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卷 西漢 第十一章 成帝劉驁

第二卷 西漢

第十一章 成帝劉驁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成帝在長安宮中突然病故,時年46歲。死後葬延陵,謚號「孝成皇帝」。王莽執政時,尊廟號為「統宗」。
漢成帝縱情聲色,奢糜無度,生活相當腐朽。早在為太子時,成帝就「湛于酒色」。繼位后,更有很多荒唐之事。他在位的後期曾好為微行,經常帶侍從10餘人,便服出入市裡。還曾置私田於民間,蓄私奴車馬于北宮。以至許多大臣都為此感到痛心和失望。谷永等人曾數次進諫,但成帝一意孤行,根本不聽。
漢成帝在位期間,政績平平。其足以稱道的政績是減輕賦錢、禁奢侈和強化皇權。前者是在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實施。這一年成帝始定長安南北郊,為求吉慶,下詔減天下賦錢,人算40。漢代算賦按制度是人算120,現減算40,數目雖有限,但對負擔沉重的廣大農民仍不啻是一福音。禁奢侈在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這時,統治者已日趨腐朽,聲色狗馬,爭為奢侈。例如外戚王氏五侯,史載「五侯群第,爭為奢侈,賂送珍寶者,四面而至;后|庭姬妾,各數十人,僮奴以千百數,列鐘磬,舞鄭女,作倡優,狗馬馳逐;大修屋室,起土山漸台,洞門高廊閣道,連綿不斷。」為了漢家王朝的長遠利益,成帝在這一年下詔禁止奢侈。這在當時雖然沒有多大的效用,但也有一定意義。
成帝在位27年,外戚王氏始終把持著朝中大權。出於對漢家王朝的忠心和對王氏專權的不滿,以及對個人出路的焦慮,不少地主階級的有識之士都曾大聲疾呼,應罷免王氏。京兆尹王章在朝中以剛直著稱,當時王鳳擅權,「政事大小皆自鳳出」,他就借言日食奏封事,提出不可以讓王鳳長久掌權,應把他罷免,選忠賢代替。理由有三條:一是日食象徵read.99csw•com「臣專君」,這本來是指王鳳的專權,王鳳卻把它推到定陶王劉康身上,硬逼著劉康就藩;二是原丞相王商系先帝外家,為人守正,因不肯附合王鳳,便遭陷害,朝中官員和百姓們都為他感到冤枉;三是王鳳知道自己妾妹張美人已經嫁人,按禮不該再送入後宮,卻借口其生育能力強,獻給皇上,為自家謀私。成帝本來就對王鳳逼定陶王就國、罷免王商很不滿意,看了王章的上書,決定要罷免王鳳。但消息卻被走漏,王鳳知道后,先發制人,稱病上疏以辭職要挾,其妹王太后也流淚、絕食向成帝施加壓力。結果王鳳不但沒有被罷免,王章反而因此獲罪,逮捕下獄,死在獄中,其妻子兒女被徙于合浦(今廣樂合浦東北)。西漢的宗室、楚王劉交之後劉向也多次向成帝進諫要求罷免王氏,成帝雖然認為劉向講得很對,但最終也沒有奪王氏大權。
至於成帝的強化皇權,主要是設置尚書和三公。尚書的設置是在建始四年(公元前28年)。這一年,成帝初置尚書5人,1人為長官,稱「尚書僕射」;4人分為四曹:常侍曹,掌管公卿事務;兩千石曹,掌管郡國兩千石官員事務;民曹,掌管吏民上書事務;客曹,掌管少數民族及國外往來事務。尚書的職權範圍很廣,實際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它的設置表明皇帝加強了對朝廷事務的控制。三公制度的實施是在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這一年,成帝下詔罷將軍官,以大司馬驃騎將軍為大司馬,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標志著三公制的開始實行。因為大司馬、大司空的職權和地位都和丞相一樣,所以和丞相一起合稱為「三公」。三公制的設置是當時皇權加強、與相權矛盾進一步發展的產物九*九*藏*書。表面上看,成帝置三公不過是改一丞相為三丞相,但實際上,丞相職權一分為三,三公互不統轄,這必然會加強皇帝的專制獨裁。
