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做偉人還是做小丑:百年一嘆袁世凱 第二節

做偉人還是做小丑:百年一嘆袁世凱

第二節

只差臨門一腳了,袁世凱一邊讓代表和南京臨時政府商討皇帝退位的優待條件,一邊使出殺手鐧。2月5日,他授意段祺瑞以前線將領名義致電朝廷,說誰再反對共和,將"率全體將士入京","揮淚登車,昧死上達",電文語氣為最後通牒。本來還想垂死掙扎的少數王公在御前會議上聲嘶力竭,袁世凱一言不發,將電文出示,反對退位者頓時面如土色。
滿心痛楚的隆裕向眾大臣點頭回禮,說:"袁世凱能把局面應付到今天,為國家為皇室都出了不少力。如今議和能讓南方滿意,做到優待皇室的優待條件,也是不容易的。我和皇上為了全國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頓,國家早一天得到統一,過太平日子不打仗,所以我按議和的條件把國家的大權交出來,交給袁世凱辦共和政府。今天頒布詔書,實行退位,叫袁世凱早點出來,讓天下早點安寧吧!"
清廷的強硬派溥偉、鐵良、良弼等在辛亥革命爆發后,組織宗社黨,堅決反對向革命黨妥協。這個團體中最為激進、居於領袖地位的,是少壯派良弼。
只需要對付隆裕太后的袁世凱加緊逼宮。他授意印製了假報紙送進宮中,上面大造清帝退位的輿論,並刊登多條"新聞":說美國送了三艘軍艦給孫文,華僑集資製造軍艦十多艘;官兵都是華僑子弟,由美國訓練而成,聘請美國軍官在艦上指揮;孫文回國后,這些軍艦已部署在威海衛,如皇帝再不退位,就要進攻天津、北京……
死裡逃生的袁世凱驚魂甫定之後,卻發現這次挨炸對他大大有利:第一,總懷疑他和革命軍勾結要奪清室江山的人們看到,革命黨是要殺袁世凱而後快的,哪有什麼勾結!第二,袁世凱正可藉機大講革命黨多麼厲害,在北京已無孔不入,向清廷進一步施加壓力。
懦弱的隆裕說:"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同袁世凱說,革命黨太厲害,我們沒有槍炮,沒有軍餉,萬不能打仗……勝了固然好,要是打敗了,連優待條件都沒有,豈不是要亡國么?"如今在強硬派的支撐下,她強打精九-九-藏-書神,等待轉機。
第三項《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共七條:(1)與漢人平等;(2)保護其私有財產;(3)王公世爵概仍其舊;(4)民國政府為生活過艱的王公代籌生計;(5)先籌八旗生計,在未籌定前,其俸餉仍舊支放;(6)從前營業、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縣聽其自由入籍;(7)聽其自由信仰原有宗教。
這就是政治大人物的過人之處。他告訴自己,跪在太後面前這個袁世凱,可不是那個跟革命黨串通一氣,密謀一起搞掉皇室,然後自己統領天下的袁世凱;現在這個袁世凱,是一個要盡忠保護皇室,可已無力回天、只能無限愧疚的袁世凱。這兩個角色的轉換,在他毫不困難。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元月26日晚,二十四歲的四川人彭家珍經過謀划,守侯在西四牌樓紅羅廠良弼府邸門外。開完御前會議回家的良弼剛走下馬車,身著軍官服的彭家珍喊一聲:"良弼兄!"走上前去。
她還在說肯定袁世凱的話。也許是並不知袁世凱深藏的一貫用意,真的感謝袁世凱鞠躬盡瘁;也許是心中雖對袁世凱的行為也有所悟,但考慮到退位之後無權無勢的皇室還希望袁世凱關照,也只能如此措辭。
隆裕不難搞定,而這個死硬分子良弼的宗社黨,不管對於革命黨人還是對於袁世凱,都是實現目標的大障礙。
2月10日,袁世凱召集內閣和近支王公,討論通過了清帝退位后的優待條件修正案,11日,隆裕太后認可。
胡惟德率領十三位內閣大臣一字排開。面如死灰的隆裕帶著懵懂無知的宣統帝小溥儀出來的時候,眾大臣沒有跪拜,而是一齊向隆裕和溥儀鞠了三個躬。這是事先說好的,幾分鐘后就要變為平九_九_藏_書民的皇太后已不想再繼續昔日的威儀,哪怕最後一次。
袁世凱跟南方談和,同時對北方革命黨殘酷鎮壓。北方革命黨人對袁世凱恨之入骨,張先培、董之萌、李獻文三人組成暗殺團,決意要袁世凱的命。
她一貫以"孤兒寡母"自憐,把希望全寄托在袁世凱身上,指望著他扭轉乾坤,不料這棵大樹竟也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可如何是好!
