找到什麼「工作狂」。要他們像日本人那樣為了工作而放棄娛樂,那可比登天還難。他們寧肯少賺錢甚至不賺錢,也要玩。如果你一定要他們工作,則他們便很可能把工作也變成了玩。
又比如炒股,也被成都人當作玩:賺了錢趁機擺宴請客大吃一頓,賠了本便把自己的遭遇當作龍門陣拿到茶館里去擺,反正賠了賺了都好玩,也就不玩白不玩。事實上成都人的熱衷於炒股,也因為好玩。據林文詢《成都人》一書雲,成都的股市,最早設在一條名叫「紅廟子」的小街,其景觀有如集貿市場,鬧哄哄的,極不正規。但惟其如此,才格外吸引成都人。更何況街兩邊都被街坊們改造成了臨時茶館,股民們在這裏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一邊觀賞股事風雲,快read.99csw.com活死 後來,證券交易所正式建成,炒股成了正兒八經的事,不好玩了,據說股市便冷清了許多。看來,股市,在成都人眼裡,也不過是一種特殊的「花會」而已。
由是之故,成都的酒樓、飯館、小吃店、火鍋鋪,便總是生意興隆,人滿為患。對於成都人來說,吃,早已不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種生活享受和
當然,在成都吃,並不一定非上這些名店不可。成都可去的地方是何其之多,好吃的東西又是何其之多 光是小吃,就品種繁多,數不勝數:油茶、麻花、撇子,涼粉、肥腸、醒糟,擔擔麵、銅鍋面、師友面,蛋烘糕、蒸蒸糕、豌豆糕,三大炮、葉兒粑、鮮花餅,珍珠丸子、小籠包子、糖油果子,你便渾身是嘴,也吃不過來。
成都的吃食,除小吃極多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講究字型大小和品牌。成都有不少老字號,各有各的拿手好戲,比方說洞子口涼粉,銅井巷素麵,矮子街抄手,金玉軒醒糟,三義園牛肉焦餅,長順街治德號小籠蒸牛肉等。人們要吃這些東西,多半會認準了這些字型大小。即便不過是小吃,也有品牌,比如龍抄手、韓包子、譚豆花、郭湯圓、二姐兔丁、夫妻肺片等。有的在品牌之前,還要再加上街名地名店名字型大小,以示正宗和鄭重,如總府街賴湯圓,荔枝巷鍾水餃,耗子洞張鴨子等。似乎如果不是「張鴨子」而是「李鴨子」,或這「張鴨子」不是「耗子洞」的而是「貓兒洞」的,就吃不得。顯然,只有成都人,才會吃得這麼仔細、認真。
成都人的愛玩好要,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史書上屢有成都人「勤稼穡,尚奢侈,崇文學,好娛樂」,或「好音樂,少愁苦,尚奢靡,喜虛稱」的記載。陸遊詩云:「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至浣花溪。」所寫即成都人游春之事。可見成都人春來踏青的傳統,也是古已有之。成都人喜歡戶外活動。他們甚至是會把自家屋裡的飯桌都開到露天壩里來的。至於郊遊,便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有如此之多的節目,於是一個「正月」,便幾乎成了「玩月」。但成都人還嫌不過癮,又在一個月以後的二月十五,以這一天是百花生日(俗稱「花朝節」)為由,大辦其「花會」。「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繡,當勞點綴賀花神」(清人蔡雲詩)。有此「正當理由」,再加上這一天「碰巧」又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生日,成都人便比自己過生日還要高興,一個個都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地直奔那兩神並祭的青羊宮而來。
所以,成都人便總能為自己找到進餐館的理由:下班晚了啦,忘了買菜啦,逛街逛累了啦,甚至懶得做飯啦,都行。如果來了客人,那就更要到餐館請吃 人家好不九*九*藏*書容易才來成都一次,不陪人家去吃吃,怎麼說得過去?