不過,成帝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強化皇權不過是制度,實際上成效不大。成帝繼位后,即尊封母後為皇太后,以大舅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握朝中實權。成帝生性懦弱,加之王鳳又是其大舅,他在朝政上對王鳳就更加謙讓。有一次,成帝想任才子劉歆為中常侍,沒有告訴王鳳,王鳳知道后不同意,成帝也只好不了了之。當時的朝政基本是操縱在外戚王氏的手裡。他們專橫跋扈,結黨營私,把整個國家搞得一片混亂。所謂「公卿見(王)鳳,側目而視,郡國守相刺史皆出其門」。
在文化上,成帝時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圖書收集、整理工作。我國古代的文化典籍原來相當豐富,秦代由於「焚書坑儒」和楚燒咸陽,很多都已被燒毀或散佚。漢初廢「挾書律」,民間出現了大量書籍。為此,漢武帝曾制定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收集各類圖書,存於秘府,但仍有很多散佚。成帝時,他下詔進行了一次我國最早的大規模的圖書收集整理工作。這項工作由當時的著名學者光祿大夫劉向具體負責。但劉向未竟而逝,後到哀帝時由其子劉歆繼續完成,編成了一部我國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七略》。
成帝一直無子,在位晚期身體多病,意識到不會再有兒子,便在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下令朝中議以藩王為太子。當時的人選一個是他的少弟中山王劉興,一個是侄子定陶王劉欣(劉康之子)。御史大夫孔光根據《尚書》殷代王位繼承是兄終弟及,認為中山王系元帝之子,可為太子;而外家王氏和趙皇后則認為漢家制度是父子相繼,定陶王系成帝之侄,九*九*藏*書宜為太子。最後成帝裁決:兄弟不相入廟,且中山王不才,而定陶王多才,立定陶王為太子。第二年,即綏和元年,使執金吾任宏守大鴻臚,持節征定陶王,立為皇太子,以光祿勛師丹為太傅。成帝在立太子的第二年去世,太子繼位,即哀帝。
成帝所以把大權始終交給王氏,自有他的考慮。他深知士人並不可靠,因為士人執政大多會結黨營私;宦官也靠不住,他們執政更是結黨專權,為所欲為。在成帝看來,最可靠的還是外戚。因為他能登上皇帝寶座,外戚出過很大的力。當然,他對外戚也不是一點顧慮沒有。漢初諸呂叛亂他是深知的,朝中大臣不斷上書反對王氏他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也曾懷疑王氏。但在各種壓力和為王氏辯解的言論影響下,加之他生性柔懦,對母舅這種血緣關係還抱有幻想,經過反覆猶豫,最終還是打消了對王氏的懷疑。所以,終成帝一朝,儘管反對王氏專權的呼聲此起彼伏,但由於成帝的支持,王氏始終掌握著朝中大權。以至於到了王莽,終於另立王朝,取劉氏而代之。
由於深得祖父漢宣帝的喜愛,劉驁的太子地位一直比較穩固,元帝還曾特命駙馬都尉、侍中史丹專門照護太子。但是到元帝晚年卻產生了危機。原因一是劉驁長大後生活過於安逸,「幸酒,樂燕樂」,元帝認為作為皇儲不該如此享樂;二是元帝對他的另一個兒子定陶王劉康有偏愛。成帝有兩個異母兄弟,一個是少弟中山王劉興,馮昭儀所生,另一個就是劉康。劉康是當時元帝的寵妃傅昭儀的兒子,「多才藝」,所以元帝對他特別喜歡,出則同輦,坐則側席,多次想改立他為太子。到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病重,傅昭儀、定陶王勤于侍問,太子很少進見,元帝竟「數問尚書以景帝時立膠東王(read.99csw.com即漢武帝)故事」,準備仿效景帝廢長立幼,改立定陶王為太子。皇后、成帝及其大舅衛尉侍中王鳳等人極為憂慮,卻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幸虧是史丹直接到元帝的病榻前為太子陳情,加之元帝考慮宣帝甚愛太孫,這才保住了成帝的太子地位,以後再沒有出現波折。不久,元帝去世,成帝繼承皇位,時年19歲。成帝繼位的第二年,改年號為「建始」,5年後又改元「河平」,以後每4年改元年號,先後是「陽朔」、「鴻嘉」、「永始」、「元延」、「綏和」。至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去世,共在位27年。

