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流雲方寸間

第八章 流雲方寸間

第一次在元佑初年,由范祖禹、黃庭堅、陸佃等同修,寫的過程中就吵成了一片。黃庭堅說:「如公言,蓋佞史也。」
張方平是實力派,他主管過三司,治理過地方,說財政,他是從仁宗朝開始就穩居前三名的人物。他的奏章里開篇詞就石破天驚,提出了錢是國家最重要的東西,沒有錢就沒有一切。這和儒家的傳統思想徹底對立,接著他又提出怎樣省錢。
比較惡搞,他出生時祥和的光芒照耀產房,大群的老鼠出現,吐出了大片大片的五顏六色的氣體,多得就像厚厚的雲層(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氣成雲)。
徽宗時想第三次改,可惜金兵入侵給耽誤了。直到南宋時紹聖四年,才由范沖再改。范沖是誰呢,他是范祖禹的兒子……這30多年來元佑黨人被折騰死了近三代人,怒火積怨己經上升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還能期望誰能公平公正地說話嗎?
這是人過的日子嗎?至於怎麼搞成的這樣,以後細聊,現在是年青的神宗捧著腦袋在龍書案上卧倒,攪盡腦汁想辦法。
接下來的事就是說趙頊是個好學生的各種例子,比如理解力強,能舉一反三,尊師重道,上課前給老師行禮,再或者注重儀錶,酷暑時節仍然穿戴整齊。等等等等,實在讓人很煩。這些要是宣傳他是瀋陽市鐵西區輕工街某小學的尖子學生倒是蠻夠。
啊?為什麼?請想像神宗驚愕的表情。
研究宋朝,最好的資料是各位皇帝的《實錄》,這是官方最權威的資料,記載著帝國每一件重大的事情,乃至於皇帝、大臣的每天言行。其它的如《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一個成於元朝,一個在宋室南渡之後,從根本上就沒有足夠的準確性,所以宋人的各種私人筆記,也成了官方信史的一部分。
趙恆挺慘,強硬的父親總會有乖寶寶型的兒子,他的溫和寬厚一方面是天性,另一方面也是從小養成的家教。
神宗趙頊是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客觀地說,與前面的五位相比,他是最不起眼的一個,我是指他即位之前。在他前20年的生命里,沒有任何一件拿得出手的顯赫事件。除了他出生時的祥瑞。
這難道都不能改變嗎?
我不一樣,我只是個草根,生活在和平年代,寫宋史除了滿足聊天的慾望和買自行車的錢之外,別無所求。所以不想去歌頌什麼,或者貶低什麼。
他知道好在哪裡,壞在哪裡。至於怎麼改……那是另一回事。
神宗凝視了他很久,終於還是放他走了。這片刻之間,這一對君臣對對方都有了些許的了解。司馬光是滑頭也是智慧的,他一眼就看出了神宗要幹什麼,這太冒險了,很像漢武帝早期時召天下儒生進京議事,結果儒生們一擁而上,大放厥辭,把武帝的奶奶竇太后惹火,為首的武帝的兩位老師被殘酷虐殺的往事。
司馬光安靜地說,陛下,我沒空。
這些問題困擾著趙頊,說到底他是位皇帝,是個定大方針大方向的人,現在他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改革,改變現有的狀況。可是要怎麼改,卻需要個大掌柜的。
他愛蘇軾,視蘇軾為偶像,他九_九_藏_書自身的生活色彩和追求也和蘇軾暗合,所以在歌頌。
這是指司馬光,相信能看清國家問題的肯定不止這一個人,那麼為什麼就是都不出頭為國分憂?
