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鬧劇與輓歌:"辮帥"張勳復辟 第二節

鬧劇與輓歌:"辮帥"張勳復辟

第二節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江陰八十一日,民風本來柔弱的長江下游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反抗,就是為了抵制這個辮子。那時的口號是:"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江陰城陷落之時,帶領全城居民浴血抗清的閻應元寫下一幅對聯:"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留不留辮子,成為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特別是民族尊嚴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管轄幾省的民國長江巡閱使(相當於清朝的總督)張勳在進入民國都六年多了,還死抱著個本包含著民族恥辱、現已成為歷史陳跡的辮子不放,豈不是怪物?
辛亥革命后,無數的人興高采烈、滿心痛快地剪去這條奴隸標誌的辮子。有人事先選擇吉日,點燃香燭,拜祭禱告祖先,然後莊重地剪除,把剪下的辮子燒掉。更有人聯合多人同日剪辮,並燃放爆竹,舉行公宴慶祝。一時間,剪辮的浪潮如風起雲湧,迅速席捲大江南北。
這個辮子是如此讓人厭惡,即便是清朝大員親屬甚至宣統帝溥儀本人,對此也沒好感。辛亥革命前,兩江總督端方有個在英國留學的兒子,打來電報說拖個辮子在國外九-九-藏-書多麼受罪,他也要剪辮,端方回電不允;兒子又打電報請求,端方再回電制止;兒子再打電報……最後,端方無奈同意。為此事,電報費用花去八千元。後來有人戲說端方兒子的頭真珍貴,剪個辮子要花八千元。
這個奏議沒被批准,但剪辮潮流不可阻擋了。
清軍鐵蹄入關之後,多爾袞以年幼的順治皇帝名義於1645年下令,漢族男子必須剃髮梳辮,宣布"自今布告以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臣僚不得論奏剃髮,否則"殺無赦"。此即為歷史上著名的"剃髮令"。
在那明末大亂世,清軍入關在老百姓中並沒有多大的"亡國"之痛,因為日子已經夠難過了,誰來做皇帝跟老百姓沒關係,說不定關外的人來做皇帝還會讓我們好過一些呢?反正誰來做皇帝,我們都是做老百姓,生活狀態不會改變,也就無所謂"亡國",也就是"改朝換代"而已。
辮子,終於走到了盡頭。新的、文明的生活風尚樹立起來了,中國人面貌一新,再留著辮子已是一種明顯不合潮流、受到社會抵制的行為了,當時有一個叫《越https://read.99csw.com風》的雜誌載文說:"不剪髮走不進大衙門去說話,走不進學堂去讀書。"
從審美上說,這根起源於遊牧時代、為騎馬射箭方便而形成的辮子從未給初見者以美感:在頭頂中間拉一條線,線前面的頭髮剃光,線后的頭髮留起束成辮子,活象英語里的"Q"字。到了鴉片戰爭,封閉的國門終於打開,外國人走進來也有部分中國人走出去,中國人這根獨特的辮子一下成為焦點。
可是這個"剃髮令"卻受到空前抵制。人們驚恐地發現,這回改換的不是朝代的名字和皇帝,而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風俗;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劇烈的痛,雖然也許沒有意識到這劇痛的來源--自己的文化,被摧殘、被強行改變了。
在一輪輪血腥鎮壓下,人們終於被征服了。這根辮子從此留在了國人頭上,一留就留了二百六十多年,從當初一個被拚死抵制的東西,變成了中國歷史傳統的一部分。
辮子,和中國的積貧積弱一起,成為了中國人的恥辱。
溥儀請劍橋大學文學碩士、英國人庄士敦教他英文。庄士敦也不解溥儀腦後何以要拖個辮子,譏笑它像條豬尾巴,這對溥儀刺九-九-藏-書激很大。在庄士敦的勸說下,延至1919年,溥儀終於下決心要把辮子剪去。他喊來理髮太監,叫他給自己剪辮子;太監嚇得面無人色,連連磕頭說不敢,哀求皇上另叫人剪;溥儀不再羅嗦,自己一剪刀幹掉了自己的辮子。這根剪下的辮子至今還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剪辮運動,在清末必然興起。最早的自然是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因不留辮而被稱為"長毛";接下來是派出的留學生,因留辮而在國外受盡侮辱,有人憤而剪辮,以致清廷派駐海外官員的一大職責是嚴厲約束留學生剪辮;1895年開始,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海外成員開始剪辮,剪去辮子的孫中山攝影留念,形象十分瀟洒;1898年1月,新加坡華人組織華人剪辮會,並登報倡議集體剪辮。
然而這條辮子已存在了二百六十多年,也成為了歷史傳統的一部分,出於惰性或出於對這個"傳統"的維護,不願意剪辮子的人也有一些,一些激進者強拉別人剪辮,某些地方甚至還為此出過人命。
為推動剪辮,上海小南門內的群學會發起了義務剪辮活動,由受剪者自選髮型,剪平頭的一律免費;留分頭的,請專業理髮師來理,九*九*藏*書僅收費一角。前來剪辮的絡繹不絕。有一個叫徐志棠的理髮師採用獎勵辦法剪辮,他宣布三天之內來他這裏剪辮的,不僅不收費,還奉送大肉面一碗,結果吸引了三百多人前來剪辮。此後,上海自覺剪辮逐漸形成風氣。
1900年,新加坡華僑成批剪辮;1903年,在歸國留學生帶動下,內地有青年學生開始剪辮;1906年,新軍里有士兵為了操練方便而剪辮,隨即被制止;1910年,清末新政中組建的資政院第一屆常委會開幕,一名叫羅傑的議員提出了《剪辮易服與世大同》的議案,接著,來自湖南的議員周震麟又提出《剪除辮髮改良禮服》的議案,最後,兩議案以大多數議員贊成獲得通過。然而部分王公貴族激烈反對,有貴族言:"髮辮亡,中國雖不亡,大清國亡!"1911年12月7日,在各地起義、獨立聲浪中風雨飄搖的清廷下旨,允許自由剪辮。
官方第一次開始討論起辮子問題是1898年夏。維新運動中,康有為向光緒帝上書,直言建議剪去髮辮。他把剪辮提到了維新、強國的高度,認為:"斷髮雖始於熱地之印度,創于尚武之羅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吳,何嘗不先行斷髮九九藏書哉?"而且,俄國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皆先行斷髮易服",因此,他請求光緒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全面實施變革之際下令斷髮易服,以"振國民之精神"。
末代皇帝溥儀,在進入民國之後,見人們大都剪了辮子,乾淨利落、精精神神的,十分羡慕,也動了剪辮的念頭。但他這個想法遭到太妃和他的師傅們強烈反對,認為他作為皇帝,必須遵守祖先留辮子的傳統:誰剪你也不能剪!
在民國依然留辮子,為什麼會荒誕到被人稱為"怪物"?這得從辮子在中國的歷史說起。
19世紀中期來中國的英國人靈里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荒謬最奇特的民族:他們的剃髮、蓄辮、斜眼睛、奇裝異服以及女人的毀形的腳,長期供給了那些製造滑稽的漫畫家以題材。"而在檀香山留學的少年孫中山,成績極其優異,每次考試有人問:"誰第一?"便有人答:"就是那個長著豬尾巴的!"
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頒布了強制剪辮法令,孫中山下達的剪辮令里說:"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滌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有不尊者以違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