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篇 天竺之國的哲學傳統 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歷史文獻——《吠陀》

第十篇 天竺之國的哲學傳統

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歷史文獻——《吠陀》

(三)夜柔吠陀。這也是純為祭祀用的讚歌,它的出世較晚,約是雅利安人離開五河,移居閻牟那河拘羅地方的作品,它是由韻文與散文混合而成的。
(二)沙摩吠陀。這是蘇摩祭時所用的讚歌,由1549頌read.99csw.com所組成,分為兩卷。其中多是預祝豐年的讚歌。
(四)阿達婆吠陀。阿達婆吠陀與前三者不同,前者是公認的聖典,而此則全是個人招福攘災、咀咒仇敵的咒法,古代九九藏書印度稱前三吠陀為「三明」,視為三位一體,阿達婆吠陀則是後來附加的。
(一)黎俱吠陀。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種,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區的時候,詩人歌頌大自然的詩句,及招請諸九_九_藏_書神至祭祀場所的讚歌。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下來,最後編集而成的,這是世界最古老的詩篇,由1017首詩組成,計10580頌,分為10卷。這是在祭祀的時候,獻給諸神的贊唱。
四吠陀的內容,如下所述:
read.99csw.com陀,是梵文Veda的音譯,是智識的意思。《翻譯名義集》說:韋陀,又名吠陀,此雲智識,由此生智。雅利安人稱此為七戢所作,是天啟的聖典。黎俱吠陀的完成,大約以西元前1200年為中心。此後的一兩百年間,又有九*九*藏*書沙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編集,最後又有阿達婆吠陀的出現。阿達婆吠陀,是在該地土著達羅毗荼人中間流傳的降福、攘災或咀咒仇敵的咒語,為雅利安人吸收採用到祭典中,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四吠陀的完成,大約是西元前800年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