吳奎一味地強調君子小人,什麼帝王只要判斷正邪之分,讓小人滾遠點,君子得高官,那麼天下自然就太平富裕了……神宗對此打了個哈欠,愛卿說得有理,下去洗洗睡吧。
他接見富弼。
前因先說這些,看他當上皇帝后最先做了些什麼。第一件事,怎樣給他老爸送葬。不管趙曙同志這一生活得怎樣,他至少是位皇帝,是歷史上最富裕的宋朝皇帝,總不能隨便埋了了事吧?那樣影響不好,您不孝順的。對此神宗先把三司長官叫來。
因為史實就是那些,如果得出的結論有問題,只有兩個可能——1,資料掌握得不夠;2,揣著明白說糊塗,是另有目的,才刻意寫成了歪史。
剛剛說出那番至理明言的富弼緩緩地回答——陛下臨御未久,當布德行惠,願20年口不言兵!
那麼提問,各位皇帝的《實錄》都完好無損,是不是宋史就一清二楚了呢?不,仍然是不。從第一本《太祖實錄》起,就被一改再改,面目全非了。其中改得最可怕的,就是從神宗朝起。
神宗的眼睛亮了,這和他的想法是一樣的,司馬光準確地找到了帝國衰敗的焦點。接下來的事更讓人興奮,司馬光立即投入了工作,他和滕元發配合,把現在的財政與仁宗時慶曆二年相對比,迅速找出了這些年奢靡浪費的地方。
大家認為這番話怎樣?要說明的是,它在宋史中沒有多大的分量,它被忽視了。歷史證明,宋朝就亡國於此。宋徵宗趙佶喜好花鳥魚蟲,只這些零碎的「小東西」,就把中國的經濟、民生徹底搞垮!花石綱、艮岳、九鼎等等等等,都是蔡京等六賊迎合趙佶的產物。
這樣的人在哪兒呢,查遍開封帝都,百年所養的官員精英盡在於此了,一個個都讓人失望……這個人到底在哪兒?
這也就是說,一年的支出是當年收入的兩倍。
以剛剛過去的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為例,年總收入是116138400兩,非常好,要知道後來明朝一年的總收入只有幾百萬兩而已,但是支出卻是……123043100兩,己經入不敷出有赤字了。這還不算完,還有零星的支出,術語叫「非常出」的115021200兩,幾乎是全年的國民收入總值!
終於寫到了神宗朝,我有一個願望,要把這段歷史,這段在中國古代最亂、最無法辨別真偽的歷史說個清楚明白。
神宗一下子愣住了,這……這就是答案嗎?以富弼之忠良,絕不會口出宦言,可這竟然是終極答案?!他一下子沉默下去,在富弼離開后很久,腦子裡才形成了兩個問號。
哲宗大怒:「文字己盡見,史臣敢如此誕慢不恭!」
那人必須得深刻理解現有狀態,對每一個問題都明查秋毫。這隻是第一步,他更要把扭轉乾坤化為每一步實實在在的布置,讓每一個平凡的官員、百姓都能理解並實施。絕不能像20多年前的https://read•99csw.com慶曆新政那樣,精確地點出問題,卻含糊了解決辦法,最後一無所成,唯一的亮點就在於快速收手,沒有後遺症。
這時他向富弼提問,以卿看來,邊事當如何處分?
趙頊的這次求言是為了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作準備,富弼站在官場的邊緣,冷眼旁觀就洞查了真相,這是怎樣的智慧與經驗。為了這一點,他才問出了下面的一句話。
歷代的史學家們應該鑽研得更深些,才會挖掘出這人的很多的與眾不同處。要知道一個人之所以會有自己的人生,看著每件事都有偶然的成分,可背後都隱藏著必然,每個人都如此,在中國歷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跡的宋神宗陛下更是這樣。
為什麼不可能,就是歷代研究宋史的人的噩夢了。《宋史》是中國歷代史書里最雜亂、最不可信的一部,很多人從情感上把它歸罪於第一次使漢民族全面亡國的蒙古人。因為蒙古人野蠻粗俗,不尊重戰敗國的文化,隨便亂寫,反正他們能打,寫錯了能把他們怎麼著?