三人等在東華門外,袁世凱的馬車一走近,就連連投彈。爆炸聲中,死傷數人,袁世凱的馬車被炸翻,他被掀出車外,卻沒受傷,被衛兵立刻扶上馬迅速逃走。
一聲巨響,血肉橫飛,良弼、彭家珍和八名衛兵、一名馬夫同時倒在血泊中。
第二項《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共四條:(1)王公世爵概仍其舊;(2)皇族具有與國民同等的權利;(3)皇族私產一體保護;(4)皇族免服兵役之義務。
終於把埋在心裏很久的話攤牌了,效果甚佳,心情很好的袁世凱做步履沉重狀從宮裡出來,卻差點遭受沒頂之災。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布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
袁世凱的逼宮,至此完勝。當天晚上,他在外務部大樓剪去了辮子。
孫中山當選並就任臨時大總統,這是民國的開篇,也是辛亥革命的高潮,但革命任務還沒最後完成,北京的清廷還在,清帝退位才是這場革命的句號。
詔書中"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這句,是袁世凱加上去的。本來,袁世凱馬上到手的大總統是孫中山所讓,這樣一加,面對革命黨人,他可說他的權力來源是退位前的清廷,而不是你孫中山所賜;可對清廷,他又可說是孫文所讓,並非篡位。
從紫禁城太和殿高高的台階上向外望去https://read.99csw.com,太陽已經落入西山。天低雲暗,群鴉哀鳴。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跪在太後面前的袁世凱觀察著隆裕太后的反應,見隆裕哭了,他也跟著掉下眼淚來。
說完,隆裕慢慢站起來,把詔書向胡惟德遞去,由胡惟德再交給袁世凱,照會各國使館。這一交,大清就要正式壽終正寢,遼闊的大好河山,再也不姓愛新覺羅了。儘管早已接受了這個無奈的事實,也做了百般的掙扎,到親手交出二百六十八年的江山的這一刻,隆裕再次心如刀絞,眼淚奪眶而出,泣不成聲地說:"祖宗!祖宗啊……"
袁世凱流著淚,很響地抽著鼻子,斷斷續續地勸著隆裕。頭腦一片空白的隆裕只能木然應著,說再跟王公們商量。
徐錫麟刺恩銘那一幕幾乎重演,這顆炸彈沒有爆炸。良弼大吃一驚,跳后一步,拔出佩劍就準備格鬥,同時衛兵嘩地圍了上來。
因此應該說,最出色的表演藝術家肯定不在演藝界。
在隆裕召開的御前會議上,溥偉、善耆、鐵良、良弼等王公貴族第一堅決反對共和,決不讓位;第二堅決反對讓袁世凱到天津暫設臨時政府。
這個詔書由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張謇的幕僚、留日才子楊廷棟起草初稿,張謇再潤色修改,袁世凱最後審定。張謇時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總長。
退位詔書全文如下:
良弼聽到有人親熱地呼喚他,就停下腳步,疑惑地問:"你是誰呀?"彭家珍說:"怎麼,不認識我了?"說著遞上一張名片。
北方三位革命黨人正在身懷炸彈等著他!
感到如此不安全,袁世凱不敢在北京呆下去,提出清廷授權他組織臨時政府,暫設天津。
優待條件共有三項內容。
習慣了置生死於度外的革命黨人再次祭起法寶--暗殺!
