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卷 三國(魏) 第三十二章 明帝曹叡

第四卷 三國(魏)

第三十二章 明帝曹叡

曹叡的生母甄氏,原為袁紹的二兒子袁熙之婦,當曹丕隨曹操攻破鄴城(今河南安陽北)時,見甄氏貌美,便娶為妻,隨後即生明帝。曹叡自幼聰明,得到曹丕的喜愛。但是,此後不久,曹丕又納安平人郭永之女為貴妃,郭貴妃聰明伶俐,深得曹丕愛憐,甄氏逐漸失寵。特別是曹丕繼位為魏王后,郭貴妃一心想謀正宮,對甄氏加以排擠,甚至說明帝不是曹丕的兒子,而是甄氏與袁熙生的,曹丕信以為真,對甄氏常加斥責,使甄氏的日子極為難過,以後終被郭貴妃陷害,被曹丕下令勒死,而郭氏被立為皇后。這時的曹叡雖然年紀還小,但已經開始注意宮廷內的事情了,他感覺到隨著母親的失寵,一些人對他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幸虧與曹丕的這次圍獵,才使他在宮中的地位有了轉機,但曹丕還一直在猶豫,因此遲遲不立太子。萬幸的是郭皇后一直沒有生子,他才最終得立。
明帝上台後,對當時朝廷內的形勢作了清醒的估計,想到自己繼位前,不過問政治,不了解文武官員的情況,又沒有可以信賴的人,要保證統治秩序的穩定十分不易。在對朝廷的官員有了初步了解之後,明帝決定:第一步,必須優待前朝的大臣,只有贏得了他們的支持,他的統治才會順利。等到他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大權,統治地位鞏固之後,再進行第二步,即考察官吏,任用賢能,罷黜浮華,因他知道只有得到賢能官吏的相助,他的統治才會長久。
與諸葛亮的北伐相呼應,東吳也幾次派兵進攻曹魏的南部地區。明帝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決定利用曹丕剛死,明帝甫繼位的時機出兵北伐。臨行前,他給劉禪上了一個《出師表》,表明了統一中原的壯志。然後領兵進駐漢中(今陝西南鄭),伺機進攻。明帝得知諸葛亮已到漢中后,打算先發制人,大舉攻蜀,於是便詢問散騎常侍孫資該採取什麼對策,孫資說:「討伐諸葛亮,不但道路險阻,而且我們阻遏東吳的精銳部隊十五六萬人,必須徵調參戰;除此之外,恐怕還要徵集更多的兵力。於是,天下將一片混亂,費用也相對增加,陛下必須深思熟慮。不如只用現在的部隊,命令各將分別把守險要,就足以使強敵恐懼,使疆場平安。只要幾年時間,我們便會日漸強盛,東吳、蜀漢read.99csw•com,自己就會疲憊衰落。」明帝聽后,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停止行動,只是採取防禦的戰略。
不久,雨停水退,魏軍把襄平城團團包圍起來,日夜攻打,最後殺死公孫淵,佔據襄平城。遼東一帶的局勢重新穩定下來。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遼東太守公孫淵叛亂,明帝當機立斷將司馬懿召回洛陽,命他率軍四萬,討伐公孫淵。
漢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曹丕襲位為魏王。這時的明帝年方15,英俊瀟洒,頗得父親曹丕的喜愛。由於宮中的條件比較優越,少年的明帝聰明好學,能文能武,尤其是騎馬射箭的技術極為嫻熟。就在這年初春的一天,首都洛陽的天氣雖說還有些寒意,但已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望著屋外明媚的春光,曹丕再也坐不住了,他吩咐下人做好外出打獵的準備,然後帶著兒子曹叡直奔山中。不多時,就見山塢中奔出母幼二鹿,行在前面的曹丕舉箭射死鹿母,回頭見小鹿已跑至明帝馬前,曹丕大聲喊道:「快射死它!」曹叡卻在馬上抽泣著,輕聲說道:「陛下已射死鹿母,我怎忍心再將鹿子殺死?」曹丕聽后,怦然心動,扔下手中的弓箭,動情地說道:「我兒真是仁德之主啊!」於是罷獵回宮。這次圍獵中曹叡的舉動使曹丕大為感動,心想這麼小的孩子,竟有如此仁慈之心,長大后,定能寬厚待人,治好國家。於是封曹叡為平原王,並有了立為太子的打算。