之所以這樣,歸咎於第二點,即寫作的目的。
這些都是廢話,是廢物才能說得出口的。歷史是門學問,它決不是什麼任人妝扮的小女孩兒,誰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成。
辦法只能是節約。英宗的治喪費和神宗自己登基的恩賞錢都大幅度縮水,只有以前仁宗的三分之一。勉強咬牙把這些錢花出去,剩下的神宗緊緊捂住,他發布了兩條命令。第一,從現在起請大家把褲帶勒緊了,國家沒那麼多錢亂賞亂花;第二,大家做些你們最愛做,最擅長做的事——進言。
比如近代民國時號稱聖人的梁啟超,他寫的《名人傳記》里有一篇是《王荊公傳》,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力挺王安石的,其結果也是把王安石提到了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最高明最純潔最無私最超能的政治家的地位。
韓琦在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九月間,以使相身份出判相州(今河南安陽)。他的故事還沒有完,不久的將來他會再次活躍起來。
每當宋朝有些風吹草動時,進言就會發生。有由皇帝提出的,有臣子們自動發言的,內容很廣泛,從對外戰爭、民間暴動、皇帝休老婆、天上閃流星等等等等,有事就可以爭論。這一次神宗要求的是,「論仁宗、英宗兩朝積弊。」
他即位時的年齡和趙匡胤當年離家出走時是一樣的,都在20—21歲之間,這註定了他初期時超強的信心,我命由我不由天,想做什麼都必勝!
就是他設計了英宗的葬禮花費,給神宗大大地省了一筆錢。這讓神宗很欣賞,只是接下來就熄火了。張方平對國家以後的整體理財思路沒有大方針。歸根結底,他是個執行者,有各種各樣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卻沒有宏觀設計能力。
第二次修改在紹聖改元時,當時神宗的兒子哲宗在祖母死後親政,懷念父親的事迹,要為神宗正名。他命令國史院把范、黃、趙彥等人找回來,問內容的依據都在哪裡。這幾個人的回答超級雷人,「各稱別無按據得之傳聞」,都只是些傳聞!
富弼老read.99csw.com了,白髮蕭然,身軀羸弱,腿腳還有病,行走坐卧都要人扶持。可他的精神信念卻和從前一樣,沒有半點的改變。他凝視著年青的皇帝,說了這樣一番話。
二,布德行惠。這是指真、仁兩朝所一直奉行的內外政策。不管是對內部的士大夫階層,還是對外國的遼國西夏,都要既溫和又打賞,無止無休地當老好人。
這句話里凝聚了有宋以來100餘年的滄桑與苦痛,但凡有點血性和自尊的宋朝人都日思夜想怎樣改變它。那就是軍事。宋朝自幽燕之役、雍熙北伐以來就一直沒能扭轉的屈辱外戰記錄。
這樣說,就冤枉了他們。其實都是漢人自造孽自身受。就跟北宋亡于金國時,金兵只在撤退前才衝進了皇宮一樣,此前所有的搶掠,都是在外城開價,由宋朝的漢奸們自己搜刮一樣。
司馬光走後,下一位是個不請自來的。己經64歲的富弼由兒子攙扶著走進了皇宮,他審請和皇帝面談。老實講,對趙曙父子來說,富弼是個攪牙的人,他是仁宗派、太後派,從來不是現任皇帝派。
一,為什麼大臣們知道了卻不做?
趙禎更慘,他媽媽劉娥純粹就是個暴力型的,趙光義怎麼說都是父親,管外不管內,劉娥可好,每天恨不得28小時監視,各種調|教終於成就了一代仁宗……
他鄭重地說,歷經仁、英、神三朝,每個時代,他都用這六個字報效國家。字數雖少,卻是他平生所學的全部。
陛下,人主之好惡,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不可以讓任何人知道。知道了,就會有人來迎合,在政治上會投機取巧,在物資上會搜刮百姓,國家就會動亂;您所要做的,要像上天對萬物生靈一樣,讓百官由本性做事,誰善誰惡就都會顯露出來。那時,賞罰分明,國家自然平和安定。
又剩下了司馬光,這永遠是個獨特的人。事後來看,他在這件事上和上面的人都不同,他留了個心眼。他寫的第一封奏章簡明扼要,只說了三點。
我無限的崇敬神宗他媽,未來神勇無敵的高太后,她當時沒被嗆死;更對宋朝的史官膜拜N次,誰都知道這是瞎話,他居然能想到用這個,真不是一般的人物。
來,查查帳,看看我們有多少錢。只見三司搬過來像山一樣高的賬本,陛下您瞧,這裏一筆筆都是進賬,都是錢。神宗很高興,下面的一幕就足以讓他吐血。賬本里都是錢,庫房裡卻連根毛都沒有!