二、縱情聲色獨寵飛燕

三、委權外戚政績平平

和其父、祖一樣,在「獨尊儒術」的風尚下,劉驁自小開始讀經。到青少年時代,他對儒經更加推崇,特別是《詩》,已相當精通。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成帝時期科技、文化有著長足的發展。其間,出現了總結北方特別是關中地區農業生產技術的著名農書《泛勝之書》。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有了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的記載。此外,還留下了我國古代最詳細的哈雷彗星觀察記載。
許皇后被廢后,趙皇後繼位。趙皇后號「飛燕」,本長安宮人,後為陽阿公主家舞|女,因身輕善舞,故號為「飛燕」。成帝微行,至陽阿公主家,被她婀娜多姿的舞技所吸引,便召入宮中。以後聽說其妹貌美,又召其妹入宮,二人均封為婕妤,貴傾後宮。這時許皇后已失寵,為了登上皇后寶座,趙氏姊妹參与了對許皇后的陷害。許皇后被廢,飛燕立為皇后,其妹被立為昭儀。趙皇后姐妹以後10年間始終受寵于成帝,但也始終沒有生子。為維護其專寵,她們對後宮有子的嬪妃極力摧殘,以至「生子者輒殺,墮胎者無數https://read.99csw.com」。成帝死後,趙皇后被尊稱為皇太后。儘管當時大臣都要求廢黜趙氏,但由於趙皇后曾力主策立哀帝為太子,于哀帝有私恩,因而只是迫令其妹趙昭儀自殺,哀帝仍然尊她為皇太后。一直到哀帝去世,王莽執政時,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廢趙皇後為庶人,趙氏才被迫自殺。
成帝共立了兩個皇后:一個是許皇后,一個是趙皇后。許皇后系元帝時大司馬車騎將軍、平恩侯許嘉之女。成帝為太子時,即由元帝選配成婚。許妃曾生有一男,後來夭折。成帝即位不久,許氏立為皇后,生一女,又夭折。這位許后其人聰慧,善史書,長期為成帝所專寵。為使成帝早日能有繼嗣,王太后及王氏諸舅對她這種專寵越來越表示不滿,藉機貶抑,使其漸漸失寵。到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皇后的姐姐許謁為媚道,詛咒後宮懷孕的王美人及帝舅王鳳,事發覺,許皇后受牽連被廢處昭台宮,在位共15年。
漢成帝劉驁,字太孫,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生於長安。出生時,祖父宣帝在位,父親劉奭為皇太子,母親王政君為太子妃。由於是太子長子,宣帝對他特別喜愛,不僅時常把玩于膝下,還親自命名取字。劉驁3歲時宣帝去世,父親繼位為元帝,他被立為皇太子,母親王妃先被立為婕妤,3日後又立為皇后,外祖父王禁被封為陽平侯。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繼位,在位27年。

一、寬博謹慎雅好學術

成帝性格溫和內向,謹小慎微,謙恭有餘,豪爽不足。有一次元帝要召他急見,如果爭取時間,他可以橫穿皇帝獨行的「馳道」,很快來到皇宮,但他卻謹慎地繞道而行,很晚才到。成帝這種「寬博謹慎」的性格,對他以後的統治曾產生很大影響。他繼位后曾試圖加強皇權,卻終未能削弱外戚的勢力,與此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