司馬懿到了遼東后,避開公孫淵的阻擊,直奔他的老巢襄平,包圍襄平城。這時適逢連日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魏軍非常恐慌。消息傳到朝廷后,一些官員要求召司馬懿回師,明帝說:「司馬懿遇到困難,自然會想法克服,捉拿公孫淵指日可待,你們何必擔憂呢?」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九月,鎮守淮南的曹休逝世。明帝任命將軍滿寵接替曹休,鎮守淮南。不久,揚州刺史王凌上書指控滿寵,說他年紀老邁,又喜愛飲酒,不適合擔任獨當一面的大員。明帝決定親自進行考察,他將滿寵召回洛陽,發現他體格健壯,精神飽滿,遂加以慰勞,讓他繼續任職,滿寵曾當過汝南郡長、豫州刺史,又有點作戰經驗,後來抵禦了東吳的進攻,保證了邊疆安全。
為了出遊的方便,他又指使馬鈞造成指南車,他乘車隨意游https://read.99csw•com幸,遇到中意的美女,即叫上車,拉回宮中,致使宮中的美女有數千人之多。後宮的費用幾乎與軍費相等。明帝沉迷在美女陣中。選拔了讀書識字的美女6人擔任女尚書,授權給她們處理政府官員呈報的奏章,認為可行的,就代替皇帝批准。在他專寵郭夫人之後,整天在一起取樂。皇后毛氏有怨言,立即被他賜死。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八月,孫權聽到曹丕死亡的消息后,御駕親征,進攻曹魏的江夏郡(今湖北安陸北),魏將文聘據城堅守。消息傳到洛陽后,曹魏政府的一些官員要求出兵援救,明帝卻說:「孫權的優勢是在水上作戰,而今竟離開水面,對陸地上的城垣進攻,只不過指望守城將士沒有防備。現在,文聘據城堅守,說明孫權的突擊沒有成功。所以孫權必定不會久留。」幾天後果然傳來孫權撤退的消息,文武百官聽后,對新皇帝的判斷力極為佩服。
當諸葛亮不斷北伐,西北出現危機時,明帝重用司馬懿抗蜀,后又令他征伐遼東,消除了東部邊疆的隱患及叛亂。除重用賢能的官僚外,明帝還注意對官員進行考察,用法律進行監督。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冬,明帝下詔令司空陳群等修改漢朝法規,制定《新律》達180多篇,要求官員認真遵守,不得違犯。
正是由於明帝重用樸實無華的官員,使得曹魏內部局勢比較穩定,農業、手工業及商業都有所發展。洛陽地區開墾田地很多,四周各郡墾田的數量也大有增加。關中地區已有餘糧。冶鐵及工具製造業也有所發展。商品交換有了新的起色。經過官員的討論,重新發行了文帝時廢除的五銖錢,改變了過去基本上以物易物的局面。國內形勢的穩定及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為對外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保證。
由於他肆淫不已,雖到壯年,還未得子。廷尉高柔上書說:「這恐怕與皇宮裡后妃姬妾數目太多有關。我愚昧地認為,只需要選擇少數端莊賢淑的美女留在宮中,其他的都遣送回家。使陛下得以休息靜養,清心寡欲。如此,才能多子多孫。」明帝回答說:「你分析得很清楚,其他的事情,也望你進言!」但是,他並沒有按照高柔說的去做。為使皇位有人接替。他于青龍三年從宗室中領養兩個兒子,一個名芳,被立為齊王,一個名詢,被立為秦王。
曹叡為避免招https://read•99csw.com禍,一直認真讀書,做出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樣子,因此得以平安生存下來。到了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夏天,曹丕得了傷寒,雖經多方醫治,仍不見效,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不得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五六年前,與曹叡一起圍獵的事,他久久難以忘懷。心想有這樣的仁慈之主統治國家,他也就放心了。於是下定決心立其為太子,並囑咐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等輔佐。不久,曹丕死,曹叡繼位,是為明帝,改元太和。
這時,投降曹魏的蜀將孟達,與諸葛亮取得聯繫,準備起兵叛變,明帝封司馬懿為平西都督,令他起用南陽各路軍馬前往平叛。司馬懿接到詔書後,立即出發,在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殺死孟達。