正因為成都人愛玩好耍,所以他們為自己設計的娛樂遊玩的節目也特別多。即以正月為例,就有雞日(初一)游廟,牛日(初五)送窮,人日(初七)游草堂,十六游城牆等說法。正所謂「說游百病免生瘡,帶崽拖娃更著忙,過了大年剛十六,大家邀約上城牆」。最熱鬧的則是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舉國同慶,成都人自然不會放過,便在青羊宮大辦其「燈會」。成都的燈會,自唐代起便很有名,至清代更是盛況空前。清人李調元詩云:「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活靈活現地勾勒出成都燈會這樣一幅民俗風情畫。
成都人是講吃的,成都人是懂味的,成都人也是尊重廚師勞動的。
和前面說過的廈門一樣,成都也是中國少有的幾個特別好過日子的城市之一。除了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外,成都還有兩大優點:服務周到和物價低廉。因為成都東西多,人也多。東西多,物價就低;人多,勞動力就便宜。所以,成都人花不了多少錢,就能買到很好的東西和服務。這些都比廈門強。再說,廈門畢竟還有颱風,成都有什麼天災 沒有。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吃食的品牌,多以創作者、發明者或製作最精美者的姓氏來命名。比如赫赫有名的「麻婆豆腐」,就是一位臉上微麻的陳姓婦女所發明;而「夫妻肺片」,則是郭朝華、張田正夫婦所創製。此外如鄒鰱魚、賴湯圓,也因鄒瑞麟師傅烹制的鰱魚、賴源鑫師傅製作的湯圓特別精美而得名。當然,別的地方,也講字型大小,比如北京有全聚德烤鴨,上海有社六房醬兔。但以廚師姓氏來做品牌的,似乎只有成都。這說明什麼 說明成都人既好吃,又講義氣。因為好吃,所以精於辨味;因為重義,所以不忘人恩。可以這麼說,不管是誰,只要他為成都人發明了製作了好吃的東西,好吃而又重義的成都人都不會忘記他的功勞,都要充分肯定他們的「發明權」和「著作權」,而無論其名氣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比如「東坡肘子」和「宮保雞丁」的始作俑者一個是大文豪(蘇東坡),一個是大官僚(掛「宮保」銜的四川總督丁寶楨),而「麻婆豆腐」和「夫妻肺片」的創製人卻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發明「龍眼包子」的病鬍子廖永通和發明蛋烘糕的師老漢,也是普普通通的平民。這又說明成都人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而不是他的社會地位,至少做到了「味道面前人人平等」。
這還不說。他們隔三岔五還要上街去「打牙祭」。「打牙祭」原本是貧窮困難時期的事。那時,難得有點肉吃。天天蘿蔔白菜、白菜蘿蔔,嘴裏都要淡出鳥來,無用https://read.99csw.com武之地的牙齒也有意見,因此得弄點魚肉,祭一祭它。然而現在成都人的愛上餐館,卻純粹是「好吃」。在他們看來,家裡飯菜再好,也比不上餐館(否則要餐館幹什麼)。餐館里,花樣多、品種多、水平專業,價錢又不貴。如果不隔三岔五進去吃吃,就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餐館。
所以,為了玩,成都人捨得搭上時間,也捨得花錢。一個成都人對我講,有一次他們幾個成都人到上海去,看了外灘又想看浦東,便去「打的」。沒想到的士司機說,到浦東用不著打什麼「的」的,擺渡過去就好,省錢多 上海的這位的士司機顯然是一片好意,可成都人卻不領情:「安心要耍,省啥子錢么?」
他們當然也會把股市變成花會
事實上,成都人是有本事把幾乎一切事情都變成玩的。比如辦喪事,在別的地方是很苦的事,在成都人這裏卻是好玩的事。靈堂,一定要扯到露天壩里;音樂,自然是不可或缺;因為守靈要熬夜,便「只好」多開幾桌麻將;因為弔喪太辛苦,「當然」要備酒答謝,而且還要開「流水席」。於是,成都人的喪事,便在鞭炮聲中、麻將聲中、猜拳勸酒聲中和一哥哥妹妹」的情歌聲中,辦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比過年還熱鬧,還好玩。