韓琦今年整60歲,花甲之年了,轉眼間慶曆名臣變白頭。很顯然,他辭職的背後有很深的潛台詞。這幾年裡他樹敵太多了,再不激流勇退,小心沒了下場。
接下來做什麼呢,20歲的皇帝摩拳擦掌,司馬愛卿,明天朕就下令成立設置裁減局,由你任長官,為朕把國家的局面扭轉過來吧!卻不料如火的熱情迎頭就被澆了一盆冷水。
吳奎,是原樞密副使、禮部侍郎,因為歐陽修在濮議之後被罷免了副宰相職位,他升入東府接替了位置。勉強算他是實力派吧,可是從奏章來看,除了文筆差了點,就是歐陽修本人寫的。
現在流傳下來的《宋史》就是根據范沖版的https://read•99csw.com實錄而成,前兩版的和王安石的《日錄》都己經散落人間,再也沒法搜尋了。所以說,從絕對的意義上來講,沒有任何人能把當年到底發生過什麼事來說個清楚明白。我所能做的,就是把現有的資料層層剖析,分出真假。
英宗陛下就不用說了,30年裡戰戰兢兢患得患失,心理早就失常了。這樣的人對自己用心太多,身外的事,包括兒子都會放得寬些。
陸佃反駁:「如君言,豈非謗書?」
我有兩點質疑。第一,這篇文章里錯誤很多,神宗朝的現在沒寫,先不論,在剛剛寫完的英宗朝里,韓琦、歐陽修是怎樣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梁啟超在文章里對兩人的評價是「濮議之役,韓歐所為,無絲毫悖于義理,而言者猶指為亂|倫滅理……」
神宗有點發獃,建於司馬光的鼎鼎大名,和以往種種的神奇表現,無論如何也不能小看了這六個字,但要從這個六個字里找出來生錢救國的辦法,好像還需要個嚮導。實在撓頭,皇帝私下裡找到司馬光,你來點實在的行不?
接下來的是韓琦。首相大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的奏章是一封辭職信。他說,按照慣例,前朝首相負責大行皇帝的山陵事(安葬),事畢之後必須辭職。何況現在年歲大了,身體也不好,請允許我到地方上養老。
這是篇大論文,其實也是老生常談,這種課題太常見了。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他提出這個議題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目的。
韓琦、歐陽修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一點點的地方是不對的。這話雷人不?更何況開篇時就把趙匡胤貶得一無是處,「……以區區一殿前都點檢,自始未嘗有赫赫之功也,變非敢蓄異志覬非常也……日未旰而事己畢。」我在太祖篇里己經詳細地記敘過趙匡胤稱帝前南征北戰之功,在梁啟超那兒都歸零了。
漢武帝父子相異、李世民父子相異、趙光義父子相異,趙曙父子也相異。趙頊這一生永遠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把百姓平民也拉到了士大夫同樣的關心層面,這不止是在宋朝,就算在整個中華歷史中都極其少見。
我只想寫出每個改變了中華民族國運的歷史人的真面目。雖然這很難,在理論上根本不可能。
然後……扔開所有的套話廢話,把我想到的都告訴大家。
梁啟超是當時的新政改變派,在呼喚著變法,來改造滿清,他處處為王安石唱高調,是為了給自己的事業找依據樹形象,是有自己的目的。再比如與梁同時代的文學大師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也犯了同樣的毛病。
