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做偉人還是做小丑:百年一嘆袁世凱 第三節

做偉人還是做小丑:百年一嘆袁世凱

第三節

教育總長蔡元培,字孑民,浙江紹興人,四十四歲。
袁世凱痛心疾首地對專使團說:北京真是不穩啊,你們看到了吧!如果我一離開,那怎麼得了?!
在袁世凱內閣尚未成立時,孫中山依然在南京處理中樞政務,他正式解職是4月1日。因此從3月10日至4月1日,民國曾有過兩個合法的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要向孫中山們制定的法律規章示威,一宣誓就職就下令大赦天下,凡是3月10日前坐牢的犯人都大赦放回家。而這樣的大舉措,本來一要參議院同意,二要內閣副署,也就是他袁世凱簽字的旁邊還得有總理的簽字,這才有法律效力。但袁世凱悍然為之,顯然是故意表示,你們在南京搞的那些東西在他眼裡什麼也不算,現在是老袁當家做主了!
不管兵變是否袁家策劃,目睹這一幕的專使團無計可施,只好去電南京向孫中山彙報實情。南京方面本來就有很多人主張定都北京,這樣一來,袁世凱在北京就職立成定局。
南京留守黃興,字克強,湖南善化人,三十六歲。
3月13日袁世凱任命唐紹儀為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4月1日,唐紹儀責任內閣組成,孫中山正式解職。新政府的組成人員是:
2月15日,臨時參議院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以全票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對專使團予以隆重接待,先派其長子袁克定到天津遠迎;專使團抵京后,袁世凱打開以前只有皇帝才能走的正陽門迎接;他還把東城煤渣衚衕的前清貴胄學堂布置為迎賓館。
在孫中山宣誓就職之後,一次安徽前線軍情告急,糧餉皆缺,急電中央索餉。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硃筆一批:撥二十萬元濟急。當總統府秘書長胡漢民持此總統手批,前去財政部撥款時,發現國庫九-九-藏-書之內,只有銀元十枚!
農林總長宋教仁,字鈍初,湖南桃源人,三十歲。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第二天,孫中山簽署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副總統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黃陂人,四十八歲。
海軍總長劉冠雄,字子英,福建閩侯人,五十四歲。
的確,中國城市的興衰受行政影響太大。1927年4月蔣介石定民國首都為南京后,改北京為北平。中央行政機關一遷走,北平市面立即冷清下來;到1949年,失去首都地位僅二十二年的北平已衰敗得不成樣子,中共建國前清掃天安門為開國典禮禮台,竟挑下來好幾擔鳥糞!
這是因為袁世凱在北京勢力太大,要把他從個人勢力和封建勢力都很強大的北京調到南京,他肆意妄為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所謂內閣制,就是把大權賦予總理,總理由選舉產生,而不是總統任命;總統並不掌握實權,只是一個代表國家的虛位元首,做些禮儀性、程序性工作。如能實現,等於是奪去了大總統袁世凱的實權。
說孫中山為國為民,袁世凱的這番話說得更大公無私。這份電文公布后,袁世凱"感動中國",其支持率直線上升。
精於理財的實業家張謇估算:新政府的開支至少每年須有一點二億兩,每月須有一千萬兩;扣除可能得到的收入,新政府每年將短缺八千萬兩。
由於缺乏經費,南京臨時政府幾乎面臨著軍隊解散、政府崩潰的危險,孫中山交班給袁世凱,也有難以維持的原因。
所謂總統制,就是國家大權賦予總統,總理由總統任命。現在袁世凱當大總統,就風險太大。
外交總長陸徴祥,字子欣,上海人,四十一歲。
國務總理唐紹儀,字少川,廣東香山人,五九-九-藏-書十二歲。
一看這個名單就明白,掌握實權的部門,比如外交、內政、陸海軍、財政和交通,都清一色地掌握在袁世凱的人手中;司法、教育、農林、工商等不關痛癢的部,也就是被政界稱為"冷衙門"的部門,才由非袁世凱陣營的人點綴。
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字慰亭,河南項城人,五十三歲。
孫中山接到清帝退位和袁世凱贊成共和二電后,就於第二天向臨時參議院提交了辭職和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兩篇咨文。
他又得逞了。
各地獨立之後,前清留下的財政庫存十分有限,而作戰又急需要大量經費,各地財政上都捉襟見肘。孫中山歸國之時,人們盛傳他帶回了大筆資金;在上海下船后即有記者問他帶回了多少錢,此前孫中山到歐洲籌款已經碰壁,就說:"我一分錢也沒有,我帶回的是革命精神!"大家當然都熱烈鼓掌,但在心裏不由泛起隱憂。
我們知道袁世凱在今後的所做所為,不由對南京方面如此做法深感遺憾。然而在當時,卻是順理成章:袁世凱果然不負眾望,未為清廷效力,只以兩個多月時間就把清廷結果掉;如果手握重兵的他忠於清朝,對革命全力鎮壓,那共和勝利該要費多少周折啊。之前黎元洪、孫中山等一再表示,只要他推翻清廷、贊成共和,我們就選他當總統;如今要求他做到的,他都做到了,這當然要履行承諾了。
兵變的規模和亂象超過了策劃者的預料。這裏除了軍隊本來就存在欠餉、士兵有怨氣之外,還有個原因:中國首都從此要改在南京的消息,讓一些北京人失魂落魄、窩火不已:以前咱們這是天子腳下,全國中央,多大的優越感啊,這下一遷都,立馬就變成啥也不是了!於是一大幫街痞混混,跟著亂兵https://read.99csw•com拚命起鬨,希望能保住首都。