因此,成都人也和廈門人一樣,活得舒適而又悠閑。而且,他們也都嗜茶,都愛把自己的光陰泡在茶里。更有趣的是,他們也都和「蟲」有些瓜葛:廈門屬閩,是「門中之蟲」;成都屬蜀,是「腹中之蟲」。三國時,蜀臣張奉出使東吳,在孫權舉行的宴會上出言不遜,東吳這邊的薛綜便諷刺說:先生知道什麼是「蜀」 「有大為犭蜀,無犬為蜀,橫目苟身,蟲人其腹。」這當然是笑話,因為「蜀」的本義並非「腹中之蟲」,而是「葵中蠶也」。但不管怎麼說,廈門人的確比較「戀家」(與門有關),而成都人則比較「好吃」(與腹有關)。
成都人的「好吃」,是連成都人自己也不諱言的。你和成都人聊天,只要說到吃,即便再木訥、再疲憊的人,也會立馬來了精神,眉飛色舞,如數家珍,而且恨不得立即拉你上街去吃,或者立即做出來給你吃。的確,成都街面上飯館小吃店之多,簡直多如牛毛;成都人烹調手藝之好,也可謂舉世無雙。如果說同樣「好吃」的廣州人「人人都是美食家」,那麼,「會吃」的成都人便「人人都是烹調家」。成都的家庭主婦,幾乎無不人人做得一手好菜,男人們則往往也有一兩手「絕活」。因為在成都,一個人,尤其一個女人,如果居然不會做菜,那是很丟人的;而如果手藝出眾,技壓群芳,則足可引為自豪。我曾在成都人家做客。女主人每天上班前,都要為我們做好早飯,餐餐四菜一湯一點心,而且一個月下來,居然天天不重樣,讓我感動之餘,也九_九_藏_書嘆為觀止。早飯尚且如此,其餘可想而知。一家一戶如此,其餘也可想而知。
事實上,成都人的家常飲食是毫不馬虎的。他們可不會像北京人那樣一包方便麵兩根火腿腸就打發一餐。上班族的早餐午飯可能要將就一點,但晚飯決不將就。而且,正因為早餐午飯湊合了(也就是成都人自認為湊合而已,其實並不會太差),晚飯就更不能含糊。「堤外損失堤內補」嘛!所以,一到夕陽西下華燈初上,家家戶戶就會鍋盆齊響菜香四逸。
成都人既然一年四季都愛戶外活動,風和日麗的春天,自然不可放過。據史載,每年春夏之際,光是游江,就要游兩次。第一次是二月二,俗稱「踏青節」。屆時,由成都最高行政長官領頭,率官吏幕僚眷屬,分乘綵船數十艘,以樂隊船為前導,浩浩蕩蕩,順江而下,城中士女雲集圍觀,號稱「小游江」。第二次時為四月十九,系「烷花夫人」生日。是日成都官民,傾城而出,自烷花溪乘綵船,順流而下至望江樓,上下穿梭,往來如織。錦江之上,「架舟如屋,錦似彩繪,連牆街尾,蕩漾波間」,蕭鼓弦歌,不絕於耳,號稱「大游江」。不難想見,那可真是「人民大眾開心的日子」。
在成都吃,確乎是一件愜意的事情。一是方便。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是酒樓、飯館、小吃店,隨便走到哪兒都不愁沒有吃的。二是便宜。花不了多少錢,就能吃飽吃好,真真正正的「豐儉由人」。三是精美。成都的菜肴也好,小吃也好,都相當地講究滋味和做工,並非一味以麻辣刺|激青苔。成都的廚師,心靈手巧,善於思索,勇於借鑒,肯下功夫,做出來的吃食自然精美異常。光是湯菜,就有「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肚不白,無肘不濃」的講究。最講究的餐館,則不但講究「美食美器」,而且講究「美景美名」。坐落在成都西門外三洞橋旁的「帶江草堂」,小橋流水,翠竹垂柳,竹籬茅舍,野趣盎然。其名,系取自杜詩「每日江頭帶醉歸」;其餚,則有烷花魚、龜鳳湯、軟燒子鰱等等。坐此堂,臨此景,食此餚,真會頓生「天子呼來不上船」之意。
這可真是所謂「借花獻佛」了,只不過這「佛」就是成都人自己而已。事實上,在吃與玩兩件事上,成都人是從來不會虧待自己,也從來不會落於人後的。許多外地人都發現,成都市內和周邊,都有不少好玩可玩值得一玩的地方。這些地方其實都是成都人開發出來的,而且成都人還在繼續開發。這似乎也是當今中國的一個「時尚」,——發展「旅遊事業」。但是,別的地方開發旅遊景點,主要是為了吸引外地遊客,賺外地人的錢;而成都人開發旅遊景點卻首先是為了滿足本地需求,賺本地人的錢,因為沒有哪個地方的人比成都人自己更愛玩。那麼,管他賺錢不賺錢,咱們自己先玩一把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