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67章 「惑」的失敗境界

第67章 「惑」的失敗境界

迷惑二字,已經連構成一個固定的片語,現代人已經很少將其拆開來使用。
在這裏,光緒皇帝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最典型的惑,他心無主見,價值觀念錯亂,喜歡余庄兒的戲,就寵愛他。但是在光緒皇帝的內心中,卻全無半點對余庄兒的尊重,所以一遇到麻煩,就立即翻臉誣陷余庄兒。這不是光緒的人品有問題,而是他的思維不清楚,余庄兒在他心中的位置十分紊亂。寵愛余庄兒的時候,他認為余庄兒高不可攀,以自己能夠與其比肩而坐為榮。一旦感受到恐懼,余庄兒在他心中又被丟在了最低的位置,巴不得快點解脫。這種待人接物全無主見的表現,當然讓他舉止失措,行止不端了。
相比于迷的狀態,處於惑狀態的人,卻是全無主見,六神無主,簡直是動輒得咎,處處碰壁。
迷,另有深陷之意,所謂的「執迷不悟」是也。比如說武則天時代,為了打擊李氏皇族的勢力,武則天重用平民起家的酷吏。如果不是朝代易替,這些酷吏們終其一生也未必有機會登上高位。他們也明知道武則天用他們的目的,他們不過是走狗,是鷹犬,一旦達到目的,他們就會第一時間被拋棄。這些人九*九*藏*書是以有限的生命換取功名富貴,所以表現得異常殘忍。
晚清年間,有一個名武旦叫余庄兒,色藝雙絕。光緒皇帝對他欣賞備至,就將其召至宮中,寵愛有加。有一天,余庄兒在宮內演完《十粒金丹》后,還沒有卸妝,光緒皇帝便召他到內殿,親熱地挽著他的手,讓他坐在自己身邊,光緒對隆裕皇后說:「此人可稱是文武全才。」可是隆裕皇后討厭余庄兒與光緒並肩而坐,認為光緒此舉有失人君之望,就將此事告訴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後生氣了,就要追究此事。
但等袁枚死後,有關他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到後來牆倒眾人推,袁枚已經淪為了讀書人的敗類,人人以攻擊他為光榮之事。這時候袁枚的那名弟子將「隨園門下士」的印章毀掉,另行刻了一枚,上書:悔做隨園門下士。
對於來俊臣來說,他的心中是沒有是非黑白公平等諸多概念的,他認同的就是弱肉強食,認可的就是血腥殺戮。他認為這個社會的法則就是如此,這就是他的人生價值,這個價值觀在他心目中是極為牢固的。所以,雖然他執迷於此,但心裏卻從未迷惑。所以當來俊臣作惡多端,群臣忍九*九*藏*書無可忍的時候,武則天就讓另一個叫周興的酷吏來審理來俊臣的案子。周興此人更是陰詐,他事先不說來俊臣已經被「雙規」了,反而熱情地請來俊臣喝酒,席間問:「我有個難題,正在審一個犯人,可是他抵死不招,該當如何是好?」來俊臣哈哈大笑,說:「這有什麼難的?你弄一隻大瓮,讓受審之人坐在瓮里,下面生著炭火,慢慢地烘烤,不管你問他什麼,沒有不招的。」周興大喜,就立即搬來一隻大瓮,下面生上炭火,然後說:「現在你被指控謀反,不管你招還是不招,先進瓮里再說。」這就是成語「請君入甕」的來由。
對於這個年輕人,世人多持鄙夷不屑之態度,稱之為無恥。然而人們錯了,這個年輕人恰恰不是無恥,而是因為純真,善良,所以才淪落到了無恥的地步,遭到世人的譏笑。試想,如果此人真正地厚顏無恥,那麼他只需要不再提起袁枚,這就足矣。他自己不提,難道誰還能夠逼迫著他表態嗎?但是這年輕人傻就傻在,別人不提,他自己卻非要提,甚至不惜用一枚「悔做隨園門下士」的印章,來提醒別人他都幹了什麼丟人現眼的事情。
這年九九藏書輕人何以如此愚蠢?