涉及到神宗、王安石、司馬光、蔡京這些影響歷史進程,轉變整個中華民族國運的人,我再不想重複之前所有史書和近現代著作里的含糊其辭。說什麼「變法的初衷是好的,王安石的學術是高超的,只是用人有誤而已;神宗皇帝是有理想的,勃然振作的,只是做得太急,所以效果不好;司馬光是大歷史學家,尤其心術之正無可質疑……」
韓維是根源派,他是神宗還是王子時的親信,親信說的話永遠是神秘的,他的奏章可以忽略不記,基本上就是張方平和吳奎的https://read.99csw.com讀後文摘,真正的內容是他和神宗背後的交談,那才是決定性的。
至於他的性格,與前五位皇帝比較一下就會知道為什麼會那樣的強硬不屈。趙匡胤拋開不算,他天縱其材,無法估算。趙光義之所以會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是因為在成長期間他哥哥外出遊盪,家裡他是老大,沒說沒管的養成了獨立精神。
神宗的成長就是這樣,一方面環境寬鬆,一方面教育更平民化。這是個最重要的區別,培養一個皇帝,和培養一個貴族子弟,用的不是同一本教材。尤其是他生長在開封城區里,比趙恆、趙禎都更接近民間。
1,官人;2,信賞;3,必罰。
趙頊曾經身穿金甲戎裝去後宮見曹太后——奶奶,我這樣裝束可好?出身武將世家的曹太后驚喜交集,一時間心裏百味俱全,沒法說出話來。
行,司馬光才說出了心裏真正的話。他指出國家不是沒錢,按年度總收入來算,己經是華夏民族有史以來最高峰的時候了,之所以出現赤字,問題在於亂花。司馬光提議,要全面核查國家的各項支出,定出來節省的具體部門具體數字。
這次進言的焦點聚集在幾個人的身上,張方平、韓維、吳奎、韓琦、司馬光。這不是偶然的,他們每個人都有被關注的實力、根源。
《宋史》的錯亂也根源於此。
這裡有個參照點,陸佃此人曾經是王安石的學生,但不贊同新法,連他都看不過眼黃庭堅等人對王安石事迹的篡改,這本《實錄》的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趙頊是個有志氣的人,祖先的難堪就是他的恥辱,他公開承認趙光義是死於契丹人的箭傷,他不認可真、仁兩朝以金錢買和平的方式,他要奪回燕雲十六州,蕩平西夏吐蕃,讓宋朝恢復盛唐時的疆界領土,這是一個讓漢人熱血沸騰地追求了100餘年,近來己經冷卻了的一個偉大夢想……這時突然在一個20歲的青年人身上蘇醒!
他來幹什麼呢?神宗猜不出,但他很敬重有原則的人。悄悄地說,神宗和趙曙完全不同,人間世就是這麼的怪,「子不類父」竟然很常見。
於是命蔡卞等重修,蔡卞版的《實錄》取材於王安石的私人日記《日錄》,他把元佑版本塗改很多,以硃筆抹之,號「朱墨本」。成稿后,是第二次的《神宗實錄》。
宋朝雖然不至於砍頭,可活罪也難免。在這種時刻,他只想「不問蒼生問鬼神」,至少也要站在一個超然的位置上,可以諮詢,可以交談,卻絕不做第一隻飛上枝頭的出頭鳥。
《神宗實錄》前後一共被改過三次。
在公元1068年時,神宗領悟出了這番話的真實質量,他被眼前的這位慶曆名臣所震撼,這不止是對方指出了皇帝心術的根本要點,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富弼為什麼會特意進宮,對他講這番話。
在這時,沒人知道他會是「宋神宗」。
司馬光回復以一臉的聖潔光輝。臣有本書要寫,先帝曾經看過的,名叫《通志》。它詳細記錄了從古至今所有朝代的興亡之事,用來指導皇帝怎樣治理天下。它是這樣的神聖,又是那樣的偉大,無論如何我都要完成它……所以,您還是另找別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