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革命大盛宴 第7節 史上空前大懸疑

第七章 革命大盛宴

第7節 史上空前大懸疑

但吳祿貞也是沒得辦法,既然他已經發誓不入娘子關,那麼朝廷派給他的山西巡撫,也就不幹了。這等於和朝廷攤牌。所以他只能出任燕晉聯軍大都督,準備驅師大入,直下京師。如果他能夠成功,則中國此後的政治經濟格局,將會全部改寫。
第一,袁世凱從未有過刺殺前科,在此之前他沒幹過這種事,在此之後他也沒幹過類似的事(同樣類似的還有宋教仁被殺案,同樣是沒有任何證據,而且刺殺者是國民黨,卻憑空將罪狀扣到了袁世凱的腦殼了)。如果我們要把一樁罪案歸結於一個從未犯過此類錯案之人,那麼就需要更為充足的證據,不能僅憑推斷,更不能單隻憑了情緒。
這樣一來,九_九_藏_書一個空前的大懸案就被迫推到了大家的面前:殺害吳祿貞的兇手,竟系奉了何人之命?
它便是同盟會,革命黨。
第二,單獨的刺殺不比于打群架,需要的是烈血之士。比如說古時代的荊珂刺秦王,象荊珂這樣的義烈之士少之有少,因為這種人的意志信念,是違反最基本的貪生怕死之人性的。同盟會以無尚的精神力量作為感召,但同樣仍然面臨著刺殺人才奇缺的困擾,玉面書生汪兆銘被逼得出手行刺,可知願意肯冒著被人捉住危險丟炸彈的人,是多麼的難找。無論是在寧漢將軍鐵良那裡,亦或是在世俗的袁世凱那裡,都很難找到這種精神力量的支撐。
相反,另有一個人九九藏書,他能夠找到這種號招刺客的精神力量,而且他有過多次刺殺的前科,有著豐富的刺殺經驗。此外,他還有著比鐵良,比袁世凱更為強烈的刺殺動機。
按照推理學上的研判規範——當一件兇案發生,那個唯一的獲益之人,他必然是兇手。
這話又是從何說起呢?
而吳祿貞卻在這時候做了樁怪奇的事——他公開亮出反清旗號,在石家莊就任了「燕晉聯軍大都督」之職。
此人一死,北京重圍立解,不唯是燕晉聯盟化為烏有,而且石家莊重歸皇統,害得山西的閻錫山與中原地帶失去聯絡——最鬧心的是,閻錫山還派出了兩營新軍去給吳祿貞做衛隊,這兩營人馬正在不緊不慢的趕路,可是https://read•99csw.com吳祿貞已然身死。
此人是誰?
所以有關吳祿貞之死,早期被認為是寧漢將軍鐵良乾的,後期的共識則是袁世凱乾的——尤其是後來袁世凱竟然恢復了帝制,那麼這事就更是他乾的了,不是他也是他。他連皇帝都敢做,豈有一個不暗殺吳祿貞之理?
閻錫山返回太原,調撥兩營新軍給吳祿貞。
馬蕙田答:沒錯,我來正是為了殺你。言未訖,已經握槍在手,對準吳祿貞連開數槍。
但這段歷史終究無法改寫,吳祿貞三軍未行,他以前的衛隊長馬蕙田突然來到第六鎮軍中,霎時間消息滿天飛,都說此人是來暗殺吳祿貞的。吳祿貞聽后失笑,暗殺還這麼風風火火大肆張揚,生怕https://read.99csw.com人家不知道嗎?就將馬蕙田叫來,問道:小馬,我聽說你此來是殺我,消息確否?
然而吳祿貞終究是背叛了老同學,而且他的背叛,使得滿清朝廷面臨著最嚴重的亡滅之危。而吳祿貞一死,北京城的危險立即解除,形勢倒轉,這種變化,就成為了鐵良譴人刺殺吳祿貞的最大證據。
他原本是有機會黃袍加身的——只差了那麼一點點。
原因有兩個: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實際上鐵良在吳祿貞之死上,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放眼整個民國,唯一佔到便宜的就是袁大頭袁世凱。
吳祿貞死了,袁世凱獲益——由此可證袁大頭硬是兇手,袁世凱就算不承認,也不管用的。
吳祿貞明明知道他九*九*藏*書的部屬不可靠,他甚至連親信衛隊都沒有,他雖然被朝廷任命為第六鎮統制,卻無異於裸|露于群狼之中——第六鎮中,支持皇統的有,反對革命的有,吳祿貞這麼急切的把自己的秘密身份亮出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吳祿貞立時身死。
最早的文獻,眾口一詞,認為幕後兇手必然是吳祿貞留學日本時上鋪的兄弟——寧漢將軍鐵良。鐵良和吳祿貞是同學,最欣賞吳祿貞的才幹,不是鐵良的欣賞,吳祿貞也不會被授予第六鎮統制之高位。況第六鎮扼守石家莊,無異於守護大京城的衛戌部隊,以吳祿貞任此職,可知鐵良對吳祿貞是何等的信任。
然而,這事真有可能不是袁世凱乾的。至少,在所有的嫌疑犯當中,袁世凱的嫌疑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