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遠的精神家園: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第三節

永遠的精神家園: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第三節

在合併遷校之前,三校都形成了自己的優良傳統,北大是自由、民主,清華是嚴謹、認真,南開是開拓、活潑,合併為西南聯大后,互相取長補短,開拓出了更為高邁的境界。
抗辯函最後說:"蓋本校承北大、清華、南開三校之舊,一切設施均有成規,行之多年,縱不敢謂為極有成績,亦可謂為當無流弊,似不必輕易更張。"
為了加強對高校的控制,國民黨當局規定,凡擔任院長者都必須加入國民黨。聯大法商學院院長陳序經教授聽到消息,沉下臉來脫口而出:"扯淡,我就不入。"
梅貽琦主張通才教育,反對重實用、輕文理的辦學思想;他認為,教給學生所謂"一藝之長",其實是在培養匠人,與大學宗旨不符。九*九*藏*書
西南聯大不但抵制了國民政府對內部事務的干涉,而且在1942年把大一新生必修的"三民主義"課改為若干專題,不做考試,不計學分。
時任聯大物理系教授的吳大猷這樣回憶當時的聯大學生、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他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有時我有風濕痛,他替我捶背,他幫我做家裡的任何瑣事。我無論給他什麼難的書和題目,他很快地做完了,又來索更多的。我由他做問題的步驟,很容易發現他的思想敏捷,大異尋常。"
西南聯合大學設有文、理、工、法商和師範五個學院,二十六個系,教師三百五十多人,在校生人數在三千左右波動。她的機關卻只有三個處:教務九*九*藏*書處、總務處和訓導處,今天高校里的人事處、財務處、基建處、科研處、保衛處、外事辦、老乾處等等,一律沒有;三常委實則梅貽琦一人負責,沒有"分管領導"、"領導班子";各學院和系均只設院長和系主任一人,由教授兼任,沒有副職。
由於蔣夢麟和張伯苓常在重慶,西南聯大校政其實由梅貽琦主持。這位提出了著名的"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辦學理念的教育家,執掌西南聯大時說:"吾從眾,無為而治。""眾"指的其實是教授,這句話落到實處,就是今天人們呼喚不已的教授治校。
西南聯合大學的制度以學分製為主體,具體是"選修課"制和"共同必修課"制。https://read•99csw•com學生四年(或五年)必須修滿一百三十二個以上學分、相當於四十門課方可畢業;大一橫貫文理的必修課一般為八門(國文和中國通史所有院系都必修),達四十個學分之多;三分之一的學分課程不及格要留級,二分之一的學分課程不及格則勒令退學。
西南聯大的精神,除了戰時辦學必有的"艱苦奮鬥"之外,就是"大學獨立"。聯大的高層和教授認為,政府的職責是保證辦學條件,而不應干涉校政。
西南聯大的成功,固然在於其融匯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的優秀師資,更在於她那符合大學精神的辦學理念和學校制度。
有名師的精心教導,有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青年才俊們十分珍惜這戰亂中萬分難得的https://read.99csw.com優良條件,他們刻苦勤奮,在這裏迅速成長起來。
1940年10月,教育部又公布《大學及獨立學院教員資格審查暫行規程》,要重新"審查"大學教師的"資格"。這一文件在西南聯大教授會上激起公憤,全體教授拒填"審查"表格,導致被扣當年的學術津貼。
在這批充滿自由思想和獨立意識的知識精英的全力呵護下,西南聯合大學不僅是戰火中的寧靜港灣,也是民國末年污濁社會中的綠洲。
193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三度訓令西南聯大必須遵守教育部新規定,由教育部安排應設課程、統一教材、舉行統一考試等。聯大對此不以為然,推文學院長馮友蘭教授執筆抗辯。抗辯函說,這種做法的結果是"大學將直等於教read.99csw.com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如果什麼都由教育部規定,那麼"教授在學生心目中為教育部一科員之不若";而且,如果大學內部事務、甚至課程的設置都要聽命教育部,"則必將受部中當局進退之影響,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進行,肅學生之視聽,而堅其心志?"
西南聯大的最高管理機構是常委會,由北大校長蔣夢麟、清華校長梅貽琦和南開校長張伯苓三人組成;另設校務會議為議事機構,設教授會為諮詢機構。校務會議由常委、主任秘書、教務長、總務長、訓導長、院長和與以上人數相等的教授組成;教授會由全體教授、副教授組成,參加校務會議的教授由教授會選舉產生。
聯大八年中,共開出了一千六百多門課,如涓涓乳汁,哺育了一代優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