1912年元月14日,滿腹疑慮的袁read•99csw•com世凱秘電南方直接問:孫中山是真準備讓我還是假準備讓我?南方明確回電:清廷一倒,立即讓你。
到今天能見到的歷代帝王退位詔書一共十份,分別是東漢獻帝劉協、魏元帝曹奐、東晉恭帝司馬德文、劉宋順帝劉准、齊和帝蕭寶融、梁敬帝蕭方智、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西魏恭帝元廓、北周靜帝宇文闡和清宣統帝溥儀。溥儀的退位與其他九位不同之處是,別人退位之後新皇帝立即產生,而溥儀這一退位,中國二千一百二十三年的封建帝王時代正式走進歷史。
第一項《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共八款:(1)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待以各外國君主之禮;(2)清帝歲用四百萬兩由民國政府撥發;(3)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4)清帝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民國政府酌設立衛兵保護;(5)光緒陵寢如制妥修,民國政府支付實用經費;(6)宮內各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閹人;(7)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8)原禁衛軍歸民國陸軍部編製,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這個奏摺的份量可不輕,隆裕太後讀后的反應是:呆若木雞,然後淚如雨下。
良弼被炸死,整個北京強烈震蕩,王公們魂飛魄散,紛紛逃出北京,到青島、旅順等地躲避。皇室強硬分子的障礙排除了。
彭家珍當場身亡。良弼被炸斷一條腿,家人立即將他送去請外國醫生做截肢手術,因大出血于兩天後死去。
奏摺里說,全世界的政制,不過是君主和共和兩種,如今環顧全球,共和是潮流。武昌暴亂之後,我們和南方開戰以來,經濟貿易損失很大,列強很不滿,認為是君主制的存在亂了天下。現在是革命黨不要君主,民心不要君主,洋人不要君主,而且,連我們的部隊對君主也沒感情了!這麼發展下去,結果難料,想想法蘭西大革命,皇家的命運是給殺得一個不剩。太后您一定要好好考慮,早順今日輿情,免得"乘輿出狩",也就是不要最後給攆到荒山野地里去、乃至更糟https://read.99csw•com糕的下場呀!
元月16日,袁世凱上奏摺,第一次向隆裕太后提出要清帝退位。
得知孫中山當選並就任大總統,袁世凱如遭雷擊,深感受了革命黨的愚弄;他的心腹親信暴跳如雷,咬牙要"痛剿"革命軍。孫中山一再來電說明,袁世凱只是不信,按他的心理,哪有大位到手然後輕易讓人的?
袁世凱逐漸踏實起來。他還看到了接位於孫中山的天大好處:清室完蛋于孫中山任總統時期,我再從孫中山手裡接總統之位,這可不是我從孤兒(溥儀)寡母(隆裕太后)手裡奪的天下,亂臣賊子的罵名就安不下來了,太好了!
從鴉片戰爭以來,就紛紛議論的清朝的末日真的到了。1912年2月12日,是清王朝的最後一天。
隆裕已經嚇得六神無主。袁世凱更收買她的貼身太監小德張,天天在她耳邊說,主子啊,快快退位吧,主動退位了還能有優待條件;如果是被趕下去的那就可屁也沒有了啊!
也許是吸收了徐錫麟的教訓,這次彭家珍準備了一大堆炸彈放在包里。一顆不炸,他立即再掏出一顆,砸在地上。
孫中山在當選臨時大總統當天,就致電袁世凱,說這是臨時,你什麼時候推翻朝廷,我什麼時候讓你。在就職誓詞中,孫中山面對全國人宣誓,清帝一退位,他就辭職。孫中山知道袁世凱心裏不踏實,就職之後第二天再次給袁世凱去電,說大總統的位子肯定讓給你,你要抓緊行事,"早定大計,以慰四萬萬人之渴望"。
在昏暗的室外光線中,良弼把名片湊到眼睛前仔細看著。這時,彭家珍從包里掏出一顆炸彈,砸在良弼腳下!
到這裏,清廷已經窮途末路。又害怕又不甘心的隆裕企圖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她提出:接受共和,但要搞虛君共和,就是皇室再不問國事,名義上的皇帝要保留。
隆裕太后偕同六歲的宣統帝溥儀在乾清宮頒布退位詔書。最直接葬送清王朝的袁世凱不願意來參加這個葬禮,外務大臣胡惟德替他出席。
這個句號要由袁世凱來畫。
袁世凱通過汪精衛向南方傳話:逼宮有進展,但宗社黨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