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做偉人還是做小丑:百年一嘆袁世凱 第六節

做偉人還是做小丑:百年一嘆袁世凱

第六節

名正言順地把國會徹底解散掉,光他袁世凱簽字還不行,還得總理副署。當時的總理是熊希齡,袁世凱是怎樣讓老熊就範的呢?
10月4日,《大總統選舉法》制定完成;10月6日,大總統開選。
袁世凱徹底掌握了民國,政事堂是他口袋裡的工具,他可以當一輩子總統,要死時還可以推薦兒子當,兒子要死時再推薦孫子當……
袁世凱通知熊希齡到他辦公室議事,熊希齡到時,袁世凱又"恰好"有外賓要會見,叫熊希齡坐他辦公室里等會兒。熊希齡在他的辦公桌上看到放著前司法總長許世英報告承德盜寶案的案卷,其中就有他熊希齡在任熱河都統時,私自把一把乾隆的摺扇送給北洋紅人薑桂題的事!
袁世凱的這些做為,表明再顯赫的身份、地位,也遮掩不了他那顆終身無法改變的小人之心。
令袁世凱顏面掃地、惱羞成怒的是,他在滿以為勝券在握並使盡陰招的情況下,竟差點沒選上!
《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選舉須有選舉人總數三分之二以上出席,用無計名投票方式,得票超過總票數四分之三以上者當選;若第一輪無人符合當選,則進入第二輪;第二輪再無人當選,第二輪里得票最多兩人為候選人進入第三輪,第三輪兩人里得票多者並超過總票數一半者當選。
先用"公民團九*九*藏*書請願"圍攻,雖然卑鄙,但也勉強還算利用的是"現代政治規則";再用餓飯的方法逼,也是世界政治史上的特大奇聞。
鎮壓了"二次革命"的袁世凱,既為清肅了反袁力量而鬆了口氣,又在刺宋案中焦頭爛額,充分嘗到了共和的厲害。袁世凱現在憋足了勁,要一步步把所有牽絆自己的東西都除去!
一句話:用法律,國民黨人難討公道,但會孤立袁世凱,特別是會為後來開一個"凡事訴諸法律"的好頭;而"二次革命",更是會輸,卻為後來的軍閥混戰不休開了一個惡劣先例。同樣是輸,採取"革命"手段,效果遠離進步人士的理想。
袁記約法規定:民國為總統制;取消國務院和總理,在總統府設政事堂,由國務卿負責;大總統選舉記名投票;侯選人是現任大總統和他推薦的另三人;總統任期十年,不限制連選連任。
國民黨是國會中的最大黨,國民黨議員一被驅逐,國會人數劇減,只剩一個空架子。
發動二次革命,今天看來,應是孫中山的又一"迷誤"。民國初年,效法西方的"司法獨立"做得不錯,刺宋案按照法律程序走得很規範,總理趙秉鈞照樣被地方檢查廳傳訊,所有的證據都指向趙秉鈞和袁世凱;而且哀兵動人,社會對深得民心的國民黨當家人莫名其妙死read.99csw.com於非命廣泛同情。然而孫中山在狂怒之下,沒有採納黃興的意見,立即選擇了武力,這就讓事情脫離法律軌道,走上"誰打贏了誰有理"的歪路。當然,按照法律把袁世凱送上審判台是不可能,但呼之欲出的法律結論會讓他喪盡道義支持,此後很可能再不敢恃勢胡來。
就在此案按法律程序進行並進展頗大之時,痛失棟樑的國民黨人除黃興等少數人保持冷靜外,無不切齒痛恨袁世凱。當時正在日本考察鐵路的孫中山聞聽宋教仁被刺死,悲憤萬分,痛感認清袁世凱真面目太晚,立即起兵討袁。
他提出,《約法》和國會是一切政治弊端的根源,讓大總統不能行使職權,害萬民於水深火熱;他要求,把原屬國會的外交權、人事權等等都交給總統,改內閣製為總統制。
到了晚上10時,在袁世凱和黎元洪之間對決的第三輪投票終於有了結果,袁世凱得票五百零七張,超過了黎元洪,也超過了總票數的一半。袁世凱總算當選。
當初逼清帝退位、接受孫中山讓位之時的袁世凱,口口聲聲擁護共和,說"共和為最良之國體,世界所公認",如今在袁世凱心裏,世界上最可恨的東西就是這個共和,害得他不能自由用權,現在三輪選舉才勉強過關又丟了老臉。最直接恨死的,就是國會九*九*藏*書
熱鍋上螞蟻般等待一天的袁世凱得知自己終於當選,再也支撐不住,頹然倒在椅子上。