工商總長陳其美,字英士,浙江吳興人,三十六歲。
孫中山將定都南京和袁世凱必須來南京就職這兩條發給袁世凱,並催促他來南京就職。這兩條的用意,袁世凱一望便知,心裏冷笑:把臨時政府設於南京,要我到南京就職,你們正好欺負我是不是?調虎離山那麼容易?
袁世凱看到臨時約法改總統製為內閣制,心裏冷笑一聲:你當總統就是總統制,我當總統就是內閣制,因人設法啊?我忙乎半天,為的就是當個簽字蓋章的虛位元首而啥權沒有?笑話!
內務總長趙秉鈞,字智庵,河南臨汝人,五十三歲。
這兩個臨時大總統,一個是中國最大的實力派,一個是中國最大的偶像派,如能精誠合作,同謀民國未來,那麼歷史進程要順利得多。但這個實力派,思想上對真正的民主共和只有皮毛之見,更無意捍衛之、追求之;袁世凱第一位考慮的就是個人能不能有最大的權,能不能不受制約地干自己想乾的事。
孫中山急於讓位,還有一層經濟原因。
兵變次日,袁世凱緊急召開高級軍政首長會議,決定立即採取行動制止亂事蔓延,下令凡看到亂兵任意搶劫,立即格殺勿論。
此事到底是否是袁世凱叫人乾的,至今還有爭議,因為拿不出確鑿證據。最可能的是:兵變的策劃者是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他先放出袁世凱一走,北京就要裁減軍隊、士兵就沒活路的消息,然後由布置好的人挑頭,搶劫焚燒泄憤。
就在專使團深感不虛此行的時候,2月29日晚,北京城忽然火光衝天,槍聲四起,大群的士兵在街頭又搶又燒。"宮保要走了,我們沒人管了,快搶個盤纏回家吧!"這樣的聲音在部隊中一呼百應。當晚,亂兵所過之處,金銀首飾店、https://read.99csw.com飯館及雜貨鋪全遭洗劫,併火焚東安市場、東四牌樓等處,北京彷彿又來了八國聯軍。
一群亂兵張牙舞爪地衝進專使團的下榻處,九位專使慌忙逃到六國飯店避難。人人衣衫不整,缺鞋少襪,狼狽不堪。
交通總長施肇基,字植之,浙江錢塘人,三十五歲。
東山再起之後,六個月來,袁世凱對清廷又哄又嚇又逼,對革命黨人又打又拉又拍,費盡了心機,為的就是一個最高權力。現在大總統到手了,豈能做小媳婦!
"南京孫大總統、黎副總統、各部總長、參議院同鑒: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心血,亦民國無窮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詔辭位,業經世凱署名,則宣布之日,為親政之終局,即民國之始基。從此努力進行,務令達到圓滿地位,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現在統一組織,至重且繁,世凱亟願南行,暢聆大教,共謀進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維持,軍旅如林,須加部署;而東北人心,未盡一致,稍有動搖,牽涉全國,諸君皆洞鑒時局,必能諒此苦衷。至共和建設重要問題,諸君研究有素,成竹在胸,應如何協商統一組織之法,尚希迅即見教。袁世凱真。"
當時革命陣營內部對民國首都到底該奠在何處一直有爭議。有很多人覺得從全國版圖來看,南京地處偏僻,當時又是個小地方,因此還是北京最好。孫中山頂住壓力,力排眾議,從制約袁世凱的角度,決定民國臨時政府必須設於南京。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的當天,袁世凱致電南京,表示贊成共和,電文是:
孫中山依然不鬆口,2月18日,授命教育總長蔡元培為團長,宋教仁、汪精衛等八人為成員,組成迎袁專使團,於22日啟程走海路赴北京迎接袁世九*九*藏*書凱南下就職。
於是袁世凱回一電,說,我巴不得早日到南京面聆諸公教誨,可現在這個北方的秩序,那是相當的亂:皇室剛退,心有不甘,在一些外人挑撥下還企圖生事;蒙古那邊,也很不穩;各國的駐京使領館和商業機構也要保護。這些破事拖了我準備南下就職的後腿,也搞得國家變成了遲遲不統一的南北兩部分,真是不好意思。現在看來,與其您孫大總統讓位於我,還不如您接著當,等我把北方搞安定之後就交給您,然後我辭職,去當一個逍遙快活的民國普通國民最好。
司法總長王寵惠,字亮疇,廣東東莞人,三十一歲。
專使團向袁世凱遞交了孫中山的親筆信。袁世凱和專使團相談甚歡,對南下就職問題,袁世凱再不推拒,一口答應,而且還討論了南下路線。袁世凱說他準備走京漢線,先到武昌和黎元洪副總統見一面,然後換乘輪船到南京。專使團喜出望外,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兵變前後綿延三日,擴大到天津、保定及更大的北方地區。
陸軍總長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四十七歲。
財政總長熊希齡,字秉三,湖南鳳凰人,四十二歲。
孫中山首先為他準備了兩個緊箍咒:首都定於南京;袁世凱必須到南京就職辦公。
這樣一個過程,再加上袁世凱的一貫為人,不猜想這場兵變是他主使、是為不去南京找理由的都難。
當然,孫中山等人也深知此人半新半舊,可新可舊,如果真的像他說的,維護共和到底,那國家人民有福;可如果這傢伙掌握民國以後,又象清朝一樣搞起專制來,那可怎麼辦?
孫中山在給袁世凱設置兩個緊箍咒失敗之後,再築起一道堤防:總統必須遵守代憲法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約法修改《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關於民國政體為總統制的規定,改政體為內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