二、南防蜀吳北伐遼東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領兵北上,定下了先取隴右,再取關中的戰略。曹魏守將夏侯楙前往關中迎敵,由於他性急慳吝,又無作戰經驗,不敵蜀軍,結果蜀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位於隴右的天水(今甘肅甘谷)、南安(今甘肅隴西)、安定(今甘肅鎮原)三郡很快被蜀軍佔領,關中震動。明帝召見文武大臣,商量計策,然後命右將軍張郃率領五萬人與大將軍曹真一起阻擊蜀國。自己則御駕親征,前往長安,鼓舞士氣。
不久他將那些有實力的官吏分配到各地,以曹休鎮守淮南,曹真鎮守關中,司馬懿鎮守南陽,讓他們獨當一面。這樣做,既給了他們一定的權力,使他們高興,又將力量分散到各地,有利於他在中央的執政。通過這些辦法,明帝把中央政府的權力緊緊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中。之後,他便開始整頓吏制,任命有實幹精神的人做官,而將虛偽、浮華的官吏罷免。
明帝還經常頒布詔書,要求官員務實、肯干。發現浮夸、虛偽的官員,便給予罷免。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明帝又將不講實話、只一味迎合自己的侍中劉曄逐出中樞機關。劉曄本來頗受明帝的親近尊重,經常與他討論問題,制定決策。明帝本打算攻擊蜀國,政府官員一致反對。劉曄晉見明帝時,表示贊成。但是出宮後跟文武百官討論時,又跟大家的立場一致,表示反對。一個官員向明帝報告說:「劉曄並不是真正的忠心,他只是觀察陛下的意向,順勢迎九*九*藏*書合而已。陛下不信的話,可以一試,把反對的事情當作贊成的事情告訴劉嘩,問他的意見。他如果反對,是他的見解果然跟陛下的見解相合,如果每項他都贊同,自然就露出原形。」明帝用這個辦法驗證,果然發現劉曄不老實,從此與他疏遠。不久,劉曄被逐。
曹叡(公元205年~209年),魏文帝曹丕之子,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死後,繼位為帝。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七月,明帝又整修許昌宮,興建景福殿、承光殿。之後,又在洛陽興建洛陽宮,造昭陽殿、太極殿,築總章觀。又命令馬鈞監造崇華殿、青霄閣、鳳凰樓、九龍池。眾多的民伕被徵調到洛陽服役,使得土地無人耕種,大片荒蕪。司空陳群上書勸阻,明帝卻說:「帝王事業和帝王宮殿應該并行,等到把敵人消滅之後,工程也好了,天下就真太平了。」因此宮殿的興建仍繼續進行。百姓勞役不斷,怨聲載道。少府楊阜上書說:「陛下只管自己的快樂舒適,只關心自己的宮殿樓台,勢必招來朝廷傾覆、國家滅亡的災難。」中書侍郎王基、侍中高堂隆的上書,措詞也很激烈。明帝對這些忠直言論,雖然不能完全聽從,但也能寬大包容。他曾下詔說:「我最關切的就是宮殿能不能按時完成,督辦這項事情的官員,一定要盡心儘力。」有時,因宮殿工程在時限內沒有完工,明帝親自召見監督宮殿工程的官員查問,官員們還未陳述完原因,便被衛士舉刀砍死。可見明帝把宮殿的修建看成是最為重要的大事。