民國第一屆國會,就此終結;制定中的憲法,徹底泡湯。1914年5月,袁世凱公布了為他量體定做的《中華民國約法》,閃爍著現代憲政精神光芒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廢除。
廢除《約法》,解散國會!袁世凱"大刀闊斧"地幹起來。
解散國會從清洗國民黨議員開始。"二次革命"后,袁世凱稱國民黨議員"為虎作倀,危害國家";其北洋系人馬立即聞風而動,上書強烈要求驅逐國民黨議員。
早在1913年4月8日,民國第一屆國會典禮在北京舉行時,袁世凱竟不出席,以示對國會的藐視。
袁世凱以國家沒有正式總統跟國際上打交道不方便為由,要求從速選舉總統;接著,也急於去掉"臨時"二字的副總統黎元洪在湖北領銜,會同十九省都督、民政長發出通電,主張先選總統,后定憲法;再接下來,進步黨人在眾議院提出先制定《大總統選舉法》,再制定憲法。
等袁世凱會見完外賓歸來,坐立不安的熊希齡自然是袁世凱說啥他答應啥,只求袁世凱別提那個盜寶案。
袁世凱就是要熊希齡看到,一個把柄已捏在了他手上,如果不聽話,你就算不要總理,還要不要名譽?
為了萬無一失,九*九*藏*書袁世凱事先讓手下糾集一幫無賴潑皮,組成"公民團",在會廳門外集結,朝議員吹鬍子瞪眼,高喊:"袁大總統萬歲!一定要選袁大總統!""誰不選袁大總統,我們跟他沒完!"老袁兩選不中,而一次開票要耗時四小時,議員們餓得發昏,"公民團"卻圍在門口,聲稱不選出袁大總統都不許出去!前來送飯的也被他們圍住,只有聲明是"為投票給袁大總統的議員送飯"才許進。
結果出來,會廳響起幾下巴掌聲。議員們不願意鼓掌,也早就餓得鼓不動掌了。而那些個"公民",聽到老袁當選,立即一鬨而散,去領賞錢了。
第二天選副總統,門口的"公民團"就不見了;而黎元洪第一輪就得六百一十票,一次性當選,和袁世凱當選的窘狀形成鮮明對比。
1914年元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2月,又下令解散各省議會。
在袁世凱的摧殘下,民國已經有名無實。
這次討袁就是"二次革命"。之所以叫"二次革命",是因為事件過程有點與辛亥革命相似:反袁各地從江西開始紛紛宣布"獨立"。宣布獨立的先後有江西、安徽﹑上海﹑廣東﹑福建﹑湖南以及重慶等地。"二次革命"在孫中山的號召下,以江西﹑江蘇為主要戰場進行。
然而袁世凱還有用得上國會的地方,因為他的大總統前還有"臨時"二九*九*藏*書字,想去掉難聽的"臨時",當個正式的,總不能不要國會投票選舉。
1913年10月10日10時10分,在這個"十全十美"的時辰,袁世凱在保和殿就任正式大總統。為了報復國會,在就職儀式上,他把總統府和國務院的官員安排在殿中間,而把國會議員安排在偏遠朝房,根本看不見他,也聽不見他說話;而按照《約法》,總統是國會選舉的,要對國會負責!
袁世凱在宋教仁遇刺後知道國民黨馬上就要來算帳,因此及早調兵遣將準備。討袁事起倉促,加上內部黃興極力主張不要訴諸武力,而可法律解決,"二次革命"僅兩個多月就失敗了。再不需要羞羞答答的袁世凱下令通緝孫中山、黃興、李烈鈞等反袁人士(這些人只好又流亡海外),並在國會等機構中大力清洗國民黨人。
而袁世凱已等不及了,他要在10月10日國慶日前正式當上大總統,就來個"倒著走":先選總統,再制定憲法。
當時民國還沒有憲法,只以宋教仁起草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代替,因此正常程序是:先制定憲法,再依法選舉總統。
10月6日選舉第一輪開票后,袁世凱得四百七十一票,黎元洪得一百五十四票,都不符合當選條件,於是進入第二輪;第二輪袁世凱得四百九十七票,黎元洪得一百六十一票,還是都不符合當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