自我意識迷亂,心無主見的年輕人,在官場上最是難堪。清朝知名才子袁枚,號隨園居士,他的詩文才氣橫溢,風格清新,是後世天下讀書士子追捧的偶像。而袁枚也以獎掖後進為榮耀,即使是年輕人一篇未寫完的文章,零零星星的幾個句子,也能夠得到他的賞識。於是年輕士子四處奔走,希望拜于袁枚門下,公卿豪族也以與袁枚相結交為榮,甚至有琉球、高麗等國之人,以高價求購袁枚的詩。在這種情形下,一個年輕士子得幸拜于袁枚門下,心情激動之餘,就刻了一枚印章:隨園門下士,以身為袁枚門下弟子而自豪。
這就是處於「惑」之狀態中的年輕人的悲劇,只因為他們真誠,對的真誠,錯的也真誠,而由於他的真誠缺乏心靈力量的支持,所以才會被人惡毒地譏諷為無恥。更可怕的是,年輕人在這種「無恥」的事實面前,甚至連辯駁的能力都沒有,一切只因為,他們內心處於無盡的惶惑之中,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對,什麼又叫錯。
酷吏中最殘忍的,莫過於來俊臣,他剛一到任,就在大門上寫道:「被告之人,問皆稱枉,斬決之後,咸息無言。」意思是說https://read.99csw.com,被人告發的人,沒有一個不喊冤枉的,但一刀切掉你的腦袋,你就再也不吭聲了。這等於是向李氏皇族發出的決戰宣言,明知你是冤枉的,但要的就是冤殺你,暴政之下,諒你也無話可說。有人看來俊臣如此凶蠻,就在門上也寫了一句:「你不要凶蠻,數數你的日子還剩下幾天。」來俊臣看到門上的字,立即提筆寫道:「一天就夠了。」
迷,是迷失於外在。惑,卻是迷失在自己的心裏。
光緒皇帝畏懼慈禧如畏虎,驚恐之下,就將事情全都推到了余庄兒身上。他居然以余庄兒所佩帶的倭刀是真刀為名,按大清刑律,以御前持械的罪名將余庄兒趕出了宮,並讓侍衛將余庄兒押送刑部。余庄兒悔之不迭,就重金賄賂刑部官員,刑部也知道余庄兒冤枉,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余庄兒病死上報。此後,余庄兒隱姓埋名二十年,直到滿清滅亡,這才敢稍稍和人接近。
但是迷與惑,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迷字由「米」字和走之形的人生道路所組成,表示的是米字之路,是人生所面臨的外界機會的選擇。而惑則是發生在當事人的心中,由「或」字和「心」字所組成,也就是不再一心一意,而是九_九_藏_書心事浩茫連廣宇,內心紛亂如麻、毫無頭緒的意思。
人生之路,誘惑頻仍,金錢美色,都足以讓人迷失。但這種情形並非是心境的迷失,只不過,在當事人的內心深處,他的價值觀念本是以金錢美色為主體的,所以遇到金錢美色就失陷自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僅僅是因為他善良,他純真,心中卻全無半點主見。袁枚聲名日重的時候,他一心一意地追隨袁枚,而當袁枚遭受到世人的譏謗的時候,年輕人的心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亂之中。他深切地認為自己是被袁枚欺騙了,沒有能夠識破這個大壞蛋的真面目,這讓他痛心疾首。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結果就是他再制第二枚印章,以提醒自己擦亮眼睛,不要再被壞蛋所騙。
可憐的年輕人,他是真心實意地在反省自己。因為他內心中的價值觀念錯亂,沒有主見,缺乏認知這個世界的最基本眼光,所以當他真誠地反省自己的時候,留給別人的印象,卻是一個極盡卑劣的形象。
惑卻截然不同,惑是指當事人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念仍未確定。它仍然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人生價值觀念之間作取捨,這一狀態表現為瞻前顧後,舉棋不定,是青春期年輕人特有的矛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