一、因仁而立任賢治偽

由於明帝荒淫無度,雖只有30多歲,卻已骨瘦如柴,疾病纏身。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十二月的一天夜裡,聽著屋外凜冽的北風,身患重病的明帝感到一陣恐懼。忽然,一陣冷風,吹滅了宮燈,從此,他病情日益加重,卧床不起。這時,明帝想到曹芳、曹詢年紀還小,不能理政,十分為身後之事擔憂。認為只有用靠得住的人輔政,才可以放心離去。經過一夜考慮,明帝決定命曹爽、司馬懿共同輔政。
明帝在位13年,終年35歲。死後被追謚為烈祖明皇帝,葬于高平陵。
明帝繼位后在治國平天下方面有點作為,但他做為帝王也有明顯的缺點,這就是追求享樂,尤其是有一種建築宮殿的狂熱。他剛剛即位,就在鄴城(今河九-九-藏-書北臨漳)給母親甄氏建築墓園。以後又命令修建其他宮殿,並多次命司徒王朗前往視察工程進度,看到老百姓生活十分窮苦,又勞民傷財,王朗便上書勸阻說:「如果有遠大的志向,就必須省略眼前的享受;全力對付外國的時候,就必須注意國內的節儉。而今,建始殿前面,足夠容納朝會時的文武百官;崇華殿後面,足夠容納宮廷妃妾;華林園、天淵池,也足夠擺設筵席,遊樂歡宴。現在應專心勸導耕田,重點集中表業,並加強警事訓練,這樣就會使人民富庶,兵力強大,敵人自然臣服。」明帝並不以為然,不僅不停原有工程,又下令在洛陽修建皇家祭廟。
明帝令僕役拿著手令,前往徵召司馬懿。這時,司馬懿正行進在前往關中的路上。燕王曹宇認為關中的防務極為重要,下令讓司馬懿平定遼東后再返回長安。司馬懿先後接到兩種不同的命令,懷疑京師發生了政變,於是,緊急上路,日夜兼程,趕回洛陽,當他入宮晉見時,明帝已是生命垂危了。他握著司馬懿的手說:「我強忍不死,就是等你。我把後事託付給你,由你跟曹爽輔佐幼兒,能夠相見,雖死無恨。」接著,把曹芳、曹詢叫到床前,拽著曹芳對司馬懿說:「就是他了,你要看清楚,不要弄錯。」司馬懿上前說道:「陛下放心,先帝(曹丕)不是也將陛下託付給了我了嗎?」明帝聽后,放心地說道:「你願意輔助他就好了。」於是,便讓曹芳上去緊抱司馬懿的脖子。這一幕動人的託孤場面,使在場的官員都掉下了眼淚。當天,明帝便離開了人世。
接著,諸葛亮又發動了兩次北伐,都沒有大的進展。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春,諸葛亮進行第四次北伐。這時曹真已死。明帝派用兵如神的司馬懿領兵同諸葛亮對抗。司馬懿採取憑險堅守,拒不出戰的辦法,拖住蜀軍,直到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軍撤走,蜀、魏之間的戰爭才告結束。因司馬懿阻擊蜀軍有功。青龍三年(公元235年),被提升為太尉,從此掌握了曹魏的軍事大權。
右將軍張郃率軍抵達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與蜀軍前鋒馬謖相遇。張郃切斷蜀軍水援,然後督軍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謖逃走,街亭失守。街亭之敗,使諸葛亮失掉了進攻的據點和有利形勢,只好引兵退回漢中。四月八日,明帝由長安返回首都洛陽。

三、淫樂傷身臨終託孤